CN217139424U - 冰浆循环浓缩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冰浆循环浓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39424U
CN217139424U CN202122971155.8U CN202122971155U CN217139424U CN 217139424 U CN217139424 U CN 217139424U CN 202122971155 U CN202122971155 U CN 202122971155U CN 217139424 U CN217139424 U CN 217139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creen
annular filter
ice slurry
ice
tank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711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晋兰
唐华强
张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bon Neutral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rbon Neutral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rbon Neutral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rbon Neutral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711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39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39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39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5Food storage or conservation, e.g. cooling or drying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冰浆循环浓缩系统;罐体内部设有浓缩腔室,侧壁上设有出水口,底部设有第一管口;过滤组件插置于浓缩腔室中,包括第一环形过滤网、设置于第一环形过滤网的内部的第二环形过滤网,封盖于第一环形过滤网和第二环形过滤网的第一端的盖板、封盖于第一环形过滤网和第二环形过滤网的第二端的封板;封板上设有与第二环形过滤网的内部空间相连通的连通孔;盖板上设有与第二环形过滤网的内部空间相连通的第二管口;除冰组件用于清除第一环形过滤网和第二环形过滤网上的冰体。该系统通过多级过滤的方式能够将冰浆中的低温水过滤出来,且能够清除附着在各过滤网上的冰晶。

Description

冰浆循环浓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浆循环浓缩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冰浆蓄冷技术在储能领域广泛应用,冰浆是一种含有冰晶粒子的固液两相溶液,即冰晶粒子与水的混合物,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能够作为一种优良的蓄冷或载冷介质。通过冰浆制取设备将水制成可以流动的冰浆,该冰浆不但可以提高蓄冷的密度,且冰浆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可以用常规的管道进行输送。在夜间利用富余的电力制成冰浆,以将冷量以冰浆的形式储存,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通过冷热交换的方式释放冷量,以满足用户供冷需求,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在冰浆制取过程中,一次制取的冰浆的浓度很低,冰浆内含有大量的低温水,目前通过过滤装置将该低温水过滤出来,并再次输送至冰浆制取设备中进行再加工,以再次形成冰浆。通过上述循环方式,以提高冰浆的浓度。上述的过滤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过滤装置中的过滤部件易被冰浆中的冰晶堵塞,造成冰浆中的低温水过滤慢、过滤不充分等问题。低温水过滤不充分,会跟随冰浆从过滤装置中输出,导致冰浆的整体浓度下降,且冰浆制取设备的回水速度不佳,降低了冰浆的制取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冰浆循环浓缩系统,该系统通过多级过滤的方式能够将冰浆中的低温水过滤出来,以进行循环浓缩作业,冰浆中的低温水过滤充分,提高冰浆的整体浓度,且能够清除附着在各过滤网上的冰晶,以解决过滤网堵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冰浆循环浓缩系统;包括浓缩单元;所述浓缩单元包括罐体、过滤组件和除冰组件;
所述罐体的顶部敞口设置,内部设有浓缩腔室,侧壁上设有出水口,底部设有第一管口;
所述过滤组件插置于浓缩腔室中,包括第一环形过滤网、设置于第一环形过滤网的内部的第二环形过滤网,封盖于第一环形过滤网和第二环形过滤网的第一端的盖板、封盖于第一环形过滤网和第二环形过滤网的第二端的封板;所述封板上设有与第二环形过滤网的内部空间相连通的连通孔;所述盖板上设有与第二环形过滤网的内部空间相连通的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环形过滤网和第二环形过滤网之间形成流动空间;
所述除冰组件设置于流动空间中,用于清除第一环形过滤网和第二环形过滤网上的冰体;
所述盖板具有封盖罐体的敞口的安装位置;在所述安装位置,所述封板与罐体的内底壁密封连接,以及所述第一管口与连通孔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冰浆制取设备和储水容器;所述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的两者中,其中一者与冰浆制取设备相连;所述储水容器与出水口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储冰容器;所述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的两者中,另一者与储冰容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除冰组件包括若干个分布于流动空间中的输送管和设置于盖板外部的动力装置;所述输送管上设有至少面向第一环形过滤网和第二环形过滤网的透风孔;所述动力装置用于向输送管中输送气流。
