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29132U - 空滤器、发动机及工程车辆 - Google Patents

空滤器、发动机及工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29132U
CN217029132U CN202220735548.0U CN202220735548U CN217029132U CN 217029132 U CN217029132 U CN 217029132U CN 202220735548 U CN202220735548 U CN 202220735548U CN 217029132 U CN217029132 U CN 217029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element
air
filter
shel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355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Spe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Spe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Spe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355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29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29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291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滤器及发动机,包括有:外壳;滤芯,设置在外壳内;风扇,带动滤芯活动以使滤芯上的杂质脱落;负压组件,与外壳连通,以使外壳内产生向外流动的负压气流,来带动风扇转动并将脱落的杂质从外壳内吸出。本申请提供的空滤器,具有非反向直吹式的自清洁功能,仅通过一套系统实现了脱尘与排尘两项操作,结构简洁,节省动力及成本,且排尘效果良好,对滤纸的损伤也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滤器的滤芯清理,要么靠人工定期清理维护、效率低,要么自清洁时滤纸易受损且清洁效果待改善,要么自清洁结构复杂、成产成本高、易影响空滤器的过滤功能等诸多问题。

Description

空滤器、发动机及工程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滤器、发动机及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空气。为了保证发动机可以正常燃烧,同时防止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影响发动机零件寿命,空气滤清器成为了现代汽车以及发动机的一个重要零部件。空气滤清器通过滤芯拦截空气中的颗粒物,当拦截的颗粒物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空气过滤器的进气阻力会明显升高,进而导致发动机进气不足以及燃烧不充分。因此,为了保证发动机持续正常工作,滤芯在整个使用周期内需要定期维护。若依赖人工拆卸滤芯后进行维护保养,不仅影响效率,同时会由于清洁过程中扬起的粉尘而严重影响操作者的身体健康。当空滤器处于重载荷及高粉尘工作环境时,维护频率提高,这种问题尤为显著。
空滤器上尝试了自清洁功能,通常是向滤芯内部通入吹气管,采用反向直吹的方式,用强气流从滤芯内部反向外吹,来将滤网上的杂质吹落,而后将灰尘、颗粒等杂质外排。此种方式,一方面,具有强压的气流吹击滤芯壁的局部区域,存在损坏滤纸、滤层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从滤芯内部向滤芯壁吹气,会使空滤内部流场紊乱,被吹起的杂质可能重新落到滤芯的其他区域,造成二次污染。
还有部分空滤器,采用驱动系统驱动滤芯转动,通过离心力甩脱滤芯上的杂质,并通过气流系统,如反向直吹和/或抽吸,将杂质排出到空滤器外部。但此种方式,采用了驱动系统和气流系统两大系统,结构繁复,生产成本高,且在非自清洁时段,容易对空滤器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空滤器,具有非反向直吹式的自清洁功能,且仅通过一套系统实现了脱尘与排尘两项操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滤器的滤芯清理,要么靠人工定期清理维护、效率低,要么自清洁时滤纸易受损且清洁效果待改善,要么自清洁结构复杂、成产成本高、易影响空滤器的过滤功能等诸多问题。