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21721U - 一种七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七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21721U
CN217121721U CN202123118142.2U CN202123118142U CN217121721U CN 217121721 U CN217121721 U CN 217121721U CN 202123118142 U CN202123118142 U CN 202123118142U CN 217121721 U CN217121721 U CN 217121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water gap
wall
tundish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1814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官江
于银俊
商存亮
赵祥梅
贺瑞飞
张振申
张全刚
蔺学浩
杨杰
赵兴通
李洪燃
徐刚
陈丛虎
李文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ya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ya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ya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ya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1814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21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21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217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inuous Cas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七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包括:包体,其分为前墙和后墙;稳流器,其安装到包体的中部;挡渣墙组,其用于将包体内的区域分隔为冲击区和分流区;水口组,其包含至少七个水口,并开设于包体表面位于分流区内;其技术要点为,大包钢水冲击区由于非工艺与设计因素的限制不在中间包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而向一侧偏移。本实用新型通过扩大冲击区面积、在冲击区设置有导流功能的稳流器、固定在包体中部的导流挡渣墙的共同配合实现均匀分流,确保中间包内部流场的对称性,通过挡渣坝的配合达到优化中间包内钢水流场、均匀温度分布、提高钢水洁净度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七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冶金连铸领域,具体是一种七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钢铁企业主要采用连铸工艺生产钢坯,随着转炉生产效率的提高,为了匹配炼钢产能连铸工序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满足工序产能的匹配:一是改造连铸设备,采用高效化连铸生产工艺;二是连铸机向多流发展,通过增加流数提高连铸机产能。由于原有连铸机设计普遍采用双数刘对称中间包,可以保证中间包内部结构对称,从而保证流场对称,实现中间包内钢水均匀化控制的目的;
为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原6机6流中间包拟通过增加1流来满足工序产能匹配,则中间包变成7流中间包,大包钢水冲击区已经固定不能改变,则中间包结构则由对称转变为不对称,与安钢现有7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相同;根据现有的7流非对称中间包实际运行情况,钢水从钢包到中间包两侧的流数不等,中间包内部流场不对称,容易造成两侧钢水的流场、温度出现偏差和波动,进而造成了铸坯内部质量的差异,不能满足品种钢铸坯质量的要求。
因此,钢水在不对称中间包内的均匀化控制成为难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专利技术,随着产品质量需求日益提高,必须完善中间包结构以满足奇数非对称中间包结构,解决非对称中间包内钢水均匀化控制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七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解决现有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该中间包通过结构优化,可实现非对称7流中间包内部流场对称、均匀、稳定,从而优化中间包内钢水温度分布、提高钢水结洁净度。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七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包括:
包体,其分为前墙和后墙;
稳流器,其安装到包体的中部;
挡渣墙组,其用于将包体内的区域分隔为冲击区和分流区;
水口组,其包含至少七个水口,并开设于包体表面位于分流区内;以及
挡渣坝组,其设置到分流区上,位于分隔水口组中各个水口的位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稳流器的水平截面形状为两端为圆形,中间为矩形。
技术点二:通过优化稳流器结构,将偏心的钢流引导至冲击区的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挡渣墙组包含呈一体式连接的一号挡渣墙、二号挡渣墙以及三号挡渣墙,所述一号挡渣墙和三号挡渣墙对称分布于中间包中心轴线C的两侧。
技术点一:
扩展中间包冲击区的宽度,使得中间包分流区的流场关于中间包中心轴线C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挡渣墙与前墙之间形成的夹角为25°,所述三号挡渣墙与前墙之间形成的夹角为25°。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一号挡渣墙和三号挡渣墙的表面均开设有三个导流孔,且导流孔的直径均为100mm。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孔开口向上的同时与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均为20°,所述导流孔水平方向与后墙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水口组包含呈线性分布的一号水口、二号水口、三号水口、四号水口、五号水口、六号水口以及七号水口。
