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07004U - 盾体结构及盾构机 - Google Patents
盾体结构及盾构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107004U CN217107004U CN202220554619.7U CN202220554619U CN217107004U CN 217107004 U CN217107004 U CN 217107004U CN 202220554619 U CN202220554619 U CN 202220554619U CN 217107004 U CN217107004 U CN 2171070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ield
- shield body
- telescopic
- telescoping
-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5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37656 Respiratory Sound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3003 spiro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盾体结构及盾构机,包括第一盾体、第二盾体、第一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及第三伸缩机构。其中,第一伸缩机构设有第一连接端及第一伸缩端,第一连接端固设置于第一盾体的外壁。第二伸缩机构设有第二连接端及第二伸缩端,第二连接端固设置于第二盾体的外壁。第三伸缩机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盾体及第二盾体固定连接,使得第一盾体与第二盾体之间能够沿第一盾体的轴向方向相对移动。本申请通过第一伸缩端及第二伸缩端分别与硬岩地层进行抵触配合,使得第一盾体与第二盾体之间能够相对移动,进而使得盾构机的推进和管片拼装能同时进行,从而提高了盾构机在TBM掘进模式下的掘进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盾体结构及盾构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盾构机一般分为土压平衡盾构、泥水盾构、TBM(Tunnel Boring Machine,隧道掘进机)三类,这三类盾构机的适用地层不同,土压、泥水盾构一般适用于软土、砂层、风化岩地层,TBM适用于硬岩地层。其中,在TBM掘进模式时,传统的盾构机需要由推进油缸顶在已完成的隧道管片上进行盾构推进动作,推进完成后再缩回推进油缸并拼装管片。因此,在TBM掘进模式时,传统的盾构机的推进动作和管片拼装为先后工序关系,即盾构推进时不能拼装管片,管片拼装时不能进行盾构机推进,只能依次进行推进和拼装作业,使得掘进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在TBM掘进模式时,传统的盾构机的推进动作和管片拼装为先后工序关系,使得掘进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盾体结构及盾构机。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盾体结构,包括:
第一盾体;
第二盾体;
第一伸缩机构,所述第一伸缩机构设有第一连接端及第一伸缩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固设置于所述第一盾体的外壁,所述第一伸缩端能够沿所述第一盾体的径向方向往复移动;
第二伸缩机构,所述第二伸缩机构设有第二连接端及第二伸缩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固设置于所述第二盾体的外壁,所述第二伸缩端能够沿所述第二盾体的径向方向往复移动;及
第三伸缩机构,所述第三伸缩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盾体及所述第二盾体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盾体与所述第二盾体之间能够沿所述第一盾体的轴向方向相对移动。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机构包括第一伸缩件及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伸缩件设有所述第一连接端及所述第一伸缩端,所述第一伸缩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伸缩端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支撑件沿所述第一盾体的径向方向往复移动;和/或所述第二伸缩机构包括第二伸缩件及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伸缩件设有所述第二连接端及所述第二伸缩端,所述第二伸缩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伸缩端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件沿所述第二盾体的径向方向往复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件包括顶推油缸,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撑靴,所述顶推油缸能够驱动所述撑靴沿所述第一盾体的径向方向往复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盾体的外壁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伸缩件及