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25079U - 一种折叠扶手及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扶手及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25079U
CN217025079U CN202220208725.XU CN202220208725U CN217025079U CN 217025079 U CN217025079 U CN 217025079U CN 202220208725 U CN202220208725 U CN 202220208725U CN 217025079 U CN217025079 U CN 217025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egment
frame
hinge hole
shaped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087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安强
张金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any Medium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any Medium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any Medium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any Medium Lif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087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25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25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25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扶手及起重机,所述折叠扶手包括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所述第一节段的第一端适于与车架和所述第二节段中的一个铰接,所述第一节段的第二端适于与所述车架和所述第二节段中的另一个连接或分离,所述第二节段适于与所述车架连接,在所述第一节段的第二端与所述车架或所述第二节段分离时,所述第一节段适于相对于所述第二节段转动。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扶手在起重机需要安装例如活动配重等部件时,可以通过折叠功能来降低折叠扶手的高度,以防止折叠扶手的第一节段与例如活动配重等部件发生干涉,从而使得折叠扶手既能够满足相关法规的高度要求,又不影响例如活动配重等部件的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扶手及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折叠扶手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目前,起重机,特别是越野起重机的前后均设有用于上下车的楼梯,且楼梯的扶手通常采用固定式扶手,扶手的高度因必须满足相关法规要求而不能设计得太矮或太高。
现有技术中,有些大吨位机型需要布置用于安装活动配重的配重支架,而扶手的高度在满足相关法规的最低高度要求的情况下往往还是高于配重支架,导致活动配重安装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优化起重机的楼梯扶手结构以使其既能够满足相关法规的高度要求,又不影响活动配重的安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扶手,包括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所述第一节段的第一端适于与车架和所述第二节段中的一个铰接,所述第一节段的第二端适于与所述车架和所述第二节段中的另一个连接或分离,所述第二节段适于与所述车架连接,在所述第一节段的第二端与所述车架或所述第二节段分离时,所述第一节段适于相对于所述第二节段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节段包括U形管、第一连接块和第一连接组件,所述U形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节段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节段的第二端适于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U形管的第二端适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车架连接或分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锁止螺母和适于固设在所述车架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固定槽,所述锁止螺母的一端与所述U形管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所述锁止螺母的另一端适于旋入或旋出所述固定槽。
