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12340U - 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12340U
CN217012340U CN202121423610.4U CN202121423610U CN217012340U CN 217012340 U CN217012340 U CN 217012340U CN 202121423610 U CN202121423610 U CN 202121423610U CN 217012340 U CN217012340 U CN 217012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inlet
container
water outlet
pla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236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民俊
唐雪莲
付京花
徐民杰
汪玉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14236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12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12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12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包括集装箱、种植装置、养殖装置、第一水处理装置和第二水处理装置;集装箱上设有容纳腔;种植装置置于容纳腔内,种植装置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养殖装置置于集装箱外部,养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养殖池,养殖池上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水处理装置上设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第三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连通,第三出水口与第二进水口连通;第二水处理装置上设有第四进水口和第四出水口,第四进水口与出水口连通,第四出水口与第一进水口连通。该集装箱式鱼耕系统有利于养殖和种植作业的持续、有序进行,并利于提升养殖和种植空间的有效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养殖与种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
背景技术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的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而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培栽培系统,由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然后被硝化细菌分解成硝酸盐,硝酸盐可以直接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鱼菜共生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也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
现有技术中,集装箱式养殖系统通常均于集装箱内实现,但随着养殖鱼体的长大,养殖鱼数量的增多,集装箱内有限的空间已经无法满足鱼体正常的生长需求。并且随着鱼体的增长,饲料量和排粪量日渐增多,除粪任务艰巨,也会出现水质污染问题,从而不利于养殖和种植作业的持续进行,并不利于养殖和种植空间的有效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包括集装箱、种植装置、养殖装置、第一水处理装置和第二水处理装置;集装箱上设有容纳腔;种植装置置于容纳腔内,种植装置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养殖装置置于集装箱外部,养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养殖池,养殖池上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水处理装置上设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第三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连通,第三出水口与第二进水口连通;第二水处理装置上设有第四进水口和第四出水口,第四进水口与出水口连通,第四出水口与第一进水口连通。
优选地,种植装置包括多层式种植架和挂式种植架,多层式种植架设有多件,且多件多层式种植架间隔设置于容纳腔内,挂式种植架可挂设于容纳腔内壁上。
优选地,第二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处理箱和第二处理箱,第一处理箱的出水端与第二处理箱的进水端连通,第四进水口设于第一处理箱上,第四出水口设于第二处理箱上。
优选地,第一处理箱包括箱体、微滤鼓、曝气机构和臭氧发生器,箱体上设有储水腔,第四进水口与储水腔连通,储水腔的出水端与第二处理箱的进水端连通,微滤鼓、曝气机构和臭氧发生器均安装于储水腔内,且微滤鼓、曝气机构和臭氧发生器从第四进水口至储水腔的出水端依次间隔布置。
优选地,该集装箱式鱼耕系统还包括纱门,集装箱上设有开口,纱门可推拉设置于集装箱上,以开启或者闭合开口。
优选地,该集装箱式鱼耕系统还包括太阳能装置,太阳能装置固设于集装箱顶端。
优选地,该集装箱式鱼耕系统还包括换气扇,换气扇固设于集装箱上,且换气扇与太阳能装置电性连接,以使容纳腔内外气体流动。
优选地,该集装箱式鱼耕系统还包括补光灯,补光灯安装于容纳腔内,且补光灯与太阳能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地,补光灯包括高色温补光灯和全光谱补光灯,高色温补光灯安装于容纳腔顶部,全光谱补光灯安装于种植装置上,以对种植作物进行补光。
