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09881U - 全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全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09881U
CN217109881U CN202221003329.XU CN202221003329U CN217109881U CN 217109881 U CN217109881 U CN 217109881U CN 202221003329 U CN202221003329 U CN 202221003329U CN 217109881 U CN217109881 U CN 217109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eat exchange
total heat
maintenance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033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福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033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09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09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09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热交换器。全热交换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与室内空气连通的新风出口和污风入口,以及与室外空气连通的污风出口和新风入口;壳体内限定出热交换腔和风机腔,风机腔位于热交换腔的一侧;热交换腔远离风机腔的一侧形成有安装开口;电器部件设于热交换腔内;第一维修板连接在安装开口处;第二维修板连接在安装开口处,第一维修板位设于于第二维修板的内侧;滤网设于热交换腔内,第一维修板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滤网的朝向第一隔板第一维修板的侧面相配合。本全热交换器通过将第一维修板设于第二维修板的内侧,减少了人更换滤网时接触电器部件的概率,提高了更换滤网时人员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全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于空气处理设备的节能要求的提高,全热交换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全热交换器包括风机,滤网等带电设备,往往设有电气盒与电线等带电部件。由于滤网和全热交换芯具有一定的正常工作使用期限,超过正常工作期限时,往往需要更换滤网和全热交换芯。由于带电部件携带电,给安装人员维修和更换全热交换器的滤网和全热交换芯时带来了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全热交换器,通过在安装开口处连接第一维修板和第二维修板,且第一维修板设于第二维修板的内侧,使用户通过第一维修板的第一安装孔来更换滤网,使滤网能够顺利的移动至全热交换器的外部,减少了更换滤网时人接触电器部件的概率,减少了更换滤网时的安全隐患。
根据本申请的全热交换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与室内空气连通的新风出口和污风入口,以及与室外空气连通的污风出口和新风入口;壳体内限定出与污风入口和新风入口相连通的热交换腔;壳体内限定出与新风出口和污风出口相连通的风机腔,风机腔位于热交换腔的一侧;热交换腔远离风机腔的一侧形成有安装开口;电器部件,电器部件设于热交换腔内;第一维修板,第一维修板连接在安装开口处;第二维修板,第二维修板连接在安装开口处,第一维修板设于第二维修板的内侧;滤网,其设于热交换腔内,第一维修板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滤网的朝向第一维修板的侧面相配合。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维修板的外周边缘处设有第一延伸板,第一延伸板位于第一维修板的朝向安装开口的一侧,第一延伸板由第一维修板的外周边缘向第一维修板的中心弯折形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全热交换器包括设于热交换腔内的全热交换芯,滤网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安装孔的位置与滤网朝向第一维修板的侧面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一安装孔的尺寸与滤网朝向第一维修板的侧面的尺寸相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全热交换器包括设于热交换腔内的全热交换芯,滤网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维修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的位置与全热交换芯的朝向第一维修板的侧面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二安装孔的尺寸与