可选地,所述U形管的第二端设有外螺纹,所述U形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二节段的第一端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和所述第二铰接孔中的一个为螺纹孔,另一个为光孔,所述第二节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在所述第一铰接孔和所述第二铰接孔处通过销轴铰接,且所述销轴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节段包括L形管、第二连接块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L形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一节段的第一端铰接,所述L形管的第二端适于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与所述车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适于固设于所述车架上,所述L形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板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节段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和所述第二铰接孔中的一个为螺纹孔,另一个为光孔,所述第一节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在所述第一铰接孔和所述第二铰接孔处通过销轴铰接,且所述销轴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节段的第二端适于与所述车架的顶面活动连接,所述L形管的第二端适于与所述车架的侧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折叠扶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折叠扶手在起重机需要安装例如活动配重等部件时,可以通过解除第一节段远离于第二节段的一端与起重机的车架之间的连接,以使第一节段远离于第二节段的一端与车架分离,并使第一节段与第二节段之间保持连接,或者,通过解除第一节段与第二节段之间的连接以使第一节段与第二节段分离,并使第一节段远离于第二节段的一端与车架之间保持连接,然后绕第一节段与车架或第二节段铰接处的水平轴线转动第一节段,以使第一节段由竖直位置转动至水平位置,从而实现折叠扶手的折叠功能,进而降低了折叠扶手的高度,防止折叠扶手的第一节段与例如活动配重等部件发生干涉,从而使得折叠扶手既能够满足相关法规的高度要求,又不影响例如活动配重等部件的安装。而在需要使用折叠扶手时,通过反向翻转第一节段以使第一节段从水平位置转动至竖直位置,然后将第一节段远离于第二节段的一端与车架形成连接,或者将第一节段与第二节段之间形成连接,即可再次使用折叠扶手,操作简单且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叠扶手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叠扶手在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叠扶手的固定座和固定板固设于车架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折叠扶手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4中Ⅰ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Ⅱ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节段;11、U形管;12、第一连接块;121、第一铰接孔;13、第一连接组件;131、锁止螺母;1311、通孔结构;132、固定座;1321、固定槽;2、第二节段;21、L形管;22、第二连接块;221、第二铰接孔;23、第二连接组件;231、连接板;232、固定板;3、销轴;500、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扶手,包括第一节段1和第二节段2,第一节段1的第一端适于与车架500和第二节段2中的一个铰接,第一节段1的第二端适于与车架500和第二节段2中的另一个连接或分离,第二节段2适于与车架500连接,在第一节段1的第二端与车架500分离时,第一节段1适于相对于第二节段2转动。
具体地,第一节段1、第二节段2以及车架500这三者之间存在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第一节段1的第一端与第二节段2的第一端铰接,第一节段1的第二端与车架500连接或分离,第二节段2的第二端与车架500连接;第二种情况是,第一节段1的第一端与车架500铰接,第一节段1的第二端与第二节段2的第一端连接或分离,第二节段2的第二端与车架500连接;实际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设置,此处不作具体限定。为了方便描述,本实施例以及后文以第一种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第一节段1的第二端与车架500和第二节段2中的一个连接或分离指的是第一节段1的第二端与车架500或第二节段2在折叠扶手处于使用过程中呈连接状态,而在折叠扶手进行折叠时呈分离状态。折叠扶手通常竖直设置在例如越野式起重机的上下车楼梯的侧端,当折叠扶手处于使用状态时,即用于操作人员攀爬时,折叠扶手的第一节段1和第二节段2均呈竖直设置,且第一节段1和第二节段2的第二端均与车架500呈连接状态;当需要对折叠扶手进行折叠时,第二节段2固定不动,第一节段1可以相对于第二节段2转动至水平位置。
这样,当起重机需要安装例如活动配重等部件时,可以通过解除第一节段1远离于第二节段2的一端与起重机的车架500之间的连接,以使第一节段1远离于第二节段2的一端与车架500分离,并使第一节段1与第二节段2之间保持连接,或者,通过解除第一节段1与第二节段2之间的连接以使第一节段1与第二节段2分离,并使第一节段1远离于第二节段2的一端与车架500之间保持连接,然后绕第一节段1与车架500或第二节段2铰接处的水平轴线转动第一节段1,以使第一节段1由竖直位置转动至水平位置,从而实现折叠扶手的折叠功能,进而降低了折叠扶手的高度,防止折叠扶手的第一节段1与例如活动配重等部件发生干涉,从而使得折叠扶手既能够满足相关法规的高度要求,又不影响例如活动配重等部件的安装。而在需要使用折叠扶手时,通过反向翻转第一节段1以使第一节段1从水平位置转动至竖直位置,然后将第一节段1远离于第二节段2的一端与车架500形成连接,或者将第一节段1与第二节段2之间形成连接,即可再次使用折叠扶手,操作简单且方便。
进一步地,根据实际过程中的需要,折叠扶手也可以设计为还包括第三节段、第四节段甚至更多节段,相邻节段之间可以相对翻转折叠,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可选地,结合图4所示,第一节段1包括U形管11、第一连接块12和第一连接组件13,U形管11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块12与第二节段2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节段2的第二端与车架500连接,U形管11的第二端适于通过第一连接组件13与车架500连接或分离。
