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09684U - 一种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09684U
CN217109684U CN202121464047.5U CN202121464047U CN217109684U CN 217109684 U CN217109684 U CN 217109684U CN 202121464047 U CN202121464047 U CN 202121464047U CN 217109684 U CN217109684 U CN 217109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intranet
sides
bounding wall
range h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640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家胜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640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09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09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09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油烟机,包括箱体围板、内网和加强后板;内网位于箱体围板的前侧下方,并与箱体围板的两侧连接,加强后板位于内网的后方、和箱体围板的后侧连接,内网整体呈两侧高、中部低的形状,加强后板整体以漏斗形式向前并向下倾斜,加强后板的中部位于内网后侧中部的上方。内网用于承接箱体围板两侧及顶部的油污,加强后板位于内网的后方、和箱体围板的后侧连接,用于承接箱体围板后侧及顶部油污,内网整体呈两侧高、中部低的形状,加强后板整体以漏斗形式向前并向下倾斜,加强后板的中部位于内网后侧中部的上方,通过内网排出,避免箱体围板油污滴落,同时,结构简单、且便于拆卸维修清洁,有效提高油烟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油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烟机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油烟机。
背景技术
为提高家用油烟机吸烟效果,目前使用的方案之一是进行分区控制,油烟机由单腔变为双腔结构,此时围板的油路常常会被忽视,以及与顶板连接的围板上折边,容易挂油,油烟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存在滴油到灶台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油烟机,包括:箱体围板,内网和加强后板;所述内网位于所述箱体围板的前侧下方,并与所述箱体围板的两侧连接,所述加强后板位于所述内网的后方、和所述箱体围板的后侧连接,所述内网整体呈两侧高、中部低的形状,所述加强后板整体以漏斗形式向前并向下倾斜,所述加强后板的中部位于所述内网后侧中部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内网位于箱体围板的前侧下方,并与箱体围板的两侧连接,用于承接箱体围板两侧及顶部的油污,加强后板位于内网的后方、和箱体围板的后侧连接,用于承接箱体围板后侧及顶部油污,内网整体呈两侧高、中部低的形状,加强后板整体以漏斗形式向前并向下倾斜,加强后板的中部位于内网后侧中部的上方,通过内网排出,避免箱体围板油污滴落,同时,结构简单、且便于拆卸维修清洁,有效提高油烟分离。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强后板包括接油板、以及连接于其两侧的两个连接板,所述接油板的下部和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下部均向所述内网的中部倾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油板包括主板、以及连接于其两侧的两个侧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的两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油板的下端与所述内网的中部之间形成缝隙。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板和所述侧板的上沿均设有连接边,所述连接边与所述箱体围板的后侧下端可拆卸地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外侧边缘均设有折板,所述折板的上端与所述箱体围板的两侧可拆卸地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下侧边缘均设有底部连接边,用于和所述内网下方的集烟罩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网包括一体构成的第一内网板、第二内网板和中部导油结构,所述第一内网板和所述第二内网板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部导油结构的两侧;所述中部导油结构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上沿与所述第一内网板的下沿连接,其下