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55351U - 防水型排气尾管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防水型排气尾管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55351U
CN217055351U CN202220693743.1U CN202220693743U CN217055351U CN 217055351 U CN217055351 U CN 217055351U CN 202220693743 U CN202220693743 U CN 202220693743U CN 217055351 U CN217055351 U CN 217055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pipe
pipe
waterproof
water tank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937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文杰
张磊
何骞
苏新平
张闯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937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55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55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55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排气尾管,公开了一种防水型排气尾管及车辆,该防水型排气尾管包括排气尾管和位于所述排气尾管内的止水管,所述止水管与所述排气尾管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水槽,所述排气尾管上设有与所述水槽连通的排水孔,且所述排气尾管的出口段向侧方弯折。具有防水功能,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装配,成本低,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防水型排气尾管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排气尾管,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水型排气尾管。此外,还涉及一种具有所述防水型排气尾管的车辆。
背景技术
使用内燃机的工程机械都设置有排气尾管,排气尾管是指连接发动机、消音器或后处理器排气口与大气的零部件,主要用于给尾气导流和降噪。
由于工程实际的需要,相当一部分非道路机械的排气尾管需要布置成向上排气的状态,因此,排气尾管向上布置。但是排气尾管向上在遇到下雨的天气时,雨水将会通过排气尾管进入到后处理装置内部,这将会影响后处理装置的可靠性,甚至会影响排放性能,存在很大的隐患。
非道路四阶段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参照HJ 1014-2020所述适用范围)对防水要求比较严格,严禁下雨水大量进入后处理装置内部,现有的排气尾管大多不具备很好的防水性能,只单纯做排气用。目前常用的有防水功能的排气尾管结构包含排气尾管管体,安装排气尾管的发动机罩,发动机或后处理器或消音器。排气尾管管体为弯管,其出口段轴线与其下部的进口段管轴线夹角为90°或接近90°,上部的出口段向外延伸,出口段的出口向内倾斜,使雨水无法直接进入管内,少量雨水溅入也会沿管壁下流。排气尾管管体安装在发动机罩或其他部件上,不与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直接连接。排气尾管管体下部的进口段的管径大于发动机或后处理器或消音器的排气口管径,使得沿管壁下流雨水不会进入发动机或后处理器或消音器,从而达到防水目的。
但是,由于排气尾管管体并未直接固定在后处理系统排气口上,但又需与其配合,保证不干涉,会造成一定安装困难。下雨时,若打开发动机罩会使雨水直接进入发动机后处理系统,该结构将完全失去防护作用,导致发动机后处理系统损坏。排气尾管管体需要安装在发动机后处理器顶部其他零件上(如发动机罩、支架等),在一些机械后处理系统顶部无排气尾管安装位置时,该结构将无法适用,适用范围比较狭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型排气尾管,该防水型排气尾管具有防水功能,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装配,成本低,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的防水型排气尾管具有防水功能,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装配,成本低,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水型排气尾管,包括排气尾管和位于所述排气尾管内的水槽形成机构,所述水槽形成机构与所述排气尾管的内壁连接形成有水槽,所述排气尾管上设有与所述水槽连通的排水孔,且所述排气尾管的出口段向侧方弯折。
可选地,所述水槽形成机构为止水管,所述止水管为上小下大的异径管。
具体地,所述止水管的下部管段与所述排气尾管的内壁贴合形成有所述水槽。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尾管包括相连接的所述出口段和进口段,所述出口段的轴线和所述进口段的轴线具有夹角。
具体地,所述夹角为90°-120°。
可选地,所述进口段为多段弯管。
可选地,所述出口段的出口截面向内倾斜。
具体地,所述排气尾管底部安装有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型排气尾管。
可选地,所述防水型排气尾管与后处理系统排气口结构为一体成型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排气尾管内设置水槽形成机构,使得在排气尾管的内壁上形成水槽;并且,排气尾管的出口段向侧部弯折。在遭遇雨水天气时,使雨水无法直接进入排气尾管的管内,少量雨水溅入也会沿管壁下流,流入到水槽内,然后通过与水槽连通的排水孔流出,从而达到防水目的。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成本低;而且,方便安装在后处理系统排气口结构上,能够适用各种型号的后处理系统排气口结构,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防水型排气尾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防水型排气尾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防水型排气尾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排气尾管 11出口段
12进口段 2止水管
3水槽 4排水孔
