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81013U - 电子锁 - Google Patents

电子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81013U
CN217481013U CN202221548653.XU CN202221548653U CN217481013U CN 217481013 U CN217481013 U CN 217481013U CN 202221548653 U CN202221548653 U CN 202221548653U CN 217481013 U CN217481013 U CN 217481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circuit board
driving motor
doo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486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i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486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81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81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81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锁,电子锁包括锁体和锁扣;锁体包括锁壳、电路板、锁舌组件和驱动电机;锁壳设有锁舌孔;锁舌组件安装于锁壳内,并具有从锁舌孔伸出的上锁状态以及缩入锁舌孔内的开锁状态,驱动电机和电路板均安装于锁壳内;驱动电机与锁舌组件连接,用以驱动锁舌组件在上锁状态和开锁状态之间切换;驱动电机与电路板电连接,电路板上设有感应识别装置,锁体用于安装在门体内侧,电路板被配置为在感应识别装置感应到门外的门卡时控制驱动电机带动锁舌组件从上锁状态切换至开锁状态;锁扣用于安装在门框上或用于安装在另一门体上,锁扣具有卡孔,卡孔用于供锁舌组件伸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电子锁的安全性的同时也便于安装。

Description

电子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锁。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电子锁的便利,其应用得也越来越广泛,大多数的门都可安装电子锁,但现有的电子锁通常有部分安装在门外,这样别人容易通过破坏电子锁位于门外的部分来破坏整个电子锁,这样的电子锁安全性低,另一方面,在这样的电子锁安装时还需在门上开孔,才能安装门外部分,导致安装过程复杂,不便于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子锁,旨在提高电子锁的安全性的同时也便于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锁,包括:
锁体,所述锁体包括锁壳、电路板、锁舌组件和驱动电机,所述锁壳设有锁舌孔,所述锁舌组件安装于所述锁壳内,并具有从所述锁舌孔伸出的上锁状态以及缩入所述锁舌孔内的开锁状态,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电路板均安装于所述锁壳内,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锁舌组件连接,用以驱动所述锁舌组件在所述上锁状态和所述开锁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感应识别装置,所述锁体用于安装在门体内侧,所述电路板被配置为在所述感应识别装置感应到门外的门卡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锁舌组件从所述上锁状态切换至所述开锁状态;以及
锁扣,所述锁扣用于安装在门框上或用于安装在另一门体上,所述锁扣具有卡孔,所述卡孔用于供所述锁舌组件伸入。
可选地,所述锁舌组件包括锁舌和滑块,所述锁舌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并滑动安装于所述锁舌孔内,所述锁壳内固定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锁壳内壁之间形成滑动空间,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滑动空间,所述滑块与所述驱动电机配合。
可选地,所述锁壳内设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转动安装于所述锁壳内,并位于所述滑块的一侧,所述转动件具有朝侧向延伸的拨动杆,所述滑块朝向所述转动件的一侧设有两个抵接部,两个所述抵接部沿所述锁舌组件的运动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拨动杆位于两个所述抵接部之间,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拨动杆在两个所述抵接部之间运动。
