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24164U - 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24164U
CN217124164U CN202123425996.5U CN202123425996U CN217124164U CN 217124164 U CN217124164 U CN 217124164U CN 202123425996 U CN202123425996 U CN 202123425996U CN 217124164 U CN217124164 U CN 217124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heat
conducting
film
graph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259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eizanchen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eizanche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eizanche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eizanche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259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24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24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241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包括石墨烯薄片,石墨烯薄片的内部设置有石墨膜,石墨膜的下表面连接有PI韧性膜,PI韧性膜的下表面连接有石墨层,石墨烯薄片的下表面连接有粘结层,粘结层的下表面连接有阻燃胶体层,阻燃胶体层的内部设置有导热颗粒层,导热颗粒层的底部连接有树脂耐高温层,树脂耐高温层的底部连接有相变吸热层,相变吸热层的底部连接有聚乙烯薄膜,阻燃胶体层的下表面连接有复合粘胶层,复合粘胶层的下表面连接有绝缘层,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与石墨烯薄片相连结构的共同作用,利用其两组粘和层的相互配合,增加其导热膜结构,使其导热层具有极高的导热性能,同加以绝缘,使其能够更好地散热且绝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以sp2杂化连接的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新材料,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其石墨烯绝缘导热膜已经被发展使用,而石墨烯导热膜在市场上被认为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产品,主要应用于3C数码产品,石墨烯膜具有优良导热系数,超强的热稳定性,我们拥有从制备石墨烯浆料,到涂布连续生产的全自动化控制生产线,但其石墨烯绝缘导热膜在其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较为完善的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
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其石墨烯绝缘导热膜结构较为单一,其使用时韧性较弱,易出现破损,且其耐高温性有待提高,使其不具有高效导热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包括石墨烯薄片,所述石墨烯薄片的内部设置有石墨膜,所述石墨膜的下表面连接有PI韧性膜,所述PI韧性膜的下表面连接有石墨层,所述石墨烯薄片的下表面连接有粘结层,所述粘结层的下表面连接有阻燃胶体层,所述阻燃胶体层的内部设置有导热颗粒层,所述导热颗粒层的底部连接有树脂耐高温层,所述树脂耐高温层的底部连接有相变吸热层,所述相变吸热层的底部连接有聚乙烯薄膜,所述阻燃胶体层的下表面连接有复合粘胶层,所述复合粘胶层的下表面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内部设置有内隔离层,所述内隔离层的内部设置有高强度纳米粒子,所述高强度纳米粒子的两侧设置有压痕。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石墨烯薄片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石墨膜,所述石墨膜的下表面与PI韧性膜固定连接,所述PI韧性膜的下表面与石墨层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石墨烯薄片的下表面与粘结层可拆卸连接,所述粘结层的下表面与阻燃胶体层可拆卸连接,所述阻燃胶体层的厚度高于粘结层的厚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阻燃胶体层的内部与导热颗粒层固定连接,所述导热颗粒层内填充有AIN固体导热颗粒,所述导热颗粒层的底部与树脂耐高温层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树脂耐高温层的底部与相变吸热层固定连接,所述相变吸热层由现有相变化材料制成,受热时可由原来的固态变成为半液态以吸收大量潜热,所述相变吸热层的底部与聚乙烯薄膜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阻燃胶体层的下表面与复合粘胶层可拆卸连接,所述复合粘胶层的下表面与绝缘层卡接,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与粘结层的厚度一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绝缘层的内部与内隔离层固定连接,所述内隔离层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高强度纳米粒子,所述高强度纳米粒子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压痕,所述压痕的数量为若干组且随机分布。