沿与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上沿与所述第二内网板的下沿连接,其下沿与所述底板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所述第二侧板的起始端至终结端呈逐渐加宽,并向其外侧倾斜设置,用于所述第二侧板形成坡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的第一端至第二端呈逐渐降低设置;且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呈逐渐收窄设置;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二端具有一体构成的储油片,所述储油片的前部具有通孔,用于安装漏油管;所述第一内网板和所述第二内网板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内网板和所述第二内网板的上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箱体围板的两侧下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所述第一凸沿设置在所述储油片的外侧周向和所述终结端上;所述第二凸沿设置于所述第一内网板和所述第二内网板的两侧及后端边缘处。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油烟机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油烟机的加强后板和内网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油烟机的内网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油烟机的加强后板和内网与箱体围板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油烟机的加强后板与箱体围板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箱体围板;
2、加强后板;2-1、主板;2-2、侧板;2-3、连接板;2-4、连接边;2-5、折板;2-6、底部连接边;2-7、缝隙;
3、内网;3-1、第一内网板;3-2、第二内网板;3-3、中部导油结构;3-4、第一侧板;3-5、第二侧板;3-6、底板;3-7、储油片;3-8、起始端;3-9、终结端;3-10、第一端;3-11、第二端;3-12、通孔;3-13、漏油管;3-14、第一凸沿;3-15、第二凸沿;
4、集烟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介绍。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油烟机,参见图1和图2所示,该油烟机一般性地可包括箱体围板1,内网3和加强后板2。其中,箱体围板1,内网3和加强后板 2。内网3位于箱体围板1的前侧下方,并与箱体围板1的两侧连接,加强后板 2位于内网3的后方、和箱体围板1的后侧连接,内网3整体呈两侧高、中部低的形状,加强后板2整体以漏斗形式向前并向下倾斜,加强后板2的中部位于内网3后侧中部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内网3位于箱体围板1的前侧下方,并与箱体围板1的两侧连接,用于承接箱体围板1两侧及顶部的油污,加强后板2位于内网3的后方、和箱体围板1的后侧连接,用于承接箱体围板1后侧及顶部油污,内网3整体呈两侧高、中部低的形状,加强后板2整体以漏斗形式向前并向下倾斜,加强后板2的中部位于内网3后侧中部的上方,通过内网3排出,避免箱体围板1油污滴落,同时,结构简单、且便于拆卸维修清洁,有效提高油烟分离。
具体为,加强后板2承接油污和导油,同时,可加强箱体围板1的强度,减少整机跌落后箱体围板1变形量,该箱体围板1内侧后面的油污直接流到加强后板2上,再沿着加强后板2流动到内网3的中部,可避免油污直接流动到集烟罩4的后端,该内网3的油污流动到漏油管3-13上,从而使箱体围板1内部的油污全部流到该内网3上,避免集烟罩4的内部积油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4和图5所示,可选地,加强后板2一般性可包括加强后板2包括接油板、以及连接于其两侧的两个连接板2-3,接油板的下部和两个连接板2-3的下部均向内网3的中部倾斜。接油板包括主板2-1、以及连接于其两侧的两个侧板2-2。两个连接板2-3分别连接于两个侧板2-2的两侧。
具体实施中,两个侧板2-2分别连接于主板2-1的两侧,且两个连接板2-3 分别连接于两个侧板2-2的两侧,用于承接箱体围板1的油污。
具体为,主板2-1、两个侧板2-2和两个连接板2-3通过模具压制一体构成,或是焊接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可选地,主板2-1为倒置的等腰梯形,侧板2-2和连接板2-3均为三角形。
具体为,侧板2-2为等腰三角形,连接板2-3为直角三角,用于和主板2-1 形成下部向前倾斜的矩形体。
此外,主板2-1和两个侧板2-2和两个连接板2-3可以制作成带有向内网3 的中部倾斜内收的弧形板体。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可选地,主板2-1的下部向内网3的底板 3-6倾斜,侧板2-2和连接板2-3向内网3的两侧倾斜,用于油污滑落于内网3 的底板3-6。
具体实施中,主板2-1的下部向内网3的底板3-6倾斜2-6°,侧板2-2向内网3的两侧倾斜2-6°,连接板2-3向内网3的两侧倾斜2-8°。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可选地,主板2-1的下端与内网3之间形成缝隙2-7,用于油污通过,进入储油片3-7并由通孔3-12和漏油管3-13进入油盒。
