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02933U - 一种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02933U
CN217102933U CN202220258331.5U CN202220258331U CN217102933U CN 217102933 U CN217102933 U CN 217102933U CN 202220258331 U CN202220258331 U CN 202220258331U CN 217102933 U CN217102933 U CN 217102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rtation
lifting arm
base
lifting
movabl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583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剑豪
衷兴华
严韩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Vena An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Vena An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Vena An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Vena Ank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583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02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02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02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输装置,包括运输底座、运输活动座、驱动结构、升降结构以及支撑板;其中,运输活动座安装于运输底座的前方,运输活动座能够沿着前后向相对运输底座滑动;驱动结构安装于运输底座上,升降结构安装于运输活动座上,支撑板与升降结构连接,支撑板在驱动结构驱动升降结构工作时沿上下向运动。如此设置,支撑板可在驱动结构的作用下伸入货物的底部,并通过升降结构在驱动结构的驱动下实现对货物的托举,方便将货物托起。

Description

一种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中人们使用的短程的物流搬运设备一般为搬运车,搬运车在搬运时需将其用于承载的货叉插入货物的底部,再由液压系统驱动货叉升降来实现货物的起升和下降,并由人力拉动完成搬运作业,如此操作较为繁琐,并且普通的搬运车起升货物的高度有限,当需要用货车装货时,搬运车的货叉无法将货物提升到与货车的货柜箱高度一致,此时需要人力将货物搬运至货车上,浪费人工以及搬运时间,故此亟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装置,旨在解决搬运车搬运货物操作步骤多且举升高度有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运输装置,包括运输底座、运输活动座、驱动结构、升降结构以及支撑板;其中,所述运输活动座安装于所述运输底座的前方,所述运输活动座能够沿着前后向相对所述运输底座滑动;所述驱动结构安装于所述运输底座上,所述升降结构安装于所述运输活动座上,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升降结构连接,所述支撑板在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升降结构工作时沿上下向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臂组,所述升降臂组包括X型排布的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所述第一升降臂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臂的下端与所述运输活动座铰接,所述第二升降臂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升降臂的上端的后侧且与所述支撑板铰接,所述第二升降臂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一升降臂的下端的前侧且与所述运输活动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臂的下端在所述驱动结构的驱动下相对所述运输活动座滑动,以与所述第一升降臂展开或者聚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支撑板沿前后向并行设置,所述升降结构对应设置有两升降臂组,两所述升降臂组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板配合;所述升降结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两所述升降臂组中的第二升降臂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还与所述驱动结构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面对所述运输活动座的一侧设置有沿前后向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升降臂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运输活动座面对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沿先后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升降臂的下端活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