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74623U - 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74623U
CN217074623U CN202221004936.8U CN202221004936U CN217074623U CN 217074623 U CN217074623 U CN 217074623U CN 202221004936 U CN202221004936 U CN 202221004936U CN 217074623 U CN217074623 U CN 217074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cover
electric bicycle
rollover prevention
mounting panel
protection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0493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00493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74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74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74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该防侧翻装置安装于电动自动车的车架上,包括前左防护罩、前右防护罩、后左防护罩和后右防护罩,前部的防护罩分别固定于车架前端把手的下方且位于左右两侧,后部的防护罩固定于车架后部且位于左右两侧,防护罩上均设置有安放腔室,安放腔室的出口处铰接有防护盖,防护盖与安装腔体之间设置有快速锁定结构;安装腔室内安装有安全气囊组件,安全气囊组件的电点火装置与总控制器内的防侧翻控制器电连接,车架上还设置有双轴倾角传感器,双轴倾角传感器与防侧翻控制器之间电连接;该装置提高了气囊弹出的灵敏度与判断能力的准确性,更好保护人体免受压伤,并且能极大的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属于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现代化科技发展与产业发展更新换代进程中,新能源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低碳出行已成为一种前景广阔的节约型新能源,交通工具使用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其中电动自行车的出现为消费者带来更加轻量化、便捷、节能、环保,使用电动自行车的人群多为18到60岁之间,但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频发,大多数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由于突发情况不能做到迅速反应,发生交通事故侧翻,从而造成腿部的压伤,无法及时逃脱造成生命危险。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对骑车人的防护主要是通过佩戴头盔,而另一种结构形式的防护是2011年专业骑行用品制造商DA1NESE发布的一套内置安全气囊的摩托车骑行服。显然目前的安全防护主要针对高速运行中的碰撞,且价格高昂,应用并不普遍,无法做到大众化,并没有专门针对电动自行车侧翻事故的防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该装置通电骑行时能通过双轴倾角传感器对车辆角度进行实时检测,再通过防侧翻控制器控制安全气囊组件的开启,这样更好保护人体免受压伤,并且能极大的节约成本。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该防侧翻装置安装于电动自动车的车架上,包括结构相同的前左防护罩、前右防护罩、后左防护罩和后右防护罩,所述前左防护罩和前右防护罩分别固定于所述电动自动车的车架前端把手的下方且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后左防护罩和后右防护罩固定于所述电动自动车的车架后部且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前左防护罩、前右防护罩、后左防护罩和后右防护罩上均设置有安放腔室,所述安放腔室的出口处铰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与安装腔体之间设置有快速锁定结构;所述安装腔室内安装有压缩后的安全气囊组件,所述安全气囊组件的电点火装置与电动自行车的总控制器内的防侧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电动自动车是否倾斜的双轴倾角传感器,所述双轴倾角传感器与电动自行车的防侧翻控制器之间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快速锁定结构包括伸缩弹性滑动安装于所述防护盖或者安放腔室的出口口沿处的至少两个锁销,所述安放腔室的出口口沿处或者防护盖上设置有方便锁销插入的沉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快速锁定结构包括相互磁吸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嵌入所述防护盖内,所述第二磁铁嵌入所述的安放腔室的出口口沿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前左防护罩、前右防护罩、后左防护罩和后右防护罩均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车架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