全热交换芯的朝向第一维修板的侧面的尺寸相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处设有翻边,翻边由第一安装孔朝向热交换腔的内部延伸形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向边,横向边处设有第二延伸板,第二延伸板位于第一维修板朝向安装开口的一侧,第二延伸板由横向边向背离第一安装孔中心的方向延伸形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向边,翻边设于纵向边处,翻边位于第一维修板的朝向安装开口的一侧,且翻边由纵向边朝向热交换腔内部的方向延伸形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的边缘处向背离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三延伸板,第三延伸板位于第一维修板的朝向安装开口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维修板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外周边缘处分别形成有朝向下方延伸的卡扣,安装开口设有与卡扣对应设置的锥形孔,卡扣连接在锥形孔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全热交换器包括螺钉,第一维修板上设有用于穿设螺钉的第一螺钉孔,第一维修板与安装开口通过螺钉连接;第二维修板设有螺栓孔,全热交换器包括螺栓,第二维修板与安装开口之间通过螺栓穿设在螺栓孔内连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作用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热交换器。全热交换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与室内空气连通的新风出口和污风入口,以及与室外空气连通的污风出口和新风入口;壳体内限定出与污风入口和新风入口相连通的热交换腔;壳体内限定出与新风出口和污风出口相连通的风机腔,风机腔位于热交换腔的一侧;热交换腔远离风机腔的一侧形成有安装开口;电器部件设于热交换腔内;第一维修板连接在安装开口处;第二维修板连接在安装开口处,第一维修板位设于于第二维修板的内侧;滤网设于热交换腔内,第一维修板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滤网的朝向第一隔板第一维修板的侧面相配合,使滤网能够通过第一安装孔移动至全热交换器的外部,方便更换滤网。本全热交换器通过将第一维修板设于第二维修板的内侧,减少了人更换滤网时接触电器部件的概率,提高了更换滤网时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全热交换器的外观的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全热交换器的拆除上盖的装配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全热交换器的拆除第二维修板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全热交换器的第一维修板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后视图;
图6是图5中的放大图A;
图7是图4的正视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全热交换器的拆除第二维修板和第一维修板第一维修板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放大图B;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全热交换器的拆除上盖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全热交换器的拆除上盖和全热交换芯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全热交换器的拆除上盖和全热交换芯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的放大图C;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全热交换器的部分第一维修板、部分底板与风道的配合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的放大图D;
图1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全热交换器的部分第一维修板、部分底板与风道的另一角度的配合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全热交换器的第一维修板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全热交换器的底板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全热交换器的外观示意图;