可选地,所述转动件设有多个传动齿,多个所述传动齿沿所述转动件的周向依次间隔分布,所述转动件的一侧设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的轴线与所述转动件的旋转轴线相交;所述锁体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安装于所述锁壳,并与所述转动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锁壳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锁壳设有开锁开关,所述开锁开关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被配置为在所述开锁开关被操作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锁舌组件从所述上锁状态切换至所述开锁状态。
可选地,所述锁体还包括上锁感应开关和开锁感应开关,所述上锁感应开关和所述开锁感应开关沿所述锁舌组件的运动方向间隔分布,并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开锁感应开关相较所述上锁感应开关远离所述锁舌孔设置,所述锁舌组件设有第一触发结构,所述电路板被配置为在所述开锁感应开关感应到所述第一触发结构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停止工作,所述电路板还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锁感应开关感应到所述第一触发结构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停止工作。
可选地,所述锁扣包括安装座、限位壳、限位螺钉和复位件,所述安装座具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用于贴合在所述门框上或所述另一门体上,所述限位壳设有所述卡孔,所述限位壳沿垂直于所述安装面的方向可活动地罩盖于所述安装座,所述限位壳与所述安装座相对的部分设有第一过孔,所述限位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并螺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复位件被压缩地抵接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限位壳之间。
可选地,所述复位件为压缩弹簧,并套设于所述限位螺钉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锁扣在所述卡孔的一侧设有第二触发结构,所述锁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触发结构配合的关门感应开关,所述关门感应开关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被配置为在所述关门感应开关感应到所述第二触发结构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锁舌组件从所述开锁状态切换至所述上锁状态。
可选地,所述锁体至少设有指示灯和扬声器的一者,所述指示灯和所述扬声器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锁体内设置驱动电机以及具有感应识别装置的电路板,使得驱动电机与电路板电连接,且将电路板被配置为在感应识别装置感应到门外的门卡时控制驱动电机带动锁舌组件从上锁状态切换至开锁状态。这样可以将整个锁体安装在门内侧,而在门外通过门卡进行开锁。从而避免在门体上挖孔来安装锁体,使得电子锁的安装方式简单,而且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将电子锁安装在门体内侧的任意位置,提高了电子锁安装便利性和灵活性,同时整个电子锁位于门体内侧,避免了电子锁暴露在门体外的情况,从而可以降低电子锁被暴力破坏的风险,极大地提高了房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锁体拆下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锁体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锁舌组件和驱动电机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锁体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锁扣的限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锁扣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锁体 32 传动齿
11 锁壳 40 锥齿轮
12 电路板 50 电池
121 上锁感应开关 60 锁扣
122 开锁感应开关 61 安装座
13 锁舌组件 62 限位壳
131 锁舌 621 卡孔
132 滑块 622 第一过孔
1321 抵接部 63 限位螺钉
133 第一触发结构 64 复位件
14 驱动电机 70 第二触发结构
15 旋钮 80 关门感应开关
16 开锁开关 90 指示灯
20 固定件 1001 扬声器
30 转动件 1002 滑动空间
31 拨动杆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该电子锁包括锁体10和锁扣60,锁体10包括锁壳11、电路板12、锁舌组件13和驱动电机14,锁壳11设有锁舌孔,锁舌组件13安装于锁壳11内,并具有从锁舌孔伸出的上锁状态以及缩入锁舌孔内的开锁状态。驱动电机14和电路板12均安装于锁壳11内,驱动电机14与锁舌组件13连接,用以驱动锁舌组件13在上锁状态和开锁状态之间切换,驱动电机14与电路板12电连接,电路板12上设有感应识别装置,锁体10用于安装在门体内侧,电路板12被配置为在感应识别装置感应到门外的门卡时控制驱动电机14带动锁舌组件13从上锁状态切换至开锁状态。