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与石墨烯薄片相连结构的共同作用,利用其两组粘和层的相互配合,通过其石墨烯薄片内部的PI韧性膜结构可使其导热膜增加了材料的柔韧性,从而避免其膜层出现破损的情况,使其导热膜的使用寿命得到延伸,且增加其导热膜结构,利用阻燃胶体层内增加的导热颗粒层与相变吸热层的相互配合,通过由现有相变化材料制成的相变吸热层,使其受热时可由原来的固态变成为半液态以吸收大量潜热,采用导热颗粒层将热量通过阻燃胶体层释放出来,从而避免了自燃的情况,使得导热膜具有优异导热散热性能,并通过硅胶材质的绝缘层,利用其内隔离层保证了绝缘的功能,从而可以对外界进行隔离,避免出现电力击穿的情况,提高了导热膜的安全性,使得其石墨烯绝缘导热膜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的石墨烯薄片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的阻燃胶体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的绝缘层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石墨烯薄片;2、石墨膜;3、PI韧性膜;4、石墨层;5、粘结层;6、阻燃胶体层;7、导热颗粒层;8、树脂耐高温层;9、吸热层;10、聚乙烯薄膜;11、复合粘胶层;12、绝缘层;13、内隔离层;14、高强度纳米粒子;15、压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包括石墨烯薄片1,石墨烯薄片1的内部设置有石墨膜2,石墨膜2的下表面连接有PI韧性膜3,PI韧性膜3的下表面连接有石墨层4,石墨烯薄片1的下表面连接有粘结层5,粘结层5的下表面连接有阻燃胶体层6,使得其结构更加完善,阻燃胶体层6的内部设置有导热颗粒层7,导热颗粒层7的底部连接有树脂耐高温层8,树脂耐高温层8的底部连接有相变吸热层9,能够使其具有高效的导热作用,相变吸热层9的底部连接有聚乙烯薄膜10,阻燃胶体层6的下表面连接有复合粘胶层11,复合粘胶层11的下表面连接有绝缘层12,绝缘层12的内部设置有内隔离层13,内隔离层13的内部设置有高强度纳米粒子14,高强度纳米粒子14的两侧设置有压痕15。
石墨烯薄片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石墨膜2,石墨膜2的下表面与PI韧性膜3固定连接,PI韧性膜3的下表面与石墨层4固定连接,石墨烯薄片1的下表面与粘结层5可拆卸连接,粘结层5的下表面与阻燃胶体层6可拆卸连接,阻燃胶体层6的厚度高于粘结层5的厚度,阻燃胶体层6的内部与导热颗粒层7固定连接,导热颗粒层7内填充有AIN固体导热颗粒,导热颗粒层7的底部与树脂耐高温层8固定连接,增加了其树脂耐高温层8结构的稳固性,从而使得其阻燃胶体层6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树脂耐高温层8的底部与相变吸热层9固定连接,相变吸热层9由现有相变化材料制成,受热时可由原来的固态变成为半液态以吸收大量潜热,相变吸热层9的底部与聚乙烯薄膜10固定连接,阻燃胶体层6的下表面与复合粘胶层11可拆卸连接,复合粘胶层11的下表面与绝缘层12卡接,绝缘层12的厚度与粘结层5的厚度一致,绝缘层12的内部与内隔离层13固定连接,内隔离层1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高强度纳米粒子14,高强度纳米粒子14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压痕15,压痕15的数量为若干组且随机分布。
工作原理:该种石墨烯绝缘导热膜具有五层结构,通过其粘结层5与复合粘胶层11的相互配合,从而对其五层结构进行叠加,首先通过粘结层5将石墨烯薄片1与阻燃胶体层6进行固定,且通过石墨烯薄片1内部的PI韧性膜3结构可使其导热膜增加了材料的柔韧性,从而避免其膜层出现破损的情况,使其导热膜的使用寿命得到延伸,利用其粘结层5可大大降低了界面热阻,同时有效避免阻燃胶体层6产生层间脱胶现象,且通过阻燃胶体层6内增加的导热颗粒层7与相变吸热层9的相互配合,通过由现有相变化材料制成的相变吸热层9,使其受热时可由原来的固态变成为半液态以吸收大量潜热,并通过导热基粒可保证了热量的传递,避免热量集中在相变吸热层9上,导致温度持续升高,从而使得出现自燃的情况,且采用导热颗粒层7将热量通过阻燃胶体层6释放出来,从而避免了自燃的情况,使得导热膜具有优异导热散热性能,且通过硅胶材质的绝缘层12,利用其内隔离层13保证了绝缘的功能,同时将内隔离层13内的高强度纳米粒子14设置为负离子层,从而可以对外界进行隔离,避免出现电力击穿的情况,提高了导热膜的安全性,使得其石墨烯绝缘导热膜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包括石墨烯薄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薄片(1)的内部设置有石墨膜(2),所述石墨膜(2)的下表面连接有PI韧性膜(3),所述PI韧性膜(3)的下表面连接有石墨层(4),所述石墨烯薄片(1)的下表面连接有粘结层(5),所述粘结层(5)的下表面连接有阻燃胶体层(6),所述阻燃胶体层(6)的内部设置有导热颗粒层(7),所述导热颗粒层(7)的底部连接有树脂耐高温层(8),所述树脂耐高温层(8)的底部连接有相变吸热层(9),所述相变吸热层(9)的底部连接有聚乙烯薄膜(10),所述阻燃胶体层(6)的下表面连接有复合粘胶层(11),所述复合粘胶层(11)的下表面连接有绝缘层(12),所述绝缘层(12)的内部设置有内隔离层(13),所述内隔离层(13)的内部设置有高强度纳米粒子(14),所述高强度纳米粒子(14)的两侧设置有压痕(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薄片(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石墨膜(2),所述石墨膜(2)的下表