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24319U - 一种墨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24319U
CN217124319U CN202123450729.3U CN202123450729U CN217124319U CN 217124319 U CN217124319 U CN 217124319U CN 202123450729 U CN202123450729 U CN 202123450729U CN 217124319 U CN217124319 U CN 217124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e end
ink cartridge
ink
housing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507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hipj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hip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hipj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hip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507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24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24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24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墨盒,包括壳体和密封件,还包括活动件,活动件的一端与壳体活动连接,使活动件在外力作用下可相对壳体转动或移动,活动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朝向进气孔的一面设有插接部;当活动件在外力作用下朝向壳体转动或移动时,自由端接近第一侧壁,以带动插接部解除密封件对进气孔的密封。其优点在于,利用活动件对密封件进行解封,无需人工对密封件进行解封,使用方便;另外,活动件保持与打印机内部结构抵靠的状态,使得墨盒能够稳定地安装于打印机内,改善了因墨盒位置不准确导致芯片不能被打印机识别的情况,同时改善了墨盒晃动的情况,使得墨盒安装更加可靠且稳定,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耗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机是比较常用的打印印刷用具,相对于激光打印,具有维护成本低的优点。喷墨打印机主要包括墨盒、墨车以及打印头,墨盒用于盛放墨水,墨盒安装在墨车内,且墨车设有供墨口,墨盒出墨口与墨车供墨口对接,进而实现墨盒内墨水经出墨口流至供墨口进而输送至打印头,以便于打印头进行喷墨打印。
在打印过程中,为使储墨腔内的墨水能够顺利供给,墨盒上会开设进气孔,以使储墨腔与大气相通,避免储墨腔内部在打印过程中出现负压情况。在墨盒在运输过程中,为了避免储墨腔内墨水从进气孔流出,会采用密封膜密封,但该种墨盒在装入打印机中时,需要人工将密封膜从墨盒上撕除,使用较为繁琐。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墨盒通常通过延伸到壳体外侧的悬臂把手定位于墨车上,把手与墨盒壳体一体成型或者焊接于壳体上,当墨盒安装于墨车的墨盒安装架时,墨盒给予悬臂把手沿收缩方向一个力矩,当此力矩长时间作用于悬臂把手时,悬臂把手可能失去弹性,这样便不能将墨盒保持在预定位置,从而因墨盒位置不准确导致芯片不能被打印机识别,进而使得墨盒不能正常工作,同时墨盒也会出现晃动情况,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装更加可靠且稳定,并且能够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墨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墨盒,包括壳体和密封件,所述壳体具有用于盛装墨水的储墨腔,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具有与所述储墨腔连通的进气孔,所述密封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并密封所述进气孔;
所述墨盒还包括活动件,至少部分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所述活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使所述活动件在外力作用下可相对所述壳体转动或移动,所述活动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朝向所述进气孔的一面设有插接部;
当所述活动件在外力作用下朝向所述壳体转动或移动时,所述自由端接近所述第一侧壁,以带动所述插接部解除所述密封件对所述进气孔的密封。
优选地,所述活动件包括连接端和转轴,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自由端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连接端上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端上设有转轴孔,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转轴孔与所述壳体连接;
所述壳体与所述连接端对应的位置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转轴安装孔,所述连接端位于两个所述安装座之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转轴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所述连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且所述自由端沿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活动件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宽度。