锁扣60用于安装在门框上或用于安装在另一门体上,锁扣60具有卡孔621,卡孔621用于供锁舌组件13伸入。
本实施例中,电路板12上设有控制器,驱动电机14和感应识别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感应识别装置感应到门外的门卡时控制驱动电机14带动锁舌组件13从上锁状态切换至开锁状态,从而实现开锁。即在开门时,用户在门外将门卡靠近锁体10所在的位置,当感应识别装置感应到门外的门卡时,感应识别装置向控制器发送开门信号,控制器接收到开门信号后控制驱动电机14带动锁舌组件13从上锁状态切换至开锁状态,使得锁舌组件13缩入锁舌孔内,从而实现开锁。其中,感应识别装置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在一一赘述,其中,为保证感应识别装置能够透过门体感应到门外的门卡,可以增大感应识别装置的功率或者采用穿透力强/感应距离较大的感应识别装置。
其中,将电子锁用于双开门时,锁体10安装在其中一个门体上,锁扣60就安装在另一个门体上。将电子锁用于单开门时,锁体10安装在门体上,锁扣60则安装在门框上,锁扣60的卡扣与锁舌孔相对设置,以供上锁时,锁舌131从锁舌孔伸出后从卡孔621进入锁扣60完成上锁。
本实施例中,锁壳11包括底壳和外壳,底壳用于安装在门体上,外壳安装于底壳,以与底壳之间围合形成安装腔,电路板12、锁舌组件13和驱动电机14均设有安装腔内,外壳设有锁舌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锁体10内设置驱动电机14以及具有感应识别装置的电路板12,使得驱动电机14与电路板12电连接,且将电路板12被配置为在感应识别装置感应到门外的门卡时控制驱动电机14带动锁舌组件13从上锁状态切换至开锁状态。这样可以将整个锁体10安装在门内侧,而在门外通过门卡进行开锁。从而避免在门体上挖孔来安装锁体10,使得电子锁的安装方式简单,而且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将电子锁安装在门体内侧的任意位置,提高了电子锁安装便利性和灵活性,同时整个电子锁位于门体内侧,避免了电子锁暴露在门体外的情况,从而可以降低电子锁被暴力破坏的风险,极大地提高了房屋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舌组件13包括锁舌131和滑块132,锁舌131的一端与滑块132连接,并滑动安装于锁舌孔内,锁壳11内固定有固定件20,固定件20与锁壳11内壁之间形成滑动空间1002,滑块132滑动安装于滑动空间1002,滑块132与驱动电机14配合。具体地,固定件20固定在锁壳上,这样通过固定件20与锁壳11之间限定住滑动空间1002,将滑块132滑动安装于滑动空间1002内时,可以较好地使得滑块132在滑动空间1002内滑动,同时可以使得锁壳11和固定件20的结构简单,能够简化锁体10的结构。另外,其它实施例中,滑块132与锁壳11之间通过滑轨和滑块132滑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壳11内设有转动件30,转动件30转动安装于锁壳11内,并位于滑块132的一侧,转动件30具有朝侧向延伸的拨动杆31,滑块132朝向转动件30的一侧设有两个抵接部1321,两个抵接部1321沿锁舌组件13的运动方向间隔分布,拨动杆31位于两个抵接部之间,驱动电机14与转动件30连接,拨动杆31在两个抵接部1321之间运动。
具体地,转动件30的转动轴线与锁舌组件13的运动方向大致垂直,滑块132朝向转动件30的一侧设有拨动槽,拨动槽具有相对两个槽侧壁,两个槽侧壁沿滑块的运动方向分布,其中一个槽侧壁形成有一个抵接部1321,另一个槽侧壁形成有另一个抵接部1321。拨动杆31在拨动槽内运动,当驱动电机14驱动转动件30沿第一方向旋转时,拨动杆31抵接其中靠近锁舌的抵接部1321,从而推动滑块132带动锁舌131从锁舌孔伸出,实现上锁。同样地,当驱动电机14驱动转动件30沿第二方向旋转时,拨动杆31抵接其中远离锁舌的抵接部1321,从而推动滑块132和锁舌131缩回至锁舌孔内,实现开锁。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相反的旋转方向。这样通过拨动杆31抵接滑块132来带动锁舌组件13滑块的方式,不需要设置如转轴和转轴孔等连接结构,可以简化滑块132和转动件30的结构,同时可以减少锁体10内的零部件数量,可以简化锁体10的结构。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滑块132朝向转动件30的一侧设有两个凸部,两个凸部沿滑块132的滑动方向间隔分布,两个凸部相互朝向的一侧均形成抵接部1321。另外,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滑块132上设置齿条,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与齿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件30设有多个传动齿32,多个传动齿32沿转动件30的周向依次间隔分布,转动件30的一侧设有锥齿轮40,锥齿轮40的轴线与转动件30的旋转轴线相交。具体地,锥齿轮40的轴线与转动件30的旋转轴线大致垂直相交,驱动电机14通过锥齿轮40驱动转动件30的转动,从而推动滑块132的运动,实现电子锁上锁和开锁的切换。这样可以使得驱动电机14横置在锁壳内,即使得驱动电机14的轴线大致垂直于锁体10的厚度方向,可以减小驱动电机14在锁体10厚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从而可以减小锁体10的厚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锥齿轮40的轴线和转动件30的旋转轴线可存在一定的夹角。