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26813U -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26813U
CN217026813U CN202121414417.4U CN202121414417U CN217026813U CN 217026813 U CN217026813 U CN 217026813U CN 202121414417 U CN202121414417 U CN 202121414417U CN 217026813 U CN217026813 U CN 217026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rope
intercepting
energy absorption
concrete foundation
dam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144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帅
亢寒晶
杨福宇
邓宝
王新
刘思源
闫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luan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luan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luan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luan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144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26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26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26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包括拦截梁、支撑柱、吸能系统、导向系统,所述拦截梁设置在道路横断面上,所述拦截梁两端通过接头连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部与混凝土基础通过法兰板及锚固螺栓连接,所述吸能系统包括阻尼器和弹性绳索,阻尼器设置在混凝土基础的中空内部,混凝土基础顶面设置预留孔,弹性绳索一端连接阻尼器,另一端从预留孔内穿出且通过导向系统沿竖管向上延伸至拦截梁内,两套所述吸能系统中的弹性绳索在拦截梁内连接成整体。结合提示型和防撞拦截型限高架的优势,既可以保证限高构筑物安全也同时减小甚至避免车辆和人员损伤,具有人性化设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备可重复再利用功能,缓冲装置可回收。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安全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建成和运营极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和沿途各地的经济发展。但随着交通量的迅速增长,道路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另外运营车型不断更替,特别是大型车的不断增多,人们对于交通出行的安全也越来越重视。
在有桥梁等构筑物的前侧一定距离设置限高架,首先是保护构筑物受到撞击的风险,道路大型车辆高度更高,在司机不熟悉路况的前提下,很容易闯入限高的构筑物范围内,对其造成撞击,轻则车辆变形,构筑物主体摩擦损伤,重则车辆被构筑物拦腰斩断,特别是大型客车,对人员造成的伤害是致命的,或构筑物主体变形严重,严重影响交通运营。
现阶段的限高架主要包括两种,提示型和防撞拦截型,提示型没有防撞功能,仅为司乘人员提供警示作用,车辆在撞击后产生响声或摩擦,司机在得知信息后及时刹车,避免撞击构筑物,防撞拦截型具备很强的防撞功能,车辆在撞击后直接变形,在速度过快时,极有可能产生拦腰斩断的现象,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
基于以上情况,在保证限高构筑物安全和减小车辆损伤的前提下,若结合提示型和防撞拦截型的优势,在误入车辆撞击后会先进行一段距离的提示,制造阻力,提醒司机,最终在距离构筑物一定距离时,限高架直接将车辆拦截停止,因此提出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以克服目前限高构筑物安全防护问题和限高架结构不合理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包括拦截梁、支撑柱、吸能系统、导向系统,所述拦截梁设置在道路横断面上,所述拦截梁为中空的薄壁管,所述拦截梁两端通过接头连接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垂直路面设置左右的两根,所述支撑柱包括法兰板和竖管,所述竖管为中空管,竖管底面焊接法兰板,所述支撑柱底部与混凝土基础通过法兰板及锚固螺栓连接,两套所述吸能系统分别对称设置在两根支撑柱方向,所述吸能系统包括阻尼器和弹性绳索,阻尼器设置在混凝土基础的中空内部,混凝土基础顶面设置预留孔,弹性绳索一端连接阻尼器,另一端从预留孔内穿出且通过导向系统沿竖管向上延伸至拦截梁内,两套所述吸能系统中的弹性绳索在拦截梁内连接成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