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97477U - 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97477U
CN217097477U CN202121368024.4U CN202121368024U CN217097477U CN 217097477 U CN217097477 U CN 217097477U CN 202121368024 U CN202121368024 U CN 202121368024U CN 217097477 U CN217097477 U CN 217097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ion
fixed
hole
face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680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春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i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680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97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97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97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涉及差速机配件加工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人工定位安装左壳时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支撑架和设置于支撑架上的作业台,所述作业台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作业台上端面环绕通孔设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设有贯穿至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所述固定台上方设有压缩台,所述压缩台设有贯穿至第二通孔的第三通孔,所述压缩台上端面环绕有第三通孔设置的卡槽,所述压缩台下端面和作业台上端面之间通过压缩件固定,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速机左壳定位便捷精准、高效率的旋转定位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机配件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左右壳体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
在安装汽车差速器的左壳时,需要进行一定的定位,使得左壳旋转至预定的均距嵌合角度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安装步骤,而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人力去进行定位安装,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速机左壳定位便捷精准、高效率的旋转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设置于支撑架上的作业台,作业台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孔,作业台上端面环绕通孔设有固定台,固定台设有贯穿至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固定台上方设有压缩台,压缩台设有贯穿至第二通孔的第三通孔,压缩台上端面环绕有第三通孔设置的卡槽,压缩台下端面和作业台上端面之间通过压缩件固定;
压缩台侧壁设有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装载有感应器;作业台上端面设有与安装板同侧的感应装置;
工作台下端面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一端固定有转轴,转轴依次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后置于第三通孔内、同时连接有置物台,驱动装置通过控制转轴带动置物台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工件放置于压缩台上方,此时工件并不会触碰置物台,在重力的作用下,工件下压压缩台,压缩台下压压缩弹簧,压缩台便向下位移,工件下端也向下位移,待工件下端置于置物台后位移停止,同时通过安装板固定至压缩台侧壁的感应器从感应装置中脱离,脱离后的感应器向相应的控制系统发射命令,控制系统接受命令后指示驱动装置运行,驱动装置控制转轴带动置物台转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置物台带动工件转动,待工件的凸条嵌至卡槽内后,工件便被定位成功,同时也不会再被置物台带动旋转,此时再通过夹爪将工件抓取进行进一步的操作即可,待夹爪将工件取走后,压缩台上的外力消失,压缩弹簧复位,同时感应器重新升至感应装置内,感应器接受到停止讯号并发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指示驱动装置停止运行,从而停止置物台的转动;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者进行人工定位,设备简易,最终达到了本实用新型定位便捷精准、工作高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压缩台下端面设有与固定台上端面适配的压缩凹槽,压缩台下压后固定台上端面嵌至压缩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台在下压时可以将压缩凹槽包裹至固定台上端面,从而减小压缩台下压时的晃动幅度,保证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固定台上端面环绕第二通孔设有若干隔固定槽,固定槽槽底设有滑移孔;压缩件包括互相连接的压缩弹簧和压缩管,压缩管一端固定至压缩台下端面,压缩弹簧一端固定至固定槽;压缩管内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一端固定至压缩台下端面、且另一端伸至滑移孔内并与之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满足基础压缩功能的同时,可以由限位杆帮助压缩弹簧承受横向的弯曲应力,避免压缩弹簧受到横向的弯曲应力产生形变,进一步提高压缩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气缸和摆杆,驱动气缸包括伸缩端,驱动气缸一端通过固定柱固定至作业台下、且其伸缩端连接有铰接块;铰接块一端开有铰接槽,摆杆一端插至铰接槽,铰接块一侧设有依次贯穿铰接块此侧、摆杆后插至铰接块另一侧的固定杆;摆杆一端与转轴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铰接块和摆杆设置为铰接,摆杆可以在此处相对转动,同时将摆杆另一端与转轴固定,便能达到驱动气缸伸缩端伸缩摆杆转动、摆杆转动带动转轴转动的效果,本结构经济简易,只需一个驱动气缸和铰连接结构便能达到转动效果,为生产者节省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感应装置包括Z型板以及固定于Z型板一端的感应板,感应板一端开有感应槽,感应槽上下槽壁开口、且其两外两个槽壁设有反馈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感应槽上槽壁开口的设置,是为了压缩台安装从上方安装时感应器的经过,而感应槽下槽壁的设置,是为了压缩台下压时感情器从感应槽中脱离向控制系统发送命令,本结构简易且实用,进一步的帮助生产者节省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转轴外壁套有紧固管,紧固管一端固定至作业台下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紧固管以避免转轴转动时发生晃动现象,从而更好的保证置物台转动时的稳定性,避免工件被晃动的置物台甩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紧固管与作业台固定的一端环绕管口开有环状凹槽,环状凹槽内嵌有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环状凹槽并嵌至轴承套于转轴外壁,在进一步提高转轴工作稳定性的同时可以有效防止紧固管的磨损,提高紧固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架包括四个支撑腿,支撑腿之间均设有加固杆。
