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28273U - 棚体 - Google Patents

棚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28273U
CN217028273U CN202220643800.5U CN202220643800U CN217028273U CN 217028273 U CN217028273 U CN 217028273U CN 202220643800 U CN202220643800 U CN 202220643800U CN 217028273 U CN217028273 U CN 217028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d
canopy
frame
roof
shielding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438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德东
仇意
赵永杰
王俊伟
张超
陈思行
刘颖
张来民
秦宇
石凯凯
李丰男
刘兰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Highway Engineering Bureau of CCCC
Original Assignee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Highway Engineering Bureau of CC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Highway Engineering Bureau of CCCC filed Critical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438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28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28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28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棚体,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棚体包括:外棚,所述外棚包括第一棚架、第一棚顶和第二棚顶,所述第一棚顶和第二棚顶设置在所述第一棚架的顶部,沿所述第一棚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棚顶和第二棚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棚顶和第二棚顶之间的间隙形成避让窗口,所述避让窗口用于避让吊装设备;所述棚体还包括遮挡结构,所述遮挡结构可折叠,所述遮挡结构的相对两边沿与所述第一棚架滑动连接,所述遮挡结构滑动展开时能够遮挡所述避让窗口,所述遮挡结构滑动收缩时将所述避让窗口打开。

Description

棚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棚体。
背景技术
地铁工程建设中,基坑防水雨棚多是采用钢结构作为骨架,上覆防水材料,达到为基坑内部提供工作面的效果。目前的实际使用的雨棚多是固定的或可收缩移动的。
现有的基坑雨棚多为保护基坑内部工作面,遮挡阳光,为施工人员改善施工环境,但其往往与吊装作业相冲突,且拆除和安装费时费力,经济效益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棚体,以缓解现有雨棚与吊装作业相冲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棚体,包括:外棚,所述外棚包括第一棚架、第一棚顶和第二棚顶,所述第一棚顶和第二棚顶设置在所述第一棚架的顶部,沿所述第一棚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棚顶和第二棚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棚顶和第二棚顶之间的间隙形成避让窗口,所述避让窗口用于避让吊装设备;
所述棚体还包括遮挡结构,所述遮挡结构可折叠,所述遮挡结构的相对两边沿与所述第一棚架滑动连接,所述遮挡结构滑动展开时能够遮挡所述避让窗口,所述遮挡结构滑动收缩时将所述避让窗口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棚架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所述避让窗口相对两边处的两根滑杆,两个所述滑杆间隔设置,所述遮挡结构包括遮挡膜,所述遮挡膜的相对两边沿处连接有多个挂环,所述遮挡膜的一侧边沿的挂环与其中一个滑杆滑动连接,所述遮挡膜的另一侧边沿的挂环与其中另一个滑杆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结构包括拉绳,所述遮挡膜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棚架固定连接;
所述拉绳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遮挡膜的另一端与所述拉绳上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位置连接;
所述第一端被拉动时,所述遮挡膜的相对两端之间的距离增加,所述遮挡膜展开;所述第二端被拉动时,所述遮挡膜的相对两端之间的距离减小,所述遮挡膜收缩。
进一步的,所述棚体包括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所述拉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卷扬机连接,所述拉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卷扬机连接;
所述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具有相反的收、放卷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结构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棚架的长度方向一致;
或者,所述遮挡结构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棚架的宽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棚顶、第二棚顶和遮挡膜的材料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棚体包括内棚,所述内棚包括第二棚架和第三棚顶,所述第三棚顶设置在所述第二棚架的顶部,所述内棚可移动,以使所述第三棚顶位于所述第一棚架顶部的下方;