具体地,U形管11可以是整体呈U形,也可以是稍微有些变形。第一节段1相对于第二节段2转动实际上是指U形管11相对于第二节段2转动。第一连接块12与U形管11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式连接,比如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或者卡接,或者过盈配合的轴孔连接等,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式连接,比如焊接、铆接或者一体成型等,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第一连接组件13的一部分连接于U形管11上,并与U形管11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组件13的另一部分固设于车架500上,通过第一连接组件13的这两部分结构的连接以实现第一节段1与车架500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一连接组件13的这两部分结构的分离以实现第一节段1与车架500之间的分离。
如此,通过将第一节段1设置为包括U形管11,一方面可以简化第一节段1的结构,便于生产制造,另一方面,U形管11相比较于直管,结构强度更高,也更方便抓握。
可选地,结合图4和图6所示,第一连接组件13包括锁止螺母131和适于固设在车架500上的固定座132,固定座132上设有固定槽1321,锁止螺母131的一端与U形管11的第二端螺纹连接,锁止螺母131的另一端适于旋入或旋出固定槽1321。
具体地,第一连接组件13中的固定座132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固设在起重机的车架500上,且固定座132上设有开口朝上的固定槽1321。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A向代表上方,B向代表下方,固定槽1321的开口朝上指的是固定槽1321的开口位于图中A向上。
这样,通过将固定座132固设在车架500上,以在不改变车架500本身结构的情况下给U形管11提供安装位,便于U形管11通过锁止螺母131与固定座132连接或分离。同时,将锁止螺母131的一端与U形管11远离于第二节段2的一端螺纹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旋转锁止螺母131并使其沿U形管11向下移动,以旋入固定槽1321,使得锁止螺母131与固定座132之间形成连接,进而实现第一节段1与车架500之间的连接,或者通过旋转锁止螺母131并使其沿U形管11向上移动,以旋出固定槽1321,使得锁止螺母131与固定座132分离,进而实现第一节段1与车架500之间的分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可选地,结合图6所示,锁止螺母131上设有通孔结构1311,通孔结构1311用于与辅助工具相配合以转动锁止螺母131。
具体地,通孔结构1311为光孔。在旋转锁止螺母131时,可以通过向通孔结构1311内插入例如手柄的辅助工具,便于操作人员手握该辅助工具来旋转锁止螺母131,不仅操作方便,而且省时省力。
进一步地,锁止螺母131上设有多个通孔结构1311,且多个通孔结构1311沿锁止螺母131的周向均匀分布。这样,便于操作人员在操作空间较大的位置所对应的通孔结构1311处配合辅助工具来旋转锁止螺母131,以进一步提高旋转锁止螺母131时的便利性。
可选地,结合图4所示,U形管11的第二端设有外螺纹,U形管11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块12连接。
具体地,第一节段1呈竖直状态时,U形管11的开口朝下,而在U形管11转动至水平位置时,U形管11的开口朝向水平方向。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U形管11的第二端部设置外螺纹,以便于与锁止螺母131实现螺纹连接。
可选地,结合图4所示,第一连接块12上设有第一铰接孔121,第二节段2的第一端设有第二铰接孔221,第一铰接孔121和第二铰接孔221中的一个为螺纹孔,另一个为光孔,第二节段2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块12在第一铰接孔121和第二铰接孔221处通过销轴3铰接,且销轴3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具体地,销轴3上设有外螺纹,第一铰接孔121和第二铰接孔221中的一个为螺纹孔,另一个为光孔,销轴3穿入这两个铰接孔时,与设置成螺纹孔的铰接孔形成螺纹连接。以第一铰接孔121为光孔,第二铰接孔221为螺纹孔为例,若销轴3先穿过第一铰接孔121,则销轴3可以采用直接插入的方式穿过第一铰接孔121,然后在穿过第二铰接孔221时采用拧入的方式穿过第二铰接孔221,反之,若销轴3先穿过第二铰接孔221,则销轴3穿过第一铰接孔121和第二铰接孔221时均需要采用拧入的方式。第一连接块12与第二节段2通过销轴3铰接后,销轴3固定在第二节段2上,且可以在第一铰接孔121内自由转动。当锁止螺母131脱离固定座132上的固定槽1321时,U形管11可以带动第一连接块12绕销轴3自由转动,即第一节段1可以绕销轴3转动,而销轴3不转动。相应地,当第一铰接孔121为螺纹孔,第二铰接孔221为光孔时,销轴3与第一连接块12螺纹连接,使得销轴3固定在第一连接块12上,并可以在第二铰接孔221内自由转动,在U形管11带动第一连接块12转动时,销轴3也随之转动。
这样,通过将第一铰接孔121和第二铰接孔221中的一个设置为螺纹孔,另一个设置为光孔,并使销轴3穿过这两个铰接孔时与设置为螺纹孔的铰接孔形成螺纹连接,以将销轴3固定在第一节段1和第二节段2中的一个上,以便于在第一节段1相对于第二节段2绕销轴3转动时,销轴3不会同时在两个铰接孔内转动,从而可以提高第一节段1转动时的顺畅性。
可选地,结合图4所示,第二节段2包括L形管21、第二连接块22和第二连接组件23,L形管21的第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块22与第一节段1的第一端铰接,L形管21的第二端适于通过第二连接组件23与车架500连接。
具体地,第一节段1相对于第二节段2转动实际上是指U形管11相对于L形管21转动。第二连接块22与L形管21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式连接,比如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或者卡接,或者过盈配合的轴孔连接等,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式连接,比如焊接、铆接或者一体成型等,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第二连接组件23的一部分连接于L形管21上,并与L形管21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组件23的另一部分固设于车架500上,通过第二连接组件23的这两部分结构的连接以实现第二节段2与车架500之间的连接。
