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93688U - 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93688U
CN217093688U CN202220768130.XU CN202220768130U CN217093688U CN 217093688 U CN217093688 U CN 217093688U CN 202220768130 U CN202220768130 U CN 202220768130U CN 217093688 U CN217093688 U CN 217093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s
sets
rotating shaft
shell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681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美丽
王绅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Changcheng Wear Resistant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Changcheng Wear Resistant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Changcheng Wear Resistant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Changcheng Wear Resistant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681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93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93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93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挤压粉碎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其提高便捷性,提高物料粉碎效率;包括壳体、双进料机构、转轴、辊压轮、齿轮、支撑板、减速机、电机、转动轴、粉碎机构、出料机构和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安装在壳体底端,壳体内部有腔室,壳体顶端有进料口,双进料机构安装在进料口上,两组转轴转动安装在腔室中,两组辊压轮分别在腔室中安装在两组转轴上,两组齿轮分别安装在两组转轴上,两组齿轮啮合,支撑板和减速机均安装在壳体前端,电机安装在支撑板底端,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后端连接减速机输入端,减速机输出端连接一组转轴的前端,粉碎机构安装在腔室中。

Description

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挤压粉碎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双进料控制物料进行挤压粉碎的辅助装置,其在物料挤压粉碎的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引用。
现有的辊压机在对物料进行挤压粉碎时,一般是通过两个辊压轮相对转动从而对物料进行挤压,不能进行二次加工,导致物料挤压粉碎效果较低,影响物料的后续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便捷性,提高物料粉碎效率的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包括壳体、双进料机构、转轴、辊压轮、齿轮、支撑板、减速机、电机、转动轴、粉碎机构、出料机构和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安装在壳体底端,壳体内部有腔室,壳体顶端有进料口,双进料机构安装在进料口上,两组转轴转动安装在腔室中,两组辊压轮分别在腔室中安装在两组转轴上,两组齿轮分别安装在两组转轴上,两组齿轮啮合,支撑板和减速机均安装在壳体前端,电机安装在支撑板底端,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后端连接减速机输入端,减速机输出端连接一组转轴的前端,粉碎机构安装在腔室中,粉碎机构在两组辊压轮下方,用于对物料的二次粉碎和搅拌,出料机构安装在壳体底端;将待挤压粉碎的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腔室,同时双进料机构对物料的进料量进行调节,启动电机,使转动轴通过减速机带动一组转轴转动,从而使两组转轴通过两组齿轮的配合下分别带动两组辊压轮进行相向转动,从而使两组辊压轮对进入腔室的物料进行初步挤压粉碎,同时电机带动粉碎机构对物料进行二次粉碎,粉碎好的物料通过出料机构排出即可,提高便捷性,提高物料粉碎的充分性。
优选的,粉碎机构包括旋转轴、粉碎杆、一号链轮、二号链轮和链条,旋转轴转动安装在腔室中,旋转轴前端延伸至壳体前侧,多组粉碎杆在腔室中安装在旋转轴上,二号链轮安装在旋转轴前端,一号链轮安装在转动轴上,一号链轮和二号链轮通过链条传动;启动电机使转动轴带动一号链轮快速转动,从而使一号链轮通过链条带动二号链轮快速转动,使旋转轴带动多组粉碎杆在腔室中快速转动,使多组粉碎杆对物料进行二次粉碎。
