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28250U - 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28250U
CN217128250U CN202220883914.7U CN202220883914U CN217128250U CN 217128250 U CN217128250 U CN 217128250U CN 202220883914 U CN202220883914 U CN 202220883914U CN 217128250 U CN217128250 U CN 217128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support
plates
stee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839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夏法
张文华
鲍军武
李琦
彭海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Yuexin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Yuexin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Yuexin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839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28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28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28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包括抱紧两钢管主支撑对接端的钢抱箍,钢抱箍包括由多个第一螺栓和第一螺帽固紧的两块半抱箍;至少一块半抱箍上连接有至少一块带第一铰接孔的第一耳板,至少一根钢副支撑的连接端头带第二铰接孔的第二耳板与带第一铰接孔的第一耳板经销轴铰接;每块半抱箍的底部均焊接有一块连接钢板,钢立柱顶端与两块连接钢板连接;每块半抱箍上均设有一上连接板和一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均有多个穿螺栓用的第一通孔,连接板与半抱箍体之间有加强肋板。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的结构相对简单、安装方便、安装施工效率高且相对节约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开挖中的临时性支护的钢支撑,一般位于基坑中央。与传统的砼支撑相比,钢支撑具有自重轻、安装和拆除方便、现场安装时间短、可重复利用等优点。钢支撑一般包括钢管支撑、钢格构柱支撑等,一般采用钢管作为主支撑和副支撑,即钢管主支撑和钢管副支撑,且一般而言,副支撑钢管直径小于主支撑钢管直径,而钢立柱则一般采用钢格构立柱。
但以上现有技术的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仍存在以下不足:1、有的钢管主支撑的对接采用抱箍,但无法解决同时与钢副支撑如钢管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2、有的采用多对法兰连接钢管主支撑、钢管副支撑,但需要四通、六通、八通等法兰接头,连接节点的结构十分复杂,而且钢立柱还很难连接;有的钢管主支撑、钢管副支撑和钢立柱的连接均采用现场焊接,需分别先支撑各自钢管或钢格构立柱且全现场焊接的工作量很大、施工效率相对低,材料的重复利用率相对降低,尤其是法兰连接和现场焊接有两个共同的缺陷:一是角度不能调节,稍有偏差,连接节点的安装和连接变得十分困难,甚至出现无法安装和调节的情况;二是只能依靠主支撑和副支撑本身钢管连接,其牢固性和力学承载性能均不理想,并且如“一”所述,如出现无法安装和调节的情况勉强螺接或焊接,其牢固性和力学承载性能均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3、由于以上结构的限制,现有技术的钢支撑连接节点一般只有四根钢支撑对接即两根钢管主支撑和两根钢管副支撑的连接节点,不能满足很多基坑需要六根钢支撑对接或八根钢支撑对接的连接节点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连接节点的角度可调、安装方便且施工效率相对高的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包括抱紧两钢管主支撑对接端的钢抱箍,钢抱箍包括由多个第一螺栓和第一螺帽固紧的两块半抱箍;至少一