具体实施中,该缝隙2-7的尺寸为0.5-3厘米。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可选地,主板2-1、侧板2-2和连接板2-3 的上沿均设有连接边2-4,该连接边2-4与箱体围板1的后侧下端通过螺钉可拆卸地连接,便于拆装维修。其中,连接边2-4与主板2-1、侧板2-2和连接板2-3 一体压制而成;该连接边2-4为矩形条形状。
具体为,连接边2-4与主板2-1、侧板2-2和连接板2-3连接处具有折叠线,用于主板2-1、侧板2-2和连接板2-3形成斜坡设置,斜坡的倾斜角度为1-3厘米,这样可承接油污,便于将油污导入内网3的底板3-6。
更具体地,侧板2-2和连接板2-3的下端置于内网3的底板3-6,用于油污滑落进行收集。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可选地,两个连接板2-3的外侧边缘均设有折板2-5,该折板2-5的上端与箱体围板1的两侧通过螺钉可拆卸地连接,便于拆装维修,该折板2-5为三角形。
具体为,该折板2-5与连接板2-3一体压制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可选地,两个连接板2-3的下侧边缘均设有底部连接边2-6,用于和内网3下方的集烟罩4螺钉可拆卸地连接,便于拆装维修。
具体为,连接板2-3与底部连接边2-6一体压制而成,该底部连接边2-6 为矩形条形状。
进一步地,底部连接边2-6的长度小于连接板2-3的长度,用于连接板2-3 的下端置于内网3的中部,以使油污滑落进行收集。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可选地,内网3一般性可包括一体构成的第一内网板3-1、第二内网板3-2和中部导油结构3-3,第一内网板3-1和第二内网板3-2分别倾斜连接于中部导油结构3-3的两侧,用于导油。
具体实施中,中部导油结构3-3一般性可包括第一侧板3-4、第二侧板3-5 和底板3-6。其中,第一侧板3-4的上沿与第一内网板3-1的下沿一体构成,其下沿与底板3-6的一侧一体构成,第二侧板3-5的上沿与第二内网板3-2的下沿一体构成,其下沿与底板3-6的另一侧一体构成。第一侧板3-4和第二侧板3-5 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第二侧板3-5的起始端3-8至终结端3-9呈逐渐加宽,并向其外侧倾斜设置,用于第二侧板3-5形成坡面,以导油。
具体为,第一内网板3-1和第二内网板3-2为矩形体,并等距压制有多个网孔。
具体为,第一侧板3-4和第二侧板3-5为三角形,底板3-6为等腰梯形。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可选地,底板3-6的第一端3-10至第二端 3-11呈逐渐降低设置,用于油污流向其第二端3-11。且该底板3-6的第一端3-10 至第二端3-11呈逐渐收窄设置,用于将油污集中于储油片3-7,底板3-6的第二端3-11具有一体构成的储油片3-7,用于集油污排出。储油片3-7的前部具有通孔3-12,用于安装漏油管3-13,用于导油。该储油片3-7的外侧周向和终结端3-9均设有连接的第一凸沿3-14,用于阻挡油溢出,以避免油污流到外部。第一内网板3-1和第二内网板3-2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适于和箱体围板1连接。第一内网板3-1和第二内网板3-2的上端分别通过螺钉连接于箱体围板1 的两侧下端。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凸沿3-15,该第二凸沿3-15设置于第一内网板3-1和第二内网板3-2的一端,并与第一凸沿3-14相连,用于阻挡油溢出。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围板(1),内网(3)和加强后板(2);
所述内网(3)位于所述箱体围板(1)的前侧下方,并与所述箱体围板(1)的两侧连接,所述加强后板(2)位于所述内网(3)的后方、和所述箱体围板(1)的后侧连接,所述内网(3)整体呈两侧高、中部低的形状,所述加强后板(2)整体以漏斗形式向前并向下倾斜,所述加强后板(2)的中部位于所述内网(3)后侧中部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后板(2)包括接油板、以及连接于其两侧的两个连接板(2-3),所述接油板的下部和两个所述连接板(2-3)的下部均向所述内网(3)的中部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油板包括主板(2-1)、以及连接于其两侧的两个侧板(2-2);
两个所述连接板(2-3)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2-2)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油板的下端与所述内网(3)的中部之间形成缝隙(2-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板(2-1)和所述侧板(2-2)的上沿均设有连接边(2-4),所述连接边(2-4)与所述箱体围板(1)的后侧下端可拆卸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连接板(2-3)的外侧边缘均设有折板(2-5),所述折板(2-5)的上端与所述箱体围板(1)的两侧可拆卸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连接板(2-3)的下侧边缘均设有底部连接边(2-6),用于和所述内网(3)下方的集烟罩(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网(3)包括一体构成的第一内网板(3-1)、第二内网板(3-2)和中部导油结构(3-3),所述第一内网板(3-1)和所述第二内网板(3-2)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部导油结构(3-3)的两侧;