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容纳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远离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一侧的轮廓与所述第一盾体的外轮廓相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机构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机构沿所述第一盾体的周向方向设置;和/或所述第二伸缩机构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机构沿所述第二盾体的周向方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盾体的内壁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盾体的内壁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三伸缩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盾体及第二盾体之间能够沿所述第一盾体的轴向方向相对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伸缩机构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三伸缩机构沿所述第二盾体的周向方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盾体靠近所述第一盾体的一侧设有滑动部,所述第一盾体可滑动套设于所述滑动部的外壁。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盾构机,包括所述的盾体结构。
上述实施例中的盾体结构及盾构机,使用时,将第一伸缩机构、刀盘、人仓、驱动马达及螺旋输送机等部件对应安装在第一盾体上,及将第二伸缩机构及管片拼装机等部件对应安装在第二盾体上后,再将第一盾体、第二盾体及第三伸缩机构装配形成盾构机。当盾构机在TBM掘进模式下进行掘进时,首先,第一伸缩端沿第一盾体的径向方向缩回,第二伸缩端沿第二盾体的径向方向向外伸出,直至第二伸缩端与硬岩地层抵触配合,从而使得第二盾体能够通过第二伸缩机构相对于硬岩地层固定。其次,第三伸缩机构开始伸长,使得第一盾体相对于第二盾体沿所述第一盾体的轴向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第一盾体能够带动刀盘向前推进,从而使得刀盘能够对硬岩地层进行破碎。接着,当第三伸缩机构伸长至预设行程(通常为第三伸缩机构的最大伸缩行程)时,第二伸缩端沿第二盾体的径向方向缩回,解除第二伸缩端与硬岩地层的抵触配合,且第一伸缩端沿第一盾体的径向方向向外伸出,直至第一伸缩端与硬岩地层抵触配合,从而使得第一盾体能够通过第一伸缩机构相对于硬岩地层固定。然后,第三伸缩机构开始缩短,使得第二盾体相对于第一盾体沿所述第一盾体的轴向方向移动,进而能够带动第二盾体上的第二伸缩机构及管片拼接机等部件也同步移动。最后,当第三伸缩机构缩短至初始行程(通常为第三伸缩机构的最小伸缩行程)时,重复上述步骤,使得盾构机能够不断进行掘进。其中,当盾构机推进至预设长度(即足够拼装下一环管片的长度)时,管片拼装机开始启动,从而实现管片的拼装。另外,本申请通过第一伸缩端及第二伸缩端分别与硬岩地层进行抵触配合,使得第一盾体与第二盾体之间能够相对移动,进而使得盾构机的推进作业和管片拼装作业分开,互不干扰,从而提高了盾构机在TBM掘进模式下的掘进效率,同时,第三伸缩机构与管片之间不需要进行抵触,避免由于第三伸缩机构挤压管片造成管片裂纹、破损等缺陷,提高了管片的拼装质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盾构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盾构机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盾构机B-B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盾构机;100、盾体结构;110、第一盾体;111、容纳槽;112、第一固定部;120、第二盾体;121、第二固定部;122、滑动部;130、第一伸缩机构;140、第二伸缩机构;150、第三伸缩机构;160、第四伸缩机构;200、管片;300、刀盘;400、人仓;500、驱动马达;600、螺旋输送机;700、铰接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盾体结构100,包括第一盾体110、第二盾体120、第一伸缩机构130、第二伸缩机构140及第三伸缩机构150。其中,第一伸缩机构130设有第一连接端(未图示)及第一伸缩端(未图示),第一连接端固设置于第一盾体110的外壁,第一伸缩端能够沿第一盾体110的径向方向往复移动。第二伸缩机构140设有第二连接端及第二伸缩端,第二连接端固设置于第二盾体120的外壁,第二伸缩端能够沿第二盾体120的径向方向往复移动。第三伸缩机构15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盾体110及第二盾体120固定连接,使得第一盾体110与第二盾体120之间能够沿第一盾体110的轴向方向相对移动。
