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32402U - 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32402U
CN211532402U CN202020033238.5U CN202020033238U CN211532402U CN 211532402 U CN211532402 U CN 211532402U CN 202020033238 U CN202020033238 U CN 202020033238U CN 211532402 U CN211532402 U CN 2115324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box
breed
over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332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建萌
卢迈新
叶星
张德锋
刘志刚
高风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arl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AFS
Original Assignee
Pearl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AF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arl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AFS filed Critical Pearl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AFS
Priority to CN2020200332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324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324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324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包括若干鱼类饲养单元,所述鱼类饲养单元包括底层的过滤箱和顶层的养殖箱,所述养殖箱至少包括第一养殖箱和第二养殖箱,所述第一养殖箱和第二养殖箱从下至上依次竖直布置,且过滤箱、第一养殖箱和第二养殖箱底部均设置排污口,过滤箱、第一养殖箱和第二养殖箱的排污口处分别通过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和第三排污管与主水管连通,所述主水管与外置污水处理装置连通,本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采用循环水系统,使养殖水处于动态的过滤状态,保证养殖水内组分处于动态平衡,且在循环过程中除去养殖水中的固态杂质,减少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等有害物质,避免水产生物发病。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进行室内水产养殖时,由于水产生物的养殖密度较大,所以需要对养殖环境进行格外注意,避免养殖水内部滋生细菌,造成水产养殖产品发病,这就需要不断的更换养殖水,或对养殖水进行过滤,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且更换过程费事费力,且由于存在更换周期,使水内物质成分一直在变换,不能处于动态平衡,影响水产生物的正常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采用循环水系统,使养殖水处于动态的过滤状态,保证养殖水内组分处于动态平衡,且在循环过程中除去养殖水中的固态杂质,减少水体中氨氮等有害物质,避免水产生物发病,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包括若干鱼类饲养单元,所述鱼类饲养单元包括底层的过滤箱和顶层的养殖箱,所述养殖箱至少包括第一养殖箱和第二养殖箱,所述第一养殖箱和第二养殖箱从下至上依次竖直布置,且过滤箱、第一养殖箱和第二养殖箱底部均设置排污口,过滤箱、第一养殖箱和第二养殖箱的排污口处分别通过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和第三排污管与主水管连通,所述主水管与外置污水处理装置连通,且第一排污管、第二排污管和第三排污管内部均串接手动阀门;
所述第一养殖箱和第二养殖箱侧壁设置溢流孔,所述第一养殖箱和第二养殖箱的溢流孔分别通过第一溢流管和第二溢流管与主溢流管连通,所述主溢流管下端与过滤箱连通;
所述过滤箱的净水区内部设置自吸泵,所述自吸泵通过主回流管与第一回流管和第二回流管连通,所述第一回流管和第二回流管分别与第一养殖箱和第二养殖箱连通,所述自吸泵与外置电源连接;
且各鱼类饲养单元之间的主水管相互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养殖箱和第二养殖箱内部均设置曝气管,所述第一养殖箱和第二养殖箱内部的曝气管分别通过支气管与主气管连通,所述主气管与注氧机连通,所述注氧机与外置电源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箱内部通过两块隔板依次分为一级过滤区、二级过滤区和净水区,所述一级过滤区和二级过滤区的下端连通,所述二级过滤区和净水区的上端连通,且一级过滤区和净水区底部分别设置排污口,所述净水区侧壁上端设置溢流孔,所述溢流孔通过管道与主水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级过滤区内部从上之下依次填充生化棉和海绵,所述二级过滤区内部从上之下依次填充陶瓷环过滤袋和细菌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养殖箱、第二养殖箱和净水区内部分别固定设置加热棒,所述加热棒通过导线与外置电源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养殖箱和第二养殖箱上端分别设置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与外置供水装置连通,且补水管与外置供水装置之间加装手动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溢流管和第二溢流管处于第一养殖箱和第二养殖箱内部的一端分别设置溢流装置,所述溢流装置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上端两个接口分别与溢流孔和出气口连通,所述三通阀的下端接口处设置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养殖箱和第二养殖箱上端表面两侧设置滑轨,所述滑轨内部配合安装盖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采用循环水系统,对第一养殖箱和第二养殖箱内部的养殖水进行过滤,有效除去养殖水中的杂质,且养殖水在一级过滤区内依次经生化棉和海绵过滤将大颗粒杂质过滤掉,然后养殖水到达一级过滤区的底部后在底部位置进入二级过滤区的底部,养殖水进入二级过滤区后往上走,依次经过细菌屋和陶瓷环过滤袋,细菌屋中益生菌(如硝化细菌)可以进行细菌定植,从而增加生物作用改善水生环境,同时采用注氧机和曝气管配合作用,提升水中含氧量,同时加入加热棒,能够使水温保持在一定的温度,有利于水产生物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盖板装配示意图。