所述第一棚顶、第二棚顶和遮挡膜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所述第三棚顶的材料为不透光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棚顶可折叠,所述第二棚架能够沿所述第一棚架的长度方向伸缩。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棚架包括依次设置的多个架体,相邻两个架体之间通过剪刀型连接件连接,以使相邻两个架体之间的距离可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棚架的内壁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棚架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第二棚架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滚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棚体包括:外棚,所述外棚包括第一棚架、第一棚顶和第二棚顶,所述第一棚顶和第二棚顶设置在所述第一棚架的顶部,沿所述第一棚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棚顶和第二棚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棚顶和第二棚顶之间的间隙形成避让窗口,所述避让窗口用于避让吊装设备;所述棚体还包括遮挡结构,所述遮挡结构可折叠,所述遮挡结构的相对两边沿与所述第一棚架滑动连接,所述遮挡结构滑动展开时能够遮挡所述避让窗口,所述遮挡结构滑动收缩时将所述避让窗口打开。当需要向棚体内部吊装物品时,可以先将遮挡结构折叠打开,将第一棚顶和第二棚顶之间的避让窗孔打开,然后通过避让窗口向棚体内部输送物品;完成吊装任务后,可以将遮挡结构展开,将避让窗口遮挡,起到一定的遮雨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棚体的俯视图(遮挡结构展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棚体的俯视图(遮挡结构收缩);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棚体的遮挡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棚体的遮挡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棚体的侧视图(第三棚顶未画出);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棚体的正视图;
图7为图6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00-外棚;110-第一棚架;120-第一棚顶;130-第二棚顶;140-避让窗口;150-滑杆;
200-遮挡膜;300-拉绳;310-挂环;
400-内棚;410-第二棚架;411-拱顶;412-立杆;413-剪刀撑;414-滚轮;415-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棚体可以应用到地铁明挖基坑,房建基坑、市政工程基坑等规则基坑,尤其是气候条件比较多变地区的基坑工程均可采用本棚体实现保护基坑与施工吊装等的和谐、并能起到降尘降噪的目的。
棚体包括:外棚100,所述外棚100包括第一棚架110、第一棚顶120和第二棚顶130,所述第一棚顶120和第二棚顶130设置在所述第一棚架110的顶部,沿所述第一棚架110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棚顶120和第二棚顶130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棚顶120和第二棚顶130之间的间隙形成避让窗口140,所述避让窗口140用于避让吊装设备。其中,第一棚架110可以采用镀锌方钢制备,第一棚架110包括彼此连接的立柱、横梁和纵梁。第一棚顶120和第二棚顶130可以为平面顶结构,也可以为拱形顶结构,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排水,采用拱形顶结构。
由于其外棚100设置抽拉遮挡结构,可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吊装作业,与实际施工相容性良好,并可一次性制作大面积雨棚,根据施工需要布置多处抽拉雨棚,实用性高。
所述棚体还包括遮挡结构,所述遮挡结构可折叠,所述遮挡结构的相对两边沿与所述第一棚架110滑动连接,所述遮挡结构滑动展开时能够遮挡所述避让窗口140,所述遮挡结构滑动收缩时将所述避让窗口140打开。当需要向棚体内部吊装物品时,可以先将遮挡结构折叠打开,将第一棚顶120和第二棚顶130之间的避让窗孔打开,然后通过避让窗口140向棚体内部输送物品;完成吊装任务后,可以将遮挡结构展开,将避让窗口140遮挡,起到一定的遮雨作用。
所述第一棚架110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所述避让窗口140相对两边处的两根滑杆150,两个所述滑杆150间隔设置,所述遮挡结构包括遮挡膜200,所述遮挡膜200的相对两边沿处连接有多个挂环310,所述遮挡膜200的一侧边沿的挂环310与其中一个滑杆150滑动连接,所述遮挡膜200的另一侧边沿的挂环310与其中另一个滑杆150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两根滑杆150可以为弧形杆,两根弧形杆沿第一棚架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避让窗口140的相对两边沿处,遮挡膜200相对两边可以连接金属材质的挂环310,可以通过拉扯遮挡膜200,使遮挡膜200上的挂环310相对于滑杆150滑动,从而将遮挡膜200展开在避让窗口140处,将避让窗口140覆盖遮挡,遮挡膜200起到遮光避雨的作用。
所述遮挡结构包括拉绳300,所述遮挡膜2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棚架110固定连接;所述拉绳30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遮挡膜200的另一端与所述拉绳300上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位置连接;所述第一端被拉动时,所述遮挡膜200的相对两端之间的距离增加,所述遮挡膜200展开;所述第二端被拉动时,所述遮挡膜200的相对两端之间的距离减小,所述遮挡膜200收缩。