如此设置第二节段2,以简化第二节段2的整体结构,便于进行生产制造,另一方面,L形管21相比较于直管,结构强度更高,连接更稳固。
可选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第二连接组件23包括连接板231和固定板232,固定板232适于固设于车架500上,L形管21的第二端通过连接板231与固定板232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第二连接组件23中的固定板232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固设在起重机的车架500上,连接板231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L形管21远离于第一连接块12的一端,连接板231与固定板232之间通常采用螺纹紧固件形成可拆卸连接。
这样,通过将固定板232固设在车架500上,以在不改变车架500本身结构的情况下给L形管21提供安装位,便于L形管21通过连接板231与固定板232形成可拆卸连接,方便对第二节段2进行拆装和更换。
可选地,结合图5所示,第一节段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铰接孔121,第二连接块22上设有第二铰接孔221,第一铰接孔121和第二铰接孔221中的一个为螺纹孔,另一个为光孔,第一节段1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块22在第一铰接孔121和第二铰接孔221处通过销轴3铰接,且销轴3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在上述将第一铰接孔121设置在第一连接块1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将第二铰接孔221设置在第二连接块22上。第一节段1与第二节段2之间通过销轴3铰接具体指的是第一连接块12与第二连接块22通过销轴3铰接。且本实施例中,将第二铰接孔221设置在第二连接块22上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将第一铰接孔121设置在第一连接块12上时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结合图5所示,第一连接块12上设有第一凸起,第二连接块22上设有第二凸起,第一铰接孔121和第二铰接孔221分别设置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上,且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插接。
具体地,第一铰接孔121和第二铰接孔221分别贯穿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本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凸起呈单耳板结构,第二凸起呈双耳板结构或类似于双耳板的结构,也可以是第二凸起呈单耳板结构,第一凸起呈双耳板结构或类似于双耳板的结构,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而双耳板结构的两个耳板之间形成插槽,呈单耳板结构的凸起与该插槽插接。以第一凸起为单耳板结构,第二凸起为双耳板结构为例,在装配时,先将第一凸起插入插槽中,再将销轴装入第一铰接孔121和第二铰接孔221,从而将第一连接块12与第二连接块22通过销轴3铰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可选地,结合图4所示,第一节段1的第二端适于与车架500的顶面活动连接,L形管21的第二端适于与车架500的侧面连接。
具体地,U形管11的第二端通常活动连接于车架500的顶面,L形管21的水平段通常垂直于车架500的侧面设置,并与车架500的侧面连接,L形管21的竖直段通常平行于车架500的侧面设置。
这样,操作人员在下车时可以先在车架500顶端抓握住U形管11进行支撑,待调整好下车姿态后再通过抓握L形管21以沿着车架500的侧面下车,使得操作人员上下起重机时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折叠扶手。
本实施例中,起重机可以是越野起重机,也可以是履带起重机。通过将起重机上的上下车楼梯扶手设置为折叠扶手,并在折叠扶手的第一节段1的第二端与车架500分离时,通过转动第一节段1以使第一节段1由竖直位置转动至水平位置来实现折叠。这样,当起重机需要安装例如活动配重等部件时,利用折叠扶手的折叠功能来降低折叠扶手的高度,以防止折叠扶手的第一节段1与例如活动配重等部件发生干涉,从而使得折叠扶手既能够满足相关法规的高度要求,又不影响例如活动配重等部件的安装。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折叠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节段(1)和第二节段(2),所述第一节段(1)的第一端适于与车架(500)和所述第二节段(2)中的一个铰接,所述第一节段(1)的第二端适于与所述车架(500)和所述第二节段(2)中的另一个连接或分离,所述第二节段(2)适于与所述车架(500)连接,在所述第一节段(1)的第二端与所述车架(500)或所述第二节段(2)分离时,所述第一节段(1)适于相对于所述第二节段(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段(1)包括U形管(11)、第一连接块(12)和第一连接组件(13),所述U形管(1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块(12)与所述第二节段(2)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节段(2)的第二端适于与所述车架(500)连接,所述U形管(11)的第二端适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3)与所述车架(500)连接或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