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62678U - 电连接器的公端、母端、电连接器及供电或耗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的公端、母端、电连接器及供电或耗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62678U
CN217062678U CN202220656283.5U CN202220656283U CN217062678U CN 217062678 U CN217062678 U CN 217062678U CN 202220656283 U CN202220656283 U CN 202220656283U CN 217062678 U CN217062678 U CN 217062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lug
male end
patch
electric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562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磊
潘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unz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nz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nz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nzh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562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62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62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62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的公端,包括第一底座;接插端子固定凸台,突出设置于第一底座的一个侧面;接插端子固定凸台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接插端子安装槽,用于与对应的母端电连接的第一接插端子设置在该槽内;接插端子固定凸台被配置为能够以倾斜方式与对应的母端配合。一种电连接器的母端,包括第二底座;第一接插孔,下凹于第二底座的一个侧面;第一接插孔的至少一个壁设置有用于与对应的公端电连接的接触部;第一接插孔被配置为能够以倾斜方式与对应的公端配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公端和母端的电连接器及供电或耗电设备。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电池的快速插拔,满足电池斜插的功能需求。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的公端、母端、电连接器及供电或耗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公端、母端,使用该公端和母端的电连接器,以及供电或耗电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助力车、摩托车电池连接器主要采用“品”字形的三孔插头。该插头需要将插针对准插孔后插入,位置有偏差或者插入角度不对,就无法将插头连接至插孔。在其他类型的电池连接器中,虽然结构与“品”字形三孔插头不同,但是仍采用插针、插孔类型的配合,与“品”字形插头结构存在类似的缺陷。
由于现有技术中电池连接器的结构,电池无法实现快速插拔。此外,该类电池连接器需要电池以正确的角度连接,在一些需要电池斜插的场合,将导致电池无法顺利实现插拔。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电连接器公端、母端,使用该公端、母端的电连接器,能够实现电池的快速插拔,满足电池斜插的功能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的公端,包括:
第一底座;
接插端子固定凸台,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一个侧面;所述接插端子固定凸台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接插端子安装槽,用于与对应的母端电连接的第一接插端子设置在所述接插端子安装槽内;
所述接插端子固定凸台被配置为能够以倾斜插入方式实现与所述母端的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接插端子固定凸台呈长方体状,所述接插端子安装槽设置在所述接插端子固定凸台的至少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接插端子安装槽具有至少两个敞口,所述第一接插端子能够相对所述接插端子固定凸台弹性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所述接插端子固定凸台两侧的第二接插端子和第三接插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公端还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接插端子固定凸台两侧的定位柱。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接插端子呈中心对称布置,所述第二接插端子和所述第三接插端子呈中心对称布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的母端,包括:
第二底座;
第一接插孔,下凹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一个侧面;
所述第一接插孔的至少一个壁设置有用于与对应的公端电连接的接触部;
所述第一接插孔被配置为能够配合以倾斜插入的方式插入所述公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接插孔两侧的第二接插孔和第三接插孔。
进一步地,所述母端还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接插孔两侧的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公端和母端;
所述公端包括:
第一底座;
接插端子固定凸台,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一个侧面;所述接插端子固定凸台上设置有接插端子安装槽,用于与所述母端电连接的第一接插端子设置在所述接插端子安装槽内;
所述母端包括:
第二底座;
第一接插孔,下凹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一个侧面;所述第一接插孔的至少一个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插端子接触的接触部;
其中,所述接插端子固定凸台能够以倾斜插入的方式插入所述第一接插孔,使得所述第一接插端子和所述接触部接触而实现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公端还包括位于所述接插端子固定凸台两侧的第二接插端子和第三接插端子;所述母端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接插孔两侧的第二接插孔和第三接插孔;所述第二接插端子能够以倾斜插入的方式插入所述第二接插孔,所述第三接插端子能够以倾斜插入的方式插入所述第三接插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供电或耗电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或者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公端,或者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的母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接插端子固定凸台与对应的接插孔的配合,当公端和母端呈夹角的方式接触时,接插孔不会对接插端子固定凸台产生干涉,使得接插端子固定凸台能够落入接插孔内,实现有效的电连接,因此,该电连接器不仅能够以正对方式实现插拔,还能够以斜插的方式实现配合,倾斜角度从0度到30度均可以。