5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术语以防水型排气尾管自身的方位为基准,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术语“上、下”是指防水型排气尾管的上下方向,例如,参照图1,出口段11位于上方,相对地,进口段12位于下方;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型排气尾管,包括排气尾管1和位于所述排气尾管1内的水槽形成机构,所述水槽形成机构与所述排气尾管1的内壁连接形成有水槽3,所述排气尾管1上设有与所述水槽3连通的排水孔4,且所述排气尾管1的出口段11向侧方弯折。
本实用新型在排气尾管1内设置水槽形成机构,水槽形成机构与排气尾管1的内壁连接,从而在排气尾管1的内壁上形成水槽3,而且,排气尾管1的出口段11向侧方弯折,其中,出口段11向侧方弯折是指出口段11开口不是朝向竖直向上的方向,而是朝向侧向方位弯折。在遇到下雨的天气时,雨水不会直接进入排气尾管1,而是沿着排气尾管1的管壁流动,从而能够使雨水流入到水槽3内,从排水孔4流到外部,防止雨水直接进入后处理系统,导致后处理系统损坏。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型排气尾管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装配,成本低,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2,作为水槽形成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水槽形成机构可以为止水管2,止水管2为上部横截面积小且下部横截面积大的异径管,整体呈喇叭状。
具体地,参照图2,止水管2的下部管段与排气尾管1的内壁贴合,从而形成为水槽3,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将止水管焊接在排气尾管1内合适位置即可实现防水功能,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可以有效降低制造成本;相应地,排气尾管1的侧壁上设置多个排水孔4,排水孔4与水槽3相连通。进一步地,各个排水孔4围绕着排气尾管1的侧壁均匀排布。
图1提供了止水管2的安装位置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对于止水管2的安装位置,止水管2可以如图1所示安装在排气尾管1的下部靠近其进口的位置,也可以安装在排气尾管1的中部,或者,也可以安装在排气尾管1的上部;均能够较好地实现防水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排气尾管1和止水管2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可以为圆管、方管等,为了便于将排气尾管1套设在后处理系统排气口结构上,通常,排气尾管1的形状与后处理系统排气口结构的形状相一致,由于后处理系统排气口结构通常为圆管结构,因此,为了便于描述和说明,本实用新型主要以排气尾管1和止水管2为圆管为例进行说明。可见,排气尾管1能够与多种型号的后处理系统排气口结构,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此外,水槽形成机构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例如,在排气尾管1内壁上设置板件,板件由上至下向排气尾管1内壁方向倾斜,并且环绕排气尾管1内壁布置,从而形成水槽3。或者,在排气尾管1内壁上设置横截面为U型的凹槽,凹槽环绕排气尾管1内壁布置,从而形成水槽3。
作为排气尾管1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排气尾管1包括出口段11和进口段12,其中进口与出口的区别,依据排气尾管1的功能进行定义,出口段11是指排气尾管1向外部排气的一端,进口段12是指后处理系统排气口结构向排气尾管1进气的一端。为了防止雨水直接进入排气尾管1内,可以将出口段11的轴线设计为与进口段12的轴线具有夹角的形式,一般地,为了保证排气尾管1的排气性能,可以将出口段11的轴线与进口段1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限制在60°-120°,优选地,出口段11的轴线与进口段1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或接近90°。若是不考虑排气尾管1的排气性能,也可以将出口段11的轴线与进口段1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设计为180°,即出口段11朝向下方。
或者,排气尾管1也可以为多段弯折管的结构形式,具体地,可以将进口段12由直管形式改变为具有多段折弯的管段,如此,可以进一步减少雨水直接流入排气尾管1,使排气尾管1具有更好的防水功能。
进一步地,参照图1,还可以对出口段11的出口形状进行设计,具体地,可以将出口段11的出口端面设计为向下方倾斜一定角度,且角度的选择范围为5°-30°之间;从而能够进一步避免雨水进入排气尾管1内。
此外,还可以在排气尾管1的内侧面上设置螺旋环绕的流水槽,使流水槽与水槽4相连通,从而使雨水沿着流水槽流入水槽4内。还可以在排气尾管1的出口段11设置网格板,使雨水落到网格板上,并且在自身重量作用下,沿着网格板流向排气尾管1内壁上,从而流向水槽4。
在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2,可以在排气尾管1底部设置安装座5,安装座5可以为图2所示的法兰结构,相应地,后处理系统排气口结构上也设置对应的法兰结构,从而将排气尾管1安装固定在后处理系统排气口结构上。或者,安装座5可以为图3所示的插入式结构,具体地,在排气尾管1的外侧面以及后处理系统排气口结构的外侧面设置对应的环状结构,使两者能够卡扣在一起;或者,由于排气尾管1的管壁通常较薄,可以在排气尾管1的下部设置多个图3所示的条形孔,通过卡箍将排气尾管1固定在后处理系统排气口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型排气尾管一般应用在车辆上,具体地,防水型排气尾管安装在后处理系统排气口结构;进一步地,防水型排气尾管与后处理系统排气口结构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即排气尾管1可以与后处理系统集成为一体,后处理系统排气口机构可以直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型排气尾管。