或者,转动件30安装于驱动电机14的转轴,可选地,驱动电机14为减速电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体10还包括旋钮15,旋钮15安装于锁壳11,并与转动件30连接。另外在门内可通过旋钮15进行开关门,上锁时,将旋钮15沿第一方向转动,旋钮15带动转动件30沿第一方向转动,转动件30上的拨动杆31推动锁舌组件13从锁舌孔伸出。开锁时,将旋钮15沿第二方向转动,旋钮15带动转动件30沿第二方向转动,从而带动锁舌组件13缩回至锁舌孔内。如此设置,用户在门内时可以通过手动旋转旋钮15进行开锁或关锁,增加了门内开锁的方式,便于用户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壳11安装有电池50,电池50与电路板12电连接。具体地,电池50给电路板12的工作提供电流,从而能让驱动电机14起作用,驱动锁舌组件13的运动。在其他实施例中,锁体10设有电源线,以通过电源线连接市电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壳11安装有电池50,电池50与电路板12电连接,且锁体10设有电源线,电源线与电路板12电连接,以通过电源线连接市电使用,即可以通过电源线和电池50中的一者给锁体10供电,当电池50没电时,可通过电源线接上外部电源来给电路板12供电,让驱动电机14能继续驱动锁舌组件13运动来实现开锁和上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壳11设有开锁开关16,开锁开关16与电路板12电连接,电路板12被配置为在开锁开关16被操作时控制驱动电机14带动锁舌组件13从上锁状态切换至开锁状态。具体地,开锁开关16设于门内且为按键设置,通过按下按键,驱动电机14接收开锁信号,然后驱动电机14驱动转动件30的转动带动锁舌组件13缩回锁舌孔,从而实现开锁,这样在门内开锁能更方便。在其他实施例中,开锁开关16也可是推动的开关。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锁壳11安装有电池50,电池50与电路板12电连接;锁壳11设有开锁开关16,开锁开关16与电路板12电连接,电路板12被配置为在开锁开关16被操作时控制驱动电机14带动锁舌组件13从上锁状态切换至开锁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体10还包括上锁感应开关121和开锁感应开关122,上锁感应开关121和开锁感应开关122沿锁舌组件13的运动方向间隔分布,并均与电路板12电连接,开锁感应开关122相较上锁感应开关121远离锁舌孔设置,锁舌组件13设有第一触发结构133,电路板12被配置为在开锁感应开关122感应到第一触发结构133时控制驱动电机14停止工作,电路板12还被配置为在上锁感应开关121感应到第一触发结构133时控制驱动电机14停止工作。
具体地,在驱动电机14驱动锁舌组件13运动至开锁状态时,当第一触发结构133运动到开锁感应开关122处后,第一触发结构133触发开锁感应开关122,开锁感应开关122向电路板12上的控制器发送开锁信号,控制器接收到开锁信号后控制驱动电机14停止工作。而当驱动电机14驱动锁舌组件13运动至上锁状态时,第一触发结构133运动到上锁感应开关121处,第一触发结构133触发上锁感应开关121,上锁感应开关121向电路板12上的控制器发送上锁信号,控制器接收到上锁信号后控制驱动电机14停止工作。这样的设置让驱动电机14能及时停止运动,避免推动锁舌组件13过度运动。
本实施例中,上锁感应开关121和开锁感应开关122均包括固定座、红外接收器和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发射器相间隔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座,第一触发结构为凸起结构,在开锁状态,第一触发结构位于开锁感应开关122上的红外接收器和红外发射器之间,在上锁状态,第一触发结构位于上锁感应开关121上的红外接收器和红外发射器之间。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上锁感应开关121和开锁感应开关122也可以为微动开关或光电传感器开关等等。
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锁壳10内设有限位凸部,供锁舌组件13抵接,限制锁舌组件13过度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扣60包括安装座61、限位壳62、限位螺钉63和复位件64,安装座61具有安装面,安装面用于贴合在门框上或另一门体上,限位壳62设有卡孔621,限位壳62沿垂直于安装面的方向可活动地罩盖于安装座61,限位壳62与安装座61相对的部分设有第一过孔622,限位螺钉63穿过第一过孔622并螺接于安装座61,复位件64被压缩地抵接于安装座61和限位壳62之间。
具体地,第一过孔622的尺寸大于限位螺钉63的螺杆部分,且小于限位螺钉63的头部。安装座61设有螺孔,限位螺钉63螺接螺孔内。安装面背离限位壳62设置。这样在转动限位螺钉63,使得限位螺钉63逐渐旋入螺孔内时,可以带动限位壳62朝向安装座61运动,从而使得卡孔621朝靠近安装面的方向移动,此时复位件64被进一步压缩。而当转动限位螺钉63,使得限位螺钉63逐渐旋出螺孔内时,在复位件64的弹性作用下,可以带动限位壳62朝远离安装座61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卡孔621朝远离安装面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卡孔621的位置可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复位件64为压缩弹簧,并套设于限位螺钉63的外侧。