遮挡膜200的左端可以与第一棚架110固定连接,不能移动,通过牵扯遮挡膜200的右端,实现遮挡膜200的展开或者收缩。拉绳300的大致中间位置连接在遮挡膜200的右端,而拉绳300的第二端从第一棚架110的左侧垂下,拉绳300的第一端从第一棚架110的右侧垂下,通过拉扯拉绳300,实现遮挡膜200右端位置的改变。为了减少拉绳300的摩擦,可以在第一棚架110上设置定滑轮,拉绳300与定滑轮连接。
所述棚体包括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所述拉绳3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卷扬机连接,所述拉绳30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卷扬机连接;所述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具有相反的收、放卷状态。
需要说明的,棚体上可以设置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第一卷扬机可以设置在第一棚架110的左侧,第二卷扬机设置在第一棚架110的右侧,当需要展开遮挡膜200时,可以让第一卷扬机放线,让第二卷扬机同步收线,实现自动避让窗口140的自动遮挡;同理,当需要缩回遮挡膜200时,可以让第一卷扬机收线,让第二卷扬机同步放线,实现自动避让窗口140的自动打开。与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连接的控制器属于现有技术。
所述遮挡结构的滑动方向可以与所述第一棚架110的长度方向一致,也可以与所述第一棚架110的宽度方向一致。
所述第一棚顶120、第二棚顶130和遮挡膜200的材料可以相同,可以均为遮光材料,可以为透光材质,例如,可以为常见的篷布。
所述棚体包括内棚400,所述内棚400包括第二棚架410和第三棚顶,所述第三棚顶设置在所述第二棚架410的顶部,所述内棚400可移动,以使所述第三棚顶位于所述第一棚架110顶部的下方;所述第一棚顶120、第二棚顶130和遮挡膜200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所述第三棚顶的材料为不透光材料。
所述第一棚顶120、第二棚顶130和遮挡膜200的材料可以为透光材料,外棚100主要起到遮雨的作用,提亮棚体内部光线,提升内部温度,比如冬季混凝土养生等。而需要棚体起到遮阳作用时,可以移动内棚400,将内棚400移动到外棚100的下方,利用第二棚顶130进行遮阳,降低施工地面的温度,为作业人员改善作业环境,适用性强。构造为双层雨棚,能有效降低施工噪音,减轻施工作业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也为夜间施工提供了条件。
内棚400可以整体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从而对透过第一棚顶120、第二棚顶130和遮挡膜200的阳光进行阻挡。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棚顶可折叠,所述第二棚架410能够沿所述第一棚架110的长度方向伸缩。通过伸缩的方式,可以将第二棚架410拉长至与第一棚架110一样长,展开后的第三棚顶可以位于第一棚顶120、第二棚顶130和遮挡膜200的下方,起到遮阳作用。收缩后的第二棚架410长度变短,占用空间小。
具体的,所述第二棚架410包括依次设置的多个架体,每个架体可以包括拱顶411,以及连接在拱顶411两端的立杆412,相邻两个架体之间通过剪刀型连接件连接,剪刀型连接件属于伸缩结构上常用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相邻两个架体的拱顶411之间,以及相邻两根架体的立杆412之间均连接剪刀型连接件,从而使相邻两个架体伸缩更加顺畅。
具体的,架体可以为质量较轻铝合金制作,拱顶411的1/4、1/2、3/4位置各设一道剪刀撑413,剪刀撑413为既有技术,由两根合金板组成,每两根合金板配备5个转动件,实现拱顶411之间的连接和伸缩移动。在相邻两根立杆412外侧使用两个剪刀撑413连接,使得相临立杆412间的连接和伸缩移动。
内遮阳棚上覆深色遮光吸热篷布。
所述第一棚架110的内壁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棚架110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槽415,所述第二棚架410的底部设置有滚轮414,所述滚轮414滚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槽415内。
限位槽415可以设置在第一棚架110立柱的内侧,与第一棚架110的长度方向平行,滚轮414设置在第二棚架410的架体的立杆412的底端。限位槽415可以为U型槽,槽内可以覆盖覆硬质塑料,减少锈蚀程度。限位槽415对滚轮414形成约束,即滚轮414只能沿着限位槽415内部轨道行走。
限位槽415的两个端头各有一块止挡块阻挡,防止内棚400脱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棚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棚(100),所述外棚(100)包括第一棚架(110)、第一棚顶(120)和第二棚顶(130),所述第一棚顶(120)和第二棚顶(130)设置在所述第一棚架(110)的顶部,沿所述第一棚架(110)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棚顶(120)和第二棚顶(130)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棚顶(120)和第二棚顶(130)之间的间隙形成避让窗口(140),所述避让窗口(140)用于避让吊装设备;
所述棚体还包括遮挡结构,所述遮挡结构可折叠,所述遮挡结构的相对两边沿与所述第一棚架(110)滑动连接,所述遮挡结构滑动展开时能够遮挡所述避让窗口(140),所述遮挡结构滑动收缩时将所述避让窗口(140)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棚架(110)上设置有分别位于所述避让窗口(140)相对两边处的两根滑杆(150),两个所述滑杆(150)间隔设置,所述遮挡结构包括遮挡膜(200),所述遮挡膜(200)的相对两边沿处连接有多个挂环(310),所述遮挡膜(200)的一侧边沿的挂环(310)与其中一个滑杆(150)滑动连接,所述遮挡膜(200)的另一侧边沿的挂环(310)与其中另一个滑杆(150)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结构包括拉绳(300),所述遮挡膜(2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棚架(110)固定连接;