上述实施例中的盾体结构100,使用时,将第一伸缩机构130、刀盘300、人仓400、驱动马达500及螺旋输送机600等部件对应安装在第一盾体110上,及将第二伸缩机构140及管片拼装机(未图示)等部件对应安装在第二盾体120上后,再将第一盾体110、第二盾体120及第三伸缩机构150装配形成盾构机10。当盾构机10在TBM掘进模式下进行掘进时,首先,第一伸缩端沿第一盾体110的径向方向缩回,第二伸缩端沿第二盾体120的径向方向向外伸出,直至第二伸缩端与硬岩地层抵触配合,从而使得第二盾体120能够通过第二伸缩机构140相对于硬岩地层固定。其次,第三伸缩机构150开始伸长,使得第一盾体110相对于第二盾体120沿第一盾体110的轴向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第一盾体110能够带动刀盘300向前推进,从而使得刀盘300能够对硬岩地层进行破碎。接着,当第三伸缩机构150伸长至预设行程时,第二伸缩端沿第二盾体120的径向方向缩回,解除第二伸缩端与硬岩地层的抵触配合,且第一伸缩端沿第一盾体110的径向方向向外伸出,直至第一伸缩端与硬岩地层抵触配合,从而使得第一盾体110通过第一伸缩机构130相对于硬岩地层固定。然后,第三伸缩机构150开始缩短,使得第二盾体120相对于第一盾体110沿第一盾体110的轴向方向移动,进而能够带动第二盾体120上的第二伸缩机构140及管片拼接机等部件也同步移动。最后,当第三伸缩机构150缩短至初始行程时,重复上述步骤,使得盾构机10能够不断进行掘进。其中,当盾构机10推进至预设长度(即足够拼装下一环管片200的长度)时,管片拼装机开始启动,从而实现管片200的拼装。另外,本申请通过第一伸缩端及第二伸缩端分别与硬岩地层进行抵触配合,使得第一盾体110与第二盾体120之间能够相对移动,进而使得盾构机10的推进作业和管片200拼装作业分开,互不干扰,从而提高了盾构机10在TBM掘进模式下的掘进效率,同时,第三伸缩机构150与管片200之间不需要进行抵触,避免由于第三伸缩机构150挤压管片200造成管片裂纹、破损等缺陷,提高了管片200的拼装质量。
其中,第一盾体110可以为前盾或中盾。第二盾体120可以为中盾或后盾。第三伸缩机构150可以为气压缸或液压缸等结构,只需使得第一盾体110与第二盾体120之间能够沿第一盾体110的轴向方向相对移动即可。
可选地,第一伸缩机构130包括第一伸缩件(未图示)及第一支撑件(未图示)。第一伸缩件设有第一连接端及第一伸缩端。第一伸缩端与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使得第一伸缩端能够驱动第一支撑件沿第一盾体110的径向方向往复移动。如此,通过第一伸缩端带动第一支撑件沿第一盾体110的径向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使得第一支撑件与硬岩地层进行抵触配合,进而提高了第一伸缩机构130与硬岩地层抵触配合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从而提高盾构机10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其中,第一支撑件可以是支撑座或撑靴等结构。第一伸缩件可以为气压缸或液压缸等结构,只需能够驱动第一支撑件与硬岩地层抵触配合即可。
其中,第一连接端固设于第一盾体110的外壁及第一伸缩端与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可以通过焊接、卡接、螺接或其他固定连接的方式。
可选地,第二伸缩机构140包括第二伸缩件及第二支撑件。第二伸缩件包括第二连接端及第二伸缩端。第二伸缩端与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使得第二伸缩端能够驱动第二支撑件沿第二盾体120的径向方向往复移动。如此,通过第二伸缩端带动第二支撑件沿第二盾体120的径向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使得第二支撑件与硬岩地层进行抵触配合,进而提高了第二伸缩机构140与硬岩地层抵触配合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从而提高盾构机10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其中,第二支撑件可以是支撑座或撑靴等结构。第二伸缩件可以为气压缸或液压缸等结构,只需能够驱动第二支撑件与硬岩地层抵触配合即可。
其中,第二连接端固设于第二盾体120的外壁及第二伸缩端与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可以通过焊接、卡接、螺接或其他固定连接的方式。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原理,以第一伸缩件驱动第一支撑件与硬岩地层抵触配合为例进行举例说明,不得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或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伸缩件驱动第二支撑件与硬岩地层抵触配合的原理与其相同或类似,此处不在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伸缩件包括顶推油缸。第一支撑件包括撑靴。顶推油缸能够驱动撑靴沿第一盾体110的径向方向往复移动。如此,当需要固定第一盾体110时,顶推油缸驱动撑靴沿第一盾体110的径向方向向外伸出,直至撑靴与硬岩地层抵触配合。当第一盾体110需要相对于第二盾体120移动时,顶推油缸驱动撑靴沿第一盾体110的径向方向缩回,解除第一盾体110与硬岩地层之间的抵触配合即可,操作简单,结构可靠。
为了提高盾体结构100在推进过程中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盾体110的外壁设有用于容纳第一伸缩件及第一支撑件的容纳槽111。如此,在第一盾体110在推进的过程中,第一伸缩机构130能够缩回至容纳槽111内,进而避免第一伸缩机构130与硬岩地层之间发生摩擦或碰撞,从而提高了盾体结构100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盾体结构100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远离第一伸缩件的一侧的轮廓与第一盾体110的外轮廓相匹配。如此,当第一盾体110推进时,第一支撑件盖设于容纳槽111的槽口,使得第一支撑件阻挡岩渣掉落至容纳槽111内,进而提高了第一伸缩件伸缩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了盾体结构100的可靠性。在第一盾体110相对于硬岩地层固定时,第一支撑件与硬岩地层呈面接触,进而提高了第一支撑件与硬岩地层抵触配合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了盾体结构100的可靠性。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伸缩机构130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第一伸缩机构130沿第一盾体110的周向方向设置。如此,利用至少两个第一伸缩机构130与硬岩地层抵触配合,增加了第一伸缩机构130与硬岩地层抵触面的数量,进而提高了第一盾体110的固定强度,同时,还通过将至少两个第一伸缩机构130沿第一盾体110的周向方向设置,提高了第一盾体110受到抵触力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盾体结构100的可靠性。
