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68654U - 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68654U
CN209868654U CN201920552269.9U CN201920552269U CN209868654U CN 209868654 U CN209868654 U CN 209868654U CN 201920552269 U CN201920552269 U CN 201920552269U CN 209868654 U CN209868654 U CN 209868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roove
slide
side wall
rob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522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克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edel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cheng Mindel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cheng Mindel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cheng Mindel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522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68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68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686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可有效的减小机器人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晃动;包括固定板、底座和缓冲板,底座顶端中央区域设置有缓冲槽;还包括第一左滑块、第一右滑块、第二左滑块、第二右滑块、第一左弹簧、第一右弹簧、第二左弹簧、第二右弹簧、第一左连接板、第一右连接板、第二左连接板、第二右连接板、第一带动杆、第二带动杆、左滑板和右滑板,缓冲板底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左滑动槽和第一右滑动槽,缓冲槽内底侧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二左滑动槽和第二右滑动槽,缓冲槽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通槽和右通槽。

Description

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机器人用减震装置是一种用于对机器人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的辅助装置,其在机器人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机器人用减震装置包括固定板、底座、缓冲板和多组支撑弹簧,底座顶端中央区域设置有缓冲槽,缓冲板顶端与固定板底端中央区域连接,缓冲板底端伸入至缓冲槽内,多组支撑弹簧顶端均与缓冲板底端连接,多组支撑弹簧底端均与缓冲槽内底侧壁连接;现有的机器人用减震装置使用时,把机器人固定在固定板上,多组支撑弹簧对机器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起到缓冲的作用;现有的机器人用减震装置使用中发现,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导致其使用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有效的减小机器人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晃动,提高使用稳定性的机器人用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包括固定板、底座和缓冲板,底座顶端中央区域设置有缓冲槽,缓冲板顶端与固定板底端中央区域连接,缓冲板底端伸入至缓冲槽内;还包括第一左滑块、第一右滑块、第二左滑块、第二右滑块、第一左弹簧、第一右弹簧、第二左弹簧、第二右弹簧、第一左连接板、第一右连接板、第二左连接板、第二右连接板、第一带动杆、第二带动杆、左滑板和右滑板,缓冲板底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左滑动槽和第一右滑动槽,缓冲槽内底侧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二左滑动槽和第二右滑动槽,所述第一左滑块和第一右滑块分别可滑动固定在第一左滑动槽和第一右滑动槽内,所述第二左滑块和第二右滑块分别可滑动固定在第二左滑动槽和第二右滑动槽内,所述第一左弹簧左端和第一右弹簧右端分别与第一左滑动槽内左侧壁和第一右滑动槽内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一左弹簧右端和第一右弹簧左端分别与第一左滑块左侧壁和第一右滑块右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左弹簧左端和第二右弹簧右端分别与第二左滑动槽内左侧壁和第二右滑动槽内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二左弹簧右端和第二右弹簧左端分别与第二左滑块左侧壁和第二右滑块右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左连接板和第一右连接板顶端分别与第一左滑块和第一右滑块底端连接,所述第二左连接板和第二右连接板底端分别与第二左滑块和第二右滑块顶端连接,所述第一带动杆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左连接板和第二右连接板前侧壁中央区域可转动铰接,所述第二带动杆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右连接板和第二左连接板前侧壁中央区域可转动铰接,缓冲槽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