技术点三:
设置关于中间包中心轴线C对称的一号挡渣墙、二号挡渣墙以及三号挡渣墙,以及对称的导流孔,从而实现从冲击区流向分流区的钢流关于中间包中心轴线C对称,结合稳流器的设计,实现中间包分流区内钢水流场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挡渣坝组包含一号挡渣坝和二号挡渣坝,所述一号挡渣坝位于二号水口和三号水口之间,所述二号挡渣坝位于五号水口和六号水口之间。
技术点四:
通过设置挡渣坝,进一步优化中间包流场,实现中间包内流场、温度场等的均匀。
(三)有益效果
依据本实用新型制造的中间包,通过对冲击区、稳流器以及挡渣墙的优化,从根本上消除了由于中间包结构不对称带来的流场、温度场不均匀的情况,有利于钢水温度、成份的均匀化控制,同时提高了钢水在中间包内的最小停留时间,有利于去除夹杂物;经实际应用,中间包内各流间温度差小于3℃,有助于减轻铸机各流铸坯内在质量的差异,有效地改善铸坯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该图为俯视图,为了简化图形中间包包体仅画出了工作层耐材);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稳流器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稳流器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挡渣墙组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挡渣墙组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挡渣墙组中一号挡渣墙和二号挡渣墙的侧视图(图4中箭头所示方向)。
附图标记:1、包体;101、冲击区;102、分流区;103、前墙;104、后墙;2、稳流器;3、挡渣墙组;301、一号挡渣墙;302、二号挡渣墙;303、三号挡渣墙;4、挡渣坝组;401、一号挡渣坝;402、二号挡渣坝;5、水口组;501、一号水口;502、二号水口;503、三号水口;504、四号水口;505、五号水口;506、六号水口;507、七号水口;6、导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下文为了描述方便,所引用的“上”、“下”、“左”、“右”等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一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为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七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如图1-6所示,包括:
包体1,其分为前墙103和后墙104;
稳流器2,其安装到包体1的中部;
挡渣墙组3,其用于将包体1内的区域分隔为冲击区101和分流区102;
由图1和2可以看出,大包长水口钢水注流的冲击中心点A偏离中间包中心轴线C,中间包冲击区101的宽度由四号水口504与五号水口505之间扩展至三号水口503与五号水口505之间;
使得中间包冲击区101与分流区102交界处关于中间包中心轴线C对称。
水口组5,其包含至少七个水口,并开设于包体1表面位于分流区102内;以及
挡渣坝组4,其设置到分流区102上,位于分隔水口组5中各个水口的位置上。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和2所示,稳流器2的水平截面形状为两端为圆形,中间为矩形;
具体的,
中间包稳流器2俯视图外形为:两端为圆形、中间为矩形,左视剖视图为缶形结构;
右侧圆的圆心与大包长水口钢水注流的冲击中心点A重合,其主要作用:
除了稳定冲击区钢流外,还可以将偏心的钢流引导至冲击区101的中心;稳流器2的罐体外部:高度为280mm,长度为1180mm;稳流器2的罐体内部:高度为200mm;上口宽度为300mm,上口长度为1030mm;罐体内部最大宽度为400mm,内部最大长度为1090mm。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和2所示,挡渣墙组3包含呈一体式连接的一号挡渣墙301、二号挡渣墙302以及三号挡渣墙303,一号挡渣墙301和三号挡渣墙303对称分布于中间包中心轴线C的两侧;
其中,一号挡渣墙301与前墙103之间形成的夹角为25°,三号挡渣墙303与前墙103之间形成的夹角为25°;
一号挡渣墙301和三号挡渣墙303的表面均开设有三个导流孔6,且导流孔6的直径均为100mm。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4和5所示,导流孔6开口向上的同时与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均为20°,导流孔6水平方向与后墙104相互平行。
具体的,
通过在冲击区101与分流区102交界处设置关于中间包中心轴线C对称的挡渣墙组3,并在对称挡渣墙组上开设对称的导流孔6,从而实现从冲击区101流向分流区102的钢流关于中间包中心轴线C对称;
结合稳流器2的设计,实现中间包分流区内钢水流场对称;
参照图5和6所示,导流孔6水平方向与中间包的后墙104平行;导流孔6高度自下而上分别为160mm、425mm、690mm,且导流孔6在水平方向的间距为70mm。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水口组5包含呈线性分布的一号水口501、二号水口502、三号水口503、四号水口504、五号水口505、六号水口506以及七号水口507。
其中,挡渣坝组4包含一号挡渣坝401和二号挡渣坝402,一号挡渣坝401位于二号水口502和三号水口503之间,二号挡渣坝402位于五号水口505和六号水口506之间;
通过在二号水口502和三号水口503之间、五号水口505和六号水口506之间添加一号挡渣坝401、二号挡渣坝402,挡渣坝组高度为240mm,进一步优化中间包流场,实现中间包内流场、温度场等的均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申请通过扩大冲击区101面积、在冲击区101设置有导流功能的稳流器2、固定在包体1中部的导流挡渣墙组3的共同配合实现均匀分流,确保中间包内部流场的对称性,通过挡渣坝组4的配合达到优化中间包内钢水流场、均匀温度分布、提高钢水洁净度的目的。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七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体(1),其分为前墙(103)和后墙(104);
稳流器(2),其安装到包体(1)的中部;
挡渣墙组(3),其用于将包体(1)内的区域分隔为冲击区(101)和分流区(102);
水口组(5),其包含水口的数量为奇数,并开设于包体(1)表面位于分流区(102)内;以及