其中,第一伸缩机构13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整。例如第一伸缩机构130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等。
如图1及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伸缩机构140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第二伸缩机构140沿第二盾体120的周向方向设置。如此,利用至少两个第二伸缩机构140与硬岩地层抵触配合,增加了第二伸缩机构140与硬岩地层抵触面的数量,进而提高了第二盾体120的固定强度,同时,还通过将至少两个第二伸缩机构140沿第二盾体120的周向方向设置,提高了第二盾体120受到抵触力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盾体结构100的可靠性。
其中,第二伸缩机构14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整。例如第二伸缩机构140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等。
其中,第三伸缩机构15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盾体110及第二盾体120固定连接,可以通过卡接、铆接或焊接等固定连接的方式,也可以借助中间元件(例如固定座或卡块)进行固定,只需能够固定第三伸缩机构150,并使得第一盾体110及第二盾体120之间能够沿第一盾体110的轴向方向相对移动即可。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盾体110的内壁设有第一固定部112。第二盾体120的内壁设有第二固定部121。第三伸缩机构15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部112及第二固定部121固定连接,使得第一盾体110及第二盾体120之间能够沿第一盾体110的轴向方向相对移动。如此,利用第一固定部112及第二固定部121,从而提高了第三伸缩机构150安装的便利性。
其中,第一固定部112及第二固定部121可以固定块、固定座或其他固定结构。
如图1及图3所示,可选地,第三伸缩机构150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第三伸缩机构150沿第二盾体120的周向方向设置。如此,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第三伸缩机构150,提高了第一盾体110与第二盾体120之间能够沿第一盾体110的轴向方向相对移动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其中,第三伸缩机构15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整。例如第三伸缩机构150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等。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盾体120靠近第一盾体110的一侧设有滑动部122。第一盾体110可滑动套设于滑动部122的外壁。如此,在第一盾体110与第二盾体120之间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滑动部122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盾体结构100的可靠性。
其中,滑动部122可以是套筒或圆柱形壳体等结构。第二盾体120靠近第一盾体110的一侧设有滑动部122,可以通过焊接或卡接等固定连接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滑动部122与第二盾体120一体成型的方式,只需便于第一盾体110与第二盾体120之间沿第一盾体110的轴向方向相对移动即可。
另一方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盾构机1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盾体结构100。