2、接插端子固定凸台与接插孔的配合,还可以实现快速插拔。
3、本实用新型中,公端和母端的整体结构分别呈中心对称,即定位柱及对应的定位槽、信号端子(第一接插端子)及对应的接插孔、正负电源接插端子(第二接插端子和第三接插端子)以及对应的接插孔分别呈对称设置,公端或母端中任意一个反转180°后,两者也能够成功连接,因此能够起到防止反插的目的。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公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4是公端的接插端子固定凸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公端的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电连接器母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公端,110-第一底座,111-第一侧面,120-接插端子固定凸台, 121-第一接插端子,122-接插端子安装槽,123-顶面,130-第二接插端子,140- 第三接插端子,150-定位柱,151-基部,152-尖部,160-连接部,200-母端,210- 第二底座,211-第二侧面,220-第一接插孔,221-接触部,230-第二接插孔,240- 第三接插孔,250-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为了阐释的目的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附图中没有具体示出的其他方式来实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通过该电连接器,将电池与外部大的供电或耗电设备连接,用于电池的充放电,尤其是车载电池的充放电。该电连接器包括公端100、母端200。使用时,将公端100插入母端200,从而实现外部供电设备或耗电设备与电池的电连接。
如图2和图5所示,公端100包括第一底座110,第一底座110上朝向母端200的第一侧面111设置有至少一个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接插端子固定凸台 120从第一侧面111往母端200方向突出而形成。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接插端子安装槽122,第一接插端子121设置在该接插端子安装槽122 内。公端100未插入母端200时,接插端子安装槽122内的第一接插端子121有一部分突出在固定凸台120外,突出的这部分能够相对固定凸台120弹性活动,即公端100插入母端200时,突出的该部分受到挤压能够往安装槽122方向偏移,当公端100从母端200中移除后,该部分在弹力作用下恢复至突出状态。
如图6所示,母端200包括第二底座210,第二底座210上朝向公端100的第二侧面211设置有与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对应的第一接插孔220,第一接插孔220的形状与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形状相匹配,第一接插孔220从第二侧面 211下凹而形成。第一接插孔220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接插端子121接触并实现电连接的接触部221。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可以插入到第一接插孔220内,第一接插端子121会受到挤压,其突出在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外的部分会克服弹力进入接插端子安装槽122内,并在弹力作用下,第一接插端子121与接触部 221实现紧密接触,实现电连接。其中,当公端100与母端200以呈夹角的位姿靠近时,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也能够顺利落入第一接插孔220内。
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是接插端子与接插孔相配合的结构。公端上具有多个接插端子,母端上具有多个对应的接插孔,当公端插入母端时,需要将接插段子和接插孔一一对应,才能顺利完成连接。一般来说,接插端子呈长形,接插孔是对应的孔状,接插端子在孔状结构引导下,才能顺利达到预设位置,实现电连接。在该方式中,只有接插端子与接插孔之间的角度基本呈直线即接插端子正对接插孔时,才能顺利完成连接。如果角度出现偏差,接插段子和接插孔的侧壁之间会产生干涉,从而阻碍插拔动作的实施。在本申请中,当公端100和母端200之间呈夹角的时候,也能够顺利完成插拔动作。公端100和母端200初始并不处于平行状态,两者之间存在夹角,两者的顶端之间的距离相比其他部分更接近,相应地,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和第一接插孔220之间也存在夹角。当公端100和母端200进一步接近时,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的顶端先与第一接插孔220的顶端先接触,从而形成接触线,随着公端100和母端200的继续靠近,由于接触线处形成阻挡,则公端100和母端200之间会以接触线为转轴相对转动,从而使得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能够顺利落入第一接插孔220内,形成配合。倾斜的角度从度到度均可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公端100和母端200之间仅需要实现电力传输,则相应地,可以仅在公端100上设置有一个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在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正负电极,母端200上设置有对应的一个第一接插孔220,在第一接插孔220的对应侧壁上设置正负接触部,从而实现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公端100和母端200之间需要实现电力传输和数据传输,相应地,如图2所示,除了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外,还可以在公端100上再设置第二接插端子130和第三接插端子140,其中,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上的第一接插端子121为信号端子;第二接插端子130和第三接插端子140为电源接插端子。为了保证三个接插端子能够顺利落入对应的接插孔,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 和第二接插端子130、第三接插端子140位于公端100的同一侧,可以大致呈平行设置。第二接插端子130和第三接插端子140可以分别位于接插端子固定凸台 120的两侧。相应地,在母端200上还设置有与第二接插端子130的形状匹配的第二接插孔230、以及与第三接插端子140的形状匹配的第三接插孔240。