通槽和右通槽,所述左滑板右端和右滑板左端分别与缓冲板左侧壁和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左滑板左端和右滑板右端分别伸入至左通槽和右通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还包括第一左滑动杆、第一右滑动杆、第二左滑动杆和第二右滑动杆,所述第一左滑动杆和第一右滑动杆分别横向安装在第一左滑动槽和第一右滑动槽内,第一左滑块和第一右滑块分别可滑动固定在第一左滑动杆和第一右滑动杆上,所述第二左滑动杆和第二右滑动杆分别横向安装在第二左滑动槽和第二右滑动槽内,第二左滑块和第二右滑块分别可滑动固定在第二左滑动杆和第二右滑动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还包括底板、四组支腿和四组滚轮,所述底板顶端与底座底端中央区域连接,四组支腿顶端分别与底板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四组滚轮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四组支腿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还包括支板、螺纹杆、转盘和制动板,所述支板右端与底座左侧壁下半区域连接,支板顶端纵向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顶端与转盘底端中央区域连接,螺纹杆底端与制动板顶端中央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还包括四组支座和四组安装板,所述四组支座底端分别与固定板顶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支座顶端分别与四组安装板底端中央区域连接,所述四组安装板顶端均设置有多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还包括左橡胶垫和右橡胶垫,所述左橡胶垫和右橡胶垫分别安装在左通槽内左侧壁上和右通槽内右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还包括左滑轮和右滑轮,所述左滑轮和右滑轮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左滑板左端和右滑板右端,且左滑轮和右滑轮分别与左橡胶垫和右橡胶垫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还包括支撑板、固定销和拉杆,所述支撑板左端与底座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支撑板右侧壁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支撑板底端连通,所述拉杆前侧壁上半区域设置有连通孔,所述固定销前端与固定槽内前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固定销后端穿过连通孔并与固定槽内后侧壁中央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还包括两组防撞垫,所述两组防撞垫顶端与固定板底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四组安装板顶端分别设置有四组缓冲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第一左滑块、第一右滑块、第二左滑块和第二右滑块可分别在第一左滑动槽、第一右滑动槽、第二左滑动槽和第二右滑动槽内左右滑动,第一左弹簧、第一右弹簧、第二左弹簧和第二右弹簧可分别对第一左滑块、第一右滑块、第二左滑块和第二右滑块起到缓冲的作用,第一带动杆和第二带动杆呈交叉设置,且第一带动杆和第二带动杆顶端和底端均为可转动铰接,由于左滑板左端和右滑板右端分别伸入至左通槽和右通槽内,左滑板和右滑板可对缓冲板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得缓冲板在缓冲槽内上下滑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由于第一带动杆和第二带动杆均为硬质杆,可增强对缓冲板的支撑效果,且通过增加左滑板和右滑板可进一步增强机器人运行过程中的平稳程度,提高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板、固定销和拉杆的连接示意右视图;
图3是四组安装板和四组缓冲垫的连接示意俯视图;
图4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1、固定板;2、底座;3、缓冲板;4、第一左滑块;5、第二左滑块;6、第一左弹簧;7、第二左弹簧;8、第一左连接板;9、第二左连接板;10、第一带动杆;11、第二带动杆;12、左滑板;13、第一左滑动杆;14、第二左滑动杆;15、底板;16、支腿;17、滚轮;18、支板;19、螺纹杆;20、转盘;21、制动板;22、支座;23、安装板;24、左橡胶垫;25、左滑轮;26、支撑板;27、固定销;28、拉杆;29、防撞垫;30、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包括固定板1、底座2和缓冲板3,底座2顶端中央区域设置有缓冲槽,缓冲板3顶端与固定板1底端中央区域连接,缓冲板3底端伸入至缓冲槽内;还包括第一左滑块4、第一右滑块、第二左滑块5、第二右滑块、第一左弹簧6、第一右弹簧、第二左弹簧7、第二右弹簧、第一左连接板8、第一右连接板、第二左连接板9、第二右连接板、第一带动杆10、第二带动杆11、左滑板12和右滑板,缓冲板3底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左滑动槽和第一右滑动槽,缓冲槽内底侧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二左滑动槽和第二右滑动槽,第一左滑块4和第一右滑块分别可滑动固定在第一左滑动槽和第一右滑动槽内,第二左滑块5和第二右滑块分别可滑动固定在第二左滑动槽和第二右滑动槽内,第一左弹簧6左端和第一右弹簧右端分别与第一左滑动槽内左侧壁和第一右滑动槽内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一左弹簧6右端和第一右弹簧左端分别与第一左滑块4左侧壁和第一右滑块右侧壁连接,第二左弹簧7左端和第二右弹簧右端分别与第二左滑动槽内左侧壁和第二右滑动槽内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二左弹簧7右端和第二右弹簧左端分别