液压泵、液压缸以及推杆,所述液压泵安装于所述运输底座,所述液压缸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运输底座,所述液压缸的另一端向所述运输活动座延伸设置,所述推杆的一端伸入所述液压缸内,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升降臂的下端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输活动座设置有沿上下向延伸的导向杆,所述支撑板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活动连接的导向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背对所述运输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输底座设置有沿前后向延伸的滑动轨道,所述运输活动座与所述滑动轨道滑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输活动座远离所述运输底座的一侧设置有防撞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输活动座远离所述运输底座一侧面凹设有安装孔,所述防撞件包括缓冲柱、弹性件以及第二缓冲垫,所述缓冲柱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运输活动座上并弹性支撑所述缓冲柱,所述第二缓冲垫与所述安装孔呈间隔设置,所述缓冲柱远离所述运输活动座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二缓冲垫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运输底座上设置驱动结构以及运输活动座,并在运输活动座上设置升降结构,该升降结构与支撑板连接,该支撑板在驱动结构驱动升降结构工作时沿上下方向进行运动,并且该运输活动座可相对运输底座沿前后方向运动,如此设置,支撑板可在驱动结构的作用下伸入货物的底部,并通过升降结构在驱动结构的驱动下实现对货物的托举,方便运输装置托起货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运输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运输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运输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撞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485250970000031
Figure BDA000348525097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输装置1000,包括运输底座100、运输活动座200、驱动结构300、升降结构400以及支撑板500。
该运输底座100包括承载板110、行走机构以及把手140;具体的,该承载板110具有呈相对设置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行走机构设置在承载板110的下表面,该承载板110用于支撑运输装置1000在地面上行走,该行走机构的种类有多种,该行走机构可以是由多个(三个或三个以上)万向轮130组成,万向轮130呈间隔的设置在承载板110的下表面,以实现运输底座100在地面上行走;该行走机构还可以由两履带结构组成,两履带设置在承载板110下表面的两侧,以实现运输底座100在地面上行走。
该把手140设置在承载板110的上表面,运输人员可以通过推动把手140使得运输底座100在行走机构的支撑下在地面上行走。
该运输活动座200安装于运输底座100的前方,运输活动座200能够沿着前后向相对运输底座100滑动。具体的,该运输活动座200包括滑动板250,该滑动板250用以与运输底座100的承载板110滑动连接。
该滑动板250与承载板110滑动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例如该滑动板250与承载板110滑动连接可以通过在承载板110上凸设导轨,滑动板250对应导轨凹设导向槽,导向槽与导轨滑动连接,以实现滑动板250与承载板110滑动连接;该滑动板250与承载板110滑动连接也可以通过在承载板110上凹设滑动槽,滑动板250面向承载板110的一面凸设滑动块,滑动块滑动安装在滑动槽内,以实现滑动板250与运承载板110滑动连接。
该驱动结构300安装于运输底座100上,具体的,该驱动结构300安装在承载板110的上表面,该驱动结构300安装在承载板110的安装方式有多种,该驱动结构300可以通过卡接、紧固件螺纹等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承载板110上,也可以通过外接转接件的方式安装在承载板110上,将驱动结构300安装在转接件上,再通过转接件与承载板110固定连接,该驱动结构300与承载板110的具体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该升降结构400安装于运输活动座200上,支撑板500与升降结构400连接,该支撑板500在驱动结构300驱动升降结构400工作时沿上下向运动。具体的,该升降结构400安装于滑动板250背向运输底座100的一面上,需要说明的是,该升降结构400可以由螺杆与螺座组成,螺杆与螺座螺纹配合,该螺杆竖直的设置在滑动板250上,该螺座与支撑板500连接,驱动结构300驱动螺杆旋转并带动螺座在螺杆上沿上下向运动;该升降结构400也可以由齿轮与齿条组成,齿轮与齿条啮合配合,该齿条竖直的设置在滑动板250上,该齿条与支撑板500连接,驱动结构300驱动齿轮旋转并带动齿条沿上下向运动;该升降结构400还可以由其他机构组成,在此不一一列举。