车架的前部和后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左支撑杆、前右支撑杆、后左支撑杆和后右支撑杆,所述前左支撑杆、前右支撑杆、后左支撑杆和后右支撑杆上分别固定有前左安装板、前右安装板、后左安装板、后右安装板,所述前左防护罩、前右防护罩、后左防护罩和后右防护罩均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于前左安装板、前右安装板、后左安装板、后右安装板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前左防护罩和后左防护罩的出口朝向方向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45-65°,所述前右防护罩和后右防护罩的出口朝向方向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45-65°。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安全气囊组件包括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充气弹出时成L形,所述前左防护罩内的气囊本体和后左防护罩内的气囊本体弹出时水平部相互接触,所述前右防护罩内的气囊本体和后右防护罩内的气囊本体弹出时水平部相互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电动自动车的车速传感器与所述防侧翻控制器电连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由于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该防侧翻装置安装于电动自动车的车架上,包括结构相同的前左防护罩、前右防护罩、后左防护罩和后右防护罩,所述前左防护罩和前右防护罩分别固定于所述电动自动车的车架前端把手的下方且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后左防护罩和后右防护罩固定于所述电动自动车的车架后部且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前左防护罩、前右防护罩、后左防护罩和后右防护罩上均设置有安放腔室,所述安放腔室的出口处铰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与安装腔体之间设置有快速锁定结构;所述安装腔室内安装有压缩后的安全气囊组件,所述安全气囊组件的电点火装置与电动自行车的总控制器内的防侧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电动自动车是否倾斜的双轴倾角传感器,所述双轴倾角传感器与电动自行车的防侧翻控制器之间电连接,在电瓶车通电后,电瓶车行驶过程中,双轴倾角传感器实时监测电瓶车的倾斜角度,倾斜角度过大时,双轴倾角传感器发送电信号给防侧翻控制器,此时防侧翻控制器给安全气囊组件的电点火装置发送信号,弹开安全气囊,对人员进行保护;该装置通电后能通过双轴倾角传感器对车辆角度进行实时检测,再通过防侧翻控制器控制安全气囊组件的开启,这样更好保护人体免受压伤,并且能极大的节约成本。
又由于所述快速锁定结构包括伸缩弹性滑动安装于所述防护盖或者安放腔室的出口口沿处的至少两个锁销,所述安放腔室的出口口沿处或者防护盖上设置有方便锁销插入的沉孔,这样能有效关闭安放腔室的出口,有效防止安全气囊掉出,由于采用弹性卡扣式的结构,在安全气囊弹出过程中,受到安全气囊的推力也能被迅速的顶开,弹出安全气囊,提高安全性。
又由于所述快速锁定结构包括相互磁吸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嵌入所述防护盖内,所述第二磁铁嵌入所述的安放腔室的出口口沿内,对防护盖的进一步吸附,使防护盖能准确吸附在安防腔室出口处并且不阻碍安全气囊的弹出。
又由于所述前左防护罩、前右防护罩、后左防护罩和后右防护罩均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车架上,这样在防护罩使用过后能方便更换,电动自行车能进行重复利用,从而节省使用成本。
又由于所述车架的前部和后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左支撑杆、前右支撑杆、后左支撑杆和后右支撑杆,所述前左支撑杆、前右支撑杆、后左支撑杆和后右支撑杆上分别固定有前左安装板、前右安装板、后左安装板、后右安装板,所述前左防护罩、前右防护罩、后左防护罩和后右防护罩均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于前左安装板、前右安装板、后左安装板、后右安装板上,通过螺栓连接方便快捷且安装牢固。
又由于所述前左防护罩和后左防护罩的出口朝向方向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45-65°,所述前右防护罩和后右防护罩的出口朝向方向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45-65°,这样设置能够在弹出气囊时,能够避免侧翻的同时最大程度的给人体提供支撑和缓冲,并且气囊弹出后支撑地面时也给与了足够的空间方便骑行人逃离。
又由于所述安全气囊组件包括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充气弹出时成L形,所述前左防护罩内的气囊本体和后左防护罩内的气囊本体弹出时水平部相互接触,所述前右防护罩内的气囊本体和后右防护罩内的气囊本体弹出时水平部相互接触,这样左侧和右侧气囊本体弹出后,均形成U形气囊,形成了两侧很好的支撑避免侧翻,并且在侧翻发生后人员失去重心摔倒时能接住摔倒的人员,增加缓冲力,减小损伤。