与第二左滑块5左侧壁和第二右滑块右侧壁连接,第一左连接板8和第一右连接板顶端分别与第一左滑块4和第一右滑块底端连接,第二左连接板9和第二右连接板底端分别与第二左滑块5和第二右滑块顶端连接,第一带动杆10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左连接板8和第二右连接板前侧壁中央区域可转动铰接,第二带动杆11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右连接板和第二左连接板9前侧壁中央区域可转动铰接,缓冲槽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通槽和右通槽,左滑板12右端和右滑板左端分别与缓冲板3左侧壁和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左滑板12左端和右滑板右端分别伸入至左通槽和右通槽内;第一左滑块、第一右滑块、第二左滑块和第二右滑块可分别在第一左滑动槽、第一右滑动槽、第二左滑动槽和第二右滑动槽内左右滑动,第一左弹簧、第一右弹簧、第二左弹簧和第二右弹簧可分别对第一左滑块、第一右滑块、第二左滑块和第二右滑块起到缓冲的作用,第一带动杆和第二带动杆呈交叉设置,且第一带动杆和第二带动杆顶端和底端均为可转动铰接,由于左滑板左端和右滑板右端分别伸入至左通槽和右通槽内,左滑板和右滑板可对缓冲板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得缓冲板在缓冲槽内上下滑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由于第一带动杆和第二带动杆均为硬质杆,可增强对缓冲板的支撑效果,且通过增加左滑板和右滑板可进一步增强机器人运行过程中的平稳程度,提高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还包括第一左滑动杆13、第一右滑动杆、第二左滑动杆14和第二右滑动杆,第一左滑动杆13和第一右滑动杆分别横向安装在第一左滑动槽和第一右滑动槽内,第一左滑块4和第一右滑块分别可滑动固定在第一左滑动杆13和第一右滑动杆上,第二左滑动杆14和第二右滑动杆分别横向安装在第二左滑动槽和第二右滑动槽内,第二左滑块5和第二右滑块分别可滑动固定在第二左滑动杆14和第二右滑动杆上;第一左滑动杆、第一右滑动杆、第二左滑动杆和第二右滑动杆可分别对第一左滑块、第一右滑块、第二左滑块和第二右滑块起到限位的作用,提高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还包括底板15、四组支腿16和四组滚轮17,底板15顶端与底座2底端中央区域连接,四组支腿16顶端分别与底板15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滚轮17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四组支腿16底端;底板可便于四组支腿的安装,四组滚轮可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使用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还包括支板18、螺纹杆19、转盘20和制动板21,支板18右端与底座2左侧壁下半区域连接,支板18顶端纵向设置有螺纹孔,螺纹杆19顶端与转盘20底端中央区域连接,螺纹杆19底端与制动板21顶端中央区域连接;工作人员通过转动转盘,转盘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制动板向下运动,制动板底端与地面接触时停止转动转盘,通过制动板对装置起到固定位置的作用,提高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还包括四组支座22和四组安装板23,四组支座22底端分别与固定板1顶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支座22顶端分别与四组安装板23底端中央区域连接,四组安装板23顶端均设置有多组安装孔;四组安装板可便于对机器人的安装,提高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还包括左橡胶垫24和右橡胶垫,左橡胶垫24和右橡胶垫分别安装在左通槽内左侧壁上和右通槽内右侧壁上;左橡胶垫和右橡胶垫可对缓冲板水平方向的震动起到缓冲的作用,提高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还包括左滑轮25和右滑轮,左滑轮25和右滑轮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左滑板12左端和右滑板右端,且左滑轮25和右滑轮分别与左橡胶垫24和右橡胶垫接触;左滑轮和右滑轮可减小左滑板和右滑板分别在左通槽和右通槽内上下滑动时的摩擦阻力,提高使用平顺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还包括支撑板26、固定销27和拉杆28,支撑板26左端与底座2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支撑板26右侧壁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与支撑板26底端连通,拉杆28前侧壁上半区域设置有连通孔,固定销27前端与固定槽内前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固定销27后端穿过连通孔并与固定槽内后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拉杆能够以固定销为轴进行转动,工作人员可通过拉杆对装置进行移动,操作更加便捷,提高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还包括两组防撞垫29,两组防撞垫29顶端与固定板1底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两组防撞垫可防止固定板由于机器人瞬间时间的重力作用而向下运动时与底座发生碰撞,提高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四组安装板23顶端分别设置有四组缓冲垫30;四组缓冲垫可进一步增强对机器人的减震效果,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其在工作时,第一左滑块、第一右滑块、第二左滑块和第二右滑块可分别在第一左滑动槽、第一右滑动槽、第二左滑动槽和第二右滑动槽内左右滑动,第一左弹簧、第一右弹簧、第二左弹簧和第二右弹簧可分别对第一左滑块、第一右滑块、第二左滑块和第二右滑块起到缓冲的作用,第