优选地,墨盒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壳体之间,使所述自由端具有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趋势。
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第一挂钩部,所述活动件上具有第二挂钩部,所述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挂钩部和所述第二挂钩部,且相对所述壳体和所述自由端伸缩。
优选地,所述活动件还包括连接端、连接板和转轴,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相对所述壳体固定,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自由端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端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端和所述自由端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且呈一定角度,所述连接板固定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连接端相对靠近所述第二侧壁,所述活动件的自由端由所述连接端沿所述第一侧壁的宽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墨盒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壳体或所述连接板之间,使所述自由端具有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趋势。
所述活动件包括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自由端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端上设有滑移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滑移孔对应的位置设有滑移轴,所述连接端通过所述滑移孔套设在所述滑移轴上,使所述活动件能够沿所述滑移轴相对所述第一侧壁平移。
所述滑移轴的外端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连接端背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且尺寸大于所述滑移孔的尺寸。
所述滑移轴上套设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分别与连接端和所述第一侧壁抵接,使所述自由端具有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趋势。
优选地,墨盒还包括防转结构,所述防转结构为横截面为非圆形的滑移轴,或者,所述防转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止挡块,所述止挡块位于所述活动件的两侧。
优选地,面向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插接部上开设有通气部,所述插接部解除所述密封件对所述进气孔的密封后,所述通气部连通所述外部大气和所述储墨腔。
优选地,所述自由端包括末端壁,所述插接部的外周与所述末端壁重合,所述通气部包括内凹形成于所述末端壁和所述插接部上的通气槽;所述通气槽沿所述插接部的轴线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自由端和所述插接部;
或者,所述自由端包括末端壁,所述插接部的外周与所述末端壁重合,所述通气部包括内凹形成于所述末端壁和所述插接部上的通气槽;所述通气槽沿所述插接部的轴线方向延伸,贯穿所述自由端,且部分所述通气槽延伸至所述插接部靠近所述进气孔的封闭端;
或者,所述通气部包括通气孔,所述插接部为锥状,且靠近所述进气孔的一端为小端部,设置在所述自由端的一端为大端部,所述通气孔沿所述插接部的轴线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自由端和所述插接部;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插接部的轴线错位设置,使至少部分所述通气孔露出于所述插接部。
优选地,所述活动件为刚性材料制成。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墨盒,通过设置活动件和插接部,且活动件与壳体活动连接,能够相对壳体转动或移动,在墨盒的安装过程中,活动件受外力作用,使自由端通过转动或移动的方式靠近壳体的第一侧壁,插接部接近进气孔,并解除密封件对进气孔的密封,使得储墨腔通过进气孔与外部大气连通,墨盒能够正常供墨,无需人工对密封件进行解封,使用方便;另外,当插接部与进气孔对接,活动件的两端均相对壳体静止,且活动件保持与打印机内部结构抵靠的状态,使得墨盒能够稳定地安装于打印机内,改善了因墨盒位置不准确导致芯片不能被打印机识别,进而使得墨盒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同时改善了墨盒晃动的情况,使得墨盒安装更加可靠且稳定,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墨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墨盒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墨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述实施例中活动件的连接端与自由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中提供的墨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墨盒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墨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实施例中活动件的连接端与自由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通气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中提供的墨