需要说明的是,后处理系统排气口结构通常是指发动机、消音器或后处理器等机构的排气口结构。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相对全面的技术特征进行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防水型排气尾管,包括排气尾管1和水槽形成机构,水槽形成机构为止水管2,止水管2为上部横截面积小且下部横截面积大的异径管,止水管2安装在排气尾管1内部,并且,止水管2的下部管段与排气尾管1内壁贴合,从而在排气尾管1内壁上形成水槽3,排气尾管1的管壁上均匀排布有多个排水孔4,排水孔4与水槽相连通。排气尾管1包括出口段11和进口段12,出口段11安装在进口段12上方,进口段12为直管段,并且,出口段11的轴线与进口段12的轴线具有90°或接近90°的夹角。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排气尾管1内部设置环形的水槽3,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成本低,防水性能优异;从而有效避免了雨水通过排气尾管1进入后处理系统,减少后处理系统故障,避免后处理系统因进水损坏,大大降低整车维护成本。排气尾管1顶部的出口段11向侧方延伸,并且,出口段11的出口端面向内倾斜;能够有效防止雨水直接进入排气尾管1。防水型排气尾管的结构形式具有通用性,其可以根据不同后处理系统排气口结构进行调整,而不影响其防水特性,且可以直接安装在后处理系统排气口上,可广泛适用于不同后处理系统,或不同功用的机械中。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防水型排气尾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尾管(1)和位于所述排气尾管(1)内的水槽形成机构,所述水槽形成机构与所述排气尾管(1)的内壁连接形成有水槽(3),所述排气尾管(1)上设有与所述水槽(3)连通的排水孔(4),且所述排气尾管(1)的出口段(11)向侧方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排气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形成机构为止水管(2),所述止水管(2)为上小下大的异径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型排气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管(2)的下部管段与所述排气尾管(1)的内壁贴合形成有所述水槽(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排气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尾管(1)包括相连接的所述出口段(11)和进口段(12),所述出口段(11)的轴线和所述进口段(12)的轴线具有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型排气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90°-1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型排气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段(12)为多段弯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型排气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段(11)的出口截面向内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型排气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尾管(1)底部安装有安装座(5)。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型排气尾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型排气尾管与后处理系统排气口结构为一体成型件。
CN202220693743.1U 2022-03-28 2022-03-28 防水型排气尾管及车辆 Active CN217055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3743.1U CN217055351U (zh) 2022-03-28 2022-03-28 防水型排气尾管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3743.1U CN217055351U (zh) 2022-03-28 2022-03-28 防水型排气尾管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55351U true CN217055351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66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93743.1U Active CN217055351U (zh) 2022-03-28 2022-03-28 防水型排气尾管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553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5073063A1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燃料ポンプ取付構造及びその構造を搭載する車両
US9421489B2 (en) Diesel fuel and urea tank air breather filter
CN217055351U (zh) 防水型排气尾管及车辆
US7347044B1 (en) Exhaust water trap
CN211116205U (zh) 混合器及包括其的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
US6802387B1 (en) Muffler with external water trap
KR20040045366A (ko) 내연 기관의 배기 가스 재순환 장치
JP2019060278A (ja) 内燃機関
US11572819B2 (en) End can assembly for an engine exhaust aftertreatment canister
WO2015152375A1 (ja) 車両用内燃機関の補機取付け構造
CN109973191B (zh) 一种防水型排气尾管
JP3206411B2 (ja) エンジンの遮熱装置
CN215633251U (zh) 一种后处理装置及车辆
CN215444206U (zh) 一种搭载后处理系统的排气尾管总成
CN217501834U (zh) 涉水喉结构及汽车
CN215804788U (zh) 尾气处理装置和车辆
JP2005061395A (ja) エンジンの吸気マニホールド固定構造
CN110159402B (zh) 一种中间管及后处理总成
KR20040045365A (ko) 내연 기관의 배기 가스 재순환 장치
CN207128618U (zh) 一种车辆油箱通气管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1364740U (zh) 加油口座总成和车辆
CN217994335U (zh) 一种固定式矩形导水管及汽车
CN218177310U (zh) 颗粒捕集器组件的安装结构
CN214499981U (zh) 一种变速箱呼吸器安装结构
CN220220650U (zh) 保险杠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