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46494U - 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46494U
CN217046494U CN202220722578.8U CN202220722578U CN217046494U CN 217046494 U CN217046494 U CN 217046494U CN 202220722578 U CN202220722578 U CN 202220722578U CN 217046494 U CN217046494 U CN 217046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uffer spring
collision
robot mai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225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晓君
常静
朱煜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2207225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46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46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464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机器人主体上设置有第一防撞组件和第二防撞组件;第一防撞组件设置在机器人主体的侧面中部,包括防护板、安装箱和第一缓冲组件,防护板通过第一缓冲组件与安装箱之间滑动连接;第二防撞组件设置在机器人主体的侧面底部,包括U型安装板、支撑架、滚轮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支撑架通过第二缓冲组件滑动连接在U型安装板上,滚轮组件转动连接在支撑架内。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护效果好等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撞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使用机器人来代替部分人类的工作,减轻了人类的很多负担,服务机器人是机器人家族中的一个年轻成员,服务型机器人逐渐被应用到各种行业中,其中餐饮行业中的服务型机器人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新冠疫情的肆虐,让“无接触服务”成为刚需,从医院到酒店,从配送到巡检,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已经有大量的服务机器人走上工作岗位。
餐饮行业中的服务机器人为了使其工作时可以更加灵活,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常常在其下端固定安装有移动轮,因此服务机器人在提供服务的时候,会发生与桌椅或者墙体的硬性碰撞,容易损坏机器人,同时也会对桌椅或者墙体的外观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
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上设置有第一防撞组件和第二防撞组件;所述第一防撞组件设置在机器人主体的侧面中部,包括防护板、安装箱和第一缓冲组件,所述防护板通过第一缓冲组件与安装箱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防撞组件设置在机器人主体的侧面底部,包括U型安装板、支撑架、滚轮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所述支撑架通过第二缓冲组件滑动连接在U型安装板上,所述滚轮组件转动连接在支撑架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防撞组件设有四个,且分别安装在机器人主体的四个侧面中部。
作为优选,所述防护板呈弧形结构,且防护板的正面设有缓冲垫。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第一缓冲弹簧、第二缓冲弹簧、滑动块、伸缩柱和连接板,所述安装箱内设有空腔,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空腔内,所述滑动块的内侧面与空腔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滑动块的外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防护板的背面,所述伸缩柱的外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侧面,伸缩柱的内端穿过安装箱的侧面并伸入到滑动块的滑动槽内,伸缩柱的内端端部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二缓冲弹簧套设在伸缩柱位于安装箱外的部位。
作为优选,所述凸块的内侧面与滑动槽的内壁之间还设有第三缓冲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箱与机器人主体相对的侧面设有与机器人主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柱。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防撞组件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机器人主体的左右侧面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的外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通过隔板将安装槽分为上下两个槽体,所述滚轮组件包括若干个活动辊,两个槽体内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活动辊。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滑动杆、第一滑动套、第二滑动套、限位板、第一支耳、第二支耳、连接杆、第四缓冲弹簧和第五缓冲弹簧,所述U型安装板的上下内壁面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支撑架的上下两个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通过限位杆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所述滑动杆固定连接在U型安装板内,且第一滑动套和第二滑动套对称滑动连接在滑动杆上,且滑动杆上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限位板,第一滑动套和第二滑动套与U型安装板的上下壁面之间分别设有第四缓冲弹簧和第五缓冲弹簧,第四缓冲弹簧和第五缓冲弹簧均套设在滑动杆上,且第一滑动套和第二滑动套的外侧均设有第一支耳,所述支撑架与第一支耳相对的侧面设有第二支耳,两个第一支耳均通过连接杆与第二支耳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U型安装板与机器人主体相对的侧面设有与机器人主体连接的第二连接柱。
