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99738U - 一种接触轨端部弯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触轨端部弯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99738U
CN217099738U CN202220816312.XU CN202220816312U CN217099738U CN 217099738 U CN217099738 U CN 217099738U CN 202220816312 U CN202220816312 U CN 202220816312U CN 217099738 U CN217099738 U CN 217099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section
web
cross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1631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乾
于素芬
关金发
汪吉健
魏宏伟
陈善乐
吴积钦
秦建伟
张家玮
崔敬轩
韩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1631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99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99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99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触轨端部弯头结构,包括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所述腹板的一端面上固接有所述上翼缘,所述腹板的另一端面上固接有所述下翼缘,沿着滑动方向,所述上翼缘的横截面逐渐缩小至所述下翼缘的横截面。解决了靴轨受流质量降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优点是:实现了端部弯头的刚度与质量逐渐增加或减小,减小受电靴进入或离开接触轨产生的冲击力,从而减小靴轨振动与离线概率,提高靴轨受流质量;本实用新型直轨的截面形状与既有产品一致,安装简单,通用性好;本实用新型改善了靴轨动力学性能,可适用于更高速度的接触轨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接触轨端部弯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触轨端部弯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站间距的进一步扩大,接触轨系统使用的最高运行速度需进一步提高。目前,接触轨系统的最高设计速度为120km/h。为满足更高速度的要求,接触轨系统需克服诸如受流器对接触轨断口接缝处的冲击大、靴轨离线燃弧电烧蚀频发等问题。尤其是端部弯头处的接触轨,当受电靴高速撞击端部弯头,不仅引起受电靴垂向轨面的冲击,还引起受电靴顺线路的冲击。较大的垂向轨面的冲击引起靴轨的振动离线,降低靴轨受流质量。由于受电靴没有顺线路方向活动的自由度,顺线路的冲击力直接由硬连接结构抵抗,增加了受电靴的冲击荷载,降低受电靴服役寿命。因此,为减小端部弯头处的振动,对接触轨端部弯头的参数优化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轨端部弯头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触轨端部弯头结构,包括: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所述腹板的一端面上固接有所述上翼缘,所述腹板的另一端面上固接有所述下翼缘,沿着滑动方向,所述上翼缘的横截面逐渐缩小至所述下翼缘的横截面。
现有技术是通过采用绝缘缓冲装置、改变钢带与铝轨的结合方式以及采用非金属带槽接触块等措施减小振动、提高耐弧性能。但端部弯头截面均是相等的,其结构质量、刚度是不变的,即使采用缓冲装置,也仅改变了悬挂点处的刚度,而其他区域并未变化,对端部弯头减振效果是有限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接触轨端部弯头工字钢的结构,采用变截面端部弯头改变自身质量与刚度,提高靴轨受流质量,减小受电靴进入或离开接触轨产生的冲击力,从而减小靴轨振动与离线概率。
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翼缘的横截面和所述下翼缘的横截面均为矩形。
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腹板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腹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翼缘、下翼缘连接。
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腹板内端面的宽度小于外端面的宽度,所述腹板两侧面均为斜面。
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弯头结构通过绝缘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接触轨授流面背部。
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翼缘的截面与所述下翼缘的截面呈等比例缩小。
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翼缘与接触轨本体通过螺纹连接。
综合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绝缘支架为硅橡胶阻尼绝缘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端部弯头的刚度与质量逐渐增加或减小,减小受电靴进入或离开接触轨产生的冲击力,从而减小靴轨振动与离线概率,提高靴轨受流质量;本实用新型直轨的截面形状与既有产品一致,安装简单,通用性好;本实用新型改善了靴轨动力学性能,可适用于更高速度的接触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截面弯头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上翼缘;2、下翼缘;3、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触轨端部弯头结构,包括:上翼缘、下翼缘和腹板,所述腹板的一端面上固接有所述上翼缘,所述腹板的另一端面上固接有所述下翼缘,沿着滑动方向,所述上翼缘的横截面逐渐缩小至所述下翼缘的横截面。
实施例:
现有接触轨端部弯头通过采用绝缘缓冲装置、改变钢带与铝轨的结合方式或是采用非金属带槽接触块等措施减小振动、提高耐弧性能。但端部弯头截面均是相等的,其结构质量、刚度是不变的,即使采用缓冲装置,也仅改变了悬挂点处的刚度,而其他区域并未变化,对端部弯头减振效果是有限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接触轨端部弯头工字钢的结构,采用变截面端部弯头改变自身质量与刚度,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靴轨受流质量,减小受电靴进入或离开接触轨产生的冲击力,从而减小靴轨振动与离线概率;直轨的截面形状与既有产品一致,安装简单,通用性好;改善了靴轨动力学性能,可适用于更高速度的接触轨系统。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上翼缘1的横截面和下翼缘2的横截面均为矩形。