图20是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全热交换器的拆除上盖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00、全热交换器;1、壳体;11、安装开口;111、锥形孔;2、风口;21、新风入口;22、新风出口;23、污风入口;24、污风出口;3、风机腔;31、新风风机腔;311、新风机;32、污风风机腔;321、污风机;4、风道;41、第一风道;42、第二风道;43、出风口;44、延伸部;45、横向板;451、延伸横板;46、纵向板;461、延伸纵板;471、第一端壁;4711、第一延长板;47111、第二螺钉孔;472、第二端壁;4721、挡板;473、下端壁;4731、第二延长板;5、热交换腔;51、全热交换芯;52、底板;521、限位槽;53、支撑板;6、滤网;7、第一维修板;71、第一安装孔;711、翻边;72、第一延伸板;73、第二延伸板;73、第二安装孔;731、第三延伸板;74、卡扣;75、第一螺钉孔;8、第二维修板;81、螺栓孔;9、第一隔板;91、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出一种全热交换器100,参照图1,能引入室外新风并且排出室内污风,室外新风和室内污风能在全热交换器100内进行热量交换,并且能改变室外新风和室内污风的湿度。全热交换器100包括最外侧的壳体1,壳体1上设有风口2,风口2包括新风入口21、新风出口22、污风入口23和污风出口24,其中,新风入口21和污风出口24与室外空气相连通,新风出口22和污风入口23与室内空气相连通。
参照图1-图3,全热交换器100还包括全热交换芯51,全热交换芯51能起到交换新风和污风的热量和湿度的作用,新风和污风均可以流过全热交换芯51。
全热交换器100还包括风道4,风道4设于全热交换芯51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风道4包括设于全热交换芯51的两侧的第一风道41和第二风道42。第一风道41设于全热交换芯51的远离新风入口21的一侧,第二风道42设于全热交换芯51的远离污风入口23的一侧。从新风入口21进入的新风流经全热交换芯51后经过第一风道41,从污风入口23进入的新风流经全热交换芯51后流经第二风道42,实现了新风和污风在全热交换芯51内的交叉流动,使新风和污风能够在全热交换芯51内进行充分的热量交换和湿度交换,提高了全热交换器100的效率,节能环保。
壳体1内限定有风机腔,风机腔与新风出口22和污风出口24相连通,其中,风机腔包括新风风机腔31和污风风机腔32。全热交换器100还包括风机,风机设于风机腔内。具体地,风机包括新风风机311和污风风机321。
新风风机311位于新风风机腔31,污风风机321位于污风风机腔32。新风风机腔31与新风出口22相连通,污风风机腔32与污风出口24相连通。新风风机311用于给新风流动提供动力,污风风机321用于给污风流动提供动力。新风风机311和污风风机321分别与电源连接,消耗电能以给新风和污风的流动提供动力。
新风依次流经新风入口21、全热交换芯51、第一风道41后进入新风风机腔31,继而从新风出口22流出全热交换器100。污风依次流经污风入口23、全热交换芯51、第二风道42后进入污风风机腔32,继而从污风出口24流出全热交换器100。
参照图1,壳体1包括上盖、底盖和侧盖,侧盖连接在上盖和底盖之间,其中,新风入口21和污风出口24位于同一侧盖上,新风出口22和污风入口23位于同一侧盖上。新风入口21与污风入口23分别处于相对设置的两个侧盖上,污风出口24和新风出口22分别处于相对设置的两个侧盖上,以使新风流动路径和污风的流动路径相交叉,有利于在全热交换芯51处进行热量交换。
参照图1-图3,壳体1内限定出热交换腔5,热交换腔5的两侧分别与新风入口21和污风入口23相连通,全热交换芯51位于热交换腔5的内部的中间位置。风机腔设于热交换腔5的一侧。热交换腔5内设有电器部件,电器部件包括电气盒和电线等带电设备,电气盒与电源相连接。
热交换腔5在远离风机腔的一侧形成有安装开口11,安装开口11位于全热交换器100的一个侧面。全热交换器100还包括连接在安装开口11处的第一维修板7,第一维修板7与安装开口11的尺寸相配合,使第一维修板7的外边缘与安装开口11连接。第一维修板7与壳体1之间形成容置空间,热交换腔5和风机腔都位于容置空间内。
全热交换器100还包括第二维修板8,第二维修板8连接在安装开口11处,第一维修板设于第二维修板的内侧。第一维修板7设于第二维修板8和安装开口11之间。当用户打开第二维修板8时,不会直接观察到容置空间内的部件,只能观察到第一维修板7,提高了用户的观感。
电器部件设于第一维修板7远离第二维修板8的一侧,风机腔设于第一维修板7远离第二维修板8的一侧。当用户打开第二维修板8时,第一维修板7阻挡了用户与电器部件直接接触,也阻挡了用户与风机直接接触,提高了用户维修和更换全热交换器100的内部部件的安全性,避免发生触电,减少意外事故。
第一维修板7上设有第一安装孔71,全热交换器100包括设于热交换腔5的滤网6,滤网6能够通过第一安装孔71移动至全热交换器100的外部,维修人员只需要拆开第二维修板8就能实现更换滤网6,不需要拆卸第一维修板7,减少了更换滤网6的步骤,使滤网6的更换变得更加方便。
参照图4-图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维修板7的外周边缘处设有第一延伸板721,第一延伸板721位于第一维修板7的朝向安装开口11的一侧,第一延伸板721由第一维修板7的外周边缘向第一维修板7的中心弯折形成。
具体地,第一维修板7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四边形,第一维修板7的外周边缘的四条边处都设有第一延伸板721,安装开口11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延伸板721沿第一维修板7的外周边缘向第一维修板7的中心弯折且紧贴第一维修板7。当第一维修板7与安装开口11连接时,第一延伸板721能增强第一维修板7与安装开口11的接触面积,使第一维修板7与安装开口11连接的更加稳固。同时第一延伸板721对于第一维修板7的外边缘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使第一维修板7的外边缘不容易发生损伤,增加了第一维修板7的外边缘的强度,提高了耐用性。