(三)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种植作物对种植装置上的水体进行吸收和净化后,经过第一水处理装置进行过滤等处理,即可将该水体流入养殖池内,以供鱼体生长使用,同时,鱼体生长过程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则可通过第二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后,则可流进种植装置内,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从而完成整个鱼耕作业,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同时,使用者可以根据养殖鱼的体型大小、数量以及种类的多少等具体情况,来确定使用适应数量的养殖池,进而在保证养殖鱼体能够正常生长的前提下,方便对鱼体进行管理,以利于饲养、除粪等养殖作业的持续、有序进行,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养殖空间利用率,以减少养殖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集装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集装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处理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电性连接示意图。
图中:2集装箱、21容纳腔、22开口、3种植装置、31多层式种植架、 32挂式种植架、4养殖装置、41养殖池、5第一水处理装置、6第二水处理装置、61第一处理箱、611箱体、612微滤鼓、613曝气机构、614臭氧发生器、 62第二处理箱、7纱门、8太阳能装置、9换气扇、10补光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1-附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包括集装箱2、种植装置3、养殖装置4、第一水处理装置5和第二水处理装置6;
集装箱2上设有容纳腔21;
种植装置3置于容纳腔21内,种植装置3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
养殖装置4置于集装箱2外部,养殖装置4包括至少一个养殖池41,养殖池41上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第一水处理装置5上设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第三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连通,第三出水口与第二进水口连通;
第二水处理装置6上设有第四进水口和第四出水口,第四进水口与出水口连通,第四出水口与第一进水口连通。
本实施例中,种植装置3设置于容纳腔21内,则可有效的避免了容纳腔 21内种植植物与外部环境中的粉尘等的污染,从而使得种植作物更加洁净、生态。第一水处理装置5和第二水处理装置6可以配合水泵使用,从而快速实现该集装箱式鱼耕系统的水路循环,以满足养殖和种植的需求。
根据上述方案,种植作物对种植装置3上的水体进行吸收和净化后,经过第一水处理装置5进行过滤等处理,即可将该水体流入养殖池41内,以供鱼体生长使用,同时,鱼体生长过程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则可通过第二水处理装置6进行处理后,则可流进种植装置3内,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从而完成整个鱼耕作业,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同时,使用者可以根据养殖鱼的体型大小、数量以及种类的多少等具体情况,来确定使用适应数量的养殖池41,进而在保证养殖鱼体能够正常生长的前提下,方便对鱼体进行管理,以利于饲养、除粪等养殖作业的持续、有序进行,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养殖空间利用率,以减少养殖占地面积。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容纳腔21的利用率,以提升作物种植量及其产量。种植装置3包括多层式种植架31和挂式种植架32,多层式种植架31设有多件,且多件多层式种植架31间隔设置于容纳腔21内,挂式种植架32可挂设于容纳腔21内壁上。
本实施例中,多件多层式种植架31和挂式种植架32之间可以通过管道实现水路的连通,从而便于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挂式种植架32可用于普通蔬菜和草莓等作物,多层式种植架31则可种植可密植蔬菜或者爬藤作物,如番茄等。
进一步地,为了更加有效的对养鱼废水进行处理,并补充一些作物必须的元素,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保证作物能够正常生长。第二水处理装置6 包括第一处理箱61和第二处理箱62,第一处理箱61的出水端与第二处理箱 62的进水端连通,第四进水口设于第一处理箱61上,第四出水口设于第二处理箱62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处理箱61主要用于对养鱼废水进行过滤处理,以过滤掉养鱼废水中无用或者有害的物质,避免污染种植作物;第二处理箱62则主要用于对养鱼废水中稀缺元素和生物制剂进行补充,从而保证种植作物的正常生长。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对养鱼废水的处理质量,第一处理箱61包括箱体611、微滤鼓612、曝气机构613和臭氧发生器614,箱体611上设有储水腔,第四进水口与储水腔连通,储水腔的出水端与第二处理箱62的进水端连通,微滤鼓612、曝气机构613和臭氧发生器614均安装于储水腔内,且微滤鼓612、曝气机构613和臭氧发生器614从第四进水口至储水腔的出水端依次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防蚊防虫效果,以利于作物的生长。该集装箱式鱼耕系统还包括纱门7,集装箱2上设有开口22,纱门7可推拉设置于集装箱2 上,以开启或者闭合开口22。
本实施例中,纱门7通常情况下为闭合开口22的状态,只有在需要进出集装箱2时才会打开,从而在实现防蚊防虫效果的同时,也能实现容纳腔21 内空气的流通。开口22处还可以设置消毒地垫,以降低病菌进入容纳腔21 内污染作物的风险。
进一步地,为了降低该集装箱式鱼耕系统的使用成本,该集装箱式鱼耕系统还包括太阳能装置8,太阳能装置8固设于集装箱2顶端。本实施例中,太阳能装置8可供电于第一水处理装置5和第二水处理装置6配合使用的水泵,从而实现能源的节约。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容纳腔21内外气体的流动效率,以便于作物的正常生长。该集装箱式鱼耕系统还包括换气扇9,换气扇9固设于集装箱2上,且换气扇9与太阳能装置8电性连接,以使容纳腔21内外气体流动。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作物在黑暗环境下依然能够进行正常生长,以保证作物的产量。该集装箱式鱼耕系统还包括补光灯10,补光灯10安装于容纳腔 21内,且补光灯10与太阳能装置8电性连接。
具体的,补光灯10包括高色温补光灯和全光谱补光灯,高色温补光灯安装于容纳腔21顶部,以对容纳腔21内温度进行一定的调控,便于种植作物的生长,全光谱补光灯安装于种植装置3上,以对种植作物进行补光,以使作物在黑暗环境下也能进行生长,提高作物生产产量。
还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2)、种植装置(3)、养殖装置(4)、第一水处理装置(5)和第二水处理装置(6);