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实施例的墨盒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0所示实施例的墨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所示实施例中活动件的连接端与自由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墨盒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墨盒安装在墨盒安装部中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墨盒安装在墨盒安装部中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墨盒;11、壳体;111、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3、第三侧壁;114、出墨口;115、密封盖;116、储墨腔;117、进气孔;12、密封件;13、安装座;131、转轴安装孔;14、滑移轴;141、限位件;142、止挡块;15、芯片安装部;151、卡扣;
20、墨盒安装部;21、安装板;211、凸块;22、墨盒安装位;
30、活动件;31、自由端;311、末端壁;32(32a 32b 32c)、连接端;321、转轴孔;322、滑移孔;33、插接部;331、外周;34、通气部;341、通气槽;342、通气孔;35(35a 35b)、转轴;36、连接板;37、避让口;
40、第一弹性件;401、第一挂钩部;402、第二挂钩部;41、第三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1至附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墨盒10,墨盒10用于储存墨水,使用时,墨盒10安装于打印机中,为打印机提供墨水。墨盒10包括壳体11,如附图1所示,壳体11大致为盒状,具有多个侧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1的形状可以根据不同的装配、应用需求设置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其具体形状本实用新型中不作限定。壳体11具有用于盛装墨水的储墨腔116,且壳体11的侧壁上开设有出墨口114,出墨口114与储墨腔116连通,当墨盒10安装于打印机中时,出墨口114与打印机的供墨口对接,进而实现墨盒10内墨水经出墨口114流至供墨口进而输送至打印头,以便于打印头进行喷墨打印。为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储墨腔116内的墨水从出墨口114流出,壳体11上还设有密封盖115,密封盖115安装于出墨口114处,并将出墨口114密封。密封盖115与壳体11之间可通过卡扣或螺纹等结构连接,便于密封盖115的拆装。
如附图1至附图13所示,墨盒10还包括密封件12和活动件30。当墨盒10在打印机中时,为保证储墨腔116内的墨水能顺利流出,需在壳体11的侧壁上开设进气孔117,进气孔117与储墨腔116连通,使储墨腔116的内外气压平衡,而为了避免墨水在运输过程从进气孔流出,密封件12安装于壳体11并密封进气孔117。在墨盒10正常工作时,需要解除密封件12对进气孔117的密封,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中,设置了活动件30来解除密封件12对进气孔117的密封。为方便描述,将设有进气孔117的壳体侧壁定义为第一侧壁111,活动件30相对壳体11位于第一侧壁111的一侧。活动件30的一端与壳体11活动连接,使活动件30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壳体11转动或移动,具体为,当墨盒10安装于打印机中时,打印机的内部结构推动活动件30朝向壳体11转动或移动,使活动件30的自由端31靠近第一侧壁。自由端31朝向进气孔117的一面设有插接部33,插接部33上开设有通气部34,自由端31在活动件30被外力推向壳体11时,带动插接部33接近并插入进气孔117中,解除了密封件12对进气孔117的密封,并使进气孔117通过通气部34与外部大气连通,通气部34的作用在于,避免插接部33完全堵死进气孔,保证了储墨腔与外部的大气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密封件可以为密封膜或者密封塞等具有密封功能的部件。在另一实施例中,密封件(未画出)也可以为单向阀等具有止逆功能的部件。单向阀安装于进气孔内。当墨盒安装时,活动件受压将单向阀打开,从而使得进气孔与外部大气相通。当然,上述仅举例了几种密封件的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件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优选地,如附图1所示,密封件12为密封膜,该密封膜贴设于壳体上的进气孔处,并将进气孔密封,成本降低,安装方便,便于刺穿。
活动件30的作用除了解除密封件12对进气孔117的密封外,还包括定位墨盒10。具体的,当墨盒10安装在打印机中,打印机中的墨盒安装部20对墨盒10进行限位,此时,插接部33与进气孔117对接,活动件30的两端均相对壳体11固定,且活动件30在外力作用下(打印机内部各部件的挤压力)保持与打印机内部结构抵靠的状态,使得墨盒10能够稳定地安装于打印机内,改善了因墨盒10位置不准确导致芯片不能被打印机识别,进而使得墨盒10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同时改善了墨盒晃动的情况,使得安装更加可靠且稳定,提高了用户体验,优选地,活动件30可采用刚性材料制成,比如金属、硬质塑料等,不易变形,活动件30与打印机内部结构始终保持抵靠状态,同时,活动件30的活动行程可预知,使其可准确地解除密封件12对进气孔117的密封。
活动件30的形式和与壳体11的活动连接方式多种多样,本申请将列举其中几种实施例进行简单阐述。
实施例一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活动件30包括自由端31和连接端32a,连接端32a用于与壳体11活动连接,自由端31为活动件30远离连接端32a,靠近进气孔117的一端,插接部33设置在自由端31。自由端31和连接端32a为一体式结构,称为活动臂,不仅使得自由端31和连接端32a的强度有保障,还有利于活动臂的加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自由端31和连接端32a也可为分体式结构,通过常规方式(卡扣、螺纹等)连接。
