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20471U - 电池门以及移动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电池门以及移动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20471U
CN217020471U CN202220386449.6U CN202220386449U CN217020471U CN 217020471 U CN217020471 U CN 217020471U CN 202220386449 U CN202220386449 U CN 202220386449U CN 217020471 U CN217020471 U CN 217020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door
handle
bolt
battery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864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立海
李文华
陈群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Iplu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Iplu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Iplu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Iplus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864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20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20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204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池门以及移动机器人,包括本体和门锁组件,所述门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本体正面侧的把手,以及位于所述本体背面侧的锁舌;所述锁舌设有斜槽,所述斜槽置有沿槽内空间移动的传力件,所述传力件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把手连接固定;所述把手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直线移动,通过所述传力件带动所述锁舌沿第二方向移动,打开或封闭所述本体遮挡的电池组件。通过传力件可带动锁舌沿第二方向移动,以打开或封闭本体遮挡的电池组件,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电池门以及移动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池门以及移动机器人。
背景技术
移动机器人需要安装电池组件,目前的电池组件多是同机器人的其他部分一起被壳体罩住,或者,有的机器人设计单独的电池门打开或封闭电池组件,但是,打开关闭的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门以及移动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门,包括本体和门锁组件,所述门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本体正面侧的把手,以及位于所述本体背面侧的锁舌;
所述锁舌设有斜槽,所述斜槽置有沿槽内空间移动的传力件,所述传力件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把手连接固定;
所述把手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直线移动,通过所述传力件带动所述锁舌沿第二方向移动,打开或封闭所述本体遮挡的电池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本体设有锁舌安装槽,沿第二方向所述锁舌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锁舌安装槽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锁舌安装槽中至少与所述斜槽对应的部分贯穿所述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本体的正面侧设有前罩,所述把手位于所述前罩的正面侧,所述前罩设有供所述把手沿第一方向直线移动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本体的正面设有向背面凹进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前罩适配;
所述前罩设有供所述传力件穿过的通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锁舌位于所述斜槽的两侧设有第一导向杆;
和/或,所述把手位于所述传力件的两侧设有第二导向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锁舌包括锁止部分和固定部分,在第二方向上所述锁止部分可伸出所述本体;
所述固定部分通过调节杆与安装固定部件连接固定,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安装固定部件之间的初始间距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本体的背面侧设有转座,所述转座的背面侧设有安装座;