接头为互相垂直的两通构造,所述接头端头位置设置连接板,所述拦截梁连段位置设置连接板,所述接头和拦截梁之间通过连接板及螺栓连接,竖管顶面也设置连接板,所述接头和竖管之间通过连接板及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还包括斜撑,斜撑呈45°角设置,一端与竖管上部焊接,另一端预埋在混凝土基础内形成锚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竖管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之间通过连接板和螺栓连接,下部分内填充泡沫铝,或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包括摩擦柱形式和挤压口形式,摩擦柱形式包括摩擦柱,摩擦柱按照特定形状排列,弹性绳索与摩擦柱互相缠绕,在弹性绳索被拉出时增大摩擦力;
挤压口形式包括挤压口,挤压口为一头宽一头窄的封口钢板,弹性绳索从宽头进入,并从窄头被拉出,在弹性绳索被拉出时增大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绳索为钢丝绳,或钢绞线,或高分子化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基础为中空结构,所述混凝土基础内部设置环绕柱,阻尼器套在环绕柱上通过锚固螺栓连接在混凝土基础上,弹性绳索盘绕在环绕柱上且处于阻尼器下方,锚固螺栓通过预埋方式或植筋方式锚固在混凝土基础顶面。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系统包括定滑轮,定滑轮经过方向设计设置在竖管内侧或外侧,弹性绳索卡在定滑轮的引导槽内,定滑轮与竖管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缓冲防护形式具体实现步骤:所述拦截梁受到车辆撞击后,中空的薄壁管结构被撕开,所述拦截梁与支撑柱自动分离,但因内部设置有整体的弹性绳索,因此拦截梁会沿着车辆行进方向运动,这期间弹性绳索被不断从阻尼器内拉出,且产生阻止车辆继续行进的阻尼力,车辆行驶速度逐渐变慢,弹性绳索预先设置有一定的长度,当车辆继续向前行驶且至拉出弹性绳索最大距离时,弹性绳索不再被拉出,同时拦截梁不再继续变形,此时拦截梁将车辆拦截停止运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结合提示型和防撞拦截型限高架的优势,既可以保证限高构筑物安全也同时减小甚至避免车辆和人员损伤,具有人性化设计;
(2)结构简单,与普通限高架结构类似,安装方便;
(3)具备可重复再利用功能,缓冲装置可回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正面布置图示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侧面布置图示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支撑柱示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定滑轮布置图示例;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定滑轮立体图示例;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混凝土基础立体透视图示例;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挤压口立体透视图示例;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接头立体图示例;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正面布置图示例;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混凝土基础立体透视图示例;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竖管吸能段断面图示例。
附图标记
1. 拦截梁;2. 支撑柱;3. 路面;4. 法兰板;5. 竖管;6. 阻尼器;7. 弹性绳索;8. 预留孔;9. 接头;10. 连接板;11. 车辆;12. 斜撑;13. 摩擦柱;14. 挤压口;15. 环绕柱;16. 定滑轮;17.混凝土基础;18.锚固段;19.吸能段;20.卡环;21.吸能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是基于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整体布置图示例。包括拦截梁1、支撑柱2、吸能系统、导向系统,所述拦截梁1设置在道路横断面上,所述拦截梁1为中空的薄壁管,所述拦截梁1两端通过接头9连接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垂直路面3设置左右的两根,所述支撑柱2包括法兰板4和竖管5,所述竖管5为中空钢管,竖管5底面焊接法兰板4,所述支撑柱2底部与混凝土基础17通过法兰板4及锚固螺栓连接,混凝土基础17锚固在路面3内,两套所述吸能系统分别对称设置在两根支撑柱2上,所述吸能系统包括阻尼器6和弹性绳索7,阻尼器6设置在混凝土基础17的中空内部,法兰板4和混凝土基础17设置预留孔8,弹性绳索7一端连接阻尼器6,另一端从预留孔8内穿出且通过导向系统沿竖管5向上延伸至拦截梁1内,两套所述吸能系统中的弹性绳索7在拦截梁1内连接成整体。
所述支撑柱2背部设置斜撑12,斜撑12呈45°角设置,一端与竖管5上部焊接,另一端与路面3锚固连接。
所述弹性绳索7为钢丝绳。