所述中部导油结构(3-3)包括第一侧板(3-4)、第二侧板(3-5)和底板(3-6),所述第一侧板(3-4)的上沿与所述第一内网板(3-1)的下沿连接,其下沿与所述底板(3-6)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侧板(3-5)的上沿与所述第二内网板(3-2)的下沿连接,其下沿与所述底板(3-6)的另一侧连接;
所述第一侧板(3-4)和所述第二侧板(3-5)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
所述第二侧板(3-5)的起始端(3-8)至终结端(3-9)呈逐渐加宽,并向其外侧倾斜设置,用于所述第二侧板(3-5)形成坡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3-6)的第一端(3-10)至第二端(3-11)呈逐渐降低设置;
且所述底板(3-6)的所述第一端(3-10)至所述第二端(3-11)呈逐渐收窄设置;
所述底板(3-6)的所述第二端(3-11)具有一体构成的储油片(3-7),所述储油片(3-7)的前部具有通孔(3-12),用于安装漏油管(3-13);
所述第一内网板(3-1)和所述第二内网板(3-2)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内网板(3-1)和所述第二内网板(3-2)的上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箱体围板(1)的两侧下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凸沿(3-14)和第二凸沿(3-15);
所述第一凸沿(3-14)设置在所述储油片(3-7)的外侧周向和所述终结端(3-9)上;
所述第二凸沿(3-15)设置于所述第一内网板(3-1)和所述第二内网板(3-2)的两侧及后端边缘处。
CN202121464047.5U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油烟机 Active CN217109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4047.5U CN217109684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油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4047.5U CN217109684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油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09684U true CN217109684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75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64047.5U Active CN217109684U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油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096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09684U (zh) 一种油烟机
CN215637412U (zh) 双腔集烟罩导油结构和油烟机
CN215637410U (zh) 导油结构和油烟机
CN215001803U (zh) 一种双腔双网油烟机
CN106051923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568701U (zh) 一种前面板导油结构及侧吸油烟机
CN205316487U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CN202050616U (zh) 电子器物机箱及其支撑结构
CN217109685U (zh) 一种双腔油烟机
CN209908849U (zh) 一种集成灶
CN220038573U (zh) 一种广式焊接烟罩
CN215570727U (zh) 一种具有挡油板的箱体组件和吸油烟机
CN216384297U (zh) 一种具有挡油板的箱体组件和吸油烟机
CN214949280U (zh) 一种双腔双网油烟机
CN219458358U (zh) 低压配电柜的顶部防水结构
CN215771947U (zh) 一种带滤网的光伏储能柜
CN213237694U (zh) 吸油烟机的箱体和吸油烟机
CN213577662U (zh) 一种抽油烟机用油网
CN216481141U (zh) 一种具有防滴油功能的油烟机
CN219399349U (zh) 一种新型模块搭配式除尘器
CN210448409U (zh) 阻挡型油烟处理设备
CN216203594U (zh) 一种具有挡油板的箱体组件和吸油烟机
CN211511673U (zh) 扫地机器人的过滤装置以及扫地机器人
CN210425268U (zh) 一种改进的风机盘管结构
CN215001786U (zh) 一种油烟分离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