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滤器,包括有:外壳;滤芯,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风扇,带动所述滤芯活动以使所述滤芯上的杂质脱落;负压组件,与所述外壳连通,以使所述外壳内产生向外流动的负压气流,来带动所述风扇转动并将脱落的杂质从所述外壳内吸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组件包括:储气罐;文丘里管,具有位于中间的细径部及位于所述细径部轴向两侧的粗径部,任意一侧的所述粗径部与所述储气罐相连通,所述细径部与所述外壳相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细径部通过气流管路与所述外壳相连通,所述气流管路沿所述外壳的径向向外凸出设置,所述风扇位于所述气流管路的管口或管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扇通过锥齿轮传动结构与所述滤芯的转轴传动连接并带动所述滤芯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滤芯包括沿转动轴线分布并间隔设置的安全滤芯与主滤芯,与所述风扇固定连接的传动轴位于该间隔内,所述滤芯的沿中心轴线延伸的转轴与所述传动轴传动相连;所述主滤芯包括主过滤部及设置在所述主过滤部一端的径向凸沿部,所述主滤芯的径向凸沿部与所述外壳内壁可转动地相接,所述外壳的进气口与出气口通过所述主滤芯的径向凸沿部隔开,所述主过滤部及所述安全滤芯通过所述主滤芯的径向凸沿部隔开。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滤芯的径向凸沿部将所述外壳内的空间分隔为第一侧空间与第二侧空间,所述第一侧空间为所述安全滤芯所在的空间,所述第二侧空间为所述主过滤部所在的空间;所述气流管路包括: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一侧空间相连通;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二侧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二支路上设置有导通或截断气流的第一阀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滤芯的主过滤部呈两端敞口的筒状,所述主滤芯的径向凸沿部呈环状,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外壳的侧壁上,所述安全滤芯呈一端敞口的筒状结构并罩盖住所述出气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流管路上设置有供气流从所述外壳进入所述文丘里管的单向阀。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文丘里管的排尘口连接有排尘管路,所述排尘管路上设有导通或截断气流的第二阀门。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包括有发动机及如上任一项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空滤器,所述空滤器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进气口相连。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空滤器,通过负压组件在空滤器的外壳内产生向外流动的负压气流,负压气流吹动外壳内的风扇转动,风扇又带动滤芯产生活动,使得滤芯上的杂质脱落,实现对滤芯脱尘;而脱落的杂质,恰好被负压气流吸出至空滤器外,实现了排尘。故,本申请提供的空滤器,采用滤芯活动脱尘结合负压吸尘的结构方式,实现了自清洁功能,且通过滤芯的移动或转动进行脱尘,杂质的脱落率高;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其他自清洁结构,只通过一套系统即实现了脱尘与排尘两项操作,结构简洁,节省动力,降低成本,并在此基础上保证了良好的除尘效果,且克服了反向直吹式脱尘的缺陷,对滤纸的伤害显著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空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