具体地,复位件64采用压缩弹簧时,可以使得复位件64结构稳定,而且将压缩弹簧套设于限位螺钉63的外侧,可以防止压缩弹簧偏移,同时也不需要额外设置复位件64的定位结构,可以简化锁扣60的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复位件64也可为弹片或橡胶块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扣60在卡孔621的一侧设有第二触发结构70,锁体10上设有与第二触发结构70配合的关门感应开关80,关门感应开关80与电路板12电连接,电路板12被配置为在关门感应开关80感应到第二触发结构70时控制驱动电机14带动锁舌组件13从开锁状态切换至上锁状态。具体地,当关门至卡孔621与锁舌孔相对时,第二触发结构70触发关门感应开关80,关门感应开关80向电路板12上的控制器发送上锁信号,控制器接收到上锁信号后控制驱动电机14驱动传动件带动锁舌组件13将锁舌131从锁舌孔伸出,实现关门自动上锁,这样无需手动上锁,简化了上锁操作。其中,第二触发结构70为磁体,关门感应开关80为霍尔开关。在其他实施例中,关门感应开关80也可为干簧管、微动开关、红外传感器开关或光电传感器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体10至少设有指示灯90和扬声器1001的一者,指示灯90和扬声器1001均与电路板12电连接。这样在刷卡开门时,可通过扬声器1001是否发出声音或指示灯90的亮与不亮来判断门是否已开,起到提示的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扬声器1001发出声音的次数或指示灯90的闪烁次数来判断电池50的电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体,所述锁体包括锁壳、电路板、锁舌组件和驱动电机,所述锁壳设有锁舌孔,所述锁舌组件安装于所述锁壳内,并具有从所述锁舌孔伸出的上锁状态以及缩入所述锁舌孔内的开锁状态,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电路板均安装于所述锁壳内,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锁舌组件连接,用以驱动所述锁舌组件在所述上锁状态和所述开锁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感应识别装置,所述锁体用于安装在门体内侧,所述电路板被配置为在所述感应识别装置感应到门外的门卡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锁舌组件从所述上锁状态切换至所述开锁状态;以及
锁扣,所述锁扣用于安装在门框上或用于安装在另一门体上,所述锁扣具有卡孔,所述卡孔用于供所述锁舌组件伸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组件包括锁舌和滑块,所述锁舌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并滑动安装于所述锁舌孔内,所述锁壳内固定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锁壳内壁之间形成滑动空间,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滑动空间,所述滑块与所述驱动电机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内设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转动安装于所述锁壳内,并位于所述滑块的一侧,所述转动件具有朝侧向延伸的拨动杆,所述滑块朝向所述转动件的一侧设有两个抵接部,两个所述抵接部沿所述锁舌组件的运动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拨动杆位于两个所述抵接部之间,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拨动杆在两个所述抵接部之间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设有多个传动齿,多个所述传动齿沿所述转动件的周向依次间隔分布,所述转动件的一侧设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的轴线与所述转动件的旋转轴线相交;和/或,
所述锁体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安装于所述锁壳,并与所述转动件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和/或,
所述锁壳设有开锁开关,所述开锁开关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被配置为在所述开锁开关被操作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锁舌组件从所述上锁状态切换至所述开锁状态。