进一步的,所述气流为热气流。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环绕第二环形过滤网的外侧间隔布置,且沿第一环形过滤网或第二环形过滤网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透风孔沿输送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小于第二环形过滤网的网孔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封板的底面上设有环绕连通孔布置的弹性密封圈;在所述安装位置,所述弹性密封圈与罐体的内底壁相抵接,且环绕第一管口设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浓缩单元的配合使用,冰浆制取设备制成的低浓度的冰浆进入罐体中,该冰浆经由第二环形过滤网和第一环形过滤网过滤后形成的低温水从出水口输出,以及形成的高浓度的冰浆从浓缩单元中排出,低温水进入冰浆制取设备中再次加工形成冰浆,并再次进入浓缩单元中,从而实现冰浆的循环浓缩作业。通过多级过滤的方式将冰浆中的低温水过滤出来,冰浆中的低温水过滤充分,有效提高冰浆的整体浓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除冰组件的配合使用,能够通过气流吹扫和/或升温融化的方式清除附着在各过滤网上的冰晶,以解决过滤网堵塞的问题,有效提高冰浆制取的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浓缩单元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组件和罐体的爆炸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组件中移开第一环形过滤网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封板、盖板、输送管等部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封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另一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的原理图。
其中:1、罐体;11、第一管口;12、出水口;2、盖板;21、第二管口;3、封板;31、连通孔;32、弹性密封圈;4、第一环形过滤网;41、第二环形过滤网;5、橡胶圈;6、输送管;61、透风孔;62、主管;7、动力装置;8、冰浆制取设备;81、储水容器;82、储冰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冰浆循环浓缩系统,在冰浆蓄冷作业中,该系统用于冰浆的制取作业。该系统包括有冰浆制取设备、储冰容器、储水容器。上述冰浆制取设备等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装置或部件。该系统还包括浓缩单元,冰浆通过该浓缩单元后,冰浆中的部分低温水被分离,从而提高冰浆的浓度。
具体的,浓缩单元包括罐体1、过滤组件、除冰组件。罐体1的顶部敞口设置,内部形成有浓缩腔室,侧壁上加工有与浓缩腔室连通的出水口12,底部加工有与浓缩腔室连通的第一管口11。该出水口12通过连接管与储水容器81相连通。
上述的过滤组件插置于浓缩腔室中,包括第一环形过滤网4、安装于第一环形过滤网4内部的第二环形过滤网41,封盖于第一环形过滤网4和第二环形过滤网41的第一端的盖板2、封盖于第一环形过滤网4和第二环形过滤网41的第二端的封板3。具体的,第一环形过滤网4和第二环形过滤网41均为金属滤网,其两端均为敞口,各过滤网上加工有网孔。本实施例中,第一环形过滤网4的网孔直径小于第二环形过滤网41的网孔直径。在具体装配时,第一环形过滤网 4和第二环形过滤网41的第一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盖板2的端面上,第一环形过滤网4和第二环形过滤网41的第二端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封板3 上,或者通过螺钉等连接方式可拆卸的固定在封板3上。
第二环形过滤网41、封板3、盖板2之间构成第二环形过滤网41的内部空间。该封板3上加工有与第二环形过滤网41的内部空间相连通的连通孔31。盖板2上设有与第二环形过滤网41的内部空间相连通的第二管口21。冰浆可以由该连通孔31进入第二环形过滤网41的内部空间,并从第二管口21输出。
该第一环形过滤网4和罐体1的内侧壁之间构成夹层空间。该第一环形过滤网4和第二环形过滤网41之间形成流动空间。前述的除冰组件安装于流动空间中,用于清除第一环形过滤网4和第二环形过滤网41上的冰体。具体的,该除冰组件包括若干个分布于流动空间中的输送管6和安装于盖板2外部的动力装置7。输送管6上加工有透风孔61。透风孔61分布与输送管6的圆周面上,其中至少有部分的透风孔61面向第一环形过滤网4和第二环形过滤网41。在盖板 2的外部安装有主管62,该若干个输送管6的一端穿出盖板2并与主管62连通,其中输送管6远离主管62的一端封闭布置。此外,输送管6与盖板2之间密封连接。动力装置7通过连接管与主管62连通,用于向输送管6中输送气流。该动力装置7包括空气泵,当空气泵工作时,压缩空气通入主管62中,再从透风孔61喷射而出,部分气流喷射至第一环形过滤网4和第二环形过滤网41上。该气流为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气流。该动力装置7包括空气加热器,该空气加热器安装在空气泵的压缩空气输出一侧,以对空气进行加热。该空气加热器为电加热器。热空气可以经由该输送管6进入前述的流动空间中,并加热该空间,进而能够对第一环形过滤网4和第二环形过滤网41进行加热。
前述的输送管6环绕第二环形过滤网41的外侧间隔布置,且沿第一环形过滤网4或第二环形过滤网41的长度方向延伸。透风孔61沿输送管6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空气流从上述的透风孔61中喷出,能够对第一环形过滤网4和第二环形过滤网41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各位置进行吹扫。
前述的过滤组件在插入罐体1中后,盖板2具有封盖罐体1的敞口的安装位置。在该安装位置,封板3与罐体1的内底壁密封连接,以及第一管口11与连通孔31相对应。安装后,罐体1中的浓缩腔室形成封闭的空间。该盖板2与罐体1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在两者之间还安装有橡胶圈5。其中,第一管口11 和第二管口21的两者中,其中一者通过连接管与冰浆制取设备8相连,另一者通过连接管与储冰容器82相连。本实施例中,第一管口11与冰浆制取设备8 相连,第二管口21与储冰容器82相连。储水容器81通过连接管与出水口12 相连。储水容器81通过连接管与冰浆制取设备相连。
上述的封板3的底面上安装若干有弹性密封圈32。在前述的安装位置,弹性密封圈32与罐体1的内底壁相抵接,从而实现封板3与罐体1的内底壁的密封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冰浆能够通过第一管口11和连通孔31进入至第二环形过滤网41的内部,再经由第二管口21输出。
具体作业时,冰浆制取设备制取低浓度的冰浆,该冰浆经由第一管口11和连通孔31进入第二环形过滤网41的内部,该冰浆经由第二环形过滤网41和第一环形过滤网4过滤后形成的低温水从出水口12输出,并进入储水容器81中储存。过滤后的高浓度的冰浆从第二管口21输出,并进入储冰容器82中储存。储水容器81中的低温水通过水泵进入至冰浆制取设备8中,进行再次制冰作业。