所述集装箱(2)上设有容纳腔(21);
所述种植装置(3)置于所述容纳腔(21)内,所述种植装置(3)上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
所述养殖装置(4)置于所述集装箱(2)外部,所述养殖装置(4)包括至少一个养殖池(41),所述养殖池(41)上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所述第一水处理装置(5)上设有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三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
所述第二水处理装置(6)上设有第四进水口和第四出水口,所述第四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第四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装置(3)包括多层式种植架(31)和挂式种植架(32),所述多层式种植架(31)设有多件,且多件所述多层式种植架(31)间隔设置于所述容纳腔(21)内,所述挂式种植架(32)可挂设于所述容纳腔(21)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处理装置(6)包括第一处理箱(61)和第二处理箱(62),所述第一处理箱(61)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处理箱(62)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四进水口设于所述第一处理箱(61)上,所述第四出水口设于所述第二处理箱(6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箱(61)包括箱体(611)、微滤鼓(612)、曝气机构(613)和臭氧发生器(614),所述箱体(611)上设有储水腔,所述第四进水口与所述储水腔连通,所述储水腔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处理箱(62)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微滤鼓(612)、所述曝气机构(613)和所述臭氧发生器(614)均安装于所述储水腔内,且所述微滤鼓(612)、所述曝气机构(613)和所述臭氧发生器(614)从所述第四进水口至所述储水腔的出水端依次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纱门(7),所述集装箱(2)上设有开口(22),所述纱门(7)可推拉设置于集装箱(2)上,以开启或者闭合所述开口(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装置(8),所述太阳能装置(8)固设于所述集装箱(2)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气扇(9),所述换气扇(9)固设于所述集装箱(2)上,且所述换气扇(9)与所述太阳能装置(8)电性连接,以使所述容纳腔(21)内外气体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光灯(10),所述补光灯(10)安装于所述容纳腔(21)内,且所述补光灯(10)与所述太阳能装置(8)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10)包括高色温补光灯和全光谱补光灯,所述高色温补光灯安装于所述容纳腔(21)顶部,所述全光谱补光灯安装于所述种植装置(3)上,以对种植作物进行补光。
CN202121423610.4U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 Active CN217012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3610.4U CN217012340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3610.4U CN217012340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12340U true CN217012340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10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23610.4U Active CN217012340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123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79743A1 (en) Modula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pagating plants in hydrophonic and aquaponic environments
CN104430125B (zh) 一种高效水产养殖系统和方法
CN207269464U (zh) 渔菜共生系统
CN110810308A (zh) 智能鱼菜共生养殖设备
CN111406685A (zh) 一种虾类养殖场
CN204047619U (zh) 一种鱼菜共生整合系统
CN111713412A (zh) 一种生态养猪系统及其生态循环方法
CN109090000B (zh) 一种多层分段养殖可投喂的环保水产养殖箱
CN212937416U (zh) 一种集装箱式鱼菜共生系统
CN211983327U (zh) 一种鱼菜共生养殖用尾水生化处理装置
CN217012340U (zh) 一种集装箱式鱼耕系统
CN205250135U (zh) 水产养殖装置
CN209806808U (zh) 农业养殖用便捷式清理养殖棚
CN111357689A (zh) 一种生态集装箱及运用生态集装箱的渔农复合养殖方法
CN204305862U (zh) 一种高效水产养殖系统
KR20200135008A (ko) 수질정화식물이 식재된 구조체를 이용한 양식 시스템
CN211430643U (zh) 智能鱼菜共生养殖设备
CN209882628U (zh) 模块化立体种植养殖加工产业链系统
CN211532402U (zh) 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
CN212488004U (zh) 一种水体养殖与种植的循环生态系统
CN211745869U (zh) 节能型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14145260A (zh) 一种生态养殖循环系统
CN210746742U (zh) 一种智能水产养殖装置
CN220831464U (zh) 一种鱼菜共生系统的养鱼单元
CN206744316U (zh) 一种以蔬菜种植为主的鱼菜共生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