进一步的,该支撑板500的形状有多种,该支撑板500可以呈方形状设置,该支撑板500还可以呈圆形状设置,该支撑板500还可以呈其他形状设置,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值得注意的是,该支撑板500设置在升降结构400上能一直保持水平状态,以保证支撑板500上的货物不会倾倒;该支撑板500与升降结构400连接的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接、焊接以及其他类型的连接方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500可在驱动结构300的作用下伸入货物的底部,并通过升降结构400在驱动结构300的驱动下实现对货物的托举,方便运输装置1000托起货物。
请参阅图1至图3,为了使升降结构400能平稳的托举货物,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升降结构400包括升降臂组410,升降臂组410包括X型排布的第一升降臂411和第二升降臂412,具体地,第一升降臂411与第二升降臂412呈长条状设置,并采用硬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合金钢材料制成,以保证升降臂组410在托举货物时不会被货物压变形。并且,第一升降臂411与第二升降臂412呈X型交错排布可以是第一升降臂411在第二升降臂412的前端,也可以是第一升降臂411在第二升降臂412的后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该第一升降臂411的上端与支撑板500滑动连接,第一升降臂411的下端与运输活动座200铰接,第二升降臂412的上端位于第一升降臂411的上端的后侧且与支撑板500铰接,第二升降臂412的下端位于第一升降臂411的下端的前侧且与运输活动座200滑动连接,第二升降臂412的下端在驱动结构300的驱动下相对运输活动座200滑动,以与第一升降臂411展开或者聚拢。
具体的,该第一升降臂411的上端可以通过转接件与支撑板500滑动连接,例如通过滑轮、滑块等与支撑板500滑动连接;该第一升降臂411的上端也可以通过与设置在支撑板500上的导轨滑动连接,例如在支撑板500上凹设有导轨,第一升降臂411的上端伸入导轨内与导轨滑动连接;第一升降臂411的上端与支撑板500具体的滑动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该第一升降臂411的下端与滑动板250铰接连接,可以通过在滑动板250上设置铰接座240,该铰接座240上设置有铰接孔241,该第一升降臂411对应铰接孔241设置有通孔,之后通过轴体穿设在铰接孔241以及通孔上,如此设置,第一升降臂411即可相对铰接座240转动,需要说明的是,该轴体与通孔间隙配合,以实现第一升降臂411相对铰接座240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升降臂412的下端可以与滑动板250滑动连接的方式与上述第一升降臂411的上端与支撑板500滑动连接的方式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考虑到升降结构400设置一个升降臂组410在托举较重的货物时单独一个升降臂组410受力较大,为了提高升降结构400的托举能力,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支撑板500所设置的数量为两个,两支撑板500沿前后向并行设置,升降结构400对应设置有两升降臂组410,两升降臂组410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板500配合连接。
并且设置的两支撑板500可同时对货物进行支撑,在搬运较大的货物时加大支撑面可更加平稳的起到支撑作用,防止货物搬运时倾斜。该升降结构400还包括连接杆420,连接杆420与两升降臂组410中的第二升降臂412的下端转动连接,连接杆420还与驱动结构300转动连接。
为了保证第一升降臂411的上端在支撑板500上能平稳的滑动以及第二升降臂412的下端能在运输活动座200上平稳的滑动,该支撑板500面对运输活动座200的一侧设置有沿前后向延伸的第一滑轨510,第一滑轨510与第一升降臂411的上端活动连接;该运输活动座200面对支撑板500的一侧设置有沿前后向延伸的第二滑轨210,第二滑轨210与第二升降臂412的下端活动连接。
具体的,该第一滑轨510与第二滑轨210均呈方条形设置,并且在各方条的表面凹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腰形槽,该腰形槽形成所述的第一滑轨510以及第二滑轨210。
该第一滑轨510与支撑板500的连接方式有多种,第一滑轨510与支撑板500的连接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如卡接、螺纹连接等等,第一滑轨510与支撑板500的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如焊接等,该第一滑轨510与支撑板500具体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该第二滑轨210与滑动板250的连接方式与第一滑轨510与支撑板500的连接方式一致,在此不一一赘述。
考虑到运输货物较重时,在驱动结构300驱动升降结构400上升时需较大的驱动力,鉴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驱动结构300包括液压泵310、液压缸320以及推杆330,液压泵310安装于运输底座100,液压缸320的一端固定于运输底座100上,液压缸320的另一端向运输活动座200延伸设置,推杆330的一端伸入液压缸320内,推杆330的另一端与第二升降臂412的下端铰接。该推杆330在液压缸320的驱动下可在远离或靠近液压缸320的方向上移动时,从而带动第二升降臂412的下端在运输活动座200上滑动,进而使第二升降臂412与第一升降臂411实现展开或者聚拢,以实现支撑板500沿上下方向移动。
具体的,当推杆330受液压缸320内的液压驱动朝远离液压缸320的方向移动时,推杆330远离液压缸320的一端推动第二升降臂412的下端在滑动板250上往前滑动,由于第二升降臂412的上端与支撑板500铰接,促使支撑板500往上移动,此时由于第一升降臂411的上端与支撑板500滑动连接且下端与滑动板250铰接,促使第一升降臂411与第二升降臂412实现展开,此时支撑板500可在驱动结构300驱动升降臂组410展开的带动下上升。
而当推杆330受液压缸320内的液压驱动朝靠近液压缸320的方向移动时,推杆330远离液压缸320的一端拉动第二升降臂412的下端在滑动板250上往后滑动,促使支撑板500往下移动,此时由于第一升降臂411的上端与支撑板500活动连接且下端与滑动板250铰接,促使第一升降臂411与第二升降臂412实现聚拢,此时支撑板500可在驱动结构300驱动升降臂组410聚拢的带动下下降。