所述锁舌的锁止部分位于所述本体与所述转座之间,所述锁舌的固定部分与所述安装座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转座的背面侧设有后盖,所述后盖至少覆盖所述安装座;
或者,所述转座或所述本体转动连接有门架。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移动机器人,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电池门,所述电池门位于所述移动机器人的电池组件的外侧。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将门锁组件设计成包括位于本体正面侧的把手,以及位于本体背面侧的锁舌,且在锁舌设计斜槽,利用置于斜槽的传力件将位于本体正面和背面两侧的把手与锁舌进行力传递,从而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把手沿第一方向直线移动时,通过传力件可带动锁舌沿第二方向移动,以打开或封闭本体遮挡的电池组件,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a、1b分别是实施例中电池门处于打开状态的正面和背面示意图。
图2a、2b分别是实施例中电池门处于关闭状态的正面和背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电池门处于打开状态时去掉后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电池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去掉后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电池门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移动机器人的示意图。
图中,1、本体,11、锁舌安装槽,2、门架,3、转座,31、安装座,4、把手,41、第二导向杆,5、前罩,51、导向杆安装槽,6、后盖,7、锁舌,71、斜槽,72、第一导向杆,73、调节杆,74、锁止部分,75、固定部分,8、传力件;
100、电池门,200、移动机器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移动机器人通常是指具有自主移动能力,并能完成一定作业任务的设备。为了给移动机器人提供移动、执行作业任务等的动力,移动机器人通常安装电池组件。目前,多数的移动机器人,其电池组件是与其他部件,如连接线路、控制板等一同被外壳罩住。此种结构的弊端在于,如果电池组件需要更换或维护,需要将移动机器人的整机外壳拆除才能取出原有的电池组件,很不方便。
针对此,有提出在移动机器人中电池组件的对应位置安装单独的电池门。这样,当需要更换电池组件时,只需打开电池门即可取出原有的电池组件,与拆除整机外壳相比,操作方便。
但是,目前的电池门在进行打开或者关闭时,需要依靠旋转的动作来实现。即,目前的电池门类似于普通的家庭门,需要通过旋拧来控制锁舌的开合。此类型的电池门结构中,要么需要配置单独的电池门钥匙,移动机器人正常作业时,该电池门钥匙需要单独保存,增加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或者,设计专门的旋钮,但是,在旋钮的设计使用中出现以下难题。其一,为了便于人员的操作,希望旋钮能突出电池门,一旦旋钮设计成突出电池门的结构,会增加整个移动机器人的宽度或者长度,这取决于电池门安装在移动机器人的长度方向还是宽度方向。如果设计的电池门旋钮,对移动机器人的整体尺寸造成影响,将影响整个移动机器人的通过性能,在某些通过空间较小的场合使用将受到限制。其二,旋钮采用内陷式设计,即,相对电池门不突出。如此,预留给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将受到限制,尤其是整机尺寸较小的移动机器人,其电池门本身尺寸就不大,此时,操作人员在转动旋钮时仅能依靠插入的几根手指,使用极为不便。
考虑到目前移动机器人中,电池门的设计缺陷,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门以及移动机器人,可通过直线移动来控制锁舌的开合,操作方便。
参照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电池门包括本体1和门锁组件,其中,门锁组件包括位于本体1正面侧的把手4,以及位于本体1背面侧的锁舌7。本实施例中,正面是指电池门朝向操作人员的一面,背面是指背离操作人员的一面,也就是说,相对于移动机器人,正面是指朝向移动机器人外侧的一面,背面是指朝向移动机器人内部的一面。将把手4设置在本体1的正面侧,使得把手4直接朝向操作人员,利于其操作。同时,将锁舌7设置在本体1的背面侧,当电池门处于锁紧状态时,通过锁舌7的阻挡限制可避免打开本体1。
锁舌7设有斜槽71,该斜槽71置有沿槽内空间移动的传力件8,并且,该传力件8的另一端部与把手4连接固定。如此,传力件8的一端部置于锁舌7的斜槽71内,另一端部与把手4连接固定,通过传力件8可实现作用力在锁舌7和把手4之间的传递。并且,锁舌7中采用斜槽71的结构形式,使得传力件8在沿斜槽71的槽内空间移动时,作用力在锁舌7和把手4之间的传递中,可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把手4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直线移动,通过传力件8带动锁舌7沿第二方向移动,打开或封闭本体1遮挡的电池组件(图中未示出)。当需要打开或者封闭本体1遮挡的电池组件时,操作人员在把手4施加外力,使得把手4沿第一方向直线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是指与电池门所在平面平行的方向,例如,如果电池门相对地面竖直设置,则第一方向可以是与地面相垂直的竖向方向,或者,第一方向是与地面平行的水平方向。相对应的,第二方向是指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即,如果第一方向是竖向的,则第二方向是水平的,如果第一方向是水平的,则第二方向是竖向的。