所述接头9为互相垂直的弯管构造,如图8所示,所述接头9两端端头位置设置连接板10,所述拦截梁1两端连接位置设置连接板10,所述接头9和拦截梁1之间通过连接板10及螺栓连接,竖管5顶面设置连接板10,所述接头9和竖管5之间通过连接板10及螺栓连接。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定滑轮布置图示例。弹性绳索7一端连接阻尼器6,另一端从预留孔8内穿出且通过导向系统沿竖管5向上延伸至拦截梁1内。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定滑轮立体图示例。所述导向系统包括定滑轮16,定滑轮16通过方向设计设置在竖管5和接头9内侧或外侧,弹性绳索7通过卡环20卡在定滑轮16的滑轮槽内,定滑轮16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混凝土基础立体透视图示例。所述混凝土基础17中空内部设置阻尼器6和环绕柱15,阻尼器6设置在环绕柱15上方,弹性绳索7一部分盘绕在环绕柱15上且处于阻尼器6下方,锚固螺栓通过预埋方式或植筋方式锚固在混凝土基础17上,混凝土基础17设置预留孔8。
所述阻尼器6为挤压口形式,挤压口形式包括挤压口14,如图7所示,挤压口14为一头宽一头窄的圆柱钢板,弹性绳索7从宽头穿入,并从窄头被拉出,在弹性绳索7被拉出时与挤压口14产生摩擦力。
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正面布置图示例。包括拦截梁1、支撑柱2、吸能系统、导向系统,所述拦截梁1设置在道路横断面上,所述拦截梁1为中空的薄壁管,所述拦截梁1两端通过接头9连接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垂直路面3设置左右的两根,所述支撑柱2包括法兰板4和竖管5,所述竖管5为中空钢管,竖管5底面焊接法兰板4,所述支撑柱2底部与混凝土基础17通过法兰板4及锚固螺栓连接,混凝土基础17锚固在路面3内,两套所述吸能系统分别对称设置在两根支撑柱2上,所述吸能系统包括阻尼器6和弹性绳索7,阻尼器6设置在混凝土基础17的中空内部,法兰板4和混凝土基础17设置预留孔8,弹性绳索7一端连接阻尼器6,另一端从预留孔8内穿出且通过导向系统沿竖管5向上延伸至拦截梁1内,两套所述吸能系统中的弹性绳索7在拦截梁1内连接成整体。
所述支撑柱2背部设置斜撑12,斜撑12呈45°角设置,一端与竖管5上部焊接,另一端与路面3锚固连接。
所述弹性绳索7为钢绞线。
所述接头9为互相垂直的弯管构造,如图8所示,所述接头9两端端头位置设置连接板10,所述拦截梁1两端连接位置设置连接板10,所述接头9和拦截梁1之间通过连接板10及螺栓连接,竖管5顶面设置连接板10,所述接头9和竖管5之间通过连接板10及螺栓连接。
所述竖管5分为锚固段18和吸能段19两部分,锚固段18和吸能段19之间通过连接板10和螺栓连接,如图11所示,吸能段19内填充吸能材料21,吸能材料21为泡沫铝或橡胶。
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混凝土基础立体透视图示例。所述混凝土基础17中空内部设置阻尼器6和环绕柱15,阻尼器6设置在环绕柱15上方,弹性绳索7一部分盘绕在环绕柱15上且处于阻尼器6下方,锚固螺栓通过预埋方式或植筋方式锚固在混凝土基础17上,混凝土基础17设置预留孔8。
所述阻尼器6为摩擦柱形式,摩擦柱形式包括摩擦柱13,摩擦柱13按照特定形状排列,弹性绳索7与摩擦柱13互相缠绕,在弹性绳索7被拉出时增大摩擦力。
缓冲功能具体实现步骤:所述拦截梁1受到车辆11撞击后,中空的薄壁管结构被撕开,所述拦截梁1与支撑柱2自动分离,但因内部设置有整体的弹性绳索7,因此拦截梁1被弹性绳索7牵引并沿着车辆11行进方向运动,弹性绳索7被不断从阻尼器6内拉出,且产生阻止车辆11继续行进的阻尼力,车辆11行驶速度逐渐变慢,弹性绳索7预先设置有一定的长度,当车辆11继续向前行驶且至拉出弹性绳索7最大距离时,弹性绳索7不再被拉出,同时拦截梁1不再继续变形移动,此时拦截梁1将运动的车辆11拦截停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拦截梁(1)、支撑柱(2)、吸能系统、导向系统,所述拦截梁(1)设置在道路横断面上,所述拦截梁(1)为中空的薄壁管,所述拦截梁(1)两端通过接头(9)连接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垂直路面(3)设置左右的两根,所述支撑柱(2)包括法兰板(4)和竖管(5),所述竖管(5)为中空钢管,竖管(5)底面焊接法兰板(4),所述支撑柱(2)底部与混凝土基础(17)通过法兰板(4)及锚固螺栓连接,混凝土基础(17)锚固在路面(3)内,两套所述吸能系统分别对称设置在两根支撑柱(2)上,所述吸能系统包括阻尼器(6)和弹性绳索(7),阻尼器(6)设置在混凝土基础(17)的中空内部,法兰板(4)和混凝土基础(17)设置预留孔(8),弹性绳索(7)一端连接阻尼器(6),另一端从预留孔(8)内穿出且通过导向系统沿竖管(5)向上延伸至拦截梁(1)内,两套所述吸能系统中的弹性绳索(7)在拦截梁(1)内连接成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9)为互相垂直的弯管构造,所述接头(9)两端端头位置设置连接板(10),所述拦截梁(1)两端连接位置设置连接板(10),所述接头(9)和拦截梁(1)之间通过连接板(10)及螺栓连接,竖管(5)顶面设置连接板(10),所述接头(9)和竖管(5)之间通过连接板(10)及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背部设置斜撑(12),斜撑(12)呈45°角设置,一端与竖管(5)上部焊接,另一端与路面(3)锚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5)分为锚固段(18)和吸能段(19)两部分,锚固段(18)和吸能段(19)之间通过连接板(10)和螺栓连接,吸能段(19)内填充吸能材料(21),吸能材料(21)为泡沫铝或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6)包括摩擦柱形式和挤压口形式,摩擦柱形式包括摩擦柱(13),摩擦柱(13)按照特定形状排列,弹性绳索(7)与摩擦柱(13)互相缠绕,在弹性绳索(7)被拉出时增大摩擦力;