上述实施例中的盾构机10,使用时,将第一伸缩机构130、刀盘300、人仓400、驱动马达500及螺旋输送机600等部件对应安装在第一盾体110上,及将第二伸缩机构140及管片拼装机(未图示)等部件对应安装在第二盾体120上后,再将第一盾体110、第二盾体120及第三伸缩机构150装配形成盾构机10。当盾构机10在TBM掘进模式下进行掘进时,首先,第一伸缩端沿第一盾体110的径向方向缩回,第二伸缩端沿第二盾体120的径向方向向外伸出,直至第二伸缩端与硬岩地层抵触配合,从而使得第二盾体120能够通过第二伸缩机构140相对于硬岩地层固定。其次,第三伸缩机构150开始伸长,使得第一盾体110相对于第二盾体120沿第一盾体110的轴向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第一盾体110能够带动刀盘300向前推进,从而使得刀盘300能够对硬岩地层进行破碎。接着,当第三伸缩机构150伸长至预设行程时,第二伸缩端沿第二盾体120的径向方向缩回,解除第二伸缩端与硬岩地层的抵触配合,且第一伸缩端沿第一盾体110的径向方向向外伸出,直至第一伸缩端与硬岩地层抵触配合,从而使得第一盾体110通过第一伸缩机构130相对于硬岩地层固定。然后,第三伸缩机构150开始缩短,使得第二盾体120相对于第一盾体110沿第一盾体110的轴向方向移动,进而能够带动第二盾体120上的第二伸缩机构140及管片拼接机等部件也同步移动。最后,当第三伸缩机构150缩短至初始行程时,重复上述步骤,使得盾构机10能够不断进行掘进。其中,当盾构机10推进至预设长度(即足够拼装下一环管片200的长度)时,管片拼装机开始启动,从而实现管片200的拼装。另外,本申请通过第一伸缩端及第二伸缩端分别与硬岩地层进行抵触配合,使得第一盾体110与第二盾体120之间能够相对移动,进而使得盾构机10的推进作业和管片200拼装作业分开,互不干扰,从而提高了盾构机10在TBM掘进模式下的掘进效率,同时,第三伸缩机构150与管片200之间不需要进行抵触,避免由于第三伸缩机构150挤压管片200造成管片裂纹、破损等缺陷,提高了管片200的拼装质量。
如图1及图3所示,进一步地,盾构机1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盾体120的内壁的第四伸缩机构160。第四伸缩机构160用于与管片200抵触配合。如此,当盾构机10在土压平衡掘进模式或泥水掘进模式下进行掘进时,第一伸缩机构130、第二伸缩机构140及第三伸缩机构150均收缩至指定位置,利用第四伸缩机构160的伸缩功能并与管片200进行抵触配合,使得盾构机10在第四伸缩机构160的驱动下也能向前推进,进而使得盾构机10能够在三类不同掘进模式下正常推进,从而提高了盾构机10的适用性。
其中,盾构机10可以是双模式盾构机、三模式盾构机或其他模式的盾构机。
其中,第四伸缩机构160可以为气压缸或液压缸等结构。第四伸缩机构16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整,例如第四伸缩机构160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等,只需能够与管片200进行抵触配合并驱动盾构机10向前推进即可。
如图1及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盾构机1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盾体120的内壁的铰接油缸700。如此,铰接油缸700能够与第三伸缩机构150及第四伸缩机构160配合,使得盾体结构100能够折弯一定角度,从而便于盾构机10转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的连接关系或位置关系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盾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盾体;
第二盾体;
第一伸缩机构,所述第一伸缩机构设有第一连接端及第一伸缩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固设置于所述第一盾体的外壁,所述第一伸缩端能够沿所述第一盾体的径向方向往复移动;
第二伸缩机构,所述第二伸缩机构设有第二连接端及第二伸缩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固设置于所述第二盾体的外壁,所述第二伸缩端能够沿所述第二盾体的径向方向往复移动;及
第三伸缩机构,所述第三伸缩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盾体及所述第二盾体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盾体与所述第二盾体之间能够沿所述第一盾体的轴向方向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包括第一伸缩件及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伸缩件设有所述第一连接端及所述第一伸缩端,所述第一伸缩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伸缩端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支撑件沿所述第一盾体的径向方向往复移动;和/或所述第二伸缩机构包括第二伸缩件及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伸缩件设有所述第二连接端及所述第二伸缩端,所述第二伸缩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伸缩端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件沿所述第二盾体的径向方向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件包括顶推油缸,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撑靴,所述顶推油缸能够驱动所述撑靴沿所述第一盾体的径向方向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盾体的外壁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伸缩件及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容纳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远离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一侧的轮廓与所述第一盾体的外轮廓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盾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