为改变自由端31与第一侧壁111之间的距离,使插接部33可解除密封件12对进气孔117的密封,连接端32a与壳体11采用转动连接。活动臂可为直板结构,也可以弧形板结构。优选地,活动臂呈弧形,使自由端31更接近第一侧壁111,插接部33更接近进气孔117,活动件30转动较小的角度即可使插接部33插入密封部,进入进气孔117中。优选地,连接端32a的厚度大于自由端31的厚度,以增强连接端32a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具体的,活动件30还包括转轴35a,转轴35a设置在连接端32a上并与壳体11转动连接,使活动件30可相对壳体11转动。如附图3所示,转轴35a与连接端32a为分体式结构,且与壳体11也为分体式结构,连接端32a上设有转轴孔321,壳体11与连接端32a对应的位置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座13,安装座13上设有转轴安装孔131,连接端32a位于两个安装座13之间,转轴35a的两端分别安装于转轴安装孔131中,转轴35a贯穿转轴孔321与壳体11连接,连接端32a可相对壳体11转动。转轴35a与安装座13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为:螺丝固定、焊接、粘接等方式设置在转轴安装孔131中。转轴35a也可与安装座13为转动连接,比如采用销轴连接方式等。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转轴35a可与连接端32a为一体式结构,与安装座13上的转轴安装孔131转动连接,实现活动件30与壳体11的转动连接;或者,转轴35a与安装座13为一体式结构,连接端32a通过转轴孔321套设在转轴上,并与转轴35a转动连接;或者其他常规的转动连接方式,可实现活动件30相对壳体11转动即可。
如附图1所示,为缩小活动件30的体积和所占空间,安装座13设置在第一侧壁111的长度方向X的端部,连接端32a设置于第一侧壁111的长度方向X的端部,且自由端31沿第一侧壁111的长度方向X延伸;活动件30的宽度小于等于第一侧壁111的宽度。优选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进气孔117设置在第一侧壁111的中部位置,安装墨盒10时,壳体11具有出墨口114的一端先进入打印机内的墨盒安装部20,为使墨盒安装部20可对活动件30施力,安装座13设置在第一侧壁111靠近出墨口114的一端,或者,与出墨口114设置在壳体11的同一侧壁上,且靠近第一侧壁111。在墨盒10进入墨盒安装部20时,安装座13和活动件30的连接端32a先进入墨盒安装部20,同时,墨盒安装部20的内壁挤压活动件30,使其转动,自由端31接近第一侧壁111,插接部33插入密封件12,进入进气孔117。
优选地,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墨盒1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0,第一弹性件40连接于连接端32a与壳体11之间,使自由端31具有远离第一侧壁111的趋势,当墨盒10未安装在打印机内时,第一弹性件40拉动连接端32a,自由端31远离第一侧壁111,当墨盒10安装于打印机内时,活动件30被挤压,自由端31靠近第一侧壁111,第一弹性件40处于拉伸状态;墨盒10中的墨水用尽,取出墨盒10时,第一弹性件40收缩,活动件30受第一弹性件40的拉力作用,自由端31远离第一侧壁111,插接部33从进气孔117中脱离,活动臂恢复初始状态。第一弹性件40主要起到复位作用。
具体的,第一弹性件40可为弹簧或拉簧,为方便第一弹性件40安装,壳体11具有第一挂钩部401,活动件30上具有第二挂钩部402,第一弹性件40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挂钩部401和第二挂钩部402,且相对壳体11和自由端31伸缩。
实施例二
如附图5至附图9所示,活动件30包括自由端31、连接端32b和连接板36,连接板36设置在壳体11上且相对壳体11静止,连接端32b用于与连接板36活动连接,自由端31为活动件30远离连接端32b,靠近进气孔117的一端,插接部33设置在自由端31。连接端32b与自由端31为一体式结构,称为活动臂,不仅使得自由端31和连接端32b的强度有保障,还有利于活动臂的加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自由端31和连接端32b也可为分体式结构,通过常规方式(卡扣、螺纹等)连接。
本实施例中,连接端32b与连接板36采用转动连接的方式,使自由端31可相对壳体11转动,接近或远离第一侧壁111,插接部33接近或远离进气孔117。活动臂可为直板结构或弧形板结构。优选地,连接端32b的厚度大于自由端31的厚度,以增强连接端32b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连接板36可设置在壳体11的第一侧壁111上,也可设置在壳体11的其他侧壁上,比如,如附图6,壳体11具有第二侧壁112,与第一侧壁111相邻且呈一定角度,比如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垂直设置。连接板36固定或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二侧壁112上,相对壳体11静止。连接板36与第二侧壁112的连接方式可为,焊接、螺丝固定、粘接、卡接等。如附图5和附图6所示,连接端32b设置在第一侧壁111的一侧,且相对靠近第二侧壁112,活动件30的自由端31由连接端32b沿第一侧壁111的宽度方向Y延伸,以接近位于第一侧壁111中部的进气孔117。此时,插接部33可设置在自由端31靠近中部的位置,而不是位于自由端31的末端边缘,通气部34可为贯穿插接部33和自由端31的通气孔342。优选地,活动臂为直板结构,其尺寸不超出第一侧壁111的尺寸,所占空间更小。
具体的,活动件30还包括转轴35b,转轴35b设置在连接端32b上并与连接板36转动连接。转轴35b靠近第一侧壁111的长度方向的侧边,活动臂绕转轴35b转动,相对第一侧壁111的长度方向的侧边转动。安装墨盒10时,壳体11具有出墨口114的一端先进入打印机内的墨盒安装部20,活动臂安装于第一侧壁111靠近出墨口114的部分,在墨盒10进入墨盒安装部20时,活动臂的靠近出墨口114的部分先进入墨盒安装部20,以附图5所示的方位,为活动臂的下半部,墨盒安装部20的侧壁挤压活动臂的下半部,使其转动,自由端31接近第一侧壁111,插接部33插入密封件12,进入进气孔117。
优选地,墨盒1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未画出),第二弹性件(未画出)连接于连接端32b与壳体11或连接板36之间,使自由端31具有远离第一侧壁111的趋势。第二弹性件(未画出)的作用与第一弹性件40的作用相同。