1-外壳;11-进气口;12-出气口;2-滤芯;21-主滤芯;211-主过滤部;212-径向凸沿部;22-安全滤芯;23-转轴;3-风扇;4-储气罐;5-文丘里管;51-细径部;52-排尘口;6-气流管路;61-第一支路;62-第二支路;7-第一阀门;8-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空滤器,具有非反向直吹式的自清洁功能,仅通过一套系统实现了脱尘与排尘两项操作,结构简洁,节省动力及成本,且排尘效果良好,对滤纸的损伤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空滤器的发动机。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滤器,具备基础部件:滤芯2与容纳滤芯2的外壳1,外壳1上设有供空气进入的进气口11及供空气排出的出气口12,滤芯2位于进气口11与出气口12之间且将进气口11与出气口12分隔开,使空气经滤芯2过滤后排出;同时,本实施例中的空滤器,设置有风扇3(此处强调说明一下,风扇3并非电风扇,不包括带动风扇转动的诸如电机等动力)及负压组件,风扇3与滤芯2连接,能够带动滤芯2进行一定频率或速率的活动动作;负压组件在外壳1内产生负压气流,负压气流从外壳1内部向壳外流动,而风扇3位于负压气流的流动路径上,受气流吹动而进行转动,转动地风扇3经传动结构驱动滤芯2产生活动动作,如转动、摆动、振动等,使得滤芯2上的杂质脱落在外壳1内,而脱落的杂质恰好被向壳外流动的负压气流抽吸到空滤器外部。
如此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滤器,一方面,实现了滤芯2脱尘及排尘的操作,具备自清洁功能,无需人工拆卸后清理,提高清洁效率及便捷性,避免造成清理人员健康问题,也降低长时间维护对发动机工作时长的影响;第二方面,负压组件产生负压气流即可实现滤芯2脱尘及向外排尘两项内容,滤芯2进行活动动作而脱尘无需额外的动力系统,一个能源系统即实现了两项清理环节、完成整个除尘操作,不仅结构简洁,并节省动力,能够降低成产成本、使用成本,且负压气流强劲,风扇3转速高,动力充足,保证滤芯2的动作频率,可以让杂质有效脱落,结合抽吸,除尘效果良好,即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滤器,不仅结构简洁,降低成本,且在此基础上还保证了良好的除尘效果;第三方面,采用滤芯2进行活动动作而脱尘结合负压吸尘的结构方式实现清洁,与现有技术中使用高压气流强力反向直吹滤芯2的方式相比,本申请壳内气流对滤芯2的作用均匀,显著降低了对滤纸的伤害性,且不会产生气流紊乱而造成二次污染的现象,则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滤器,不仅除尘效果良好,且在此基础上,显著降低对滤纸的伤害性。综合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滤器,其自清洁结构,在结构简洁,降低成本的基础上,保证了良好的除尘效果并降低了对滤纸的伤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滤器的滤芯2清理,要么靠人工定期清理维护、效率低,要么自清洁时滤纸易受损且清洁效果待改善,要么自清洁结构复杂、成产成本高、易影响空滤器的过滤功能等诸多问题。
图1示出了一种实施例中负压组件的组成,此实施例中,负压组件包括储气罐4及文丘里管5,文丘里管5具有位于中间的细径部51及位于细径部51轴向两侧的粗径部,两个粗径部之中的任意一个与储气罐4相连通,而另一个的管口形成排尘口52,细径部51通过气流管路6与空滤器的外壳1相连通。气流管路6的第一端与细径部51的侧壁连接并从其径上向外引出,第二端与外壳1相连通。
当打开储气罐4的开关,罐内的压缩气源流入文丘里管5,压缩气源流动通过文丘里管5,受文丘里管5自身的结构作用,在细径部51自动产生负压(该产生负压的原理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从而在气流管路6内形成负压,继而对外壳1内产生抽吸作用,使得外壳1内产生向外流动的负压气流,如空气从外壳1的进气口11和/或出气口12进入外壳1内,并流向气流管路6,经气流管路6进入文丘里管5,继而受压缩气源的吹动,两股气流共同流经同一个粗径部从排尘口52流出,形成完整的排尘通路。负压气流与压缩气源的流动路径如图1中所示。如此设置负压组件,无需耗费多少电能或液压能等动力性能源,即可形成强劲的抽吸力及负压气流,进一步加强了节约动力、降低成本的有益效果。
当然,负压组件亦可以是其他组成结构,如另一种实施例中,负压组件设有真空泵,可为抽尘机等。
在风扇3的驱动下,滤芯2产生具有一定速率的活动动作,杂质脱落在滤芯2外侧壁与外壳1之间的空间内。一种实施例中,气流管路6与外壳1的连通口,位于外壳1的侧壁上,气流管路6沿外壳1的径向向外凸出、在壳外延伸,如图1中所示;如此设置,可保证能够非常顺畅地将脱落的杂质抽出,优化除尘效果。当然,其他实施例中,该连通口亦可以设置在外壳1的其他区域,如端壁上,同时,可以对进气口11或出气口12作一些适应性结构设置,来提高除尘效果。
气流管路6可以是沿外壳1径向布置的直管,也可以是从外壳1径向引出后的弯曲管。
外壳1上的进气口11及出气口12,通常一者开设在外壳1一端的侧壁上,另一者开设在外壳1另一端的端壁上。气流管路6与外壳1的连通口,可位于进气口11与出气口12之间,如此,在外壳1内,进气口11和/或出气口12,与气流管路6之间均存在部分滤芯2,负压气流可透过此部分滤芯2,加强除尘效果。