块半抱箍上连接有至少一块带第一铰接孔的第一耳板,至少一根钢副支撑的连接端头带第二铰接孔的第二耳板与带第一铰接孔的第一耳板经销轴铰接;每块半抱箍的底部均焊接有一块连接钢板,钢立柱顶端与两块连接钢板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具有以下优点:先将两根钢管主支撑的连接端的端面靠紧,再将两块半抱箍用多个第一螺栓螺帽固紧,两钢管主支撑的连接端即对接完成,且在固紧的两半抱箍构成的圆形孔的压迫下,两钢管主支撑的轴线自然在同一直线上,再将钢立柱顶端与两块连接钢板连接如直接焊接,再将销轴插入第一耳板的第一铰接孔和第二耳板的第二铰接孔并对销轴轴向限位,以将一根或多根钢副支撑如钢管副支撑与两根对接的钢管主支撑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既发挥了抱箍的优势,又很好解决了对接的钢管主支撑与多根钢副支撑及立柱的连接节点的连接。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连接节点的角度可调、连接容易,安装方便且施工效率相对高。拆卸时只需先拆卸销轴以拆分钢副支撑与钢管主支撑,再采用氧割或砂轮磨削以拆分钢立柱与连接钢板,再拆卸多个螺栓螺帽以拆分抱箍与两钢管主支撑的对接端,拆卸效率也相对高,且支撑结构的材料基本上能重复利用,相对节省成本。
进一步地,每块半抱箍上均设有一上连接板和一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均有多个穿第一螺栓用的第一通孔,多个第一螺栓一一对应穿过各自的第一通孔后,由第一螺帽固紧;上连接板与半抱箍外壁上焊接有多块三角形的第一加强肋板,下连接板与半抱箍外壁上也焊接有多块第一加强肋板。采用以上结构后,抱箍的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均方便。且本抱箍结构不易变形,力学承载性能好,牢固可靠。
进一步地,以合拢后的两半抱箍贴合面为中线对称布置:每块半抱箍的外壁上均焊接有两块竖向半箍圈,两块半抱箍固紧后半箍圈构成两个完整箍圈;两块半箍圈的内侧均与各自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焊接,两块竖向半箍圈的外侧均焊接有多块第一竖板,多块第一竖板相互之间焊接,多块第一竖板与各自的半箍圈和半抱箍之间均焊接有一块位于半抱箍高度中间的横板,每块半抱箍轴向中间有上下两块竖向加强板,每块竖向加强板均与上连接板或下连接板、半抱箍外壁、横板和外侧中间的第一竖板焊接,从而构成多边形框架式加固结构;外侧的多块第一竖板中的每块均能用作与一根钢管副支撑连接的连接板,每块第一竖板上均设有与第一耳板连接的连接结构。采用以上结构后,本连接节点的连接结构整体性好,结构牢固可靠,不易变形,抗弯抗压等力学承载能力很强,且多边形框架式加固结构中的多块竖板作为第一耳板的连接结构后,使多边形框架式加固结构的牢固性、强的力学承载力和安装方便三者和谐统一,且对称布置后,制作安装更方便,更节约材料,且更有利于力的平衡。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具体为,每块第一竖板上有多个穿第二螺栓用的第二通孔;水平向的第一耳板焊接在一第二竖板高度的中间,第二竖板上有多个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的多个穿第二螺栓用的第三通孔,多个第二螺栓穿过对应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后,由各自的第二螺帽固紧。采用以上结构后,第一耳板与多边形框架式加固结构中的一块竖板采用多个螺栓螺帽螺接,安装和拆卸均方便,且结构牢固可靠,使第一耳板与竖板的连接结构的牢固性、强的力学承载力和安装方便三者和谐统一。
进一步地,销轴为第三螺栓和第三螺帽,在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的上平面和下平面均各自焊接有多块三角形的第二加强肋板,所述的第二加强肋板为该根钢管副支撑相对钢管主支撑的角度调整好且该第三螺栓螺帽固紧后再焊接的加强肋板。采用以上结构后,既有效保证了钢管副支撑与钢管主支撑的角度可调,又有效保证了两耳板结构的牢固性,使两耳板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加强肋板的前端有避免干涉对应的第一耳板或第二耳板的缺口;第一耳板上的第二加强肋板与第二耳板上的第二加强肋板的前端相互焊接。采用以上结构后,既使两耳板的铰接不受干涉,保证两耳板角度调节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又使调节好角度后的两耳板相互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当然,拆卸时操作也比较简单,如用砂轮磨削焊缝后,便能拆卸且材料能重复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边形框架式加固结构为八边形框架式加固结构,所述的第一耳板为四块,设置在对称的各自外侧三块第一竖板中的旁边各两块第一竖板上,与第一耳板相互铰接的第二耳板也为四块,所述的钢管副支撑为四根,连接在各自外侧三块第一竖板中的旁边各两块第一竖板上,每根钢管副支撑的轴线与两根钢管主支撑的轴线的夹角为40°-50°。