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45425U - 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 - Google Patents

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45425U
CN217045425U CN202220795383.6U CN202220795383U CN217045425U CN 217045425 U CN217045425 U CN 217045425U CN 202220795383 U CN202220795383 U CN 202220795383U CN 217045425 U CN217045425 U CN 217045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ttom plate
clamping tool
die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953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锦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aohe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aohe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aohe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aohe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953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45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45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454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且靠近左右两侧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移动板,移动板呈U形状,移动板前后两侧的顶端穿过底板的内壁并竖直设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杆,前后相对应的两个支撑杆的顶端共同设有侧板,两个侧板相对立的一侧面均转动连接有吸盘,底板顶部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顶端设有承载板,本实用新型通过侧板对前后两个可调整高度的支撑杆进行固定连接,以便支撑杆高度调整的同时可实现对侧板高度的调整,从而使得侧板与待加工模具之间的相对高度得到调整,而后便于根据模具的大小对夹持位置进行调整,避免模具受力点过低或过高而影响其稳定性。

Description

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
背景技术
模具指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为避免模具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位移而影响加工效率,通常需要利用夹持装置对模具进行夹持固定,但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夹持装置无法对夹持位置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模具在夹持过程中的重心过高或过低,进而影响了夹持的稳定性,鉴于此,我们提出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且靠近左右两侧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呈U形状,所述移动板前后两侧的顶端穿过所述底板的内壁并竖直设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杆,前后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共同设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相对立的一侧面均转动连接有吸盘,所述底板顶部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设有承载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移动板滑动连接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且靠近前后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导向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设有对称分布的电缸,所述电缸的活塞杆分别与其对应的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包括固定杆和活动插接在所述固定杆内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呈长方体形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的外部且靠近顶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螺杆端部穿过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并与所述连接杆的外壁相接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盘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设有阻尼橡胶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承载板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二转轴的左右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柱形杆,所述柱形杆倾斜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侧板对前后两个可调整高度的支撑杆进行固定连接,以便支撑杆高度调整的同时可实现对侧板高度的调整,从而使得侧板与待加工模具之间的相对高度得到调整,而后便于根据模具的大小对夹持位置进行调整,避免模具受力点过低或过高而影响其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一转轴进行转动,而后使得吸盘带动夹持固定的模具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对模具角度的调整,以便提高对模具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剖切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剖切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侧板剖切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杆剖切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意义为:
底板1;电缸11;移动槽12;导向杆121;第一电机13;滑轨14;移动板2;支撑杆3;固定杆31;连接杆32;紧固螺栓33;侧板4;吸盘41;阻尼橡胶层411;第一转轴412;第二电机42;承载板5;第二转轴51;柱形杆52;球形块5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
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且靠近左右两侧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移动板2,移动板2呈U形状,且移动板2的开口朝上,移动板2前后两侧的顶端穿过底板1的内壁并竖直设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杆3,前后相对应的两个支撑杆3的顶端共同设有侧板4,两个侧板4相对立的一侧面均转动连接有吸盘41,左侧侧板4的外壁且与吸盘41中心相对应处设有第二电机42,左侧吸盘41靠近侧板4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412与第二电机42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以便通过第二电机42驱动第一转轴412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左侧吸盘41随之转动,底板1顶部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51,第二转轴51的顶端设有承载板5,底板1的内部且与第二转轴51相对应处设有第一电机13,第二转轴51的下端穿过底板1的顶部内壁并与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同轴连接,以便通过第一电机13驱动第二转轴51进行转动。