使用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会无意踢到支撑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加固杆可以提高支撑腿对于横向弯曲应力的抗弯能力,避免使用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出现踢断支撑腿的情况,提高支撑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腿一端固定有脚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支撑腿和其放置之处的接触面积更大,进一步提高支撑架整体的放置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剖视正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G1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固定槽和滑移孔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的G2部结构放大图;
图8为工件示意图。
附图说明:1、支撑架;2、作业台;3、第一通孔;4、固定台;5、第二通孔;6、压缩台;7、第三通孔;8、卡槽;9、压缩件;91、压缩弹簧;92、压缩管;922、限位杆;10、安装板;11、感应器;13、转轴;14、置物台;15、压缩凹槽;16、固定槽;17、滑移孔;18、驱动气缸;181、伸缩端;19、摆杆;20、固定柱;21、铰接块;22、铰接槽;23、固定杆;24、Z型板;25、感应板;26、感应槽;27、反馈器;28、紧固管;29、环状凹槽;30、轴承;31、加固杆;32、脚板;111、支撑腿;33、工件;34、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设置于支撑架1上的作业台2,作业台2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孔3,作业台2上端面环绕通孔设有固定台4,固定台4设有贯穿至第一通孔3的第二通孔5;固定台4上方设有压缩台6,压缩台6设有贯穿至第二通孔5的第三通孔7,压缩台6上端面环绕有第三通孔7设置的卡槽8,压缩台6下端面和作业台2上端面之间通过压缩件9固定;
压缩台6侧壁设有固定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装载有感应器11;作业台2上端面设有与安装板10同侧的感应装置;
工作台下端面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一端固定有转轴13,转轴13依次贯穿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5后置于第三通孔7内、同时连接有置物台14,驱动装置通过控制转轴13带动置物台14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工件放置于压缩台6上方,此时工件并不会触碰置物台14,在重力的作用下,工件下压压缩台6,压缩台6下压压缩弹簧91,压缩台6便向下位移,工件下端也向下位移,待工件下端置于置物台14后位移停止,同时通过安装板10固定至压缩台6侧壁的感应器11从感应装置中脱离,脱离后的感应器11向相应的控制系统发射命令,控制系统接受命令后指示驱动装置运行,驱动装置控制转轴13带动置物台14转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置物台14带动工件转动,待工件的凸条嵌至卡槽8内后,工件便被定位成功,同时也不会再被置物台14带动旋转,此时再通过夹爪将工件抓取进行进一步的操作即可,待夹爪将工件取走后,压缩台6上的外力消失,压缩弹簧91复位,同时感应器11重新升至感应装置内,感应器11接受到停止讯号并发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指示驱动装置停止运行,从而停止置物台14的转动;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者进行人工定位,设备简易,最终达到了本实用新型定位便捷精准、工作高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压缩台6下端面设有与固定台4上端面适配的压缩凹槽15,压缩台6下压后固定台4上端面嵌至压缩凹槽15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台6在下压时可以将压缩凹槽15包裹至固定台4上端面,从而减小压缩台6下压时的晃动幅度,保证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固定台4上端面环绕第二通孔5设有若干隔固定槽16,固定槽16槽底设有滑移孔17;压缩件9包括互相连接的压缩弹簧91和压缩管92,压缩管92一端固定至压缩台6下端面,压缩弹簧91一端固定至固定槽16;压缩管92内设有限位杆922,限位杆922一端固定至压缩台6下端面、且另一端伸至滑移孔17内并与之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满足基础压缩功能的同时,可以由限位杆922帮助压缩弹簧91承受横向的弯曲应力,避免压缩弹簧91受到横向的弯曲应力产生形变,进一步提高压缩件9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气缸18和摆杆19,驱动气缸18包括伸缩端181,驱动气缸18一端通过固定柱20固定至作业台2下、且其伸缩端181连接有铰接块21;铰接块21一端开有铰接槽22,摆杆19一端插至铰接槽22,铰接块21一侧设有依次贯穿铰接块21此侧、摆杆19后插至铰接块21另一侧的固定杆23;摆杆19一端与转轴13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铰接块21和摆杆19设置为铰接,摆杆19可以在此处相对转动,同时将摆杆19另一端与转轴13固定,便能达到驱动气缸18伸缩端181伸缩摆杆19转动、摆杆19转动带动转轴13转动的效果,本结构经济简易,只需一个驱动气缸18和铰连接结构便能达到转动效果,为生产者节省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感应装置包括Z型板24以及固定于Z型板24一端的感应板25,感应板25一端开有感应槽26,感应槽26上下槽壁开口、且其两外两个槽壁设有反馈器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感应槽26上槽壁开口的设置,是为了压缩台6安装从上方安装时感应器11的经过,而感应槽26下槽壁的设置,是为了压缩台6下压时感情器从感应槽26中脱离向控制系统发送命令,本结构简易且实用,进一步的帮助生产者节省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转轴13外壁套有紧固管28,紧固管28一端固定至作业台2下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紧固管28以避免转轴13转动时发生晃动现象,从而更好的保证置物台14转动时的稳定性,避免工件被晃动的置物台14甩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紧固管28与作业台2固定的一端环绕管口开有环状凹槽29,环状凹槽29内嵌有轴承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环状凹槽29并嵌至轴承30套于转轴13外壁,在进一步提高转轴13工作稳定性的同时可以有效防止紧固管28的磨损,提高紧固管28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架1包括四个支撑腿111,支撑腿111之间均设有加固杆31。