为了保证支撑板500能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而不会发生倾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运输活动座200上还设置有沿上下向延伸的导向杆220,支撑板500设置有与导向杆220活动连接的导向孔520。
进一步的,该导向杆220设置在滑动板250面对支撑板500的一面上,该导向杆220的形状有多种,该导向杆220可以呈圆柱体设置,该导向杆220可以呈方条体设置,该导向杆220还可以呈其他形状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该导向孔520与导向杆220间隙配合,以实现支撑板500能在导向杆220上沿上下向移动。
为了使支撑板500在导向杆220上滑动更为顺畅,该支撑板500还设置有滑套521,该滑套521固定安装在支撑板500的导向孔520内,用以与导向杆220滑动连接。
为了避免在货物运输时支撑板500划伤货物底部,该支撑板500背对运输底座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垫530。具体的,该第一缓冲垫530铺设在支撑板500背对运输底座100的一侧面,该第一缓冲垫530可以由具备缓冲功能的材料制成,例如由硅橡胶、三元乙丙或者EPE海绵等材料制成,该第一缓冲垫530由何种材料制成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为了使运输活动座200能在运输底座100上相对运输底座100滑动,该运输底座100的承载板110上设置有沿前后向延伸的滑动轨道120,运输活动座200的滑动板250与滑动轨道120滑动连接。具体的,该承载板110上表面凸设有两并行且呈间隔设置的滑动轨道120,滑动板250面对承载板110的一面对应两滑动轨道120凹设有两导向槽,两导向槽与对应的滑动轨道120连接以实现运输活动座200在运输底座100上滑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承载板110上架设有两并行且呈间隔设置的滑动杆,滑动板250对应两滑动杆设置有两滑动套,两滑动套与对应的滑动杆滑动连接,以使的运输活动座200在运输底座100上滑动。
考虑到运输活动座200在运输底座100上滑动至最前端时,运输活动座200在远离运输底座100的一端将悬空,运输货物时运输活动座200受力会导致运输装置1000发生倾倒,至此为了避免运输活动座200在运输底座100上滑动至最前端时不会悬空,该运输活动座200的滑动板250在面向运输底座100的一面还设置有支撑轮230,该支撑轮230设置在滑动板250远离运输底座100的一端,该支撑轮230与地面抵接用以支撑滑动板250,以保证运输活动座200在运输底座100上滑动至最前端时运输装置1000不会发生倾倒。
请参阅图1与图4,考虑到运输装置1000在对货物进行运输时,特别在运输的货物高度较高,容易遮挡运输人员的视线,导致在运输过程中运输装置1000的前端容易与墙体或者其他物体发生碰撞,为了避免运输装置1000发生严重的碰撞,该运输活动座200远离运输底座100的一侧设置有防撞件600。如此设置,在运输过程中运输装置1000的前端发生碰撞时,防撞件600可对被撞物体起到一个缓冲作用。
进一步的,该运输活动座200远离运输底座100一侧面凹设有安装孔640a,防撞件600包括缓冲柱610、弹性件620以及第二缓冲垫630,缓冲柱610滑动安装在安装孔640a内,弹性件620安装于运输活动座200上并弹性支撑缓冲柱610;具体的,滑动板250在远离运输底座100一端设置有安装板640,该安装板640沿前后方向凹设有用于安装缓冲柱610的安装孔640a。
需要说明的是,该弹性件620可以为弹簧,并且该弹簧套设于缓冲柱610上,该缓冲柱610远离运输活动座200的一端凸设有凸台,该弹簧与该凸台面向运输活动座200的一面抵接,该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板640抵接,如此设置,好弹性件620能被固定在安装板640上并且能弹性支撑缓冲柱610。
进一步的,第二缓冲垫630与安装孔呈间隔设置,缓冲柱610远离运输活动座200的一端伸出第二缓冲垫630设置,如此设置,使得运输装置1000在与物体发生碰撞时,先与缓冲柱610接触,将碰撞时所产生的碰撞力先在弹簧的作用上缓冲,之后再与第二缓冲垫630接触,将碰撞带来的损伤降到最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运输底座、运输活动座、驱动结构、升降结构以及支撑板;其中,
所述运输活动座安装于所述运输底座的前方,所述运输活动座能够沿着前后向相对所述运输底座滑动;
所述驱动结构安装于所述运输底座上,所述升降结构安装于所述运输活动座上,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升降结构连接,所述支撑板在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升降结构工作时沿上下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臂组,所述升降臂组包括X型排布的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所述第一升降臂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臂的下端与所述运输活动座铰接,所述第二升降臂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升降臂的上端的后侧且与所述支撑板铰接,所述第二升降臂的下端位于所述第一升降臂的下端的前侧且与所述运输活动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臂的下端在所述驱动结构的驱动下相对所述运输活动座滑动,以与所述第一升降臂展开或者聚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支撑板沿前后向并行设置,所述升降结构对应设置有两升降臂组,两所述升降臂组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板配合;