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与移动板2滑动连接的移动槽12,移动槽12的内部且靠近前后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导向杆121,两个移动板2分别与其对应的导向杆121滑动连接,以便通过导向杆121对移动板2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避免移动板2在移动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底板1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设有对称分布的电缸11,电缸11的活塞杆分别与其对应的移动板2固定连接,以便通过电缸11的活塞杆对与其对应的移动板2进行推拉,从而实现对移动板2位置的调整。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支撑杆3包括固定杆31和活动插接在固定杆31内部的连接杆32,连接杆32呈长方体形状,避免连接杆32在固定杆31内部发生角度调整,固定杆31的外部且靠近顶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33,紧固螺栓33的螺杆端部穿过固定杆31的外壁并与连接杆32的外壁相接触,以便通过紧固螺栓33对连接杆32的位置进行固定,具体的,将紧固螺栓33拧松,使其螺杆端部不与连接杆32的外壁相接触,而后拉动连接杆32上移,使得连接杆32的顶端与固定杆31底端之间的距离得到调整,而后再将紧固螺栓33拧紧,使其螺杆端部与连接杆32的外壁接触,而后实现对高度调整后连接杆32的位置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吸盘41远离侧板4的一侧设有阻尼橡胶层411,用于增强吸盘41与待加工模具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模具从两个吸盘41之间脱落。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承载板5的底部且位于第二转轴51的左右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柱形杆52,柱形杆52倾斜设置,用于增强承载板5的稳定性,避免模具重量过大而导致承载板5出现倾斜,柱形杆52的底端设有球形块521,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与球形块521滑动连接的滑轨14,滑轨14的内壁间距从上至下递增后又逐渐减小,用于对球形块521进行限制,避免球形块521从滑轨14内部分离,具体的,第二转轴51转动的同时,柱形杆52随之摆动,从而使得球形块521沿着滑轨14的内壁进行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在使用时,将待加工模具放置在承载板5上,而后通过电缸11的活塞杆推动与其对应的移动板2向靠近模具一侧进行移动,使得移动板2沿着导向杆121的轴向在移动槽12内部移动,从而使得前后两个相对应的支撑杆3带动侧板4随着移动板2同步移动,而后使得两个侧板4相对立的一侧面与模具的外壁相接触,从而实现对模具的夹持限位,然后通过第一电机13驱动第二转轴51进行转动时,承载板5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对模具角度的调整,再需要对模具进行翻转时,通过电缸11的活塞杆推动与其对应的移动板2向靠近模具一侧进行移动,使得吸盘41与模具的外壁吸附固定,然后再将支撑杆3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得侧板4的高度得到调整,而后使得夹持在两个侧板4之间的模具随着侧板4同步上移,然后使得模具的底端与承载板5分离,而后通过第二电机42驱动第一转轴412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吸盘41转动的同时带动模具进行翻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靠近左右两侧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移动板(2),所述移动板(2)呈U形状,所述移动板(2)前后两侧的顶端穿过所述底板(1)的内壁并竖直设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杆(3),前后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杆(3)的顶端共同设有侧板(4),两个所述侧板(4)相对立的一侧面均转动连接有吸盘(41),所述底板(1)顶部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51),所述第二转轴(51)的顶端设有承载板(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移动板(2)滑动连接的移动槽(12),所述移动槽(12)的内部且靠近前后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导向杆(1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设有对称分布的电缸(11),所述电缸(11)的活塞杆分别与其对应的所述移动板(2)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包括固定杆(31)和活动插接在所述固定杆(31)内部的连接杆(32),所述连接杆(32)呈长方体形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1)的外部且靠近顶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33),所述紧固螺栓(33)的螺杆端部穿过所述固定杆(31)的外壁并与所述连接杆(32)的外壁相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41)远离所述侧板(4)的一侧设有阻尼橡胶层(41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5)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二转轴(51)的左右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柱形杆(52),所述柱形杆(52)倾斜设置。
CN202220795383.6U 2022-04-07 2022-04-07 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 Active CN217045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95383.6U CN217045425U (zh) 2022-04-07 2022-04-07 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95383.6U CN217045425U (zh) 2022-04-07 2022-04-07 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45425U true CN217045425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68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95383.6U Active CN217045425U (zh) 2022-04-07 2022-04-07 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454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62210U (zh) 一种精密模具生产用旋转装置
CN217045425U (zh) 用于模具加工的夹持工装
CN214161457U (zh) 一种可调节的模具钻孔装置
CN110125273B (zh) 一种蒸发器散热片自动上料排片组装机及其上料排片方法
CN209577909U (zh) 一种可调节模具位置的夹紧装置
CN108971351B (zh) 一种四方位位置可调节下模机构
CN210414259U (zh) 一种新型的模具固定装置
CN216461207U (zh) 一种微创手术刀支架的冲压模具
CN212918834U (zh) 一种模具生产用抛光装置
CN213730615U (zh) 一种锁模扣加工夹具
CN209793960U (zh) 泡沫模具加工装置
CN113696433A (zh) 一种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机构
CN220882064U (zh) 一种治具压紧装置
CN219648567U (zh) 一种冲压件的传输装置
CN218591633U (zh) 一种用于汽车冲压模具工件夹紧装置
CN219483959U (zh) 一种金属铸件的热压成型机构
CN219005348U (zh) 一种用于模具加工的装夹台
CN214239206U (zh) 一种快速脱模光伏连接器外壳模具
CN220864005U (zh) 一种加工模具的放置装置
CN211888975U (zh) 一种浇注机用模具固定装置
CN211516280U (zh) 一种铸件开槽装置
CN216326517U (zh) 一种模具夹持工装
CN218194702U (zh) 一种模具生产用夹具
CN219817795U (zh) 一种快速顶料装置
CN22054859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放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