优选的,双进料机构包括立板、闸板、竖板、电动液压缸和调整板,两组立板均安装在壳体顶端,两组立板分别在进料口的前后两侧,两组闸板均转动安装在两组立板之间,两对竖板均安装在壳体顶端,每对竖板之间均转动安装有调整板,两组调整板的一端分别安装有电动液压缸,两组电动液压缸的移动端分别铰接两组闸板远离的一端;当需要对物料进行进料量的调整时,工作人员分别调整两组电动液压缸的长度,从而使两组闸板在两组立板的配合下对物料的进料空间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提高灵活性。
优选的,支撑机构包括支腿和支座,多组支腿均安装在壳体底端,多组支腿底端分别设置有支座;多组支腿和多组支座配合对壳体进行稳定支撑,提高稳定性。
优选的,出料机构包括出料管和阀门,出料管顶端连通壳体底端,阀门安装在出料管上;打开阀门,使粉碎好的物料通过出料管排出,提高便捷性。
优选的,还包括加强板,多组支腿上分别设置有加强板,多组加强板顶端均连接壳体底端;壳体和多组支腿通过多组加强板加强连接,提高连接强度。
优选的,还包括震动电机,两组震动电机均安装在壳体底端;需要排料时,打开两组震动电机,使物料在腔室中快速排出同时防止物料堵塞,提高排料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待挤压粉碎的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腔室,同时双进料机构对物料的进料量进行调节,启动电机,使转动轴通过减速机带动一组转轴转动,从而使两组转轴通过两组齿轮的配合下分别带动两组辊压轮进行相向转动,从而使两组辊压轮对进入腔室的物料进行初步挤压粉碎,同时电机带动粉碎机构对物料进行二次粉碎,粉碎好的物料通过出料机构排出即可,提高便捷性,提高物料粉碎的充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壳体和支撑板等结构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壳体;2、转轴;3、辊压轮;4、齿轮;5、支撑板;6、减速机;7、电机;8、转动轴;9、旋转轴;10、粉碎杆; 11、一号链轮;12、二号链轮;13、链条;14、立板;15、闸板;16、竖板;17、电动液压缸;18、调整板;20、支腿;21、支座;22、出料管;23、阀门;24、加强板;25、震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包括壳体1、转轴2、辊压轮3、齿轮4、支撑板5、减速机6、电机7、转动轴8、旋转轴9、粉碎杆10、一号链轮11、二号链轮12、链条13、立板14、闸板15、竖板16、电动液压缸17、调整板18、支腿20、支座21、出料管22、阀门23、加强板24和震动电机25,多组支腿20均安装在壳体1底端,多组支腿20底端分别设置有支座21,壳体1内部有腔室,壳体1顶端有进料口,两组立板14均安装在壳体1顶端,两组立板14分别在进料口的前后两侧,两组闸板15均转动安装在两组立板14之间,两对竖板16 均安装在壳体1顶端,每对竖板16之间均转动安装有调整板18,两组调整板18的一端分别安装有电动液压缸17,两组电动液压缸17的移动端分别铰接两组闸板15远离的一端,两组转轴2转动安装在腔室中,两组辊压轮3分别在腔室中安装在两组转轴2上,两组齿轮4分别安装在两组转轴2上,两组齿轮4啮合,支撑板5和减速机6均安装在壳体1 前端,电机7安装在支撑板5底端,电机7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8,转动轴8的后端连接减速机6输入端,减速机6输出端连接一组转轴2的前端,旋转轴9转动安装在腔室中,旋转轴9前端延伸至壳体1前侧,多组粉碎杆10在腔室中安装在旋转轴9上,二号链轮12安装在旋转轴9前端,一号链轮11安装在转动轴8上,一号链轮11和二号链轮12通过链条13 传动,出料管22顶端连通壳体1底端,阀门23安装在出料管22上,多组支腿20上分别设置有加强板24,多组加强板24顶端均连接壳体1底端,两组震动电机25均安装在壳体1底端。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其在工作时,将待挤压粉碎的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腔室,工作人员分别调整两组电动液压缸17的长度,从而使两组闸板15在两组立板14 的配合下对物料的进料空间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启动电机7,使转动轴8通过减速机6带动一组转轴2转动,从而使两组转轴2通过两组齿轮 4的配合下分别带动两组辊压轮3进行相向转动,从而使两组辊压轮3 对进入腔室的物料进行初步挤压粉碎,电机7使转动轴8带动一号链轮 11快速转动,从而使一号链轮11通过链条13带动二号链轮12快速转动,使旋转轴9带动多组粉碎杆10在腔室中快速转动,使多组粉碎杆10对物料进行二次粉碎,打开两组震动电机25,打开阀门23,使粉碎好的物料通过出料管22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的辊压轮 3、齿轮4、减速机6、电机7、一号链轮11、二号链轮12、链条13、阀门23和震动电机25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而无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付出创造性劳动。