参照图4-图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热交换腔5内设有滤网6和全热交换芯51,新风和污风流经全热交换芯51时能够交换热量和/或湿度,滤网6沿上、下方向延伸,有利于滤网6对从左侧或右侧流入的风进行过滤,滤网6用于过滤从新风入口21进入的新风或从污风入口23进入的污风。
具体地,滤网6包括第一滤网组和第二滤网组。第一滤网组设于全热交换芯51与新风入口21之间,第一滤网组包括初效滤网6和高效滤网6,新风依次流经初效滤网6和高效滤网6,使新风中携带的杂质被第一滤网组过滤,流经第一滤网组的新风更加洁净。第二滤网组设于污风入口23与全热交换芯51之间,第二滤网组包括初效滤网6、活性炭滤网6和高效滤网6,使污风内的杂质被过滤处,且活性炭滤网6能减轻污风的异味。
全热交换芯51为六棱柱形状,内部设有通风风道4,从新风入口21流入热交换腔5的新风经过全热交换芯51流动至第一风道41,从污风入口23流入热交换腔5的污风经过全热交换芯51流动至第二风道42。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维修板7上设有第一安装孔71,第一安装孔71的位置与滤网6朝向第一维修板7的侧面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一安装孔71的尺寸与滤网6朝向第一维修板7的侧面的尺寸相配合,滤网6能在第一安装孔71内平移至全热交换器100的外部,用户可以用过第一安装孔71来更换滤网6,不需要拆除第一维修板7,方便了用户的更换。由于安装开口11内设有第一维修板7,用户更换滤网6时不能与电器部件相接触,提高了用户的维修时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维修板7上设有第二安装孔73,第二安装孔73的位置与全热交换芯51的朝向第一维修板7的侧面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二安装孔73的尺寸与全热交换芯51的朝向第一维修板7的侧面的尺寸相配合。
全热交换芯51能够通过第二安装孔73平移至全热交换器100的外部,用户可以通过第二安装孔73实现对全热交换芯51的更换和检查,方便了用户的更换,由于安装开口11内设有第一维修板7,用户更换全热交换芯51时不能与电器部件相接触,提高了用户的维修时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71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向边,横向边处设有第二延伸板722,能对横向边起到支撑作用。第二延伸板722位于第一维修板7朝向安装开口11的一侧,第二延伸板722由横向边向背离第一安装孔71中心的方向延伸形成,以避免第二延伸板722遮挡第一安装孔71,且能增强横向边的强度。
具体地,滤网6的朝向第一安装板的侧面为四边形,第一安装孔71对应设置为四边形,第一安装孔71的横向边设有第二延伸板722,第二延伸板722紧贴第一维修板7,以避免第二延伸板722与容置空间内的部件产生碰撞导致折损。由于更换滤网6时,滤网6从第一安装孔71处移出至全热交换器100的外部,第二延伸板722能减轻滤网6与第一安装孔71的横向边之间的磨损程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71处设有翻边711,翻边711由第一安装孔71朝向热交换腔5的内部延伸形成。翻边711能限定出滤网6的移动路径,方便滤网6的定位和安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71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向边,翻边711设于纵向边处,能够增强纵向边的强度。翻边711位于第一维修板7的朝向安装开口11的一侧,且翻边711由纵向边朝向热交换腔5内部的方向延伸形成,翻边711能够限定滤网6的移动路径。
具体地,翻边711由纵向边朝向热交换腔5内部的方向延伸,滤网6从翻边711的靠近第一安装孔71的中心的一侧移出,翻边711能够限定出滤网6平移的路径,也方便了滤网6安装时的定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71的两个相对的纵向边均设有翻边711,两个翻边711限定出滤网6的移动路径,使滤网6能够稳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孔71的对应的位置,减轻滤网6在全热交换器100长时间使用时发生的偏移,使滤网6能够从第一安装孔71内移动至全热交换器100的外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73的边缘处向背离第二安装孔73的中心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三延伸板731,第三延伸板731位于第一维修板7的朝向安装开口11的一侧。
具体地,全热交换器100为六棱柱形,第三延伸板731的延伸方向贴近第一维修板7,使第三延伸板731的外边缘不与全热交换芯51发生剧烈的碰撞,同时能够增强第二安装孔73的边缘处的强度,减轻全热交换芯51从第二安装孔73移动至全热交换器100外部时与第二安装孔73发生磨损的程度。