机构沿所述第一盾体的周向方向设置;和/或所述第二伸缩机构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机构沿所述第二盾体的周向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盾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盾体的内壁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盾体的内壁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三伸缩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盾体及第二盾体之间能够沿所述第一盾体的轴向方向相对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盾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伸缩机构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三伸缩机构沿所述第二盾体的周向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盾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盾体靠近所述第一盾体的一侧设有滑动部,所述第一盾体可滑动套设于所述滑动部的外壁。
10.一种盾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盾体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54619.7U CN217107004U (zh) | 2022-03-14 | 2022-03-14 | 盾体结构及盾构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54619.7U CN217107004U (zh) | 2022-03-14 | 2022-03-14 | 盾体结构及盾构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107004U true CN217107004U (zh) | 2022-08-02 |
Family
ID=82602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554619.7U Active CN217107004U (zh) | 2022-03-14 | 2022-03-14 | 盾体结构及盾构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107004U (zh) |
-
2022
- 2022-03-14 CN CN202220554619.7U patent/CN2171070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774115U (zh) | 一种回转式液压锚杆钻机设备 | |
CN112431603A (zh) | 一种复合式微型tbm施工方法及微型tbm | |
US5931601A (en) | Tunnel excavator | |
CN217107004U (zh) | 盾体结构及盾构机 | |
CN113464156B (zh) | 一种辅助撑紧推进机构及隧道掘进机 | |
CN215057396U (zh) | 步进式硬岩顶推装置 | |
US4334800A (en) | Tunnel drive shield | |
JP2611896B2 (ja) | トンネル掘削機 | |
CN1059729C (zh) | 隧道挖掘机 | |
CN214697895U (zh) | 推移结构和超前液压支架 | |
CN214836141U (zh) | 推进机构和钻装设备 | |
US3920277A (en) | Tunnel boring machine roll correction | |
CN112983491B (zh) | 一种新型tbm钢拱架自动拼装作业装置及作业方法 | |
CN212479236U (zh) | 掘进机 | |
CN109915152B (zh) | 一种集钻扩支护一体化的盾构式掘进机 | |
CN111720133A (zh) | 支撑装置和盾构设备 | |
JP3911385B2 (ja) | 地中接合用シールド掘進機 | |
CN215979427U (zh) | 一种超前支护平台 | |
JP4378030B2 (ja) | トンネルの地中接合工法 | |
CN213928368U (zh) | 用于自行进巷道掘进机的推进装置 | |
CN115075839B (zh) | 岩石掘进机和岩石巷道掘进方法 | |
JP2002256796A (ja) | シールド掘進機とその予備カッター装置 | |
JP2001241294A (ja) | トンネル掘進機 | |
CN113047883A (zh) | 推移结构和超前液压支架 | |
JP2794639B2 (ja) | トンネルの掘削工法及び掘削に用いるシールド掘進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510000 floors 2 and 3, building 4, compound 204, Huanshi West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Metro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0030 floor 2 and 3, building 4, compound 204, Huanshi West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MASS TRANSIT ENGINEERING CONSULTA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