具体的,第二弹性件(未画出)为弹簧或扭簧,扭簧可套设在转轴35b上,两端分别与连接端32b和连接板36连接;或者,第二弹性件(未画出)为弹簧,位于连接端32b和壳体11的第一侧壁111之间,两端分别与连接端32b和第一侧壁111相抵。
实施例三
如附图10至附图13所示,活动件30包括自由端31和连接端32c,连接端32c用于与壳体11活动连接,具体的,连接端32c上设有滑移孔322,第一侧壁111与滑移孔322对应的位置设有滑移轴14,连接端32c通过滑移孔322套设在滑移轴14上,使活动件30能够沿滑移轴14相对第一侧壁111平移。滑移轴14可与壳体11的第一侧壁111为一体式结构,方便加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滑移轴14可与壳体11分体设置,通过螺纹连接、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在第一侧壁111上。
优选地,连接端32c与自由端31为一体式结构,不仅使得自由端31和连接端32c的强度有保障,还有利于活动臂的加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自由端31和连接端32c也可为分体式结构,通过常规方式(卡扣、螺纹等)连接。活动件30可为直板结构,也可为弧形板结构。本实施例中,活动件30采用平移的方式接近或远离第一侧壁111,因此,优选采用直板结构,活动件30的体积和占用空间更小。
为防止活动件30与滑移轴14脱离,滑移轴14的外端设有限位件141,限位件141位于连接端32c背离第一侧壁111的一侧,且尺寸大于滑移孔322的尺寸。优选地,限位件141与滑移轴14分体设置,方便活动件30安装在滑移轴14上。限位件141可为大头螺钉,滑移轴14的外端设有螺丝孔,大头螺钉与螺丝孔螺纹固定连接,大头螺钉的头端尺寸大于滑移孔322的尺寸,且位于连接端32c背离第一侧壁111的一侧。
如附图12所示,为缩小活动件30的体积和所占空间,滑移轴14设置在第一侧壁111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连接端32c设置于第一侧壁111的长度方向X的端部,且自由端31沿第一侧壁111的长度方向X延伸,活动件30的宽度小于等于第一侧壁111的宽度。优选地,如附图12所示,进气孔117设置在第一侧壁111的中部位置,安装墨盒10时,壳体11具有出墨口114的一端先进入打印机内,滑移轴14和连接端32c设置在第一侧壁111靠近出墨口114的一端。在墨盒10进入墨盒安装部20时,滑移轴14和活动件30的连接端32c先进入墨盒安装部20,墨盒安装部20的内壁挤压连接端32c,使活动件30沿滑移轴14向第一侧壁111移动,自由端31接近第一侧壁111,插接部33插入密封件12,进入进气孔117。
为提高连接端的连接稳定性,连接端的厚度较大,如附图12所示,连接端32c的厚度大于自由端31的厚度,连接端32c与自由端31的连接处为过渡段,过渡段的一侧设有斜面,一方面可以减小自由端31的厚度,从而整体减轻墨盒重量;另一方面斜面设计较为美观,提高了客户接受度。
优选地,如附图10和附图12所示,滑移轴14上套设有第三弹性件41,第三弹性件41分别与连接端32c和第一侧壁111抵接,使自由端31具有远离第一侧壁111的趋势。当墨盒10未安装在打印机内时,第三弹性件41顶推连接端32c,自由端31远离第一侧壁111,当墨盒10安装于打印机内时,活动件30被挤压,自由端31靠近第一侧壁111,第三弹性件41处于压缩状态;墨盒10中的墨水用尽,取出墨盒10时,第三弹性件41复位,活动件30受第三弹性件41的拉力作用,自由端31远离第一侧壁111,插接部33从进气孔117中脱离,活动臂恢复初始状态。第三弹性件41主要起到复位作用。
优选地,墨盒10还包括防转结构,用于防止活动件30绕滑移轴14转动偏移,导致插接部33偏离进气孔117。防转结构的具体结构有多种选择,比如,防转结构为横截面为非圆形的滑移轴14,对应的,连接端32c上的滑移孔322也为横截面为非圆形的孔,与滑移轴14相适配,既能保证连接端32c在滑移轴14平移,又避免连接端32c在滑移轴14上转动。滑移轴14的横截面可为带缺口的圆形、带凸起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滑移孔322的形状与滑移轴14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或者,如附图12所示,滑移轴14为圆轴,方便连接端32c安装在滑移轴14上,同时,另外设置防转结构,防转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11上的止挡块142,止挡块142位于活动件30的两侧。对应的,活动件30上设有避让口37,避让口37的形状与止挡块142的形状相适配,当活动件30安装在滑移轴14上时,止挡块142嵌入避让口37中,防止活动件30相对滑移轴14转动。止挡块142设置在第一侧壁111上,并朝向活动件30方向凸起。止挡块142可与第一侧壁111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为分体式结构,通过焊接、粘接、卡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于第一侧壁111上。
基于上述多种实施例,插接部33上的通气部34包括通气槽341或通气孔342,通气部34的形状和位置基于插接部33的形状和位置来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如附图13所示,自由端31的末端与进气孔117的位置对应,插接部33位于自由端31的末端边缘,自由端31包括末端壁311,末端壁311为自由端31末端的侧壁,插接部33的外周331与末端壁311重合,通气部34为通气槽341,内凹形成于末端壁311与插接部33上,通气槽341沿插接部33的轴线方向延伸,且贯穿自由端31和插接部33。通气槽341的中心轴线可与插接部33的轴线重合,也可与插接部33的轴线不重合,如附图13所示。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附图4所示,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为,通气槽341沿插接部33的轴线方向延伸,贯穿自由端31,且部分通气槽341延伸至插接部33靠近进气孔117的封闭端,即插接部33朝向进气孔117的端部为封闭实体结构,结构强度较高,当插接部33去解除密封件12对进气孔117的密封时,避免密封件12封堵通气部34。
