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58489U - 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58489U
CN217058489U CN202121278593.XU CN202121278593U CN217058489U CN 217058489 U CN217058489 U CN 217058489U CN 202121278593 U CN202121278593 U CN 202121278593U CN 217058489 U CN217058489 U CN 217058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hole
heat exchanger
extension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785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金华
王杰
邵中存
刘长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engchuang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engchuang Hea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engchuang Heat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engchuang Hea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785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58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58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584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以及固定到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的管道,所述管道包括流入口和流出口,所述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均设有供管道穿过的通孔。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置于通孔内的加热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交换器通过在通孔内设置加热器,加热器产生热量,避免热交换器上有霜产生。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尤其是一种带有加热器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热交换器一般包括并列设置的翅片以及固定到翅片的管道。管道包括流入口以及流出口。介质经由流入口流入管道并从流出口流出,从而完成了热交换。为了将管道固定到翅片上,翅片上开设有通孔。管道自通孔穿过翅片。当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由于蒸发器在工作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蒸发器的表面上产生霜,从而影响到蒸发器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除霜的热交换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以及固定到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的管道,所述管道包括流入口和流出口,所述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均设有供管道穿过的通孔。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置于通孔内的加热件。
优选地,所述通孔包括位于一端的呈圆形的第一通孔、位于另一端且呈圆形的第二通孔以及将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的且呈矩形的第三通孔,所述管道置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所述加热件置于第二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加热件包括第一臂部、第二臂部以及将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均设有向外侧凸起的突出部。
优选地,所述突出部置于相邻的两个翅片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翅片包括固定到第一翅片且自第一翅片向第二翅片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端部抵持到第二翅片,所述管道自延伸部穿过且延伸部的内表面与管道的外表面贴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包括环绕第一通孔设置的第一延伸部以及环绕第二通孔设置的第二延伸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均设有面向对方的开口,所述开口均与第三通孔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通过组装的方式固定到第一翅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翅片包括基部以及若干个平行设置且自基部向第二翅片延伸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包括与基部平行设置的底部以及将底部与基部连接起来的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
优选地,所述基部和底部上均设有延伸部,位于基部上的延伸部的高度等于位于底部上的延伸部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交换器通过在通孔内设置加热器,加热器产生热量,避免热交换器上有霜产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图4为加热器的立体图。
图5为第二翅片的立体图。
图6为第二翅片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7为第二翅片的另俯视图。
图8为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组合在一起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交换器100,其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翅片2和第二翅片1、以及固定到第一翅片2和第二翅片1的管道3。管道3包括流入口31和流出口32。介质自流入口31流入管道3,流经管道3,接着从流出口32流出。通过设置翅片,以增加管道3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管道3与外界的热交换接触面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方式中仅标识了第一翅片2和第二翅片1。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可以设置不同数量的翅片。
参见图3至图4所示,热交换器100还包括置于通孔内的加热件4。热交换器100在用作蒸发器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得翅片和管道的表面结霜,进而会影响热交换的效率。通过设置加热件4,加热件4工作时产生热量,从而可以去除翅片和管道表面的结霜。图中虽然仅示意性的画出了一个加热件4,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可以在其它的通孔中也设置加热件。
加热件4包括第一臂部41、第二臂部42以及将第一臂部41和第二臂部42相连接的连接部43。第一臂部41和第二臂部42均设有向外侧凸起的突出部。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臂部41上设有向外侧突出设置的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突出部411,第二臂部42上设有向外侧突出设置的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第二突出部421。第一突出部411“M”形构造,第二突出部421也“M”形构造。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部411和第二突出部421也可以为其它的形状。优选地,所述突出部置于相邻的两个翅片之间。
进一步参见图5至图8所示,为了能够使得管道3穿过翅片,在翅片上设置通孔。由于通孔的形状相同,为了简便起见,仅描述部分通孔。通孔包括位于一端的呈圆形的第一通孔114、位于另一端且呈圆形的第二通孔115以及将第一通孔114和第二通孔115连通的且呈矩形的第三通孔111。管道3置于第一通孔114和第二通孔115内,所述加热件4置于第二通孔111内。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翅片2包括基部(21,23,25)以及自基部向第二翅片1延伸的突出部(22,24)。虽然该实施方式中仅设置了两个突出部,但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它数量的突出部也属于该专利的保护范围。突出部(22,24)包括与基部(21,23,25)平行设置的底部(222,242)以及将底部(222,242)与基部(21,23,25)连接起来的第一倾斜部(221,241)和第二倾斜部(223,243)。该实施方式通过在翅片上设置突出部,使得气体在进入翅片之间时能形成涡流,从而能够起到较好的换热效果。