参照图8-图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维修板7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外周边缘处分别形成有朝向下方延伸的卡扣74,安装开口11设有与卡扣74对应设置的锥形孔111,卡扣74连接在锥形孔111内,使第一维修板7与安装开口11稳固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锥形孔111的小端朝向下,锥形孔111的大端朝上,卡扣74悬挂在锥形孔111的小端中,使第一维修板7悬挂在安装开口11处,安装开口11给第一维修板7向上的支撑力。卡扣74与第一延伸板721连接,卡扣74受到的向上的力作用在第一延伸板721上,使第一维修板7的外边缘受力更加均匀,减少第一维修板7在卡扣74处受力损坏的概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全热交换器100包括螺钉,第一维修板7上设有用于穿设螺钉的第一螺钉孔75,第一维修板7与安装开口11通过螺钉连接,第二维修板8与安装开口11通过螺钉连接,使第一维修板7与安装开口11稳固连接,使第二维修板8与安装开口11稳固连接。第一维修板7上设有用于避免维修与安装开口11的连接的螺钉的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维修板8与安装开口11通过铰链与螺栓固定,铰链设于第二维修板8的上侧边,螺栓位于第二维修板8的下侧,当用户更换或清洁滤网6时,只需要拆下两颗螺栓,即可打开第二维修板8,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维修板8包括朝向全热交换器100的外部凸出的凸出面和位于凸出面的下方的平面,平面设有螺栓孔81,第二维修板8通过螺栓穿设于螺栓孔81与安装开口11连接。凸出面能使第二维修板8与第一维修板7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避免凸出面受到来自外界的撞击时凹陷,对第一维修板7产生挤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全热交换器100包括与电器部件连接的端子排,端子排设于壳体1的外侧,方便安装现场接线。端子排的外部设有防护盖,安装人员打开防护盖就能对全热交换器100进行接线,无需拆除其它部件,现场接线方便快捷。
参照图1-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子排设于第一维修板7的朝向安装开口11的一侧,电器部件设于第一维修板7的朝向安装开口11的一侧,使端子排与电器部件之间的接线也都位于第一维修板7的朝向安装开口11的一侧,方便了端子排与电器部件之间的接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内还形成有旁通风道4,旁通风道4连通新风风机腔31和热交换腔5,新风从新风入口21处进入热交换腔5内,再流入旁通风道4,进入新风风机腔31,再从新风出口22流出全热换热器,进入室内。此时,新风不流经全热交换芯51,不与污风进行换热,减少了新风的流动阻力,缩短了新风的流动路径,减少了新风风机311的功耗,节约了电能,适用于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较舒适能直接引入室内的情况,加快了新风的引入效率,减少了全热交换芯51的使用次数,使全热交换芯51能够长时间使用而不损耗,延长全热交换芯51的使用寿命。全热交换器还包括旁通风阀,旁通风阀设于机壳内,具体的,旁通风阀33设于旁通风道4内,关闭旁通风阀将新风进风腔与新风出风腔隔绝,打开旁通风阀将新风进风腔与新风出风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全热交换器100在第一风道41上设有内循环风阀,当内循环风阀打开,第一风道41连通污风入口23和新风出口22,使污风入口23处的污风通过打开内循环风阀进入第一风道41内,第一风道41与新风风机腔31连通,污风流入新风风机腔31,再从新风出口22处流出全热交换器100,进入室内。此时,不引入新风至室内,进行室内空气的内循环,适用于外界环境污染较严重不适合引入新风的状况。
根据本申请的全热交换器100,全热交换器100包括第一隔板9,第一隔板9设于壳体1内且位于风机腔和热交换腔5之间,第一隔板9将风机腔和热交换腔5隔开,使风机腔和热交换腔5占据不同的空间,在第一隔板9上设有通风口91,从而使新风和污风在风机腔和热交换腔5之间具有多个不同的流动路径。
风道4设于热交换腔5内且位于全热交换芯51的一侧,风道4包括朝向第一隔板9的出风口43,风机腔与热交换腔5之间通过出风口43连通。
具体地,风道4还包括朝向全热交换芯51的进风口2,从全热交换芯51流出的风从风道4的进风口2流入风道4,再从风道4的出风口43流入风机腔。
参照图9-图12,风道4包括设于出风口43处的延伸部44,延伸部44由风道4向远离全热交换芯51的方向的延伸形成。现有技术中,风道4不包括延伸部44,本申请的风道4的延伸部44使出风口43的尺寸增大,使风从风道4流入风机腔时更加流畅,增加了风速,改善了风场,提升了风机的效率,降低了整机的风噪。
参照图13-图2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板9上设有与出风口43相配合的通风口91,从出风口43流出的污风/新风流经通风口91进入风机腔。通风口91的位置与出风口43的位置相配合,使出风口43流出的风能快速流入通风口91,减少风流动的路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风道4包括第一风道41和第二风道42,第一风道41设于全热交换芯51的远离新风入口21的一侧,第二风道42设于全热交换芯51的远离污风入口23的一侧。第一风道41包括第一延伸部44,第二风道42包括第二延伸部4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道41和第二风道42中的一个包括延伸部44,另一个不包括延伸部44。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全热交换器100包括底板52,底板52上设有限位槽521,风道4安装在限位槽521内,限位槽521能够方便风道4的安装定位。