在另一实施例中,通气部34为通气孔342,通气孔342为1字型结构,通气孔342沿插接部33的轴线方向延伸,且通气孔342的中心轴线与插接部33的轴线重合,通气孔342贯穿自由端31和插接部33,两端开口分别自由端31和插接部33的端面上;或者,通气孔342为L型结构,主体部分沿插接部33的轴线方向延伸,且通气孔342的中心轴线与插接部33的轴线重合,一端开口位于自由端31的端面上,另一端位于插接部33的外周331面上;或者,如附图8和附图9所示,通气孔342为1字型结构,沿插接部33的轴线方向延伸,且通气孔342的中心轴线不与插接部33的轴线重合,此时,插接部33为锥状,靠近进气孔117的一端为小端部,设置在自由端31的一端为大端部,因此,通气孔342靠近进气孔117的一端部分露出于插接部33的外周331面,与进气孔117连通。
优选地,插接部33的轴截面为锥形,且靠近进气孔117的一端为小端部,设置在自由端31的一端为大端部。具体的,插接部33整体可为完整的锥状,如附图8和附图13所示,也可以为半锥状,如附图4所示。插接部33可设置在自由端31的末端边缘,如附图4和附图13所示,也可设置靠近自由端31中部的位置,如附图8所示。
如附图3、附图14至附图17所示,墨盒10还包括芯片(未画出)和芯片安装部15,芯片安装于芯片安装部15中,芯片安装部15和芯片设置于与第一侧壁111相背的第三侧壁113,芯片用于记录墨盒10的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是墨水消耗量、墨水余量、墨盒型号等信号。
墨盒10可拆卸地安装于打印机中,打印机包括墨盒安装部20,以实施例一的活动件为例,如附图15和附图16所示,芯片安装部15包括卡扣151,用于与墨盒安装部20卡接。具体的,卡扣151突出于第三侧壁113的两侧,墨盒安装部20包括若干安装板21,相邻安装板21形成墨盒安装位22,墨盒10固定于墨盒安装位22中,安装板21朝向墨盒10的一侧有凸块211,卡扣151与凸块211配合,将墨盒10固定在墨盒安装部20中。同时,位于第一侧壁111一侧的活动件30的至少部分与墨盒安装部20的内壁抵接,实现墨盒10的双重定位,进一步提高墨盒10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墨盒,包括壳体和密封件,所述壳体具有用于盛装墨水的储墨腔,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具有与所述储墨腔连通的进气孔,所述密封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并密封所述进气孔;
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还包括活动件,至少部分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所述活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使所述活动件在外力作用下可相对所述壳体转动或移动,所述活动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朝向所述进气孔的一面设有插接部;当所述活动件在外力作用下朝向所述壳体转动或移动时,所述自由端接近所述第一侧壁,以带动所述插接部解除所述密封件对所述进气孔的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连接端和转轴,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自由端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连接端上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上设有转轴孔,所述转轴贯穿所述转轴孔与所述壳体连接;
所述壳体与所述连接端对应的位置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转轴安装孔,所述连接端位于两个所述安装座之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转轴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所述连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且所述自由端沿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活动件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壳体之间,使所述自由端具有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趋势;
所述壳体具有第一挂钩部,所述活动件上具有第二挂钩部,所述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挂钩部和所述第二挂钩部,且相对所述壳体和所述自由端伸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还包括连接端、连接板和转轴,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相对所述壳体固定,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自由端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端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端和所述自由端能够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且呈一定角度,所述连接板固定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连接端相对靠近所述第二侧壁,所述活动件的自由端由所述连接端沿所述第一侧壁的宽度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壳体或所述连接板之间,使所述自由端具有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趋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自由端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端上设有滑移孔,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滑移孔对应的位置设有滑移轴,所述连接端通过所述滑移孔套设在所述滑移轴上,使所述活动件能够沿所述滑移轴相对所述第一侧壁平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轴的外端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连接端背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且尺寸大于所述滑移孔的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轴上套设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分别与连接端和所述第一侧壁抵接,使所述自由端具有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趋势。