3)包括锁止螺母(131)和适于固设在所述车架(500)上的固定座(132),所述固定座(132)上设有固定槽(1321),所述锁止螺母(131)的一端与所述U形管(11)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所述锁止螺母(131)的另一端适于旋入或旋出所述固定槽(13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11)的第二端设有外螺纹,所述U形管(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2)上设有第一铰接孔(121),所述第二节段(2)的第一端设有第二铰接孔(221),所述第一铰接孔(121)和所述第二铰接孔(221)中的一个为螺纹孔,另一个为光孔,所述第二节段(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12)在所述第一铰接孔(121)和所述第二铰接孔(221)处通过销轴(3)铰接,且所述销轴(3)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段(2)包括L形管(21)、第二连接块(22)和第二连接组件(23),所述L形管(2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块(22)与所述第一节段(1)的第一端铰接,所述L形管(21)的第二端适于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3)与所述车架(50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23)包括连接板(231)和固定板(232),所述固定板(232)适于固设于所述车架(500)上,所述L形管(2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连接板(231)与所述固定板(232)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段(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铰接孔(121),所述第二连接块(22)上设有第二铰接孔(221),所述第一铰接孔(121)和所述第二铰接孔(221)中的一个为螺纹孔,另一个为光孔,所述第一节段(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22)在所述第一铰接孔(121)和所述第二铰接孔(221)处通过销轴(3)铰接,且所述销轴(3)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段(1)的第二端适于与所述车架(500)的顶面活动连接,所述L形管(21)的第二端适于与所述车架(500)的侧面连接。
10.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扶手。
CN202220208725.XU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折叠扶手及起重机 Active CN217025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8725.XU CN217025079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折叠扶手及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8725.XU CN217025079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折叠扶手及起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25079U true CN217025079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50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08725.XU Active CN217025079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折叠扶手及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250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07588B2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への補助リフトユニットの組み付け
CN210979755U (zh) 一种汽车检修用照明辅助设备
CN217025079U (zh) 一种折叠扶手及起重机
CN208393511U (zh) 一种方舱的自升降行走机构
KR20120131896A (ko) 수직·수평 붐대 구성의 이동식 유압크레인
CN211229499U (zh) 一种具有三角支撑装置的建筑模板
CN217501390U (zh) 一种挂架吊滑轮及滑轮阻尼组件
US20200181909A1 (en) Tile fix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assembling tile fixed by the same
CN108501902B (zh) 一种定位支腿
CN206829298U (zh) 一种马桶的固定装置
CN112596577A (zh) 一种操作手柄机构总成
CN218052431U (zh) 一种拆装工具
CN213464387U (zh) 一种多向调节抽屉导轨快拆器
CN219854439U (zh) 一种油缸拆卸平台
CN215093161U (zh) 一种用于汽车钣金再制造的车门固定装置
CN216002094U (zh) 一种单点刚性牵引装置
CN219444998U (zh) 一种便于组合的铝型材工作台
CN212740126U (zh) 一种通信工程施工用的光缆放线装置
CN214087495U (zh) 一种基于bim辅助钢结构施工散件安装用托举机构
CN220902394U (zh) 起重机臂架焊接工装及其铰支座
CN214393969U (zh) 一种三段式电驱桥的桥壳合装工装
CN213676866U (zh) 一种推车
CN216370931U (zh) 大型台阶轴组合拆卸装置
CN213998937U (zh) 三角平面拉丝机
CN212172263U (zh) 便于狭小空间控制柜移动的辅助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