风扇3位于负压气流的流动路径上,可以是外壳1内,也可以是气流管路6内,然为增强风扇3的转动速度,优选的实施例中,风扇3位于气流管路6的管口或管内,即处于负压强劲的区域内,如此可保证风扇3的转动速度,从而保证滤芯2的动作频率足够高,尽可能提高并保证了滤芯2上杂质的脱落率,增强除尘效果。具体地,风扇3可位于气流管路6内且靠近外壳1的一端,如图1中所示,既处于负压强劲区域,也靠近滤芯2,减少与滤芯2的传动距离,减少传动中的能量损失,尽可能提高滤芯2的动作频率或速率。
风扇3位于气流管路6的管口或管内,即处于外壳1与滤芯2的径向侧。风扇3带动滤芯2活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是带动滤芯2转动,滤芯2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壳1内。如此,一方面,可以保证滤芯2能产生足够高的转速,受离心力作用,杂质从滤芯2上脱落;在强且高的转动速率下,离心力足够强劲,尽可能提高了并确保了足够的杂质脱落率,另一方面,风扇3不设在外壳1内,可避免空滤器进行过滤工作时,风扇3会受气流影响而转动,从而影响空滤器的工作效率。此实施例中,风扇3的转动轴线沿滤芯2径向设置,风扇3可通过锥齿轮传动结构与滤芯2传动连接,使滤芯2沿自身中心轴线快速旋转。显然,风扇3还可以通过其他传动结构如涡轮蜗杆,与滤芯2传动连接。但是,锥齿轮传动结构,占用空间更小,传动损失更小。
当然,风扇3带动滤芯2活动,并不限于一种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风扇3带动滤芯2振动,如,风扇3带动凸轮转动,而凸轮的凸出部与滤芯2的外壁相抵,滤芯2可移动并能复位的设置,凸轮每转动一圈,顶动滤芯2移动一次,在凸轮的顶动与自身的复位动作下,滤芯产生振动,可使杂质脱落。还可以是,风扇3带动滤芯2摆动,如风扇3与滤芯2之间设置曲柄连杆结构,此处不在详细阐述。
若风扇3通过锥齿轮传动结构带动滤芯2转动,同时,风扇3位于气流管路6内,且气流管路6与外壳1的连通口,位于外壳1的进气口11与出气口12之间。则,一种实施例中,滤芯2包括安全滤芯22与主滤芯21,安全滤芯22与主滤芯21沿轴向分布并间隔设置,与风扇3固定连接的传动轴位于二者之间的间隔内。带动滤芯2转动的转轴23,沿滤芯2的中心轴线延伸,其局部或整体可位于该间隔内,并与该传动轴传动相连。
同时,主滤芯21包括主过滤部211及径向凸沿部212,径向凸沿部212位于主过滤部211一端并沿径向凸出于主过滤部211外壁,径向凸沿部212的外周壁与外壳1的内周壁可转动地相接,以将外壳1的内部空间分隔开;外壳1的进气口11与出气口12通过径向凸沿部212隔开,主过滤部211及安全滤芯22通过径向凸沿部212隔开。如此设置,既避让了传动轴而不会影响滤芯2的旋转,也能保证空滤器在过滤空气时,由于出气口12的抽吸作用或进气口11的吹风作用,进入外壳1内的空气,在压力下绝大部分会随主气流方向流动,可依次穿过主滤芯21与安全滤芯22,经过两次过滤,保证过滤效果。则,在滤芯具有转动性而脱尘的基础上,保证空气进行两次过滤,自清洁结构的增设不影响过滤效果。
径向凸沿部212可具有透气过滤作用,也可以不具备透气性。在不具备透气性的情况下,进入外壳1内的空气全部均可经过两次过滤。
主滤芯21通过径向凸沿部212与外壳1的内壁转动连接,安全滤芯22的一端也通过转动连接结构与外壳1的内壁转动连接。转轴23同时与主滤芯21及安全滤芯22固定相连,同步带动主滤芯21与安全滤芯22转动。
径向凸沿部212将外壳1内的空间沿轴向分隔为第一侧空间及第二侧空间,主过滤部211所在的空间为第一侧空间,安全滤芯22所在的空间为第二侧空间。气流管路6连接在外壳1侧壁上,处于滤芯2径向侧,则,气流管路6包括第一支路61与第二支路62,第一支路61连通文丘里管5与第一侧空间,第二支路62连通文丘里管5与第二侧空间,同时,第一支路61上设置有导通或截断气流的第一阀门7。如此设置,第一侧空间与第二侧空间均可形成负压气流:进气口11与第一支路61连通,可将第一侧空间内、主滤芯21上甩落的杂质抽吸至壳外,而第二支路62,可将第二侧空间内、安全滤芯22上甩落的杂质抽吸至壳外,有效保证了清洁效果。
第一支路61上设置有导通或截断气流的第一阀门7的作用是:在进行自清洁时,第一阀门7开启,以使第一侧空间内,主滤芯21与外壳1之间的杂质能够排出;在空滤器进行过滤时,第一阀门7可关闭,防止空气进入第一支路61继而经第二支管进入第二侧空间,而导致此部分空气不能经主滤芯21过滤的现象。设置第一阀门7的实施方案,可以确保进入空滤器外壳1内的空气都经过两次过滤,才进入发动机,具有更高的安全保障性。
此处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支路62与出气口12连通,出气口12与发动机燃烧缸上的进气口相连通,经该进气口及缸上的废气外排口,可与外界形成连通。然而,即便发动机燃烧缸的进气口及废气外排口均关闭,第二支路62仍可形成负压气流,将第二侧空间内的杂质抽吸出,虽会导致该空间压力降低,但在清洁环节完毕后,发动机启动时,空滤器已可进行过滤,可及时恢复气压,不会对发动机的工作造成影响。即,无论出气口12是否与外界大气连通,均不会影响排尘。
