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30145U - 一种管道自动排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自动排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30145U
CN217030145U CN202220637085.4U CN202220637085U CN217030145U CN 217030145 U CN217030145 U CN 217030145U CN 202220637085 U CN202220637085 U CN 202220637085U CN 217030145 U CN217030145 U CN 217030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rod
stressing
floating ball
stress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370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天林
赵兴勃
郭鑫宇
程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uaxia Yita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uaxia Yita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uaxia Yita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uaxia Yitai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370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30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30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30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lf-Closing Valves And Venting Or Aerat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连通的设置有导向筒;壳体内设置有浮球,浮球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伸入导向筒内的导向柱,壳体的内壁上位于浮球的下半部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导向条;壳体内的顶部一角设置有挡水机构,挡水机构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排气腔;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阀,排气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水阀,排气阀与排水阀之间连接有控制连杆;浮球的顶部与控制连杆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多级加力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管道自动排气装置排气量大,排气孔不易堵塞,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自动排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气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自动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排气阀应用于独立采暖系统、集中供热系统、采暖锅炉、中央空调、地板采暖及太阳能采暖系统等管道排气。因为水中通常都溶有一定的空气,而且空气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这样水在循环的过程中气体逐渐从水中分离出来,并逐渐聚在一起形成大的气泡甚至气柱,因为有水的补充,所以经常有气体产生。现有的自动排气装置存在着排气量小,容易被水中的污泥堵塞排气孔而漏水,浮子卡住失效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排气量大,排气孔不易堵塞,可靠性高的管道自动排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自动排气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连通的设置有导向筒;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浮球,所述浮球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伸入所述导向筒内的导向柱,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位于所述浮球的下半部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导向条;
所述壳体内的顶部一角设置有挡水机构,所述挡水机构设置有S形气路,所述挡水机构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排气腔;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排气腔相连通的排气阀,所述排气腔的底部位于所述排气阀的下方设置有排水阀,所述排气阀与排水阀之间连接有控制连杆,所述控制连杆的底端伸出所述排气腔;
所述浮球的顶部与控制连杆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多级加力传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多级加力传动机构包括一级加力传动机构和二级加力传动机构;所述一级加力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加力杆和第二加力杆,所述第一加力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加力杆的长度,所述第一加力杆和第二加力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呈V形,所述第一加力杆和第二加力杆的连接部位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铰接,所述第一加力杆远离第二加力杆的一端抵于所述浮球的顶部;
所述二级加力传动机构包括第三加力杆和第四加力杆,所述第三加力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加力杆的长度,所述第二加力杆远离第一加力杆的一端通过滚轮与所述第三加力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加力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加力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加力杆置于所述控制连杆底端的一侧,第四加力杆远离第三加力杆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铰接,所述控制连杆的底端通过传动绳与所述第四加力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挡水机构包括与所述壳体内的顶部固定连接的两块平行的第一斜板,所述壳体内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伸入两块第一斜板之间的第二斜板。