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双进料机构、转轴(2)、辊压轮(3)、齿轮(4)、支撑板(5)、减速机(6)、电机(7)、转动轴(8)、粉碎机构、出料机构和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安装在壳体(1)底端,壳体(1)内部有腔室,壳体(1)顶端有进料口,双进料机构安装在进料口上,两组转轴(2)转动安装在腔室中,两组辊压轮(3)分别在腔室中安装在两组转轴(2)上,两组齿轮(4)分别安装在两组转轴(2)上,两组齿轮(4)啮合,支撑板(5)和减速机(6)均安装在壳体(1)前端,电机(7)安装在支撑板(5)底端,电机(7)输出端设置有转动轴(8),转动轴(8)的后端连接减速机(6)输入端,减速机(6)输出端连接一组转轴(2)的前端,粉碎机构安装在腔室中,粉碎机构在两组辊压轮(3)下方,用于对物料的二次粉碎和搅拌,出料机构安装在壳体(1)底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粉碎机构包括旋转轴(9)、粉碎杆(10)、一号链轮(11)、二号链轮(12)和链条(13),旋转轴(9)转动安装在腔室中,旋转轴(9)前端延伸至壳体(1)前侧,多组粉碎杆(10)在腔室中安装在旋转轴(9)上,二号链轮(12)安装在旋转轴(9)前端,一号链轮(11)安装在转动轴(8)上,一号链轮(11)和二号链轮(12)通过链条(13)传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双进料机构包括立板(14)、闸板(15)、竖板(16)、电动液压缸(17)和调整板(18),两组立板(14)均安装在壳体(1)顶端,两组立板(14)分别在进料口的前后两侧,两组闸板(15)均转动安装在两组立板(14)之间,两对竖板(16)均安装在壳体(1)顶端,每对竖板(16)之间均转动安装有调整板(18),两组调整板(18)的一端分别安装有电动液压缸(17),两组电动液压缸(17)的移动端分别铰接两组闸板(15)远离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机构包括支腿(20)和支座(21),多组支腿(20)均安装在壳体(1)底端,多组支腿(20)底端分别设置有支座(2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出料机构包括出料管(22)和阀门(23),出料管(22)顶端连通壳体(1)底端,阀门(23)安装在出料管(22)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24),多组支腿(20)上分别设置有加强板(24),多组加强板(24)顶端均连接壳体(1)底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震动电机(25),两组震动电机(25)均安装在壳体(1)底端。
CN202220768130.XU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 Active CN217093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8130.XU CN217093688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8130.XU CN217093688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93688U true CN217093688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77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68130.XU Active CN217093688U (zh) 2022-03-29 2022-03-29 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936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093688U (zh) 一种辊压机双进料电动控制系统
CN113786905B (zh) 一种水泥生料球磨机
CN111570004A (zh) 一种用于药材加工用往复式碾碎装置
CN213377107U (zh) 一种液压复合辊式破碎机
CN218486070U (zh) 一种淀粉生产用加工设备
CN115445717A (zh) 一种建筑混凝土再生骨料的筛分研磨机
CN211051597U (zh) 一种中药多级粉碎及筛分装置
CN211290732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环保型垃圾处理装置
CN103831377B (zh) 一种用于滚丝机长螺栓滚丝全自动上料卸料机
CN219232631U (zh) 一种石块破碎机
CN219168621U (zh) 一种藜芦粉碎机
CN219400317U (zh) 一种粉碎机自动正反转及过载保护结构
CN220697058U (zh) 一种工业固废自动化清理设备
CN213611575U (zh) 一种杂粮茶生产用原料研磨装置
CN218486174U (zh) 一种用于纤维板制备的原料粉碎装置
CN219210097U (zh) 一种物料的破碎装置
CN215466076U (zh) 一种双轴卧式筛分机控料进料斗
CN220460792U (zh) 一种沙棘果粉生产的筛分机
CN220129235U (zh) 可降解塑料袋的高效生产线
CN217663611U (zh) 一种大米加工用的磨粉装置
CN220143480U (zh) 一种饲料破碎机
CN216361123U (zh) 一种紧凑型分动箱总成
CN219752254U (zh) 一种双筒立式榨油机
CN212855910U (zh) 研磨设备
CN219262378U (zh) 一种扒渣机的背式双油缸龙头转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