风道4包括横向板45和纵向板46,横向板45与纵向板46一体成型,横向板45连接在纵向板46的上端。风道4在底板52上的投影呈L形。风道4与底板52共同限定了风的流动路径,使风有条不紊的流入风机腔内,给室内带来用户所需要的风。
限位槽521与纵向板46的下端壁473的相配合,以使纵向板46安装在限位槽521内。限位槽521的形状与尺寸与纵向板46的形状和尺寸相配合。
横向板45向远离全热交换芯51的方向延伸形成延伸横板451,纵向板46向远离全热交换芯51的方向延伸形成延伸纵板461,延伸部44包括延伸横板451和延伸纵板461。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向板45在底板52上的投影为L形,纵向板46在底板52上的投影也为L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3-图20,风道4包括朝向第一隔板9的第一端壁471,第一端壁471向风道4的外部延伸形成第一延长板4711,第一延长板4711连接在第一隔板9上,第一延长板4711沿贴合第一隔板9的方向延伸,以使风道4能够与第一隔板9紧密连接,减少风道4在与第一隔板9的连接处的漏风情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3-图20,风道4还包括朝向全热交换芯51的第二端壁472,第二端壁472向风道4的外部延伸形成挡板4721,挡板4721连接在全热交换芯51上,挡板4721的延伸方向与全热交换芯51的外侧面的倾斜方向相配合,以使挡板4721能够使贴合全热交换芯51的外侧,使全热交换芯51流出的风大部分进入风道4中,减少在风道4与全热交换芯51的相邻处的漏风。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风道4还包括下端壁473,下端壁473设有朝向远离全热交换芯51的方向延伸的第二延长板4731,第二延长板4731与底板52连接,以使风道4能够稳定安装在限位槽521内,使风道4稳定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3-图20,第一延长板4711与第一隔板9贴合,挡板4721与全热交换芯51的外侧贴合,第二延长板4731与底板52贴合,使风道4的内部的气流与风道4的外部的气流分开流动,避免风道4内部的风和风道4外部的风发生混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全热交换器100还包括支撑板53,支撑板53连接在延伸部44的上方且支撑板53沿上、下方向延伸,支撑板53与第一隔板9相连接,使延伸部44能够稳定连接,避免因为受到风吹动的力发生偏移,增强了设备使用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全热交换器100还包括螺钉,第一延长板4711设有第二螺钉孔47111,第一延长板4711与第一隔板9通过螺钉穿设于第二螺钉孔47111内连接,使风道4能够稳固连接在第一隔板9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9-图20,全热交换器100包括混风腔,混风腔与新风入口21和污风出口24相连通。混风风腔包括相互隔绝的第一混风腔和第二混风腔。全热交换器还包括混风风阀,混风风阀设于混风腔内,具体的,混风风阀设于混风口处,关闭混风阀将第一混风腔和第二混风风腔隔绝,打开混风风阀将第一混风腔和第二混风腔连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室内空气连通的新风出口和污风入口,以及与室外空气连通的污风出口和新风入口;
所述壳体内限定出与所述污风入口和所述新风入口相连通的热交换腔;
所述壳体内限定出与所述新风出口和所述污风出口相连通的风机腔,所述风机腔位于所述热交换腔的一侧;
所述热交换腔远离所述风机腔的一侧形成有安装开口;
电器部件,所述电器部件设于所述热交换腔内;
第一维修板,所述第一维修板连接在所述安装开口处;
第二维修板,所述第二维修板连接在所述安装开口处,所述第一维修板设于所述第二维修板的内侧;
滤网,其设于所述热交换腔内,所述第一维修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滤网的朝向所述第一维修板的侧面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维修板的外周边缘处设有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位于所述第一维修板的朝向所述安装开口的一侧,所述第一延伸板由所述第一维修板的外周边缘向所述第一维修板的中心弯折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器包括设于所述热交换腔内的全热交换芯,所述滤网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与所述滤网朝向所述第一维修板的侧面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尺寸与所述滤网朝向所述第一维修板的侧面的尺寸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器包括设于所述热交换腔内的全热交换芯,所述滤网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维修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位置与