进一步的,所述浮球为竖直设置的长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法兰。
进一步的,所述浮球、导向柱、挡水机构和多级加力传动机构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浮球、导向柱、挡水机构和多级加力传动机构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管道自动排气装置设置有浮球、多级加力传动机构和排气阀,浮球通过多级加力传动机构控制排气阀的开启与关闭,多级加力传动机构极大的增加了排气阀的驱动力,使排气阀采用大截面积的阀门依然可保持良好的密封性,提高了排气装置的排气量。
(2)本实用新型的管道自动排气装置设置有挡水机构,空气进入壳体内之后上升,挡水机构可减少经过排气阀的空气中的污物和水汽,可有效避免排气阀被堵塞而关闭不严导致漏水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管道自动排气装置设置有导向柱和导向条,导向柱在壳体的顶部,可避免由于水位的上升而接触到导向柱,在导向柱和导向条的配合下,极大的减小了浮球被卡的概率,提高了排气装置的可靠性。
应当理解,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管道自动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壳体;2、浮球;3、挡水机构;4、排气腔;5、排气阀;6、排水阀;7、控制连杆;8、多级加力传动机构;
11、导向筒;12、导向条;13、进气口;14、法兰;
21、导向柱;
31、第一斜板;32、第二斜板;
81、第一加力杆;82、第二加力杆;83、第三加力杆;84、第四加力杆;85、滚轮;86、传动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自动排气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连通的设置有导向筒11;壳体1内设置有浮球2,浮球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伸入导向筒11内的导向柱21,壳体1的内壁上位于浮球2的下半部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导向条12;
壳体1内的顶部一角设置有挡水机构3,挡水机构3设置有S形气路,挡水机构3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排气腔4;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排气腔4相连通的排气阀5,排气腔4的底部位于排气阀5的下方设置有排水阀6,排气阀5与排水阀6之间连接有控制连杆7,控制连杆7的底端伸出排气腔4;浮球2的顶部与控制连杆7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多级加力传动机构8。
在本实施例中,管道内的空气进入壳体1内后上升,经挡水机构3的S形气路进入排气腔4内,再经壳体1顶部的排气阀5排出。管道内的空气排净后,水进入壳体1内,浮球2在浮力作用下上升。
控制连杆7与排气阀5和排水阀6的阀杆相连,控制连杆7上移时,排气阀5关闭,排水阀6打开;控制连杆7下移时,排气阀5打开,排水阀6关闭。
随着浮球2的上升,通过多级加力传动机构8驱动控制连杆7上移,排气阀5打开,排水阀6关闭,完成排气。排气腔4内的水汽凝结成水,经排水阀6流回壳体1内。多级加力传动机构8极大的增加了排气阀5的驱动力,使排气阀5采用大截面积的阀门依然可保持良好的密封性,提高了排气装置的排气量。
在浮球2的上升与下降的过程中,通过导向柱21与导向筒11的配合,以及导向条12的导向作用,保证了浮球2顺利的上下浮动,极大的减小了浮球2被卡的概率,提高了排气装置的可靠性。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级加力传动机构8包括一级加力传动机构和二级加力传动机构;一级加力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加力杆81和第二加力杆82,第一加力杆81的长度大于第二加力杆82的长度,第一加力杆81和第二加力杆82的端部固定连接呈V形,第一加力杆81和第二加力杆82的连接部位与壳体1的内壁铰接,第一加力杆81远离第二加力杆82的一端抵于浮球2的顶部;
二级加力传动机构包括第三加力杆83和第四加力杆84,第三加力杆83的长度大于第四加力杆84的长度,第二加力杆82远离第一加力杆81的一端通过滚轮85与第三加力杆83的一端滑动连接,第三加力杆83的另一端与第四加力杆84固定连接,第四加力杆84置于控制连杆7底端的一侧,第四加力杆84远离第三加力杆83的一端与壳体1的内壁铰接,控制连杆7的底端通过传动绳86与第四加力杆8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多级加力传动机构8采用杠杆结构,第一加力杆81的长度大于第二加力杆82,实现了一级加力传动;第三加力杆83的长度大于第四加力杆84,实现了二级加力传动。在浮球2的浮力一定的情况下,极大的增加了排气阀5的驱动力。
当需要短时大排气量时,可以增加排气阀5的面积。根据排气阀5的驱动需求,可增加加力传动机构的数量,提高排气阀5的压紧力,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挡水机构3包括与壳体1内的顶部固定连接的两块平行的第一斜板31,壳体1内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伸入两块第一斜板31之间的第二斜板3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斜板31与第二斜板32交错分布形成了S形的气路,第一斜板31和第二斜板32优选与竖直方向成30度夹角。增大了空气上升时与斜板碰撞的几率,减少了经过排气阀5的空气中的污物和水汽,可有效避免排气阀5被堵塞而关闭不严导致漏水的问题。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浮球2为竖直设置的长圆形。当壳体1内的水面上升时,可尽快产生浮力以关闭排气阀5,减少了水面浸没浮球2的位置,降低了浮球被卡的概率,也可以防止水面上升到排气阀5位置,影响排气阀5的关闭。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13,进气口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法兰14,壳体1通过法兰14连入管道。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当给常温液体排气时,浮球2、导向柱21、挡水机构3和多级加力传动机构8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排气阀5和排水阀6的密封面均采用橡胶材质。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当给高温液体排气时,浮球2、导向柱21、挡水机构3和多级加力传动机构8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排气阀5和排水阀6的密封面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管道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连通的设置有导向筒;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浮球,所述浮球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伸入所述导向筒内的导向柱,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位于所述浮球的下半部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导向条;