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下述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撞组件,主要用于防止机器人主体与较高物体进行碰撞,当第一防撞组件与物体发生碰撞时,防护板带动伸缩柱向内运动,在伸缩柱向内移动过程中会带动滑动块向内滑动,第一缓冲弹簧、第二缓冲弹簧和第三缓冲弹簧均受到挤压,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避免发生硬性碰撞,容易损坏机器人,同时也会对物体的外观造成损坏,起到良好的防撞、缓冲作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二防撞组件,主要用于防止机器人主体与较低物体发生碰撞,当第二防撞组件与物体发生碰撞时,活动辊和支撑架会沿着限位杆向限位槽内部移动,在第一支耳、第二支耳和连接杆的作用下,第一滑动套和第二滑动套分别向上和向下沿着滑动杆运动,第四缓冲弹簧和第五缓冲弹簧分别对第一滑动套和第二滑动套起到弹性支撑的作用,进而可有效的提高对服务机器人的缓冲作用,避免发生硬性碰撞,容易损坏机器人,同时也会对物体的外观造成损坏,起到良好的防撞、缓冲作用,提高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不带第二防撞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防撞组件的侧视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防撞组件的俯视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防撞组件的侧视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防撞组件的正视图。
图示说明:1-机器人主体,2-第一防撞组件,3-第二防撞组件,4-防护板,5-安装箱,6-U型安装板,7-支撑架,8-缓冲垫,9-第一缓冲弹簧,10-第二缓冲弹簧,11-滑动块,12-伸缩柱,13-连接板,14-空腔,15-滑动槽,16-凸块,17-第三缓冲弹簧,18-第一连接柱,19-安装槽,20-隔板,21-活动辊,22-转轴,23-滑动杆,24-第一滑动套,25-第二滑动套,26-限位板,27-第一支耳,28-第二支耳,29-连接杆,30-限位槽,31-限位杆,32-限位块,33-第二连接柱,34-第四缓冲弹簧,35-第五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的部件或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1,机器人主体1上设置有第一防撞组件2和第二防撞组件3;其中第一防撞组件2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的侧面中部,包括防护板4、安装箱5和第一缓冲组件,防护板4通过第一缓冲组件与安装箱5之间滑动连接;第二防撞组件3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的侧面底部,包括U型安装板6、支撑架7、滚轮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支撑架7通过第二缓冲组件滑动连接在U型安装板6上,滚轮组件转动连接在支撑架7内。
第一防撞组件2主要用于防止机器人主体1与较高物体进行碰撞,第二防撞组件3主要用于防止机器人主体1与较低物体发生碰撞。
实施例2:
如图1、4、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第一防撞组件2设有四个,且分别安装在机器人主体1的四个侧面中部。
上述防护板4呈弧形结构,且防护板4的正面粘贴有缓冲垫8,本实施例中缓冲垫8采用泡沫材料制成。
上述第一缓冲组件由第一缓冲弹簧9、第二缓冲弹簧10、滑动块11、伸缩柱12和连接板13组成,安装箱5内设有空腔14,滑动块11滑动连接在空腔14内,滑动块11的上下前后侧面分别与空腔14的内壁接触,滑动块11的内侧面与空腔14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弹簧9,第一缓冲弹簧9均匀设置有多个且第一缓冲弹簧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滑动块11和空腔14内壁之间;滑动块11的外侧开设有滑动槽15,滑动槽15设有四个,分别位于滑动块11的外侧面四角处,连接板13固定连接在防护板4的背面,伸缩柱12的外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3的侧面,伸缩柱12的内端穿过安装箱5的侧面并伸入到滑动块11的滑动槽15内,伸缩柱12的内端端部设置有凸块16,避免伸缩柱12滑出滑动槽15,所第二缓冲弹簧10套设在伸缩柱12位于安装箱5外的部位,凸块16的内侧面与滑动槽15的内壁之间还设有第三缓冲弹簧17,第三缓冲弹簧17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凸块16和滑动槽15内壁之间。
安装箱5与机器人主体1相对的侧面设有与机器人主体1连接的第一连接柱18,第一连接柱18设有四个,分别位于安装箱5侧面的四角处,第一连接柱18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器人主体1的侧面。
当第一防撞组件2与物体发生碰撞时,防护板4带动伸缩柱12向内运动,在伸缩柱12向内移动过程中会带动滑动块11向内滑动,第一缓冲弹簧9、第二缓冲弹簧10和第三缓冲弹簧17均受到挤压,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避免发生硬性碰撞,容易损坏机器人,同时也会对物体的外观造成损坏,起到良好的防撞、缓冲作用。