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转结构,所述防转结构为横截面为非圆形的滑移轴,或者,所述防转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止挡块,所述止挡块位于所述活动件的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面向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插接部上开设有通气部,所述插接部解除所述密封件对所述进气孔的密封后,所述通气部连通外部大气和所述储墨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包括末端壁,所述插接部的外周与所述末端壁重合,所述通气部包括内凹形成于所述末端壁和所述插接部上的通气槽;所述通气槽沿所述插接部的轴线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自由端和所述插接部;
或者,所述自由端包括末端壁,所述插接部的外周与所述末端壁重合,所述通气部包括内凹形成于所述末端壁和所述插接部上的通气槽;所述通气槽沿所述插接部的轴线方向延伸,贯穿所述自由端,且部分所述通气槽延伸至所述插接部靠近所述进气孔的封闭端;
或者,所述通气部包括通气孔,所述通气孔沿所述插接部的轴线方向延伸,贯穿所述自由端,且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插接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为刚性材料制成。
CN202123450729.3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墨盒 Active CN217124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0729.3U CN217124319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0729.3U CN217124319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24319U true CN217124319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19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50729.3U Active CN217124319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243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63388B2 (en) Ink cartridge and ink jet recording head adaptable for the same
US9340029B2 (en) Liquid container
AU2003204751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Cartridge
US20040001126A1 (en) Ink replenishing device, sub ink tank,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8155595A (ja) 液体収容容器
US20080204530A1 (en) Liquid container
CA2618460A1 (en) Liquid container
JP2976934B2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とその装填機構
JP200819508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用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002326044A (ja) ポンプの押下ヘッド
JP4150461B2 (ja) 2部品の組立軸に垂直に圧縮されるガスケットを使用するシール
CN217124319U (zh) 一种墨盒
WO2007037548A1 (en) Ink cartridge,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combination thereof
CN113370525B (zh) 3d打印进料装置及3d打印机
US9469115B2 (en) Liquid container, adapter,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2003136749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CN217124320U (zh) 一种墨盒
WO2022161304A1 (zh) 墨盒
US7470011B2 (en) Liquid discharging head cartridge
WO2007037449A1 (en) Ink cartridge, and system including ink cartridge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230122986A1 (en)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CN212400649U (zh) 一种具有单向阀装置的墨盒
JP200021882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212499514U (zh) 供墨装置
CN219877479U (zh) 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