挤压口形式包括挤压口(14),挤压口(14)为一头宽一头窄的圆柱钢板,弹性绳索(7)从宽头穿入,并从窄头被拉出,在弹性绳索(7)被拉出时与挤压口(14)产生摩擦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绳索(7)为钢丝绳,或钢绞线,或高分子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础(17)内部还设置环绕柱(15),阻尼器(6)设置在环绕柱(15)上方,弹性绳索(7)一部分盘绕在环绕柱(15)上且处于阻尼器(6)下方,锚固螺栓通过预埋方式或植筋方式锚固在混凝土基础(17)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系统包括定滑轮(16),定滑轮(16)通过方向设计设置在竖管(5)和接头(9)内侧或外侧,弹性绳索(7)通过卡环(20)卡在定滑轮(16)的滑轮槽内,定滑轮(16)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其特征在于:缓冲功能具体实现步骤:所述拦截梁(1)受到车辆(11)撞击后,中空的薄壁管结构被撕开,所述拦截梁(1)与支撑柱(2)自动分离,但因内部设置有整体的弹性绳索(7),因此拦截梁(1)被弹性绳索(7)牵引并沿着车辆(11)行进方向运动,弹性绳索(7)被不断从阻尼器(6)内拉出,且产生阻止车辆(11)继续行进的阻尼力,车辆(11)行驶速度逐渐变慢,弹性绳索(7)预先设置有一定的长度,当车辆(11)继续向前行驶且至拉出弹性绳索(7)最大距离时,弹性绳索(7)不再被拉出,同时拦截梁(1)不再继续变形移动,此时拦截梁(1)将运动的车辆(11)拦截停止。
CN202121414417.4U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 Active CN217026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14417.4U CN217026813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14417.4U CN217026813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26813U true CN217026813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09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14417.4U Active CN217026813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268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54256B2 (en) Highway guardrail end terminal assembly
EP1838567B1 (en) Trailer mounted attenuator with breakaway axle assembly
US7018130B2 (en) Side panel
JP5592013B2 (ja) 衝撃吸収装置
EP1612333A1 (en) Post
EP1612334A1 (en) A road crash barrier
KR20170077752A (ko) 감충지주 및 이를 이용한 차량 지주충돌시의 충격 감소방법
CN217026813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拦截门架
CN211621368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可导向防撞垫
CN213925827U (zh) 一种道路阻拦装置
EP3899144B1 (en) Wire rope safety barrier
CN209323434U (zh) 一种道路交通安全护栏
CN215593792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的安全限高装置
CN220953134U (zh) 高速公路泡沫铝防阻块护栏
CN218969854U (zh) 一种用于山区公路的防护栏
CN212772094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交通隔离护栏
CN214939261U (zh) 钢管混凝土护栏
CN111364396B (zh) 一种可移动高速公路隔离带
CN202090311U (zh) 路用可导向防撞垫
NL2032718B1 (en) Passive-safe pole
CN115467272A (zh) 一种挤压口吸能方法及防撞垫结构
CN217758494U (zh) 一种养护专用防阻块
CN215629637U (zh) 一种公路工程维修用的防撞缓冲装置
CN110984027B (zh) 一种基于阻尼器的升降式柔性限高防护架
KR101184290B1 (ko) 충돌차량의 탑승자 안전지수 저감을 위한 가드레일 강도조절 방법 및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