采用以上结构后,提供一种四根钢副支撑与两根钢管主支撑的连接结构的优选实例,即提供了一种六根钢支撑连接节点的连接结构,进一步发挥了抱箍的优势,又很好解决了对接的钢管主支撑与四根钢副支撑及立柱的连接节点的连接,进一步保证了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连接节点的角度可调、连接容易,安装方便、施工效率高和结构牢固可靠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连接钢板包括水平向的第一连接钢板和垂直向的第二连接钢板,每块水平向的第一连接钢板均经多块垂直向的第二连接钢板连接,第二连接钢板的顶端与半抱箍的外底壁焊接,第二连接钢板的底端与第一连接钢板的顶面焊接;钢格构立柱的四根L字形钢的顶端与两块第一连接钢板焊接。采用以上结构后,钢格构立柱与钢管主支撑的连接结构更牢固可靠,不易变形,抗弯抗压等力学承载能力好,使钢格构立柱与钢管主支撑的连接节点的结构的牢固性、强的力学承载力和安装方便三者和谐统一。当然,拆卸时操作也比较简单,如用砂轮磨削焊缝后,便能拆卸且材料能重复利用。
进一步地,每根L字形钢的顶端与第一连接钢板底面之间均焊接有多块三角形的第三加强肋板。采用以上结构后,钢格构立柱与钢管主支撑的连接结构更牢固可靠,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的牢固性、可靠性和好的力学性能。
进一步地,每块第一竖板与横板之间均焊接有一块三角形的第四加强肋板。采用以上结构后,多边形框架式加固结构更牢固和可靠,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的牢固性、可靠性和好的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只示出钢管主支撑和钢管副支撑连接节点段的长度,以下亦同;钢格构立柱和钢筋混凝土桩未采用省略长度的画法)。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钢格构立柱和钢筋混凝土桩采用省略长度的画法)。
图4是图3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一种实施例中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一(示出两耳板连接处的爆炸结构;钢格构立柱和钢筋混凝土桩未采用省略长度的画法)。
图6是图5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一种实施例中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二(示出两耳板连接处的爆炸结构;钢格构立柱和钢筋混凝土桩未采用省略长度的画法)。
图8是图7中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一种实施例中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三(示出两耳板连接处的爆炸结构;钢格构立柱和钢筋混凝土桩未采用省略长度的画法)。
图中所示:1、钢管主支撑,2、钢管副支撑,3、第二耳板,4、第一耳板,5、第一螺栓,6、第一螺帽,7、第四加强肋板,8、第一加强肋板,9、钢抱箍,10、八边形框架式加固结构,11、第一竖板,12、钢格构立柱,13、钢筋混凝土桩,14、半抱箍,15、下连接板,16、第二连接钢板,17、第一连接钢板,18、L字形钢,19、第三加强肋板,20、第二通孔,21、第三螺帽,22、第三螺栓,23、第一缺口,24、第二加强肋板,25、第二螺帽,26、第二竖板,27、第二螺栓,28、第一铰接孔,29、圆形端板,30、第五加强肋板,31、第二铰接孔,32、第二缺口,33、上连接板,34、第三通孔,35、半箍圈,36、横板,37、竖向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声明的是,对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
本实用新型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包括抱紧两钢管主支撑1对接端的钢抱箍9,钢抱箍9包括由多个第一螺栓5和第一螺帽6固紧的两块半抱箍14。至少一块半抱箍14上连接有至少一块带第一铰接孔28的第一耳板4,至少一根钢副支撑的连接端头带第二铰接孔31的第二耳板3与带第一铰接孔28的第一耳板4经销轴铰接。每块半抱箍14的底部均焊接有一块连接钢板,钢立柱顶端与两块连接钢板连接。