本实施例的电池门在使用时,当需要改变电池门的状态,即,电池门由锁紧变成打开,或者由打开变成锁紧,可操作把手4实现。通常的,当移动机器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电池门处于锁紧状态,如图2a、2b所示。此时,锁舌7在第二方向上伸出本体1,以保持本体1处于锁紧状态。当需要打开电池门时,在外力作用下,如操作人员手动施力,带动把手4沿第一方向直线移动,把手4再通过传力件8在斜槽71的限制下,带动锁舌7沿第二方向移动,回退至本体1内,解除对本体1的阻挡限制作用,电池门打开,如图1a、1b所示。如此,只需对本体1正面侧的把手4在直线方向施力,即可实现本体1背面侧的锁舌7相对本体1伸出或回缩,实现电池门的锁紧或打开,操作方便且动作可靠。
本实施例的示例中,如图1-2所示,通过上提把手4,带动锁舌7回缩至本体1内,打开电池门。之后,撤销施加在把手4上的上提作用力,把手4可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落,带动锁舌7伸出本体1,锁紧电池门。如此设计的好处在于,电池门的工作常态是由把手4在自然状态下实现,无需施力维持,能耗低。
具体的,传力件8与把手4的连接固定方式可以是焊接,或者是一体式结构,或者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将两者固定,即,两者采用常见的方式连接固定即可,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制。传力件8置于斜槽71的端部,可设计成圆柱形,使得传力件8在斜槽71移动时产生滚动的效果,操作把手4带动传力件8沿斜槽71的槽内空间移动时克服的阻力较小,操作时较为省力。
本体1设有锁舌安装槽11,该锁舌安装槽11用来容纳锁舌7,沿第二方向锁舌7的长度大于等于该锁舌安装槽11的长度。在本体1采用开设锁舌安装槽11的结构安装锁舌7,结构简单且利于加工。同时,将锁舌安装槽11的长度设计成小于等于锁舌7的长度,一方面利于锁舌7的装配,另一方面也利于锁舌7伸出本体1,确保锁紧动作的可靠。此外,在锁舌安装槽11中至少与斜槽71对应的部分贯穿本体1,以便于置于斜槽71的传力件8穿过本体1,与位于相对侧的把手4连接固定。
本体1的正面侧设有前罩5,把手4位于前罩5的正面侧,该前罩5设有供把手4沿第一方向直线移动的侧壁。如此,通过增加前罩5,且在前罩5侧壁的限制作用下,可提高把手4直线移动中的稳定性,进而增强电池门的使用可靠性。另外,本体1的正面设有向背面凹进的容纳腔,且该容纳腔与前罩5适配,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使得前罩5形成内陷式设计,以此避免增加的前罩5对电池门厚度尺寸的影响,进而避免增加前罩5后,使得移动机器人的尺寸增大,影响其通过性能。此外,前罩5设有供传力件8穿过的通槽,以便于传力件8穿过前罩5和本体1,与位于相对侧的锁舌7连接。
本实施例的变型中,锁舌7位于斜槽71的两侧设有第一导向杆72,和/或,把手4位于传力件8的两侧设有第二导向杆41。如此,通过第一导向杆71、第二导向杆41的导向作用,可提高锁舌7、把手4在移动中的稳定性,避免移动时出现晃动等,以此提高电池门的动作可靠性。
如图3至图5所示,锁舌7包括锁止部分74和固定部分75,其中,在第二方向上锁止部分74可伸出本体1,实现电池门的锁紧。固定部分75通过调节杆73与安装固定部件连接固定,具体的,该安装固定部件可设置在本体1的背面侧。并且,调节杆73与安装固定部件之间的初始间距可调,以此来调整锁舌7伸出本体1的长度,增加本电池门的适用性。具体的,调节杆73可采用螺杆的结构形式,当调整至需要的锁舌7伸出长度后,此时,调节杆73与安装固定部件之间的初始间距确定,将调节杆73与固定部分75连接固定。
本体1的背面侧设有转座3,该转座3的背面侧设有安装座31,其中,锁舌7的锁止部分74位于本体1与转座3之间,锁舌7的固定部分75与安装座31连接固定。第一导向杆72的两端安装在两侧的安装座31上,锁舌7的固定部分75通过连接座与套装在第一导向杆72的滑套连接。如图3所示,当电池门处于打开状态时,在把手4的带动下,传力件8移动到斜槽71的顶端,此时,锁舌7在传力件8的带动下,沿第一导向杆72移动至图中靠右侧的位置,此时,调节杆73位于安装座31外侧的部分较长。当电池门处于锁紧状态时,如图4所示,传力件8在把手4的带动下移动到斜槽71的底端,此时,锁舌7在传力件8的带动下,沿第一导向杆72移动至图中靠左侧的位置,此时,调节杆73位于安装座31外侧的部分较短。
转座3的背面侧设有后盖6,该后盖6至少覆盖安装座31,如此,可将安装在安装座31的锁舌7部分覆盖,避免外部灰尘等落入其内,影响使用寿命。如图4和图5所示,转座3转动连接有门架2,当把手4带动锁舌7打开电池门后,可通过转动转座3沿门架2转动打开本体1。当然,在本实施例的其他变型中,也可以设计成本体1与门架2转动连接。
参照图6,本实施例还涉及移动机器人,包括上述的电池门100,并且,该电池门100位于移动机器人200的电池组件的外侧。如此,利用电池门100可将安装在移动机器人200的电池组件封闭,当电池组件需要更换或维护时,只需打开电池门100即可将其封闭的电池组件裸露,无需拆掉移动机器人200的整个外壳,并且,电池门100在打开时,只需依靠把手4的直线移动即可实现,利于操作人员执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种实施方式”、“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种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门锁组件,所述门锁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本体(1)正面侧的把手(4),以及位于所述本体(1)背面侧的锁舌(7);