又由于所述电动自动车的车速传感器与所述防侧翻控制器电连接,在车速较低时,人员驾驶时一般不会发生侧翻等意外情况,因此可以设定一个触发速度,例如速度为15公里每小时,当当前车速高于15公里发生侧翻会立刻弹出气囊保护人员,在该速度以下不会因一般自然原因或其它人为原因无意弹出,提高针对性,节约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方法,该电动自动车防侧翻方法使用了上述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电动自行车通电后,双轴倾角传感器实时检测电动自行车的倾角θ,当向左或者向右的倾角θ的值超过设定的倾角θ,则判断该电动自行车即将摔倒并将信号传输给防侧翻控制器,防侧翻控制器发出引爆信号,使对应侧的安全气囊组件的电点火装置点火引爆安全气囊组件内的火药粉和气体发生剂并产生大量气体,安全气囊组件从防护罩中弹出并支撑地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防侧翻控制器还检测电动自行车的实时行驶速度V,当行驶速度V超过设定的车速V时,发出引爆信号;当行驶速度V低于设定的车速V时,不发出引爆信号。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由于电动自行车通电后,双轴倾角传感器实时检测电动自行车的倾角θ,当向左或者向右的倾角θ的值超过设定的倾角θ,则判断该电动自行车即将摔倒并将信号传输给防侧翻控制器,防侧翻控制器发出引爆信号,使对应侧的安全气囊组件的电点火装置点火引爆安全气囊组件内的火药粉和气体发生剂并产生大量气体,安全气囊组件从防护罩中弹出并支撑地面,该方法能实时检测电动自行车的倾角,并且在倒地前及时触发安全气囊,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判断能力,更好避免人员压伤,提高安全性能。
又由于所述防侧翻控制器还检测电动自行车的实时行驶速度V,当行驶速度V超过设定的车速V时,发出引爆信号;当行驶速度V低于设定的车速V时,不发出引爆信号,这样能区分所需打开安全气囊的场合,低于设定车速V不会因一般自然原因或其它人为原因无意弹出,提高针对性,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囊弹出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囊弹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护罩开启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中:1、总控制器;2、防侧翻控制器;3、前左支撑杆;4、前右支撑杆;5、后左支撑杆;6、后右支撑杆;7、前左安装板;8、前右安装板;9、后左安装板;10、后右安装板;11、前左防护罩;12、前右防护罩;13、后左防护罩;14、后右防护罩;15、安放腔室;151、锁销;152、第二磁铁;16、防护盖;161、沉孔;162、第一磁铁;17、坐凳;18、双轴倾角传感器;19、安全气囊组件;20、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该防侧翻装置安装于电动自动车的车架20上,包括结构相同的前左防护罩11、前右防护罩12、后左防护罩13和后右防护罩14,所述前左防护罩11和前右防护罩12分别固定于所述电动自动车的车架20前端把手的下方且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后左防护罩13和后右防护罩14固定于所述电动自动车的车架20后部且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前左防护罩11、前右防护罩12、后左防护罩13和后右防护罩14上均设置有安放腔室15,所述安放腔室 15的出口处铰接有防护盖16,所述防护盖16与安装腔体之间设置有快速锁定结构;所述安装腔室内安装有压缩后的安全气囊组件19,所述安全气囊组件19的电点火装置与电动自行车的总控制器1内的防侧翻控制器2电连接,所述车架20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电动自动车是否倾斜的双轴倾角传感器18,所述双轴倾角传感器18与电动自行车的防侧翻控制器2之间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轴倾角传感器18设置于坐凳17底部,所述总控制器1安装于车架20前端把手的中间位置,在电动自行车通电之后,电瓶车行驶过程中,双轴倾角传感器18运用陀螺仪根据偏侧方向判断角度,随着倾斜角度达到一定偏值时,会给防侧翻控制器2发送电信号,使用双轴倾角传感器18大大提高了灵敏度与判断能力的准确性,双轴倾角传感器18可以从市面上选购,防侧翻控制器2接收到将要侧翻的信号后,通过电点火装置,开启安全气囊及时防止车辆侧翻,对人员进行保护,起到良好的安全性
如图3所示,所述快速锁定结构包括伸缩弹性滑动安装于所述防护盖16上的两个锁销151,所述安放腔室15的出口口沿处设置有方便锁销151插入的沉孔161,通过锁销151和沉孔161配合形成卡扣连接,将防护盖16在安防腔室的出口处卡住,有效防止气囊掉出,并且也不会影响气囊的弹开,影响气囊的使用安全。当然锁销151和沉孔161的位置可以调换。
进一步的,所述快速锁定结构包括相互磁吸的第一磁铁162和第二磁铁152,所述第一磁铁162嵌入所述防护盖16内,所述第二磁铁152 嵌入所述的安放腔室15的出口口沿内,通过相互磁吸能进一步的使防护盖16板稳固的盖在安防腔室上,并且在锁定防护盖16板时有吸附作用能够方便快速锁定。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前左防护罩11、前右防护罩12、后左防护罩13和后右防护罩14均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车架20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架20的前部和后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左支撑杆3、前右支撑杆4、后左支撑杆5和后右支撑杆6,所述前左支撑杆3、前右支撑杆4、后左支撑杆5和后右支撑杆6上分别固定有前左安装板7、前右安装板8、后左安装板9、后右安装板10,所述前左防护罩11、前右防护罩12、后左防护罩13和后右防护罩14均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于前左安装板7、前右安装板8、后左安装板9、后右安装板10上,当防护罩使用过后,通过拆卸螺栓更换防护罩,使电动自行车重复利用,大大提高了经济性,后期也可以方便更换整个安全气囊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左防护罩11和后左防护罩13的出口朝向方向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45-65°,所述前右防护罩12和后右防护罩 