在需要除冰时,启动动力装置7作业,以向主管62中通入具有一定的温度的空气流,空气流进入输送管6中,并从透风孔61中喷出,一方面以吹扫的方式清楚附着在各过滤网上的冰晶、冰层等冰体,另一方面对罐体1的内部进行升温,以融化上述的冰体。一般在作业5-8小时左右,需要停机清除第一环形过滤网4和第二环形过滤网41上的冰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冰浆循环浓缩系统;包括浓缩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浓缩单元包括罐体、过滤组件和除冰组件;
所述罐体的顶部敞口设置,内部设有浓缩腔室,侧壁上设有出水口,底部设有第一管口;
所述过滤组件插置于浓缩腔室中,包括第一环形过滤网、设置于第一环形过滤网的内部的第二环形过滤网,封盖于第一环形过滤网和第二环形过滤网的第一端的盖板、封盖于第一环形过滤网和第二环形过滤网的第二端的封板;所述封板上设有与第二环形过滤网的内部空间相连通的连通孔;所述盖板上设有与第二环形过滤网的内部空间相连通的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环形过滤网和第二环形过滤网之间形成流动空间;
所述除冰组件设置于流动空间中,用于清除第一环形过滤网和第二环形过滤网上的冰体;
所述盖板具有封盖罐体的敞口的安装位置;在所述安装位置,所述封板与罐体的内底壁密封连接,以及所述第一管口与连通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浆循环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冰浆制取设备和储水容器;所述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的两者中,其中一者与冰浆制取设备相连;所述储水容器与出水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浆循环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储冰容器;所述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的两者中,另一者与储冰容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浆循环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冰组件包括若干个分布于流动空间中的输送管和设置于盖板外部的动力装置;所述输送管上设有至少面向第一环形过滤网和第二环形过滤网的透风孔;所述动力装置用于向输送管中输送气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浆循环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为热气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浆循环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环绕第二环形过滤网的外侧间隔布置,且沿第一环形过滤网或第二环形过滤网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透风孔沿输送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浆循环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小于第二环形过滤网的网孔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浆循环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的底面上设有环绕连通孔布置的弹性密封圈;在所述安装位置,所述弹性密封圈与罐体的内底壁相抵接,且环绕第一管口设置。
CN202122971155.8U 2021-11-30 2021-11-30 冰浆循环浓缩系统 Active CN217139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1155.8U CN217139424U (zh) 2021-11-30 2021-11-30 冰浆循环浓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1155.8U CN217139424U (zh) 2021-11-30 2021-11-30 冰浆循环浓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39424U true CN217139424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84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71155.8U Active CN217139424U (zh) 2021-11-30 2021-11-30 冰浆循环浓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394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39424U (zh) 冰浆循环浓缩系统
WO2018021255A1 (ja) 冷却水循環システム
CN207342337U (zh) 一种树脂过滤与自动回收装置
CN206391690U (zh) 一种陶瓷蜂窝状过滤器
CN214287541U (zh) 一种农药生产废气用农药成分回收装置
CN211358163U (zh) 一种真空管道防堵装置
CN204723844U (zh) 过滤器装置及包括该过滤器装置的清洁车
CN111905459B (zh) 一种固态co2清洗机的尾气处理系统
CN114028876A (zh) 一种循环硫化床锅炉低压脉冲旋喷布袋除尘器
CN112592808A (zh) 一种基于微生物生态高效处理厌氧装置
CN219168081U (zh) 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高吸收率降膜吸收塔
CN114234506B (zh) 冰浆储能供冷系统
CN220990082U (zh) 一种高温废气处理装置
CN209325205U (zh) 一种带有循环喷淋装置的防火风管
CN221085967U (zh) 多组反应釜一体式降尘装置
CN213542715U (zh) 一种蒸发冷制冷系统
CN214950055U (zh) 一种飞机零部件加工用降温装置
CN204358935U (zh) 一种用于空调机组的水洗过滤器
CN216049274U (zh) 一种防止堵塞的湿式空冷器
CN211261830U (zh) 一种用于电子废弃物回收的废气处理系统
CN217495135U (zh) 一种用于塑化管生产的塑料挤出机
CN220339025U (zh) 一种用于硫酸钾颗粒肥生产的干燥装置
CN209893999U (zh) 一种工业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1806913U (zh) 一种陶粒砂生产用收尘除灰装置
CN215539562U (zh) 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收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