如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所述的至少一块半抱箍14上连接有至少一块带第一铰接28孔的第一耳板4,如下所述,可以是一块半抱箍14上连接有第一耳板4,也可以是两块半抱箍14上均连接有第一耳板4。每块半抱箍14上可以连接一块第一耳板,也可以连接两块第一耳板4,还可以连接三块第一耳板。所述的至少一根钢副支撑的连接端头带第二铰接孔31的第二耳板3与带第一铰接孔28的第一耳板4经销轴铰接中的至少一根钢副支撑如钢管副支撑2,如下所述,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两根、三根、四根、五根或六根。
如图8所示,钢副支撑如钢管副支撑2与钢管主支撑1铰接端可焊接或采用多个螺栓螺帽螺接(图中未示出)一块钢制的圆形端板29,第二耳板3可水平向焊接在圆形端板29上,圆形钢板29与钢管副支撑2上可焊接多块三角形的第五加强肋板30,使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更牢固可靠,力学性能更强。
如图3所示,钢立柱如钢格构立柱12的下端一般连接并支撑在一钢筋混凝土桩13顶端。
如图2、图4所示,每块半抱箍14上均设有一上连接板33和一下连接板15,上连接板33和下连接板15上均有多个穿第一螺栓5用的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多个第一螺栓5一一对应穿过各自的第一通孔后,由第一螺帽6固紧。上连接板33与半抱箍14外壁上焊接有多块三角形的第一加强肋板8,下连接板15与半抱箍14外壁上也焊接有多块第一加强肋板8。
如图2、图4、图7所示,以合拢后的两半抱箍14贴合面为中线对称布置:每块半抱箍14的外壁上均焊接有两块竖向半箍圈35,两块半抱箍14固紧后半箍圈35构成两个完整箍圈。两块半箍圈35的内侧均与各自的上连接板33和下连接板15焊接,两块竖向半箍圈35的外侧均焊接有多块如各自的三块第一竖板11,多块第一竖板11相互之间焊接,多块第一竖板11与各自的半箍圈35和半抱箍14之间均焊接有一块位于半抱箍14高度中间的横板36或称水平向板,每块半抱箍14轴向中间有上下两块竖向加强板37,每块竖向加强板37均与上连接板33或下连接板15、半抱箍14外壁、横板36和外侧中间的第一竖板11焊接,从而构成多边形框架式加固结构如八边形框架式加固结构10。外侧的多块第一竖板11中的每块均能用作与一根钢管副支撑2连接的连接板,每块第一竖板11上均设有与第一耳板4连接的连接结构。每块第一竖板11与横板36之间均焊接有一块三角形的第四加强肋板7。外侧的多块第一竖板11如每块半抱箍外侧均有三块第一竖板11。
如图6、图8所示,每块第一竖板11上与第一耳板4连接的连接结构具体可为,每块第一竖板11上有多个穿第二螺栓27用的第二通孔20,水平向的第一耳板4焊接在一第二竖板26高度的中间,第二竖板26上有多个与第二通孔20一一对应的多个穿第二螺栓27用的第三通孔34,多个第二螺栓27穿过对应的第二通孔20和第三通孔34后,由各自的第二螺帽25固紧。
如图6、图8所示,销轴优选为第三螺栓22和第三螺帽21。在第一耳板4和第二耳板3的上平面和下平面均各自焊接有多块三角形的第二加强肋板24,所述的第二加强肋板24为该根钢管副支撑2相对钢管主支撑1的角度调整好且该第三螺帽21与第三螺栓22固紧后再焊接的加强肋板。
如图6、图8所示,所述的第二加强肋板24的前端有避免干涉对应的第一耳板4或第二耳板3的缺口,如,第一耳板4上平面的两块第二加强肋板24的前端的下部留有供第二耳板3前端圆弧转动的第一缺口23,第二耳板3下平面的两块第二加强肋板24的前端的上部留有供第一耳板4前端圆弧转动的第二缺口32,第一耳板4位于第二耳板3的下表面。第一耳板4上的第二加强肋板24与第二耳板3上的第二加强肋板24的前端相互焊接。
如图2、图9所示,所述的多边形框架式加固结构优选为八边形框架式加固结构10,所述的第一耳板4为四块,即每侧两块第一耳板4,设置在对称的各自外侧三块第一竖板11中的旁边各两块第一竖板11上,与第一耳板4相互铰接的第二耳板3为四块,也是每侧两块,所述的钢管副支撑2为四根,也是每侧两根,连接在各自外侧三块第一竖板11中的旁边各两块第一竖板11上,每根钢管副支撑2的轴线与两根钢管主支撑1的轴线的夹角为40°-50°,优选45°。不难理解,实际安装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夹角进行微调。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六根钢支撑连接节点的连接结构。八边形框架式加固结构10也可称八边形框架式加强结构。不难理解,包括本自然段在内的以上五自然段所述的结构,均以合拢后的两半抱箍14贴合面为中线对称布置,既方便制作安装,又相对节省材料,更利于力的平衡。
所述的第一耳板还可为两块,与第一耳板相互铰接的第二耳板也可为两块,所述的钢管副支撑为两根,均设置各自外侧三块竖板的中间那块竖板上,每根钢管副支撑的轴线与两根钢管主支撑的轴线的夹角为85°-95°,优选90°,实际安装时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夹角进行微调。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四根钢支撑连接节点的连接结构。