第二接插端子130和第三接插端子140可以设置为片状,当其与对应的接插孔配合时,也能产生如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与第一接插孔220类似的效果,即第二接插端子130和第三接插端子140能够与对应的接插孔呈倾斜方式插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承载电源正负极接插端子也可以通过一个固定凸台实现,参照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的结构,将正负极分别设置在该凸台的两侧,对应地,母端200上设置与之配合的接插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的形状呈长方体,第一接插端子121设置在长方体的侧壁上。当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插入对应的第一接插孔220时,第一接插端子121与第一接插孔220的侧壁的接触部221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插端子安装槽122可以设置至少两个以上的敞口,使得第一接插端子121至少有两个面暴露在外,以增大电接触的面积,提高传导能力。安装槽122从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上朝向母端200的顶面123贯穿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的侧壁,然后将第一接插端子121安装在该接插端子安装槽122 内,同时,第一接插端子121具有弹性,且位于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侧面的至少部分突出在接插端子安装槽122之外。当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插入对应的第一接插孔220时,第一接插端子121上突出的部分会往接插端子安装槽122内收缩,由于弹力的作用,该部分能够紧紧地抵靠在第一接插孔220的接触部221上,从而保证接触顺畅。同时,在第一接插孔220的底面也设置与第一接插端子121 对应的接触部,这样第一接插端子121从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的顶面123露出的部分亦能够用于实现电连接,进一步增大接触面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呈长方体的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上可以设置多个第一接插端子121,均匀分布在凸台的两侧。位于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上同一侧的若干个第一接插端子121彼此间隔开,相互之间无干涉。
第二接插端子130和第三接插端子140分别实现正负极的电力传输,为了增大接触面积,第二接插端子130和第三接插端子140整体可以由金属片形成,或者采用金属片包裹,以作为正负极。对应地,第二接插孔230和第三接插孔240 的侧壁可以全部由金属片覆盖,或者用金属片覆盖其侧壁的至少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接插端子130和第三接插端子140的顶部可设置为弧形,以更顺利地与对应的接插孔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公端100还包括至少一个定位柱150,定位柱150与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位于公端100的同一侧,可以大致呈平行设置。对应地,在母端200上设置有定位槽250,定位柱150可以插入定位槽250内,实现定位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柱150包括基部151和尖部152,基部 151的一端连接至公端100,尖部152设置在基部151的另一端,尖部152的尺寸小于基部151,当定位柱150与定位槽250配合时,尖部152先进入定位槽250 内,从而能够保证定位柱150与定位槽250顺利配合。基部151呈方体,从基部151的顶端往定位槽250方向逐渐缩小而形成尖部152,尖部152呈梯形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部151为圆柱形,尖部152为圆台形。定位柱150的数量可以实际需要求设置,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定位柱150,分别位于公端100的相对两侧。相应地,在母端200的第一接插孔220两侧分别设置两个定位槽25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插端子121在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上呈对称布置,例如,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为长方体状,第一接插端子121分别位于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的两侧且对称分布,这样,当公端100旋转180°后,第一接插端子121仍能够与对应的母端200配合。第二接插端子130和第三接插端子140、两个定位柱150也可以对称设置;对应地,母端200上的接插孔、定位槽与公端 100上的接插端子、定位柱对应,也呈中心对称布置;这样,公端100和母端200 的整体结构分别呈中心对称,从而达到有效防止反插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将公端100或母端200安装在供电或耗电设备上,在公端100或母端200上还设置有连接部160。这里以公端100 为例,如图所示,公端100上与第一侧面111相对的第三侧面设置有连接部160,连接部160可以根据实际要安装的设备上对应的形状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60设置为壳状结构,包括一侧开口的壳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供电或耗电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母端 200,或者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公端100,或者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供电设备可以是换电柜、电池、公共充电头等,耗电设备可以是电驱车辆等。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2)

1.一种电连接器的公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底座(110);
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110)的一个侧面(111);所述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接插端子安装槽(122),用于与对应的母端(200)电连接的第一接插端子(121)设置在所述接插端子安装槽(122)内;