一种实施例中,主滤芯21的主过滤部211呈两端敞口的筒状,径向凸沿部212呈与其连通的环状;进气口11与主滤芯21相对应、位于第一侧空间,进气口11设置在外壳1的侧壁上,进入的空气须经过主过滤部211的过滤,才可进入第二侧空间;而安全滤芯22呈一端敞口的筒状,敞口端与外壳1的端壁相连并罩盖住出气口12,则经主滤芯21过滤的空气还须经过安全滤芯22的二次过滤,才可从出气口12流出。当然,另一种实施例中,出气口12与进气口11的位置可互换,而其他结构保持一致设置。
带动滤芯2转动的转轴23,可与安全滤芯22的端壁固定相连并通过连接肋杆与主滤芯21的内壁固定相连。径向凸沿部212与外壳1的内壁可以通过尺寸配合进行可转动地接触,或,外壳1内壁上设置有环形转动导轨,径向凸沿部212伸入导轨内并转动连接。外壳1设有出气口12的端壁内侧上,设有转动环或环形导轨,安全滤芯22的敞口端通过该转动环或环形导轨与外壳1转动连接,并罩盖出气口12。
气流管路6上设置有供气流从外壳1进入文丘里管5的单向阀。在抽吸排尘时,受气流冲击,单向阀可打开,同时防止气流反向流动,保证排尘气流的单向流动性,彻底防止杂质回流。
在进行自清洁时,空滤器不进行空气过滤。空滤器进行过滤工作时,自清洁不能开启,此种工况下,为避免气流进入排尘通路而经排尘口52流出,文丘里管5的排尘口52连接有排尘管路,排尘管路上设有导通或截断气流的第二阀门8。如此,在不进行自清洁时,关闭第二阀门8,可保证气流不会进入排尘通路内。
第一阀门7及第二阀门8均可以是电磁阀,储气罐4的气流开关也可以是电磁阀,并均与空滤器主板电连接,也即与控制器电连接。如此设置,各阀门的开关按钮均可设在驾驶室,驾驶员在驾驶室内按下按钮,即可开启自清洁功能,对空滤器进行自清洁,操作方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包括有发动机及如上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空滤器,空滤器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进气口相连。则该工程车辆的空滤器具有自动清洁功能,同时,实现自清洁的结构简洁,节省动力,清洁效果良好,降低了对滤纸的损伤。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空滤器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申请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用到的限定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仅用于更清楚的阐述技术方案,并不能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0)

1.一种空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外壳;
滤芯,设置在所述外壳内;
风扇,带动所述滤芯活动以使所述滤芯上的杂质脱落;
负压组件,与所述外壳连通,以使所述外壳内产生向外流动的负压气流,来带动所述风扇转动并将脱落的杂质从所述外壳内吸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组件包括:
储气罐;
文丘里管,具有位于中间的细径部及位于所述细径部轴向两侧的粗径部,任意一侧的所述粗径部与所述储气罐相连通,所述细径部与所述外壳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径部通过气流管路与所述外壳相连通,所述气流管路沿所述外壳的径向向外凸出设置,所述风扇位于所述气流管路的管口或管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通过锥齿轮传动结构与所述滤芯的转轴传动连接并带动所述滤芯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沿转动轴线分布并间隔设置的安全滤芯与主滤芯,与所述风扇固定连接的传动轴位于该间隔内,所述滤芯的沿中心轴线延伸的转轴与所述传动轴传动相连;
所述主滤芯包括主过滤部及设置在所述主过滤部一端的径向凸沿部,所述主滤芯的径向凸沿部与所述外壳内壁可转动地相接,所述外壳的进气口与出气口通过所述主滤芯的径向凸沿部隔开,所述主过滤部及所述安全滤芯通过所述主滤芯的径向凸沿部隔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滤芯的径向凸沿部将所述外壳内的空间分隔为第一侧空间与第二侧空间,所述第一侧空间为所述安全滤芯所在的空间,所述第二侧空间为所述主过滤部所在的空间;所述气流管路包括:
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一侧空间相连通;
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二侧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二支路上设置有导通或截断气流的第一阀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滤芯的主过滤部呈两端敞口的筒状,所述主滤芯的径向凸沿部呈环状,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外壳的侧壁上,所述安全滤芯呈一端敞口的筒状结构并罩盖住所述出气口,所述安全滤芯的敞口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管路上设置有供气流从所述外壳进入所述文丘里管的单向阀。