实施例3:
如图1、6、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第二防撞组件3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的左右侧面底部。
上述支撑架7的外侧开设有矩形安装槽19,安装槽19内通过横向设置的隔板20将安装槽19分为上下两个槽体,滚轮组件包括若干个活动辊21,两个槽体内均通过转轴22转动连接有活动辊21,活动辊21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上述第二缓冲组件由滑动杆23、第一滑动套24、第二滑动套25、限位板26、第一支耳27、第二支耳28、连接杆29、第四缓冲弹簧34和第五缓冲弹簧35组成,U型安装板6的上下内壁面均对称开设有限位槽30,且上壁面和下壁面的前后端均有一个限位槽30,限位槽30内固定连接有横向的限位杆31,支撑架7的上下两个表面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2,限位块32滑动连接在限位杆31上,且通过限位杆31在限位槽30内左右滑动;滑动杆23设有两个,且分别竖向固定连接在U型安装板6开口内的前后端,第一滑动套24和第二滑动套25对称滑动连接在同一滑动杆23上,且滑动杆23上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限位板26,限位板26能够对活动辊21伸出U型安装板6的长度进行限定,第一滑动套24和第二滑动套25与U型安装板6的上下壁面之间分别设有第四缓冲弹簧34和第五缓冲弹簧35,第四缓冲弹簧34和第五缓冲弹簧35均套设在滑动杆23上,且第一滑动套24和第二滑动套25的外侧均固定设有第一支耳27,支撑架7与第一支耳27相对的侧面设有两个第二支耳28,每个第二支耳28对应两个第一支耳27,两个第一支耳27均通过连接杆29与第二支耳28连接,即连接杆29的一端与第二支耳28转动连接,连接杆29的另一端与第一支耳27转动连接,同一侧的两个连接杆29交叉设置。
U型安装板6与机器人主体1相对的侧面设有与机器人主体1连接的第二连接柱33,第二连接柱33设有四个,分别位于U型安装板6侧面的四角处,第二连接柱33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器人主体1的侧面。
当第二防撞组件3与物体发生碰撞时,活动辊21和支撑架7会沿着限位杆31向限位槽30内部移动,在第一支耳27、第二支耳28和连接杆29的作用下,第一滑动套24和第二滑动套25分别向上和向下沿着滑动杆23运动,第四缓冲弹簧34和第五缓冲弹簧35分别对第一滑动套24和第二滑动套25起到弹性支撑的作用,进而可有效的提高对机器人主体1的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撞组件,主要用于防止机器人主体与较高物体进行碰撞,当第一防撞组件与物体发生碰撞时,防护板带动伸缩柱向内运动,在伸缩柱向内移动过程中会带动滑动块向内滑动,第一缓冲弹簧、第二缓冲弹簧和第三缓冲弹簧均受到挤压,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避免发生硬性碰撞,容易损坏机器人,同时也会对物体的外观造成损坏,起到良好的防撞、缓冲作用;通过设置的第二防撞组件,主要用于防止机器人主体与较低物体发生碰撞,当第二防撞组件与物体发生碰撞时,活动辊和支撑架会沿着限位杆向限位槽内部移动,在第一支耳、第二支耳和连接杆的作用下,第一滑动套和第二滑动套分别向上和向下沿着滑动杆运动,第四缓冲弹簧和第五缓冲弹簧分别对第一滑动套和第二滑动套起到弹性支撑的作用,进而可有效的提高对服务机器人的缓冲作用,避免发生硬性碰撞,容易损坏机器人,同时也会对物体的外观造成损坏,起到良好的防撞、缓冲作用,提高使用可靠性。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上设置有第一防撞组件(2)和第二防撞组件(3);所述第一防撞组件(2)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的侧面中部,包括防护板(4)、安装箱(5)和第一缓冲组件,所述防护板(4)通过第一缓冲组件与安装箱(5)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防撞组件(3)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的侧面底部,包括U型安装板(6)、支撑架(7)、滚轮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所述支撑架(7)通过第二缓冲组件滑动连接在U型安装板(6)上,所述滚轮组件转动连接在支撑架(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组件(2)设有四个,且分别安装在机器人主体(1)的四个侧面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4)呈弧形结构,且防护板(4)的正面设有缓冲垫(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第一缓冲弹簧(9)、第二缓冲弹簧(10)、滑动块(11)、伸缩柱(12)和连接板(13),所述安装箱(5)内设有空腔(14),所述滑动块(11)滑动连接在空腔(14)内,所述滑动块(11)的内侧面与空腔(14)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弹簧(9),所述滑动块(11)的外侧开设有滑动槽(15),所述连接板(13)固定连接在防护板(4)的背面,所述伸缩柱(12)的外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13)的侧面,伸缩柱(12)的内端穿过安装箱(5)的侧面并伸入到滑动块(11)的滑动槽(15)内,伸缩柱(12)的内端端部设置有凸块(16),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0)套设在伸缩柱(12)位于安装箱(5)外的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6)的内侧面与滑动槽(15)的内壁之间还设有第三缓冲弹簧(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5)与机器人主体(1)相对的侧面设有与机器人主体(1)连接的第一连接柱(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撞组件(3)设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的左右侧面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