该实施方式中,第一翅片2和第二翅片1平行设置。为了便于组装,第一翅片2和第二翅片1具有相同的结构。第二翅片1包括基部(11,13,15)以及自基部向外延伸的突出部(1,14)。虽然该实施方式中仅设置了两个突出部,但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它数量的突出部也属于该专利的保护范围。突出部(12,14)包括与基部(11,13,15)平行设置的底部(122,142)以及将底部(122,142)与基部(11,13,15)连接起来的第三倾斜部(121,141)和第四倾斜部(123,143)。
在该实施方式中,热交换器100设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翅片,翅片之间形成若干个凹凸状的空间,待空气进入该空间内时会产生涡流,从而较好的进行热交换。
为了起到较好的定位作用,第一翅片2包括自基部和/或底部向第二翅片1延伸的延伸部(112,113,1222,1223),所述延伸部的端部抵持到第二翅片1。通过设置延伸部的高度,可以形成具有一定间距的空间。
位于基部11上的通孔包括位于一端的呈圆形的第一通孔114、位于另一端且呈圆形的第二通孔115以及将第一通孔114和第二通孔115连通的且呈矩形的第三通孔111。管道3置于第一通孔114和第二通孔115内,所述延伸部包括环绕第一通孔114设置的第一延伸部112以及环绕第二通孔115设置的第二延伸部113。所述延伸部设于通孔的两端。
管道3自延伸部穿过且延伸部的内表面与管道3的外表面贴合在一起。该设置可以增加管道3与翅片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管道3与翅片之间的热交换面积。
所述通孔为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延伸部112和第二延伸部113均设有面向对方的开口,所述开口均与第三通孔111相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112和第二延伸部113通过组装的方式固定到第二翅片1。位于基部上的延伸部的高度等于位于底部上的延伸部的高度。由于翅片上的通孔具有相同的结构,为了简便起见,其它通孔不再一一赘述。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高度的第一延伸部112和第二延伸部113,可以形成具有不同间距的空间,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显见,可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旨在使本实用新型覆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技术方案范围内的对本实用新型的修改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以及固定到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的管道,所述管道包括流入口和流出口,所述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均设有供管道穿过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置于通孔内的加热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位于一端的呈圆形的第一通孔、位于另一端且呈圆形的第二通孔以及将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的且呈矩形的第三通孔,所述管道置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所述加热件置于第二通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包括第一臂部、第二臂部以及将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均设有向外侧凸起的突出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置于相邻的两个翅片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翅片包括固定到第一翅片且自第一翅片向第二翅片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端部抵持到第二翅片,所述管道自延伸部穿过且延伸部的内表面与管道的外表面贴合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包括环绕第一通孔设置的第一延伸部以及环绕第二通孔设置的第二延伸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均设有面向对方的开口,所述开口均与第三通孔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通过组装的方式固定到第一翅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翅片包括基部以及若干个平行设置且自基部向第二翅片延伸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包括与基部平行设置的底部以及将底部与基部连接起来的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和底部上均设有延伸部,位于基部上的延伸部的高度等于位于底部上的延伸部的高度。
CN202121278593.XU 2021-06-08 2021-06-08 热交换器 Active CN217058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78593.XU CN217058489U (zh) 2021-06-08 2021-06-08 热交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78593.XU CN217058489U (zh) 2021-06-08 2021-06-08 热交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58489U true CN217058489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65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78593.XU Active CN217058489U (zh) 2021-06-08 2021-06-08 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584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02539B1 (en) Heater core
US7267163B2 (en) Heat exchanger
US20120103583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fin for the same
CN107314573B (zh) 一种微通道热交换器
JPH11294984A (ja) 並設一体型熱交換器
US20090242182A1 (en) Heat Exchanger Plate
EP2447660A2 (en) Heat Exchanger and Micro-Channel Tube Thereof
US20200132397A1 (en) Plate heat exchanger and water heater including same
JP2014511992A (ja) 熱交換器
CN217058489U (zh) 热交换器
JP2009121708A (ja) 熱交換器
JP2004263881A (ja) 伝熱フィン、熱交換器、カーエアコン用エバポレータ及びコンデンサ
JP2001027484A (ja) サーペンタイン型熱交換器
US20060278381A1 (en) Heat transfer pin of heat exchanger
JP4147731B2 (ja) 冷却用熱交換器
CN218329487U (zh) 热交换器
CN218329486U (zh) 热交换器
JP2010276298A (ja) 熱交換器
JP3099621U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型の熱交換機
JP4862218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094901B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JP2907864B2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ルームエアコン室内ユニットの熱交換器
JP3170545B2 (ja) 空気調和機
JP7471446B2 (ja) 室内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9668468B (zh) 翅片组件、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3176 No.20, Jiandong Road, Lijia Town,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Hengchuang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3100 room 580, No. 18, Xinya Road, Wujin national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HENGCHUANG HEAT MANAGE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