一带动杆和第二带动杆呈交叉设置,且第一带动杆和第二带动杆顶端和底端均为可转动铰接,由于左滑板左端和右滑板右端分别伸入至左通槽和右通槽内,左滑板和右滑板可对缓冲板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得缓冲板在缓冲槽内上下滑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由于第一带动杆和第二带动杆均为硬质杆,可增强对缓冲板的支撑效果,且通过增加左滑板和右滑板可进一步增强机器人运行过程中的平稳程度,提高使用稳定性;第一左滑动杆、第一右滑动杆、第二左滑动杆和第二右滑动杆可分别对第一左滑块、第一右滑块、第二左滑块和第二右滑块起到限位的作用,提高使用稳定性;底板可便于四组支腿的安装,四组滚轮可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使用灵活性;工作人员通过转动转盘,转盘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制动板向下运动,制动板底端与地面接触时停止转动转盘,通过制动板对装置起到固定位置的作用,提高使用稳定性;四组安装板可便于对机器人的安装,提高使用便利性;左橡胶垫和右橡胶垫可对缓冲板水平方向的震动起到缓冲的作用,提高使用稳定性;左滑轮和右滑轮可减小左滑板和右滑板分别在左通槽和右通槽内上下滑动时的摩擦阻力,提高使用平顺性;拉杆能够以固定销为轴进行转动,工作人员可通过拉杆对装置进行移动,操作更加便捷,提高使用便利性;两组防撞垫可防止固定板由于机器人瞬间时间的重力作用而向下运动时与底座发生碰撞,提高使用安全性;四组缓冲垫可进一步增强对机器人的减震效果,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故不在多加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以及垂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与此同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包括固定板(1)、底座(2)和缓冲板(3),底座(2)顶端中央区域设置有缓冲槽,缓冲板(3)顶端与固定板(1)底端中央区域连接,缓冲板(3)底端伸入至缓冲槽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左滑块(4)、第一右滑块、第二左滑块(5)、第二右滑块、第一左弹簧(6)、第一右弹簧、第二左弹簧(7)、第二右弹簧、第一左连接板(8)、第一右连接板、第二左连接板(9)、第二右连接板、第一带动杆(10)、第二带动杆(11)、左滑板(12)和右滑板,缓冲板(3)底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左滑动槽和第一右滑动槽,缓冲槽内底侧壁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二左滑动槽和第二右滑动槽,所述第一左滑块(4)和第一右滑块分别可滑动固定在第一左滑动槽和第一右滑动槽内,所述第二左滑块(5)和第二右滑块分别可滑动固定在第二左滑动槽和第二右滑动槽内,所述第一左弹簧(6)左端和第一右弹簧右端分别与第一左滑动槽内左侧壁和第一右滑动槽内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一左弹簧(6)右端和第一右弹簧左端分别与第一左滑块(4)左侧壁和第一右滑块右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左弹簧(7)左端和第二右弹簧右端分别与第二左滑动槽内左侧壁和第二右滑动槽内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二左弹簧(7)右端和第二右弹簧左端分别与第二左滑块(5)左侧壁和第二右滑块右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左连接板(8)和第一右连接板顶端分别与第一左滑块(4)和第一右滑块底端连接,所述第二左连接板(9)和第二右连接板底端分别与第二左滑块(5)和第二右滑块顶端连接,所述第一带动杆(10)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左连接板(8)和第二右连接板前侧壁中央区域可转动铰接,所述第二带动杆(11)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右连接板和第二左连接板(9)前侧壁中央区域可转动铰接,缓冲槽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通槽和右通槽,所述左滑板(12)右端和右滑板左端分别与缓冲板(3)左侧壁和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左滑板(12)左端和右滑板右端分别伸入至左通槽和右通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左滑动杆(13)、第一右滑动杆、第二左滑动杆(14)和第二右滑动杆,所述第一左滑动杆(13)和第一右滑动杆分别横向安装在第一左滑动槽和第一右滑动槽内,第一左滑块(4)和第一右滑块分别可滑动固定在第一左滑动杆(13)和第一右滑动杆上,所述第二左滑动杆(14)和第二右滑动杆分别横向安装在第二左滑动槽和第二右滑动槽内,第二左滑块(5)和第二右滑块分别可滑动固定在第二左滑动杆(14)和第二右滑动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15)、四组支腿(16)和四组滚轮(17),所述底板(15)顶端与底座(2)底端中央区域连接,四组支腿(16)顶端分别与底板(15)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四组滚轮(17)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四组支腿(16)底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板(18)、螺纹杆(19)、转盘(20)和制动板(21),所述支板(18)右端与底座(2)左侧壁下半区域连接,支板(18)顶端纵向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19)顶端与转盘(20)底端中央区域连接,螺纹杆(19)底端与制动板(21)顶端中央区域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支座(22)和四组安装板(23),所述四组支座(22)底端分别与固定板(1)顶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