所述的第一耳板还可为六块,与第一耳板相互铰接的第二耳板也可为六块,所述的钢管副支撑为六根,沿八边形的竖板间隔设置,中间的每根钢管副支撑的轴线与两根钢管主支撑的轴线的夹角为85°-95°。旁边的每根钢管副支撑的轴线与两根钢管主支撑的轴线的夹角为40°-50°,优选45°,实际安装时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夹角进行微调。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八根钢支撑连接节点的连接结构。
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还可应用于三根、五根和七根钢支撑连接节点的连接结构。三根的包括一块第一耳板4,5根的包括三块第一耳板4,7根的包括五块第一耳板4。
以上三段所述内容图中未示出。
如图4所示,每块连接钢板包括水平向的第一连接钢板17和垂直向的第二连接钢板16,每块水平向的第一连接钢板17均经多块垂直向的第二连接钢板16连接,第二连接钢板16的顶端与半抱箍14的外底壁焊接,第二连接钢板16的底端与第一连接钢板17的顶面焊接.钢格构立柱12的四根L字形钢18的顶端与两块第一连接钢板17焊接。每根L字形钢18的顶端与第一连接钢板17底面之间均焊接有多块三角形的第三加强肋板19。
所述的连接节点还可称为交叉点。
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所采用的所有零部件均为钢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抱紧两钢管主支撑对接端的钢抱箍,钢抱箍包括由多个第一螺栓和第一螺帽固紧的两块半抱箍;至少一块半抱箍上连接有至少一块带第一铰接孔的第一耳板,至少一根钢副支撑的连接端头带第二铰接孔的第二耳板与带第一铰接孔的第一耳板经销轴铰接;每块半抱箍的底部均焊接有一块连接钢板,钢立柱顶端与两块连接钢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块半抱箍上均设有一上连接板和一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均有多个穿第一螺栓用的第一通孔,多个第一螺栓一一对应穿过各自的第一通孔后,由第一螺帽固紧;上连接板与半抱箍外壁上焊接有多块三角形的第一加强肋板,下连接板与半抱箍外壁上也焊接有多块第一加强肋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以合拢后的两半抱箍贴合面为中线对称布置:每块半抱箍的外壁上均焊接有两块竖向半箍圈,两块半抱箍固紧后半箍圈构成两个完整箍圈;两块半箍圈的内侧均与各自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焊接,两块竖向半箍圈的外侧均焊接有多块第一竖板,多块第一竖板相互之间焊接,多块第一竖板与各自的半箍圈和半抱箍之间均焊接有一块位于半抱箍高度中间的横板,每块半抱箍轴向中间有上下两块竖向加强板,每块竖向加强板均与上连接板或下连接板、半抱箍外壁、横板和外侧中间的第一竖板焊接,从而构成多边形框架式加固结构;外侧的多块第一竖板中的每块均能用作与一根钢管副支撑连接的连接板,每块第一竖板上均设有与第一耳板连接的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结构为,每块第一竖板上有多个穿第二螺栓用的第二通孔;水平向的第一耳板焊接在一第二竖板高度的中间,第二竖板上有多个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的多个穿第二螺栓用的第三通孔,多个第二螺栓穿过对应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后,由各自的第二螺帽固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销轴为第三螺栓和第三螺帽,在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的上平面和下平面均各自焊接有多块三角形的第二加强肋板,所述的第二加强肋板为该根钢管副支撑相对钢管主支撑的角度调整好且该第三螺帽与第三螺栓固紧后再焊接的加强肋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加强肋板的前端有避免干涉对应的第一耳板或第二耳板的缺口;第一耳板上的第二加强肋板与第二耳板上的第二加强肋板的前端相互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边形框架式加固结构为八边形框架式加固结构,所述的第一耳板为四块,设置在对称的各自外侧三块第一竖板中的旁边各两块第一