所述升降结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两所述升降臂组中的第二升降臂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还与所述驱动结构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面对所述运输活动座的一侧设置有沿前后向延伸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一升降臂的上端活动连接;
所述运输活动座面对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沿先后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升降臂的下端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液压泵、液压缸以及推杆,所述液压泵安装于所述运输底座,所述液压缸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运输底座,所述液压缸的另一端向所述运输活动座延伸设置,所述推杆的一端伸入所述液压缸内,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升降臂的下端铰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活动座设置有沿上下向延伸的导向杆,所述支撑板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活动连接的导向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背对所述运输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垫。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底座设置有沿前后向延伸的滑动轨道,所述运输活动座与所述滑动轨道滑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活动座远离所述运输底座的一侧设置有防撞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活动座远离所述运输底座一侧面凹设有安装孔,所述防撞件包括缓冲柱、弹性件以及第二缓冲垫,所述缓冲柱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运输活动座上并弹性支撑所述缓冲柱,所述第二缓冲垫与所述安装孔呈间隔设置,所述缓冲柱远离所述运输活动座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二缓冲垫设置。
CN202220258331.5U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运输装置 Active CN217102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8331.5U CN217102933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8331.5U CN217102933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02933U true CN217102933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99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58331.5U Active CN217102933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029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76792A1 (en) Rack for freight
US20030197351A1 (en) Work assist accessory for pallet trucks and pallet trucks including work assist features
CN208639850U (zh) 一种图书资料转运车
CN217102933U (zh) 一种运输装置
CN110015326B (zh) 一种可调的模具搬运设备
CN102910103A (zh) 配置于厢式车上的装卸平台
CN210285841U (zh) 物料输送装置以及用于新能源车辆的物料输送系统
CN112455280A (zh) 一种电动汽车换电充电系统
CN218753141U (zh) 一种重力滑台上件系统及汽车生产线
CN202896364U (zh) 配置于厢式车上的装卸平台
CN113562576B (zh) 一种节能型载货电梯
CN209651468U (zh) 一种易装卸货架
CN214648404U (zh) 一种零件定位装置及精定位料车
CN214083941U (zh) 一种电动汽车换电充电系统
CN210707338U (zh) 一种双车道式换电站
CN212923012U (zh) 一种仓库物流用快速卸料装置
CN112572566A (zh) 一种用于物流转运的具有防抖落结构的仓储物流推车
JPH08259200A (ja) 重量物水平移動装置
CN212740613U (zh) 一种承载强度高的千斤顶
CN214879945U (zh) 一种双轨堆垛机
SU1449007A3 (ru)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 загрузки контейнеров в автотранспортные средства через их торцовую часть
CN214826978U (zh) 一种悬挂输送系统的换线输送装置
CN216103453U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底板预处理的转运设备
CN216946056U (zh) 自动搬运台车及自动搬运系统
CN212101698U (zh) 一种新型重物抓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