所述拉绳(30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遮挡膜(200)的另一端与所述拉绳(300)上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位置连接;
所述第一端被拉动时,所述遮挡膜(200)的相对两端之间的距离增加,所述遮挡膜(200)展开;所述第二端被拉动时,所述遮挡膜(200)的相对两端之间的距离减小,所述遮挡膜(200)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包括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所述拉绳(30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卷扬机连接,所述拉绳(30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卷扬机连接;
所述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具有相反的收、放卷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结构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棚架(110)的长度方向一致;
或者,所述遮挡结构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棚架(110)的宽度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棚顶(120)、第二棚顶(130)和遮挡膜(200)的材料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包括内棚(400),所述内棚(400)包括第二棚架(410)和第三棚顶,所述第三棚顶设置在所述第二棚架(410)的顶部,所述内棚(400)可移动,以使所述第三棚顶位于所述第一棚架(110)顶部的下方;
所述第一棚顶(120)、第二棚顶(130)和遮挡膜(200)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所述第三棚顶的材料为不透光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棚顶可折叠,所述第二棚架(410)能够沿所述第一棚架(110)的长度方向伸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棚架(410)包括依次设置的多个架体,相邻两个架体之间通过剪刀型连接件连接,以使相邻两个架体之间的距离可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棚架(110)的内壁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棚架(110)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槽(415),所述第二棚架(410)的底部设置有滚轮(414),所述滚轮(414)滚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槽(415)内。
CN202220643800.5U 2022-03-22 2022-03-22 棚体 Active CN217028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43800.5U CN217028273U (zh) 2022-03-22 2022-03-22 棚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43800.5U CN217028273U (zh) 2022-03-22 2022-03-22 棚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28273U true CN217028273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12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43800.5U Active CN217028273U (zh) 2022-03-22 2022-03-22 棚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28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13621B1 (ko) 고층 건물용 대형 외부 차양장치
US8707632B2 (en) Structure having convertible roof and walls
US20070017646A1 (en) Structure with rolling roof top cover
KR100920492B1 (ko) 이동 차양막판을 구비한 케노피 구조물
JP2010065513A (ja) オーニング装置
CN217028273U (zh) 棚体
CN210177772U (zh) 一种空间可变的阁楼及双坡阁楼
CN207499489U (zh) 多功能防护棚
EP0475054B1 (de) Dachgaube
KR101746553B1 (ko) 공동주택용 발코니 차양장치
US20210392844A1 (en) Retractable Curtain For Livestock Structures
US4608788A (en) Adjustable overhang panel for building eave
DE102012221860B4 (de) Markise
CN214784766U (zh) 一种新型可移动建筑遮阳装置
CN210592329U (zh) 一种船艇自动折叠遮阳棚
DE102007033962A1 (de) Solar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Solaranlage
KR100778826B1 (ko) 아케이드 구조물
CN217027479U (zh) 双层雨棚
CN213144338U (zh) 一种建筑多级可调活动外遮阳
DE19930963B4 (de) Markise
CN213391459U (zh) 可调节型伸缩篷
CN219754218U (zh) 一种篷顶可伸缩的棚架结构
CN213174930U (zh) 一种组合式钢结构挡雨棚
CN214575203U (zh) 地库采光井施工期雨水遮挡篷
CN219196857U (zh) 一种景观廊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