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还包括上锁感应开关和开锁感应开关,所述上锁感应开关和所述开锁感应开关沿所述锁舌组件的运动方向间隔分布,并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开锁感应开关相较所述上锁感应开关远离所述锁舌孔设置,所述锁舌组件设有第一触发结构,所述电路板被配置为在所述开锁感应开关感应到所述第一触发结构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停止工作,所述电路板还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锁感应开关感应到所述第一触发结构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停止工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包括安装座、限位壳、限位螺钉和复位件,所述安装座具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用于贴合在所述门框上或所述另一门体上,所述限位壳设有所述卡孔,所述限位壳沿垂直于所述安装面的方向可活动地罩盖于所述安装座,所述限位壳与所述安装座相对的部分设有第一过孔,所述限位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并螺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复位件被压缩地抵接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限位壳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压缩弹簧,并套设于所述限位螺钉的外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在所述卡孔的一侧设有第二触发结构,所述锁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触发结构配合的关门感应开关,所述关门感应开关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被配置为在所述关门感应开关感应到所述第二触发结构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所述锁舌组件从所述开锁状态切换至所述上锁状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至少设有指示灯和扬声器的一者,所述指示灯和所述扬声器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CN202221548653.XU 2022-06-17 2022-06-17 电子锁 Active CN217481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8653.XU CN217481013U (zh) 2022-06-17 2022-06-17 电子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48653.XU CN217481013U (zh) 2022-06-17 2022-06-17 电子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81013U true CN217481013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15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48653.XU Active CN217481013U (zh) 2022-06-17 2022-06-17 电子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810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74649B1 (en) Electronic remote entry lock system for a tool cabinet
US20080296912A1 (en) Remote door access device
AU2018308949B2 (en) A mortice lock assembly with a powered lock actuator
WO2000079082A1 (en) Perimeter security system with improved z-bar lock for maximum degre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protection
CN111058688A (zh) 玻璃门锁
CN217481013U (zh) 电子锁
KR100749638B1 (ko) 데드볼트식 전자석 도어록
CN113153011A (zh) 智能门锁
CN211229912U (zh) 一种物流车厢门锁
EP1951975A2 (en) Improved locking system
GB2260568A (en) Solenoid central led lock
CZ294473B6 (cs) Patentní vložka
CN201896496U (zh) 一种防盗锁用齿轮件
CN111663856A (zh) 智能插芯锁锁体
CN111910999A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门禁及使用其的风力发电机塔筒门
CN203267999U (zh) 全封闭遥控防盗电池盒锁
CN111691757A (zh) 一体式电子执手锁
CN215803815U (zh) 一种机械密码锁
CN112360240A (zh) 智能锁具
KR101087277B1 (ko) 창문 잠금 장치
CN220184864U (zh) 一种能够检测开锁信号的智能门锁
CN212478839U (zh) 一体式电子执手锁
CN219365713U (zh) 一种挂锁
CN113622800B (zh) 一种金属防盗门
CN110952841B (zh) 一种机柜用锁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