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20381U - 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20381U
CN217020381U CN202220240753.XU CN202220240753U CN217020381U CN 217020381 U CN217020381 U CN 217020381U CN 202220240753 U CN202220240753 U CN 202220240753U CN 217020381 U CN217020381 U CN 217020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rectangular connecting
screw rod
heavy
outer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407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为臣
李永
解建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zhi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zhi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zhi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zhi Intellig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407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20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20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20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机器人移动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包括:安装座;第二丝杆;机械手安装架;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通过设置传动机构,当电机出现故障时可转动第一丝杆,通过第一丝杆的转动来使滑块带动矩形连接块进行移动,可使矩形连接块与电机输出端的第一定位柱分离,从而使矩形连接块的一侧扣入位于转板一侧的第一定位柱外侧,通过卡块与卡槽来实现转板与矩形连接块的连接,此时便可手动转动转板,由此便可通过蜗杆、蜗轮、第二丝杆的转动来将机械手安装架向下移动,从而将机械手所夹持的设备取下,从而降低的危险性,随后便可将电机取下进行维修。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移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
背景技术
机械手是一种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特点是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械手机器各自的优点,其Z轴是通过电机带动丝杆的运作来使机器人安装座沿着丝杆进行移动,以此来对机器人高度进行调节的结构,以此来增加机器人的灵活度。
一般的机器人Z轴结构单一,当设备运作过程中电机发生故障时便无法将夹取的设备降下,此时还需将电机进行拆卸维修,之后在将其安装,如此才能将机械手夹取的设备降下,在此过程中机械手必须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以此来防止夹持的设备从高处落下,使用起来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旨在解决无法在电机受到损坏的情况下将机械手降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包括:用于对设备整体进行安装固定的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顶部的支撑块;安装于所述安装座顶部,且位于所述支撑块外侧的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撑块内侧的第二丝杆;套接于所述第二丝杆外侧,且贯穿至所述支撑块外侧的机械手安装架;分布于所述支撑块外侧及所述安装座内侧,用于对所述机械手安装架进行移动的传动机构。
优选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块远离所述电机一侧的转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块一端的第一丝杆以及套接于所述第一丝杆外侧,且贯穿至所述支撑块内侧的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杆外侧,且位于所述机械手安装架下方的蜗轮,设置于所述支撑块内侧,且位于所述蜗轮一端的蜗杆以及自所述蜗杆一侧贯穿至所述蜗杆另一侧的矩形连接块;固定于所述转板一端的第一定位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柱外侧的卡槽,设置于所述矩形连接块内侧的伸缩弹簧以及固定于所述伸缩弹簧顶部,且位于所述矩形连接块内侧的卡块。
优选地,滑块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丝杆外侧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支撑块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滑块外侧相契合的滑槽,所述第一丝杆的一侧与所述支撑块外侧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防滑垫。
优选地,滑块远离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套接于所述矩形连接块的外侧,所述滑块与所述矩形连接块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优选地,蜗杆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矩形连接块相契合的通孔。
优选地,卡槽与所述卡块的大小相契合,所述卡块的顶部为弧形结构。
优选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所述第二定位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动机构,当电机出现故障时可转动第一丝杆,通过第一丝杆的转动来使滑块带动矩形连接块进行移动,由此便可使矩形连接块与电机输出端的第一定位柱分离,从而使矩形连接块的一侧扣入位于转板一侧的第一定位柱外侧,由此便可通过卡块与卡槽来实现转板与矩形连接块的连接,此时便可手动转动转板,由此便可通过蜗杆、蜗轮、第二丝杆的转动来将机械手安装架向下移动,从而将机械手所夹持的设备取下,从而降低的危险性,随后便可将电机取下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的支撑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的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的矩形连接块与第一定位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2、支撑块;3、机械手安装架;4、电机;5、传动机构;501、转板;502、第一丝杆;503、滑块;504、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505、蜗轮;506、卡槽;507、矩形连接块;508、伸缩弹簧;509、卡块;510、蜗杆;6、第二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用于对设备整体进行安装固定的安装座1;设置于安装座1顶部的支撑块2;安装于安装座1顶部,且位于支撑块2外侧的电机4;设置于支撑块2内侧的第二丝杆6;套接于第二丝杆6外侧,且贯穿至支撑块2外侧的机械手安装架3;分布于支撑块2外侧及安装座1内侧,用于对机械手安装架3进行移动的传动机构5。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现有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在遇到电机故障时,无法将机械手降下维修,进而给维修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攀高维修也比较维修,进而导致维修难度系数增大,因此,本方案通过安装座1以及支撑块2外侧增设了传动机构5,可用于电机4出现故障时,通过传动机构5带动机械手安装架3上下移动。