挡渣坝组(4),其设置到分流区(102)上,位于分隔水口组(5)中各个水口的位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七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器(2)的水平截面形状为两端为圆形,中间为矩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七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渣墙组(3)包含呈一体式连接的一号挡渣墙(301)、二号挡渣墙(302)以及三号挡渣墙(303),所述一号挡渣墙(301)和三号挡渣墙(303)对称分布于中间包中心轴线C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七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挡渣墙(301)与前墙(103)之间形成的夹角为25°,所述三号挡渣墙(303)与前墙(103)之间形成的夹角为2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七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挡渣墙(301)和三号挡渣墙(303)的表面均开设有三个导流孔(6),且导流孔(6)的直径均为100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七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6)开口向上的同时与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均为20°,所述导流孔(6)水平方向与后墙(104)相互平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七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口组(5)包含呈线性分布的一号水口(501)、二号水口(502)、三号水口(503)、四号水口(504)、五号水口(505)、六号水口(506)以及七号水口(507)。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七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渣坝组(4)包含一号挡渣坝(401)和二号挡渣坝(402),所述一号挡渣坝(401)位于二号水口(502)和三号水口(503)之间,所述二号挡渣坝(402)位于五号水口(505)和六号水口(506)之间。
CN202123118142.2U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七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 Active CN217121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8142.2U CN217121721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七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8142.2U CN217121721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七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21721U true CN217121721U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18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18142.2U Active CN217121721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七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217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3657A (zh) * 2022-08-19 2022-11-04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平衡浇铸用中间包装置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3657A (zh) * 2022-08-19 2022-11-04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平衡浇铸用中间包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5283657B (zh) * 2022-08-19 2023-12-19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平衡浇铸用中间包装置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71756B2 (ja) 溶鋼中の介在物をろ過できる流動制御式タンディッシュ構造
CN201603865U (zh) 采用“两墙两坝”式控流装置的t型中间包
CN206622605U (zh) 一种三机三流板坯连铸中间包
CN208528079U (zh) 一种连铸中间包挡渣坝
CN202845761U (zh) 一种高度净化钢液用新型中间包
CN105817594B (zh) 微合金钢连铸板坯角部立弯段强冷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7121721U (zh) 一种七流非对称中间包结构
CN102328038B (zh) 薄带连铸用多水口稳流布流装置
CN101733373A (zh) 一种薄板坯连铸结晶器用浸入式水口
CN110773731A (zh) 一种改善结晶器流场的连铸用浸入式侧喷水口
CN212598843U (zh) 一种改进型t型五流中间包优化流畅挡渣墙
CN212329632U (zh) 一种用于连铸中间包的过滤式挡渣墙
CN105750534A (zh) 一种if钢中间包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CN214417651U (zh) 一种偏流连铸机中间包
CN201572911U (zh) 一种超宽板坯连铸结晶器浸入式水口
CN210877528U (zh) 一种减轻钢液旋流的耐火砖
CN210848317U (zh) 一种矩形大方坯用侧孔不对称浸入式五孔水口
CN110947921B (zh) 一种可过滤钢中夹杂物的中间包控流系统
CN113333681A (zh) 一种可组装的串联式多箱浇注系统
CN110508787A (zh) 一种双金属双液复合合金锤头的制备方法
CN115319073B (zh) 一种近终型超薄异型钢连铸用长寿命中间包及使用方法
CN217412429U (zh) 一种可提高各流流动一致性的六流中间包
CN200963673Y (zh) 一种高拉速板坯连铸结晶器浸入式水口
CN104668494A (zh) 一种双钢包同时浇注钢液的连铸中间包
CN111136252A (zh) 一种连铸中间包挡渣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