面与PI韧性膜(3)固定连接,所述PI韧性膜(3)的下表面与石墨层(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薄片(1)的下表面与粘结层(5)可拆卸连接,所述粘结层(5)的下表面与阻燃胶体层(6)可拆卸连接,所述阻燃胶体层(6)的厚度高于粘结层(5)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胶体层(6)的内部与导热颗粒层(7)固定连接,所述导热颗粒层(7)内填充有AIN固体导热颗粒,所述导热颗粒层(7)的底部与树脂耐高温层(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耐高温层(8)的底部与相变吸热层(9)固定连接,所述相变吸热层(9)由现有相变化材料制成,受热时可由原来的固态变成为半液态以吸收大量潜热,所述相变吸热层(9)的底部与聚乙烯薄膜(10)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胶体层(6)的下表面与复合粘胶层(11)可拆卸连接,所述复合粘胶层(11)的下表面与绝缘层(12)卡接,所述绝缘层(12)的厚度与粘结层(5)的厚度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12)的内部与内隔离层(13)固定连接,所述内隔离层(1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高强度纳米粒子(14),所述高强度纳米粒子(14)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压痕(15),所述压痕(15)的数量为若干组且随机分布。
CN202123425996.5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 Active CN217124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25996.5U CN217124164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25996.5U CN217124164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24164U true CN217124164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19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25996.5U Active CN217124164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241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ong et al. A multifunctional flexible composite film with excellent multi‐source driven thermal management,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and fire safety performance, inspired by a “brick–mortar” sandwich structure
CN203481336U (zh) 复合散热器
CN201571213U (zh) 一种用于地热取暖的电热组合板
CN107759427B (zh) 一种交替微层化导热pbx混合炸药及其制备方法
Ding et al. Sandwich-structured multifunctional composite films with excellent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and light/electro/magnetic-to-thermal conversion and storage capabilities
CN203691655U (zh) Ptc电加热组件、液体电加热器及其电动车采暖系统
CN104768243A (zh) 石墨片电加热元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11940A (zh) 一种防漏电与防电磁辐射石墨烯电热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17124164U (zh) 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
CN207047145U (zh) 一种复合云母纸胶带
CN113594109A (zh) 热压成型的导热膜
CN210926233U (zh) 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08987201U (zh) 一种双层保温石墨烯发热膜
CN203675344U (zh) 红外碳晶电子发热板
CN108054018B (zh) 快速散热的能量型超级电容电池
CN207398311U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电池箱体
CN214592650U (zh) 一种散热用石墨烯复合膜
WO2021251017A1 (ja) 断熱シー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る電源装置
CN212062423U (zh) 一种散热性能高的石墨烯散热片
CN211671000U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电热板
CN210725383U (zh) 一种自限温电热膜
CN108063049B (zh) 中心传热的高效散热和加热的能量型超级电容
JP2022086028A (ja) 熱拡散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4188725U (zh) 一种新型高效性石墨烯绝缘导热膜
CN207802411U (zh) 一种碳纤维加热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