14的出口朝向方向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45-65°,当行车过程中,倾斜角度超过30°时,双轴倾角传感器18判定为即将摔倒,因此立刻给防侧翻控制器2发送信号,这样气囊从45-65°的夹角弹开时能更快速的接触到地面,并且给电动自行车一个有效的支撑,防止侧翻,有效提高安全性。
如图2所示,所述安全气囊组件19包括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充气弹出时成L形,所述前左防护罩11内的气囊本体和后左防护罩13 内的气囊本体弹出时水平部相互接触,所述前右防护罩12内的气囊本体和后右防护罩14内的气囊本体弹出时水平部相互接触,将气囊设置成L形,这样前左防护罩11和后左防护罩13弹出后的气囊形成U形,同理,右侧的气囊弹出后也形成U形,单个气囊弹出时能起到有效支撑,再通过气囊之间相互接触形成U形能进一步的对电动自行车进行支撑,防止电动自行车的侧翻,当驾驶员不慎从车上摔倒时还能给予一定的缓冲来减小伤害,为延长侧翻后人员自主逃生时间或营救时间,该安全气囊不会自动泄气,需人为放气,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所述安全气囊还可以针对不同地点做出相应的改变,当山区较多,路陡崎岖,山路湿滑,坡多路滑,可以将安全气囊设置成防滑型,运用硅胶触底将气囊外部包裹,硅胶触点与地面形成的摩擦力变大,加大了防滑效果,可靠性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动自动车的车速传感器与所述防侧翻控制器 2电连接,当电动自行车不动或行驶缓慢时,一般不会出现严重事故,因此设定15公里每小时车速为触发装置初速度,当低于15公里每小时车速时,不会因一般自然原因或其它人为原因无意弹出,提高针对性,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首先对电动自行车进行通电,开始行驶,通过车速传感器测定速度,当低于15码时,车辆任何操作不会触发气囊弹开,当行驶速度超过15码后,双轴倾角传感器18开始检测车辆是否处于平衡,当车辆倾斜的超过30°(该角度可自定义),双轴倾角传感器18给防侧翻控制器2发送危险信号,判定车辆即将侧翻,安全气囊通过信号直接引爆,弹开防护盖16,充气后形成U形,在电动自行车侧翻中支撑电动自行车,保护人员安全。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方法,该电动自动车防侧翻方法使用了上述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电动自行车通电后,双轴倾角传感器18实时检测电动自行车的倾角θ,当向左或者向右的倾角θ的值超过设定的倾角θ,则判断该电动自行车即将摔倒并将信号传输给防侧翻控制器2,防侧翻控制器2发出引爆信号,使对应侧的安全气囊组件19的电点火装置点火引爆安全气囊组件19内的火药粉和气体发生剂并产生大量气体,安全气囊组件19从防护罩中弹出并支撑地面,这样能让双轴倾角传感器18准确做出判断,及时弹出气囊保护人员,减小伤害。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防侧翻控制器2还检测电动自行车的实时行驶速度V,当行驶速度V超过设定的车速V时,发出引爆信号;当行驶速度V低于设定的车速V时,不发出引爆信号,在V以下时,防止因一般自然原因或其它人为原因无意弹出,提高针对性,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该防侧翻装置安装于电动自动车的车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相同的前左防护罩、前右防护罩、后左防护罩和后右防护罩,所述前左防护罩和前右防护罩分别固定于所述电动自动车的车架前端把手的下方且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后左防护罩和后右防护罩固定于所述电动自动车的车架后部且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前左防护罩、前右防护罩、后左防护罩和后右防护罩上均设置有安放腔室,所述安放腔室的出口处铰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与安装腔体之间设置有快速锁定结构;所述安装腔室内安装有压缩后的安全气囊组件,所述安全气囊组件的电点火装置与电动自行车的总控制器内的防侧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电动自动车是否倾斜的双轴倾角传感器,所述双轴倾角传感器与电动自行车的防侧翻控制器之间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锁定结构包括伸缩弹性滑动安装于所述防护盖或者安放腔室的出口口沿处的至少两个锁销,所述安放腔室的出口口沿处或者防护盖上设置有方便锁销插入的沉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锁定结构包括相互磁吸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嵌入所述防护盖内,所述第二磁铁嵌入所述的安放腔室的出口口沿内。