使用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会无意踢到支撑腿1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加固杆31可以提高支撑腿111对于横向弯曲应力的抗弯能力,避免使用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出现踢断支撑腿111的情况,提高支撑架1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腿111一端固定有脚板3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支撑腿111和其放置之处的接触面积更大,进一步提高支撑架1整体的放置稳定性。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设置于支撑架(1)上的作业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台(2)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通孔(3),所述作业台(2)上端面环绕第一通孔(3)设有固定台(4),所述固定台(4)设有贯穿至第一通孔(3)的第二通孔(5);所述固定台(4)上方设有压缩台(6),所述压缩台(6)设有贯穿至第二通孔(5)的第三通孔(7),所述压缩台(6)上端面环绕有第三通孔(7)设置的卡槽(8),所述压缩台(6)下端面和作业台(2)上端面之间通过压缩件(9)固定;
所述压缩台(6)侧壁设有固定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装载有感应器(11);所述作业台(2)上端面设有与安装板(10)同侧的感应装置;
所述作业台(2)下端面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一端固定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依次贯穿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5)后置于第三通孔(7)内、同时连接有置物台(14),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控制转轴(13)带动置物台(14)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台(6)下端面设有与固定台(4)上端面适配的压缩凹槽(15),所诉压缩台(6)下压后固定台(4)上端面嵌至压缩凹槽(1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4)上端面环绕第二通孔(5)设有若干隔固定槽(16),所述固定槽(16)槽底设有滑移孔(17);所述压缩件(9)包括互相连接的压缩弹簧(91)和压缩管(92),所述压缩管(92)一端固定至压缩台(6)下端面,所述压缩弹簧(91)一端固定至固定槽(16);所述压缩管(92)内设有限位杆(922),所述限位杆(922)一端固定至压缩台(6)下端面、且另一端伸至滑移孔(17)内并与之滑移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气缸(18)和摆杆(19),所述驱动气缸(18)包括伸缩端(181),所述驱动气缸(18)一端通过固定柱(20)固定至作业台(2)下、且其伸缩端(181)连接有铰接块(21);所述铰接块(21)一端开有铰接槽(22),所述摆杆(19)一端插至铰接槽(22),铰接块(21)一侧设有依次贯穿铰接块(21)此侧、摆杆(19)后插至铰接块(21)另一侧的固定杆(23);所述摆杆(19)一端与转轴(13)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包括Z型板(24)以及固定于Z型板(24)一端的感应板(25),所述感应板(25)一端开有感应槽(26),所述感应槽(26)上下槽壁开口、且其两外两个槽壁设有反馈器(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3)外壁套有紧固管(28),所述紧固管(28)一端固定至作业台(2)下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管(28)与作业台(2)固定的一端环绕管口开有环状凹槽(29),所述环状凹槽(29)内嵌有轴承(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包括四个支撑腿(111),所述支撑腿(111)之间均设有加固杆(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11)一端固定有脚板(32)。
CN202121368024.4U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 Active CN217097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8024.4U CN217097477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8024.4U CN217097477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97477U true CN217097477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76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68024.4U Active CN217097477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97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86911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翻转装置
CN217097477U (zh) 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
CN108620875A (zh) 一种平台化智能制造系统
CN113246057A (zh) 一种差速机左壳的旋转定位装置
CN210567226U (zh) 一种营销数据展示装置
CN219112581U (zh) 一种金属管道折弯装置
CN209086807U (zh) 一种电脑一体机用移动支架
CN108817677B (zh) 铭牌激光标识自动打标装置及自动打标方法
CN2921185Y (zh) 无轨运动舞台
CN21567745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8590276A (zh) 俯仰式立体车库
EP1826156A3 (en) Turntable
CN207593209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螺丝机
CN209998951U (zh) 一种汽车轮毂的抛光装置
CN210489423U (zh) 一种便捷式变压器线圈翻转装置
CN209999963U (zh) 一种工程设计用绘图装置
CN201231225Y (zh) 液压翻转弧形筛
CN208008121U (zh) 一种卷布装置
CN111774791A (zh) 一种发动机排气管焊接工装
CN206614063U (zh) 一种灯壳自动打孔装置
CN220869445U (zh) 一种巷道液压支架的支护机构
CN208826047U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多功能平台
CN210865130U (zh) 一种便携式俄语教学用投影装置
CN213339347U (zh) 一种机械教学用展示装置
CN117260246B (zh) 一种功率放大器外壳加工用翻转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