9.如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管的排尘口连接有排尘管路,所述排尘管路上设有导通或截断气流的第二阀门。
10.一种工程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发动机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滤器,所述空滤器的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进气口相连。
CN202220735548.0U 2022-03-31 2022-03-31 空滤器、发动机及工程车辆 Active CN217029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5548.0U CN217029132U (zh) 2022-03-31 2022-03-31 空滤器、发动机及工程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5548.0U CN217029132U (zh) 2022-03-31 2022-03-31 空滤器、发动机及工程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29132U true CN217029132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15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35548.0U Active CN217029132U (zh) 2022-03-31 2022-03-31 空滤器、发动机及工程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291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04218A (zh) * 2023-12-13 2024-01-16 江苏函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扬尘的空气滤清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04218A (zh) * 2023-12-13 2024-01-16 江苏函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扬尘的空气滤清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5033B (zh) 吸尘器和基站系统、吸尘器、基站和清空集尘室的方法
CN108678877B (zh) 用于发动机的空气预滤器及空气滤清系统
WO2018094776A1 (zh) 用于油烟机的集烟罩和具有其的油烟机
CN217029132U (zh) 空滤器、发动机及工程车辆
JP2006524559A (ja) エアプレクリーナーおよび塵埃を含む空気から空気より重い粒状の塵埃を分離する方法
AU2019388543B2 (en) Vacuum cleaner
WO2015157889A1 (zh) 吸尘器
CN203584632U (zh) 工程机械发动机进气预滤器
EP3014097B1 (en) Air intake arrangement for engine
JP2006205168A (ja) サイクロン集塵器
CN115992981B (zh) 一种通用型空气预清洁器及排尘过滤组件
CN111396220A (zh) 一种可抽尘的自清洁空气滤清器
CN102297048B (zh) 一种精滤器及使用该精滤器的空气滤清器
CN212296664U (zh) 新型空气滤清器、总成及工程机械
CN211314423U (zh) 粗滤器、进气系统及车辆
JP2010279910A (ja) オイルミスト除去装置
KR20060081416A (ko) 다기능 강력 흡입 배출기
CN102273982A (zh) 吸尘器集尘装置
CN219492712U (zh) 一种变频可调磁悬浮鼓风机
CN213480316U (zh) 一种免清洗吸油烟机
CN214680586U (zh) 除尘系统及单晶炉设备
CN117482681B (zh) 一种用于离心式通风机的进气过滤装置
CN203501278U (zh) 无叶型空气放大器式免拆洗油烟机
KR102447520B1 (ko) 산증기 국부집진장치
RU2803213C2 (ru) Промышленный пылесо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