所述全热交换芯的朝向所述第一维修板的侧面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尺寸与所述全热交换芯的朝向所述第一维修板的侧面的尺寸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处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由所述第一安装孔朝向所述热交换腔的内部延伸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向边,所述横向边处设有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位于所述第一维修板朝向所述安装开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延伸板由所述横向边向背离所述第一安装孔中心的方向延伸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向边,所述翻边设于所述纵向边处,所述翻边位于所述第一维修板的朝向所述安装开口的一侧,且所述翻边由所述纵向边朝向所述热交换腔内部的方向延伸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边缘处向背离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三延伸板,所述第三延伸板位于所述第一维修板的朝向所述安装开口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维修板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外周边缘处分别形成有朝向下方延伸的卡扣,所述安装开口设有与所述卡扣对应设置的锥形孔,所述卡扣连接在所述锥形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器包括螺钉,所述第一维修板上设有用于穿设螺钉的第一螺钉孔,所述第一维修板与所述安装开口通过所述螺钉连接;
所述第二维修板设有螺栓孔,所述全热交换器包括螺栓,所述第二维修板与所述安装开口之间通过所述螺栓穿设在所述螺栓孔内连接。
CN202221003329.XU 2022-04-27 2022-04-27 全热交换器 Active CN217109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03329.XU CN217109881U (zh) 2022-04-27 2022-04-27 全热交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03329.XU CN217109881U (zh) 2022-04-27 2022-04-27 全热交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09881U true CN217109881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84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03329.XU Active CN217109881U (zh) 2022-04-27 2022-04-27 全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09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88317B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14026972A (zh) 一种散热机柜及通信设备
CN217109881U (zh) 全热交换器
CN217131461U (zh) 全热交换器
CN112524697A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017539U (zh) 一种便于集中检修的新风交换机
KR100887935B1 (ko) 천장 카세트형 환기유닛의 프론트 커버
CN220205964U (zh) 全热交换新风设备
CN213426698U (zh) 一种电控箱箱体
CN219893709U (zh) 一种具有散热风道的钣金柜
CN217154434U (zh) 一种过滤器及新风系统
CN218722039U (zh) 一种全新风空调设备
CN204786829U (zh) 空气处理机组以及立式空调器
CN214198914U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203818U (zh) 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CN218040411U (zh) 一种自动散热型配电箱
CN215175487U (zh) 一种空调
CN218154468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934130U (zh) 新风除湿机
CN217817226U (zh) 墙式通风装置
CN217303007U (zh) 空调器的室外机组和空调器
CN220062099U (zh) 空调器
CN210728519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消防泵自动巡检控制设备
CN217004677U (zh) 用于储能柜的空调外罩和储能柜
CN218523653U (zh) 壁挂式空调套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