所述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被配置为能够以倾斜插入方式实现与所述母端(200)的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公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呈长方体状,所述接插端子安装槽(122)设置在所述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的至少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公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端子安装槽(122)具有至少两个敞口,所述第一接插端子(121)能够相对所述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弹性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公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两侧的第二接插端子(130)和第三接插端子(14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公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100)还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两侧的定位柱(15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公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接插端子(121)呈中心对称布置,所述第二接插端子(130)和所述第三接插端子(140)呈中心对称布置。
7.一种电连接器的母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底座(210);
第一接插孔(220),下凹于所述第二底座(210)的一个侧面;
所述第一接插孔(220)的至少一个壁设置有用于与对应的公端(100)电连接的接触部(221);
所述第一接插孔(220)被配置为能够配合以倾斜插入的方式插入所述公端(10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的母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接插孔(220)两侧的第二接插孔(230)和第三接插孔(24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的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200)还包括至少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接插孔(220)两侧的定位槽(250)。
10.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公端(100)和母端(200);
所述公端(100)包括:
第一底座(110);
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突出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110)的一个侧面(111);所述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上设置有接插端子安装槽(122),用于与所述母端(200)电连接的第一接插端子(121)设置在所述接插端子安装槽(122)内;
所述母端(200)包括:
第二底座(210);
第一接插孔(220),下凹于所述第二底座(210)的一个侧面(211);所述第一接插孔(220)的至少一个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插端子(121)接触的接触部(221);
其中,所述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能够以倾斜插入的方式插入所述第一接插孔(220),使得所述第一接插端子(121)和所述接触部(221)接触而实现电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100)还包括位于所述接插端子固定凸台(120)两侧的第二接插端子(130)和第三接插端子(140);所述母端(20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接插孔(220)两侧的第二接插孔(230)和第三接插孔(240);所述第二接插端子(130)能够以倾斜插入的方式插入所述第二接插孔(230),所述第三接插端子(140)能够以倾斜插入的方式插入所述第三接插孔(240)。
12.一种供电或耗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11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公端(100),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的母端(200)。
CN202220656283.5U 2022-03-24 2022-03-24 电连接器的公端、母端、电连接器及供电或耗电设备 Active CN217062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56283.5U CN217062678U (zh) 2022-03-24 2022-03-24 电连接器的公端、母端、电连接器及供电或耗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56283.5U CN217062678U (zh) 2022-03-24 2022-03-24 电连接器的公端、母端、电连接器及供电或耗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62678U true CN217062678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67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56283.5U Active CN217062678U (zh) 2022-03-24 2022-03-24 电连接器的公端、母端、电连接器及供电或耗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626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66319U (zh) 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19246994U (zh) 电连接器、底座及电连接器与底座组合
TWM546612U (zh) 可正反插拔的電源插頭與電源插座及其組合結構
CN217823590U (zh) 母线插接结构及配电系统
WO2019140791A1 (zh) 数据线连接结构、连接头、连接座、数据线及usb插接头
CN217062678U (zh) 电连接器的公端、母端、电连接器及供电或耗电设备
CN206422345U (zh) 一种模块化印制板式矩形混装插头连接器
CN212011459U (zh) 一种配对精准的防呆光伏连接器
CN216121000U (zh) 电连接器的公端、母端、电连接器及供电或耗电设备
CN111883957B (zh) 混合型线对线连接器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源供应装置
CN212257925U (zh) 一种可插拔连接的导电线
CN219833250U (zh) 可正反插的电连接装置
CN110391562B (zh) 一种转接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16759835B (zh) 供电设备电源连接插接装置
CN220382397U (zh) 公端连接器、连接器组件、电子产品及玩具
CN111817239A (zh) 一种插接箱
CN216872421U (zh) 一种弹片端子及排插
CN216251263U (zh) 插头、插座及连接器组件
CN215299692U (zh) 一种多位排列的电源连接器
CN212725685U (zh) 一种电连接器公端
CN214153345U (zh) 插接头、插接座、连接器和储能设备
CN221041712U (zh) 插入定位式电连接装置
CN219833095U (zh) 一种pcb板对线材连接器
CN210866640U (zh) 一种胶芯低高度连接器
CN215869899U (zh) 插接装置和连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