上翼缘1的横截面和下翼缘2的横截面均为相似矩形,当上翼缘1向下翼缘2滑动时,会经过腹板3,此过程一直产生振动,而最终滑板脱离下翼缘2,振动结束,上翼缘1到下翼缘2的截面逐渐呈缩小趋势,则截面越来越小,那么振动也就会越来越小,从而减小靴轨振动与离线概率,更加有益于更高速度的接触轨系统。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腹板3的横截面呈梯形,腹板3的两端分别与上翼缘1、下翼缘2连接。腹板3在上翼缘1和下翼缘2之间,横截面可为梯形,也可在上翼缘1向下翼缘2逐渐过渡的情况下截面边呈弧形至下翼缘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腹板3内端面的宽度小于外端面的宽度,腹板3两侧面均为斜面,斜面充分、稳定接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弯头结构通过绝缘支架固定安装在接触轨授流面背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上翼缘1的截面与下翼缘2的截面呈等比例缩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上翼缘1与接触轨本体通过螺纹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绝缘支架为硅橡胶阻尼绝缘材料,也可为其他绝缘材料。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接触轨变截面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分别为:直轨A1、弯头A2和两段之间的弯头A3组成,即一种接触轨变截面端部弯头,包括与常规接触轨本体等截面的直轨A1、接触轨表面与滑板等宽等比例缩小尺寸的接触轨本体等截面的弯头A2、两段等截面钢铝复合轨中间的变截面弯头A3组成。
需要说明的是,变截面端部弯头可通过中间接头与接触轨本体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变截面端部弯头可通过绝缘支架固定安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实现了端部弯头的刚度与质量逐渐增加或减小,减小受电靴进入或离开接触轨产生的冲击力,从而减小靴轨振动与离线概率,提高靴轨受流质量。本实用新型直轨的截面形状与既有产品一致,安装简单,通用性好。改善了靴轨动力学性能,可适用于更高速度的接触轨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接触轨端部弯头结构,包括上翼缘(1)、下翼缘(2)和腹板(3),所述腹板(3)的一端面上固接有所述上翼缘(1),所述腹板(3)的另一端面上固接有所述下翼缘(2),其特征在于:沿着滑动方向,所述上翼缘(1)的横截面逐渐缩小至所述下翼缘(2)的横截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轨端部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缘(1)的横截面和所述下翼缘(2)的横截面均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轨端部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3)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腹板(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翼缘(1)、下翼缘(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轨端部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3)内端面的宽度小于外端面的宽度,所述腹板(3)两侧面均为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轨端部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结构通过绝缘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接触轨授流面背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轨端部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缘(1)的截面与所述下翼缘(2)的截面呈等比例缩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轨端部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缘(1)与接触轨本体通过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接触轨端部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为硅橡胶阻尼绝缘材料。
CN202220816312.XU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接触轨端部弯头结构 Active CN217099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16312.XU CN217099738U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接触轨端部弯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16312.XU CN217099738U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接触轨端部弯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99738U true CN217099738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81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16312.XU Active CN217099738U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接触轨端部弯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99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98519B1 (en) Train current collecting device
CN109664798A (zh) 用于导电轨组件的膨胀接头及导电轨组件
CN109484196B (zh) 一种列车集电机构
CN105383307A (zh) 一种城轨车辆受电弓多自由度弓头
CN106809057A (zh) 导电轨过渡连接装置
CN217099738U (zh) 一种接触轨端部弯头结构
CN110509820A (zh) 用于连接导电轨的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导电轨组件
WO2023066043A1 (zh) 一种刚性接触网集电装置、受电弓及轨道交通车辆
CN215474496U (zh) 一种受电弓弓头减震复位组件
CN102951553A (zh) 一种交叉轨道连接装置
CN107044078B (zh) 跨坐式关节型道岔梁间导向面或稳定面过渡装置
CN115570984A (zh) 一种高速受电弓弓头结构
CN209686163U (zh) 可动心轨道装置
CN206723321U (zh) 一种新型汽车用摩擦片
CN216663646U (zh) 一种通用型钢轨扣件
CN203126870U (zh) 一种铁路货车及其转向架、连接座
CN217372369U (zh) 一种巡检机器人
JP2817126B2 (ja) 鉄道車両用集電装置の集電舟
CN206902482U (zh) 一种转摆型无震动道岔
CN109532918B (zh) 一种轴桥系统及低地板有轨电车
CN2349246Y (zh) 开关式道岔
CN2740654Y (zh) 无冲击振动钢轨
CN211772453U (zh) 一种多段轨道连接用加固装置
CN214061110U (zh) 一种道路伸缩缝结构
CN102837623B (zh) 轨道交通接触轨弹性端部弯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