所述壳体内的顶部一角设置有挡水机构,所述挡水机构设置有S形气路,所述挡水机构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排气腔;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排气腔相连通的排气阀,所述排气腔的底部位于所述排气阀的下方设置有排水阀,所述排气阀与排水阀之间连接有控制连杆,所述控制连杆的底端伸出所述排气腔;所述浮球的顶部与控制连杆的底端之间设置有多级加力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加力传动机构包括一级加力传动机构和二级加力传动机构;所述一级加力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加力杆和第二加力杆,所述第一加力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加力杆的长度,所述第一加力杆和第二加力杆的端部固定连接呈V形,所述第一加力杆和第二加力杆的连接部位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铰接,所述第一加力杆远离第二加力杆的一端抵于所述浮球的顶部;
所述二级加力传动机构包括第三加力杆和第四加力杆,所述第三加力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加力杆的长度,所述第二加力杆远离第一加力杆的一端通过滚轮与所述第三加力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加力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加力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加力杆置于所述控制连杆底端的一侧,第四加力杆远离第三加力杆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铰接,所述控制连杆的底端通过传动绳与所述第四加力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机构包括与所述壳体内的顶部固定连接的两块平行的第一斜板,所述壳体内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伸入两块第一斜板之间的第二斜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为竖直设置的长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法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导向柱、挡水机构和多级加力传动机构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自动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导向柱、挡水机构和多级加力传动机构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CN202220637085.4U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管道自动排气装置 Active CN217030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37085.4U CN217030145U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管道自动排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37085.4U CN217030145U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管道自动排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30145U true CN217030145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56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37085.4U Active CN217030145U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管道自动排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301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8916B (zh) 压力动作控制阀
US6931882B1 (en) Dual function condensate drain trap for negative or positive pressure air handling unit
US7171976B2 (en) Steam trap with float
CN217030145U (zh) 一种管道自动排气装置
CN107061981B (zh) 一种先导式蒸汽疏水阀
JP3360232B2 (ja) 液体圧送装置
JP2001132862A (ja) 空気弁
EP1970611B1 (en) Liquid pressure-feed device
US7931046B1 (en) Steam trap with inverted bucket float
CN212132003U (zh) 浮球疏水阀
CN212132001U (zh) 内置止回阀的浮球疏水阀
CN104947756B (zh) 自调式气体隔离器
JP5274974B2 (ja) 液体圧送装置
CN111810703A (zh) 一种全自动气动控制装置
KR20160081057A (ko) 타원형 프리 플로우트를 구비한 스팀 트랩밸브
CN219453623U (zh) 一种双杠杆疏水器
JP7449594B2 (ja) 液体圧送装置
CN209084393U (zh) 一种浮球式疏水阀
CN220707036U (zh) 一种用于冷凝换热器的浮球式液位控制阀
JP2879490B2 (ja) 復水排出装置
CN220338214U (zh) 一种有密封组件的疏水阀
CN212318945U (zh) 一种全自动气动控制装置
JPH1182885A (ja) フロ―ト式ドレントラップ
CN220169155U (zh) 一种可截留蒸汽的浮球疏水阀
JP2835677B2 (ja) 液体圧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