其中,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包括安装座1、支撑块2、机械手安装架3、电机4以及传动机构5,支撑块2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顶端中部,电机4安装在安装座1在,且电机4的输出端驱动支撑块2内部的升降结构,电机4可选用常规电机,升降结构主要包括有第二丝杆6,第二丝杆6上套接有机械手安装架3,安装座1以及支撑块2外侧增设了传动机构5,当电机4进行运作时可通过传动机构5内的机械零件来对机械手安装架3进行Z轴方向的移动,当电机4出现故障时可通过传动机构5来将位于高处的机械手安装架3进行手动下降,之后便可将电机4拆卸进行维护使用来极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如1-4所示,传动机构5包括:设置于支撑块2远离电机4一侧的转板501,设置于支撑块2一端的第一丝杆502以及套接于第一丝杆502外侧,且贯穿至支撑块2内侧的滑块503;设置于第二丝杆6外侧,且位于机械手安装架3下方的蜗轮505,设置于支撑块2内侧,且位于蜗轮505一端的蜗杆510以及自蜗杆510一侧贯穿至蜗杆510另一侧的矩形连接块507;固定于转板501一端的第一定位柱504,设置于第一定位柱504外侧的卡槽506,设置于矩形连接块507内侧的伸缩弹簧508以及固定于伸缩弹簧508顶部,且位于矩形连接块507内侧的卡块509。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4进行运作时可通过第一定位柱504带动矩形连接块507进行转动,从而使蜗杆510带动蜗轮505进行转动,从而使机械手安装架3沿着第二丝杆6进行移动,在此过程中位于转板501一侧的第一定位柱504与矩形连接块507为分离状态,当电机4出现故障时可转动第一丝杆502,通过第一丝杆502的转动来使滑块503带动矩形连接块507进行移动,由此便可使矩形连接块507与电机4输出端的第一定位柱504分离,从而使矩形连接块507的一侧扣入位于转板501一侧的第一定位柱504外侧,由此便可通过卡块509与卡槽506来实现转板501与矩形连接块507的连接,此时便可手动转动转板501,由此便可通过蜗杆510、蜗轮505、第二丝杆6的转动来将机械手安装架3向下移动,从而将机械手所夹持的设备取下,从而降低的危险性,随后便可将电机4取下进行维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滑块503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丝杆502外侧相匹配的螺纹孔,支撑块2的外侧设置有与滑块503外侧相契合的滑槽,第一丝杆502的一侧与支撑块2外侧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防滑垫。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此结构来使第一丝杆502进行转动时使滑块503沿着第一丝杆502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2、3所示,滑块503远离第一丝杆502的一端套接于矩形连接块507的外侧,滑块503与矩形连接块50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此结构来使矩形连接块507随着滑块503的移动而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蜗杆510的内侧设置有与矩形连接块507相契合的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此结构使得矩形连接块507可相对蜗杆510发生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卡槽506与卡块509的大小相契合,卡块509的顶部为弧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此结构来使卡块509扣入卡槽506内,从而使第一定位柱504在进行转动时通过卡块509带动矩形连接块507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机4的输出端同样固定有第二定位柱504。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此结构来使电机4通过第二定位柱504带动蜗杆510进行转动,通过蜗杆510的转动来带动蜗轮505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二丝杆6进行转动,以此来使机械手安装架3对机械手的Z轴位置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实用新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某些步骤可能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信或者其它的形式。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对设备整体进行安装固定的安装座;
设置于所述安装座顶部的支撑块;
安装于所述安装座顶部,且位于所述支撑块外侧的电机;
设置于所述支撑块内侧的第二丝杆;
套接于所述第二丝杆外侧,且贯穿至所述支撑块外侧的机械手安装架;
分布于所述支撑块外侧及所述安装座内侧,用于对所述机械手安装架进行移动的传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支撑块远离所述电机一侧的转板;
设置于所述支撑块一端的第一丝杆以及套接于所述第一丝杆外侧,且贯穿至所述支撑块内侧的滑块;
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杆外侧,且位于所述机械手安装架下方的蜗轮;
设置于所述支撑块内侧,且位于所述蜗轮一端的蜗杆;
自所述蜗杆一侧贯穿至所述蜗杆另一侧的矩形连接块;
固定于所述转板一端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外侧设有卡槽;
设置于所述矩形连接块内侧的伸缩弹簧以及固定于所述伸缩弹簧顶部,且位于所述矩形连接块内侧的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丝杆外侧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支撑块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滑块外侧相契合的滑槽,所述第一丝杆的一侧与所述支撑块外侧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防滑垫。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远离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套接于所述矩形连接块的外侧,所述滑块与所述矩形连接块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矩形连接块相契合的通孔。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的大小相契合,所述卡块的顶部为弧形结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定位柱。
CN202220240753.XU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 Active CN217020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0753.XU CN217020381U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0753.XU CN217020381U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20381U true CN217020381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50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40753.XU Active CN217020381U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203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51156B1 (en) Lift mechanism systems and methods
CN210598190U (zh) 一种铝制装配式预制柱安装装置
CN214604376U (zh) 一种机器人自动抓取档案装置
CN217020381U (zh) 一种应用于重轻负载机器人的z轴结构
CN111924744A (zh) 一种数控机床维修用升降装置
CN113246791A (zh) 换电设备和换电方法
CN211701334U (zh) 升降式机房走线架
CN106876625B (zh) 一种用于户外通讯设施供电的便于维护的电池柜
CN213585763U (zh) 对讲机壁挂架
CN109674228A (zh) 吊顶置物架
CN112077639A (zh) 一种用于机床的自动化翻转装置
CN216532063U (zh) 一种组合式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控制台
CN217405995U (zh) 一种新型防倾覆变频器柜体
JPH0729112Y2 (ja) 昇降装置
CN214980399U (zh) 一种多功能固定工件装置
CN220082703U (zh) 一种机电安装吊架
CN218102327U (zh) 一种建筑电气布线用线缆支架
CN219428455U (zh) 一种自动贴片设备
CN220016619U (zh) 一种设备监控装置
CN21023273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固定安装门窗固定机构
CN217559500U (zh) 一种架空平台安装用临时支撑调节装置
CN218313534U (zh) 机械设计加工用的夹具
CN219263404U (zh) 一种可调节的管道支撑结构
CN208743532U (zh) 冲压机械手
CN215807528U (zh) 一种信息采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