的外侧开设有安装槽(19),所述安装槽(19)内通过隔板(20)将安装槽(19)分为上下两个槽体,所述滚轮组件包括若干个活动辊(21),两个槽体内均通过转轴(22)转动连接有活动辊(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滑动杆(23)、第一滑动套(24)、第二滑动套(25)、限位板(26)、第一支耳(27)、第二支耳(28)、连接杆(29)、第四缓冲弹簧(34)和第五缓冲弹簧(35),所述U型安装板(6)的上下内壁面均开设有限位槽(30),所述限位槽(30)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1),所述支撑架(7)的上下两个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2),所述限位块(32)通过限位杆(31)滑动连接在限位槽(30)内,所述滑动杆(23)固定连接在U型安装板(6)内,且第一滑动套(24)和第二滑动套(25)对称滑动连接在滑动杆(23)上,且滑动杆(23)上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限位板(26),第一滑动套(24)和第二滑动套(25)与U型安装板(6)的上下壁面之间分别设有第四缓冲弹簧(34)和第五缓冲弹簧(35),第四缓冲弹簧(34)和第五缓冲弹簧(35)均套设在滑动杆(23)上,且第一滑动套(24)和第二滑动套(25)的外侧均设有第一支耳(27),所述支撑架(7)与第一支耳(27)相对的侧面设有第二支耳(28),两个第一支耳(27)均通过连接杆(29)与第二支耳(28)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安装板(6)与机器人主体(1)相对的侧面设有与机器人主体(1)连接的第二连接柱(33)。
CN202220722578.8U 2022-03-31 2022-03-31 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046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22578.8U CN217046494U (zh) 2022-03-31 2022-03-31 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22578.8U CN217046494U (zh) 2022-03-31 2022-03-31 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46494U true CN217046494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66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2257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046494U (zh) 2022-03-31 2022-03-31 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464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19560A (zh) * 2022-11-22 2022-12-27 东莞市喜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机器人用防撞结构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19560A (zh) * 2022-11-22 2022-12-27 东莞市喜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机器人用防撞结构及使用方法
CN115519560B (zh) * 2022-11-22 2023-03-10 东莞市喜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机器人用防撞结构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046494U (zh) 服务机器人防撞装置
CN207404153U (zh) 一种减震型机电设备运输支座
CN108594967A (zh) 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计算机机箱
CN110683196B (zh) 缓冲包装结构
CN215729765U (zh) 一种计算机防撞机构
CN214798409U (zh) 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配电控制设备
CN207293257U (zh) 一种动力滚筒输送机用货物保护边架
CN217970788U (zh) 具有减震保护的防滑纸箱
CN105952839A (zh) 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水果销售推车
CN211723128U (zh) 一种跌落防破损的动物疫病诊断仪
CN210500342U (zh) 一种组合式工业机器人减震缓冲设备
CN213862346U (zh) 一种刀具转运设备
CN211196231U (zh) 一种防震式物流台车
CN208034240U (zh) 一种机床加工的减震装置
CN209868654U (zh) 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
CN211548172U (zh)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CN216886737U (zh) 一种具有减震防撞功能的医药运输装置
CN207657545U (zh) 一种平衡杆弹性减震结构
CN112413036A (zh) 一种碾米机减震装置
CN215553551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辆底架
CN213451502U (zh) 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计算机搬运装置
CN212055167U (zh) 一种便于移动防碰撞机构的离心蒸汽压缩机
CN216561670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双头机机箱
CN209506473U (zh) 减震仓储笼
CN219115989U (zh) 一种眼药瓶运输的保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