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左防护罩、前右防护罩、后左防护罩和后右防护罩均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车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前部和后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左支撑杆、前右支撑杆、后左支撑杆和后右支撑杆,所述前左支撑杆、前右支撑杆、后左支撑杆和后右支撑杆上分别固定有前左安装板、前右安装板、后左安装板、后右安装板,所述前左防护罩、前右防护罩、后左防护罩和后右防护罩均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于前左安装板、前右安装板、后左安装板、后右安装板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左防护罩和后左防护罩的出口朝向方向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45-65°,所述前右防护罩和后右防护罩的出口朝向方向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45-6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气囊组件包括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充气弹出时成L形,所述前左防护罩内的气囊本体和后左防护罩内的气囊本体弹出时水平部相互接触,所述前右防护罩内的气囊本体和后右防护罩内的气囊本体弹出时水平部相互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自动车的车速传感器与所述防侧翻控制器电连接。
CN202221004936.8U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 Active CN217074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04936.8U CN217074623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04936.8U CN217074623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74623U true CN217074623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04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04936.8U Active CN217074623U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746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9490C (zh) 乘坐者脱离检测装置
WO2017012424A1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汽车涉水救助系统
GB1588919A (en) Inflatable protectors for example for motor cyclists
JPH10506341A (ja) 車のエアバッグの電源を切る構造
US20210237821A1 (en) Scooter with safety device comprising an inflatable cushion
CN109229047A (zh) 一种汽车安全系统
CN217074623U (zh) 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
US20030155758A1 (en) Device for individual protection, comprising an airbag
CN114834570A (zh) 一种电动自动车防侧翻装置及防侧翻方法
WO2024017075A1 (zh) 一种设有安全气囊系统的车辆
KR101667476B1 (ko) 이륜차의 사이드 에어백 시스템
KR101463336B1 (ko) 자동차사고 경고용 에어백 결합체
CN110979233A (zh) 车辆落水自动逃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6186966U (zh) 一种可防止低速撞击而弹出的安全气囊
CN103523128A (zh) 两轮车安全气囊
CN1857946A (zh) 车外安全气囊
CN206510870U (zh) 一种气囊式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
CN100381301C (zh) 带有主动防撞气囊保护功能汽车保险杠
KR100756963B1 (ko) 자동차용 후드힌지의 충격흡수장치
CN102167006B (zh) 汽车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器
CN212911781U (zh) 一种摩托骑行服
CN206278055U (zh) 一种防止被方向盘前盖划伤且保护眼睛的安全气囊
CN2423162Y (zh) 汽车保险杠前撞安全气囊装置
CN201002575Y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装置
CN206436967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安全气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Feng Mei

Inventor after: Yang Rui

Inventor after: Wang Hui

Inventor after: OuYang Quan

Inventor after: Luo Wenzhang

Inventor after: Pu Chaohai

Inventor before: Feng Me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