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35814U - 一种多极耳电池及其电子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极耳电池及其电子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35814U
CN217035814U CN202122763234.XU CN202122763234U CN217035814U CN 217035814 U CN217035814 U CN 217035814U CN 202122763234 U CN202122763234 U CN 202122763234U CN 217035814 U CN217035814 U CN 217035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tab
shell
tab battery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632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轼
韩冰
纪荣进
李聪
陈贤锐
郑明清
陈杰
李载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Liwin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Liwin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Liwin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Liwin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632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35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35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35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极耳电池及其电子产品,多极耳电池包括电芯本体、壳体和极耳组,电芯本体封装在壳体内,极耳组通过密封胶与壳体连接,极耳组从电芯本体的一端向外延伸并且至少部分裸露在壳体外。其无需弯折极耳,节省了电池内部空间,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无需焊接金属带极耳,避免了焊接对电池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也省略了贴保护胶的步骤。

Description

一种多极耳电池及其电子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极耳电池及其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多极耳电芯的充放电速度快,在快充、大倍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使用。目前的多极耳软包电芯,在卷绕或叠片后,会进行转接焊,裸电芯的多层极耳会和金属带极耳焊接在一起,随后将多层箔材、金属带折弯,放入冲好坑的铝塑膜中,封装时金属带上的极耳胶与铝塑膜的胶层热熔在一起实现密封。因为箔材和金属带弯折后放入铝塑膜内,占用了电池的内部空间,导致电池的容量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多极耳电池,其无需弯折极耳,节省电池内部空间,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无需焊接金属带极耳,避免了焊接对电池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也省略了贴保护胶的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极耳电池,包括电芯本体、壳体和极耳组,所述电芯本体封装在所述壳体内,极耳组通过密封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极耳组从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向外延伸并且至少部分裸露在所述壳体外。
进一步地,所述极耳组的层数为3~50层。
进一步地,所述极耳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基体和由所述第一基体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基体。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胶的宽度为1~10mm。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胶的厚度为5~200u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基体的长度为5~20mm。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由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卷绕或堆叠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铝壳或钢壳。
一种电子产品,其包括上述的多极耳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多极耳电池,包括电芯本体、壳体和极耳组,电芯本体封装在壳体内,极耳组通过密封胶与壳体连接,极耳组从电芯本体的一端向外延伸并且至少部分裸露在壳体外。其无需弯折极耳,节省了电池内部空间,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无需焊接金属带极耳,避免了焊接对电池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也省略了贴保护胶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一种多极耳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一种多极耳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一种多极耳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一种多极耳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一种多极耳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其中:1、电芯本体;2、极耳组;3、密封胶;4、壳体;5、极耳组的焊接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在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多极耳电池,包括电芯本体1、壳体4和极耳组2,电芯本体1封装在壳体4内,极耳组2通过密封胶3与壳体4连接,极耳组2从电芯本体1的一端向外延伸并且至少部分裸露在壳体4外。其无需弯折极耳,节省了电池内部空间,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无需焊接金属带极耳,避免了焊接对电池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也省略了贴保护胶的步骤。
优选地,极耳组2的层数为3~50层。具体地,在本实施例1中,极耳组2的层数为9层,但极耳组2的层数不限于本实施例1所限定的层数,其还可为3层、4层、5层、6层、7层、8层、10层、11层、12层、13层、14层、15层、16层、17层、18层、19层、20层、21层、22层、23层、24层、25层、26层、27层、28层、29层、30层、31层、32层、33层、34层、35层、36层、37层、38层、39层、40层、41层、42层、43层、44层、45层、46层、47层、48层、49层、50层,极耳组2的层数需根据生产的电芯型号设计要求以及极耳组2的厚度来进行选择。
具体地,极片在模切之后,在极耳组2的两侧涂上密封胶3,密封胶3的宽度为1~10mm,密封胶3的厚度为5~200um,这种结构设计,能够提高极耳组2和壳体4的密封性能,防止壳体4内部的电解液与外部空气接触发生化学反应,能够防止极耳组2和壳体4接触发生短路现象。
其中,极耳组2包括设置在壳体4内的第一基体和由第一基体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基体,第二基体的长度为5~20mm,电芯由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卷绕或堆叠而成。在本实施例1中,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通过卷绕或叠片制得的电芯本体1,极耳组2需压紧,并在极耳组2的侧边涂上密封胶3,防止极耳组2的毛刺外漏。
优选地,壳体4为铝壳或钢壳,在本实施例1中,壳体4选用铝壳,电芯在封装时,每层极耳组2上都涂有密封胶3,通过热压工艺,增强极耳组2之间的密封性,同时,也能增强极耳与铝壳之间的密封性,提高电芯封装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位于壳体外部的多层极耳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能够有效提高多层极耳间的连接强度。
最后,经过注液、化成等后工序后,并焊接保护板制成成品电池。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其包括上述实施例1中的多极耳电池。实施例2中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手表、智能手机、数码相机、MP3、蓝牙耳机、电脑和平板。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9)

1.一种多极耳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芯本体;
壳体,所述电芯本体封装在所述壳体内;
极耳组,通过密封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极耳组从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向外延伸并且至少部分裸露在所述壳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极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组的层数为3~50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极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基体和由所述第一基体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基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极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的宽度为1~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极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的厚度为5~200u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极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体的长度为5~2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极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由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卷绕或堆叠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极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铝壳或钢壳。
9.一种电子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极耳电池。
CN202122763234.XU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多极耳电池及其电子产品 Active CN217035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63234.XU CN217035814U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多极耳电池及其电子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63234.XU CN217035814U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多极耳电池及其电子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35814U true CN217035814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38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63234.XU Active CN217035814U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多极耳电池及其电子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35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79782B2 (ja) ソフトパッケージ大容量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1191631Y (zh) 一次锂电池
CN210403945U (zh) 一种叠片式锂离子电池
CN211654976U (zh) 一种无极耳的扣式锂电池
CN109904355A (zh) 一种异形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12531142A (zh) 一种软包纽扣电池用极片、纽扣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02094228U (zh) 一种带鼓包修复装置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CN113224391A (zh) 叠片极组的制造方法、叠片极组及电池
WO2021232720A1 (zh) 一种多极耳圆柱电池卷芯及锂离子电池
CN113851793A (zh) 一种多极耳电芯、电池及电池制作方法
CN217606876U (zh) 一种极芯、电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6488280U (zh) 一种具有新型电池盖板连接结构的电芯
JP3240965B2 (ja) 非水電解質電池用封入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1838675U (zh) 一种薄型电池
CN212230543U (zh) 一种叠片式曲面电池
CN209880749U (zh) 一种高倍率放电聚合物电池
CN217035814U (zh) 一种多极耳电池及其电子产品
CN217956077U (zh) 一种极耳及电池
CN116435720A (zh) 一种锂电池的加工成型方法
CN217387475U (zh) 一种极芯、电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4411292U (zh) 一种卷绕与叠片复合型锂电池
CN201673968U (zh) 非对称组装结构的微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WO2021230206A1 (ja) 二次電池
CN110661035A (zh) 一种单体电芯、柔性电池组及其制备方法
CN210429950U (zh) 层叠极耳、极片、电芯和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