支座(22)顶端分别与四组安装板(23)底端中央区域连接,所述四组安装板(23)顶端均设置有多组安装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橡胶垫(24)和右橡胶垫,所述左橡胶垫(24)和右橡胶垫分别安装在左通槽内左侧壁上和右通槽内右侧壁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滑轮(25)和右滑轮,所述左滑轮(25)和右滑轮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左滑板(12)左端和右滑板右端,且左滑轮(25)和右滑轮分别与左橡胶垫(24)和右橡胶垫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26)、固定销(27)和拉杆(28),所述支撑板(26)左端与底座(2)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支撑板(26)右侧壁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支撑板(26)底端连通,所述拉杆(28)前侧壁上半区域设置有连通孔,所述固定销(27)前端与固定槽内前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固定销(27)后端穿过连通孔并与固定槽内后侧壁中央区域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防撞垫(29),所述两组防撞垫(29)顶端与固定板(1)底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四组安装板(23)顶端分别设置有四组缓冲垫(30)。
CN201920552269.9U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 Active CN209868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52269.9U CN209868654U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52269.9U CN209868654U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68654U true CN209868654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61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52269.9U Active CN209868654U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686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7611A (zh) * 2020-08-10 2020-12-11 盐城工学院 一种应用于机器视觉检测的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7611A (zh) * 2020-08-10 2020-12-11 盐城工学院 一种应用于机器视觉检测的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10472A (zh) 一种用于智慧楼宇的建筑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
CN209868654U (zh) 一种机器人用减震装置
CN210567188U (zh) 一种机房电子机械设备用减震装置
CN207675439U (zh) 一种电动汽车下线检测装置
CN210928389U (zh) 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计算机机柜
CN111847198A (zh) 一种新型轿厢托架
CN217271638U (zh) 一种新型耐磨阻尼片
CN214406276U (zh) 一种中央空调机组的减震安装装置
CN213921466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起落架
CN112303173A (zh) 一种红薯泵用减震式安装底座
CN209956166U (zh) 一种用于自行三轮车的减震装置
CN212247528U (zh) 一种全悬浮避振式全自动洗脱机
CN220378784U (zh) 一种雕塑减震结构
CN208684186U (zh) 一种电梯的抗冲击底座结构
CN214879352U (zh) 一种建筑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
CN210483230U (zh) 一种基于球场护栏的防撞气垫
CN214058564U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运输箱
CN210001376U (zh) 一种电梯导靴安全装置
CN110895117A (zh) 一种火炮用双向极限缓冲装置
CN210179306U (zh) 一种曼普气安全智能灌装设备
CN213868401U (zh) 一种用于结构设计的抗震装置
CN211945304U (zh) 一种搬运板自动传送装置
CN212804831U (zh) 一种摩托车离合器驱动盘的缓冲弹簧减震结构
CN215624061U (zh) 一种汽车玻璃输送用防护装置
CN214217048U (zh)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立体升降智能仓储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Lengjia Panwang village, Panwang community, gaoxinyuan, Zhucheng City,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medel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Lengjia Panwang village, Panwang community, gaoxinyuan, Zhucheng City,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cheng Mindel Robo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