所述锁舌(7)设有斜槽(71),所述斜槽(71)置有沿槽内空间移动的传力件(8),所述传力件(8)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把手(4)连接固定;
所述把手(4)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直线移动,通过所述传力件(8)带动所述锁舌(7)沿第二方向移动,打开或封闭所述本体(1)遮挡的电池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设有锁舌安装槽(11),沿第二方向所述锁舌(7)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锁舌安装槽(11)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安装槽(11)中至少与所述斜槽(71)对应的部分贯穿所述本体(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正面侧设有前罩(5),所述把手(4)位于所述前罩(5)的正面侧,所述前罩(5)设有供所述把手(4)沿第一方向直线移动的侧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正面设有向背面凹进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前罩(5)适配;
所述前罩(5)设有供所述传力件(8)穿过的通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7)位于所述斜槽(71)的两侧设有第一导向杆(72);
和/或,所述把手(4)位于所述传力件(8)的两侧设有第二导向杆(4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7)包括锁止部分(74)和固定部分(75),在第二方向上所述锁止部分(74)可伸出所述本体(1);
所述固定部分(75)通过调节杆(73)与安装固定部件连接固定,所述调节杆(73)与所述安装固定部件之间的初始间距可调。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电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背面侧设有转座(3),所述转座(3)的背面侧设有安装座(31);
所述锁舌(7)的锁止部分(74)位于所述本体(1)与所述转座(3)之间,所述锁舌(7)的固定部分(75)与所述安装座(31)连接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座(3)的背面侧设有后盖(6),所述后盖(6)至少覆盖所述安装座(31);
或者,所述转座(3)或所述本体(1)转动连接有门架(2)。
10.一种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电池门(100),所述电池门(100)位于所述移动机器人(200)的电池组件的外侧。
CN202220386449.6U 2022-02-25 2022-02-25 电池门以及移动机器人 Active CN217020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86449.6U CN217020471U (zh) 2022-02-25 2022-02-25 电池门以及移动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86449.6U CN217020471U (zh) 2022-02-25 2022-02-25 电池门以及移动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20471U true CN217020471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52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86449.6U Active CN217020471U (zh) 2022-02-25 2022-02-25 电池门以及移动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204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9277A (zh) 电子锁栓系统
JP4572201B2 (ja) 施錠装置
CN217020471U (zh) 电池门以及移动机器人
CN209494350U (zh) 一种平开门自动插销锁及平开门
US5024472A (en) Flushbolt actuator assembly
CN110206410B (zh) 一种平开门自动插销锁及平开门
CN210858254U (zh) 保险箱开锁结构
CN112324276A (zh) 辅助开合电力箱开关结构的工具
CN109703581B (zh) 导流罩开闭机构及导流罩
CN211342135U (zh) 一种新型纱门锁结构
CN211144075U (zh) 一种电子柜锁
CN212130207U (zh) 一种地插式电磁锁
CN209556680U (zh) 一种防盗门明合页缝隙调节装置
JPH0239004Y2 (zh)
CN219691290U (zh) 电控型挂钩锁
CN211422104U (zh) 一种逃生门锁的锁舌驱动机构
CN217481013U (zh) 电子锁
CN111441665B (zh) 面板电子锁
CN211691882U (zh) 一种推拉式电子锁用离合装置
KR20200109073A (ko) 개방이 용이한 미닫이 창호용 잠금장치
CN213418737U (zh) 一种多方式解锁的门锁锁体
CN211622937U (zh) 一种锁具的斜舌翻转机构
CN216921688U (zh) 一种门锁方轴连杆及其门锁
CN212176834U (zh) 一种智能锁电机解锁斜舌结构
CN211691922U (zh) 接线端子箱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