竖板上,与第一耳板相互铰接的第二耳板也为四块,所述的钢管副支撑为四根,连接在各自外侧三块第一竖板中的旁边各两块第一竖板上,每根钢管副支撑的轴线与两根钢管主支撑的轴线的夹角为40°-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块连接钢板包括水平向的第一连接钢板和垂直向的第二连接钢板,每块水平向的第一连接钢板均经多块垂直向的第二连接钢板连接,第二连接钢板的顶端与半抱箍的外底壁焊接,第二连接钢板的底端与第一连接钢板的顶面焊接;钢格构立柱的四根L字形钢的顶端与两块第一连接钢板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L字形钢的顶端与第一连接钢板底面之间均焊接有多块三角形的第三加强肋板。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块第一竖板与横板之间均焊接有一块三角形的第四加强肋板。
CN202220883914.7U 2022-04-15 2022-04-15 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17128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83914.7U CN217128250U (zh) 2022-04-15 2022-04-15 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83914.7U CN217128250U (zh) 2022-04-15 2022-04-15 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28250U true CN217128250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48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83914.7U Active CN217128250U (zh) 2022-04-15 2022-04-15 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28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119686A1 (zh) 装配式自恢复圆形钢管混凝土组合节点
JP5007108B2 (ja) 鉄骨構造物を製作する方法
CN108316477B (zh) 扁钢管混凝土柱与型钢梁中节点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351462B (zh) 一种临时钢管支撑预应力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WO2022062285A1 (zh) 竹节式耗能钢管混凝土节点及安装方法
CN210066502U (zh) 一种装配式钢管支架节点结构
CN217128250U (zh) 基坑支护中钢管主支撑与钢副支撑及钢立柱的连接结构
JP6320500B1 (ja) 橋梁の主桁、該主桁を備えた橋梁及び該橋梁の施工方法
CN108204039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桁架结构
JP7013352B2 (ja) 仮設橋の施工方法
CN104018574A (zh) 模块化多高层装配式钢结构咬合钢梁预应力偏心支撑体系
JP7098079B1 (ja) 鋼材の接合構造
CN20790510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桁架结构
CN215802266U (zh) 一种封闭腔体柱子与钢梁的直插式免螺栓连接节点
CN202913677U (zh) 一种多功能可抬升钢平台转换胎架
JP7058892B1 (ja) 既設柱状体の周囲に構築される鉄骨構造物およびその構築方法
KR20100130371A (ko) 건축물의 가새 접합 장치
CN214062433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临时支撑结构
CN209816666U (zh) 一种钢管桩之间的装配式斜撑连接结构
CN114704029A (zh) 一种钢木组合屋架结构
KR200358912Y1 (ko) 원형강관기둥과 h-형강철골보의 연결이음구조
JP3347942B2 (ja) ユニット建物とその施工方法
CN112878508A (zh) 可修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19930991U (zh) 一种适应于临时钢管立柱的抱箍支撑装置
CN212642283U (zh) 快速安装的装配式钢结构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