图中:1过滤箱、2第一养殖箱、3第二养殖箱、4主气管、5注氧机、6主水管、7第一排污管、8第二排污管、9第三排污管、10主溢流管、11第一溢流管、12第二溢流管、13手动阀门、14溢流装置、15滤网、16出气口、17第一回流管、18第二回流管、19主回流管、20补水管、21滑轨、22曝气管、23加热棒、24自吸泵、25一级过滤区、26二级过滤区、27净水区、28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包括若干鱼类饲养单元,鱼类饲养单元包括底层的过滤箱1和顶层的养殖箱,养殖箱至少包括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从下至上依次竖直布置,且过滤箱1、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底部均设置排污口,过滤箱1、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的排污口处分别通过第一排污管7、第二排污管8和第三排污管9与主水管6连通,主水管6与外置污水处理装置连通,且第一排污管7、第二排污管8和第三排污管9内部均串接手动阀门13,方便分别对过滤箱1、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底部的沉淀物进行单独清洗,使沉淀物从主水管6内部排出;
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侧壁设置溢流孔,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的溢流孔分别通过第一溢流管11和第二溢流管12与主溢流管10连通,主溢流管10下端与过滤箱1连通,使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内部的养殖水能够通过主溢流管10流到过滤箱1内部,从而实现养殖水的过滤;
过滤箱1的净水区27内部设置自吸泵24,自吸泵24通过主回流管19与第一回流管17和第二回流管18连通,第一回流管17和第二回流管18分别与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连通,自吸泵24与外置电源连接,在自吸泵24的作用下,将净水区27内部过滤后的养殖水抽到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内部,从而完成养殖水的循环;
且各鱼类饲养单元之间的主水管6相互连通,方便多组鱼类饲养单元组网,便于提升生产规模;
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内部均设置曝气管22,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内部的曝气管22分别通过支气管与主气管4连通,主气管4与注氧机5连通,注氧机5与外置电源连接,保证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内部养殖水的溶氧量;
过滤箱1内部通过两块隔板依次分为一级过滤区25、二级过滤区26和净水区27,一级过滤区25和二级过滤区26的下端连通,二级过滤区26和净水区27的上端连通,且一级过滤区25和净水区27底部分别设置排污口,净水区27侧壁上端设置溢流孔,溢流孔通过管道与主水管6连通;
一级过滤区25内部从上之下依次填充生化棉和海绵,二级过滤区26内部从上之下依次填充陶瓷环过滤袋和细菌屋;
第一养殖箱2、第二养殖箱3和净水区27内部分别固定设置加热棒23,加热棒23通过导线与外置电源连接;
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上端分别设置补水管20,补水管20与外置供水装置(如自来水管)连通,且补水管20与外置供水装置之间加装手动阀门13,可定时对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进行水流补充,从而补充各鱼类饲养单元因蒸发损失的水和从过滤箱1的溢流孔溢出的养殖水,保证水质的新鲜度;
第一溢流管11和第二溢流管12处于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内部的一端分别设置溢流装置14,溢流装置14包括三通阀,三通阀上端两个接口分别与溢流孔和出气口16连通,三通阀的下端接口处设置滤网15;
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上端表面两侧设置滑轨21,滑轨21内部配合安装盖板28;
在使用时: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内部的养殖水通过溢流装置14进入到第一溢流管11和第二溢流管12内部,然后通过主溢流管10进入到过滤箱1的一级过滤区25,养殖水在一级过滤区25内依次经生化棉和海绵过滤将大颗粒杂质过滤掉,然后养殖水到达一级过滤区25的底部后在底部位置进入二级过滤区26的底部,养殖水进入二级过滤区26后往上走,依次经过细菌屋和陶瓷环过滤袋,然后进入到净水区27,在净水区27内部的养殖水通过自吸泵24作用,经过第一回流管17和第二金属管18回流到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内部,且净水区27内部超过溢水孔的养殖水从溢流孔进入到主水管6,与此同时,外置供水装置可通过补水管20向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进行补水,保证整个系统内部养殖水水量的恒定,当需要对第一养殖箱2、第二养殖箱3和过滤箱1进行冲洗时,开启对应的手动阀门13,冲洗后,污水从底部的排污口进入主水管6,同时注氧机5结合曝气管22,对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内部进行注氧,保证内部含氧量,同时加热棒23工作,有效保证养殖水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循环水系统,对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内部的养殖水进行过滤,有效除去养殖水中的杂质,且养殖水在一级过滤区25内依次经生化棉和海绵过滤将大颗粒杂质过滤掉,然后养殖水到达一级过滤区25的底部后在底部位置进入二级过滤区26的底部,养殖水进入二级过滤区26后往上走,依次经过细菌屋和陶瓷环过滤袋,细菌屋中益生菌(如硝化细菌)可以进行细菌定植,从而增加生物作用改善水生环境,同时采用注氧机5和曝气管22配合作用,提升水中含氧量,同时加入加热棒23,能够使水温保持在一定的温度,有利于水产生物的生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包括若干鱼类饲养单元,所述鱼类饲养单元包括底层的过滤箱(1)和顶层的养殖箱,所述养殖箱至少包括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从下至上依次竖直布置,且过滤箱(1)、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底部均设置排污口,过滤箱(1)、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的排污口处分别通过第一排污管(7)、第二排污管(8)和第三排污管(9)与主水管(6)连通,所述主水管(6)与外置污水处理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排污管(7)、第二排污管(8)和第三排污管(9)内部均串接手动阀门(13);
所述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侧壁设置溢流孔,所述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的溢流孔分别通过第一溢流管(11)和第二溢流管(12)与主溢流管(10)连通,所述主溢流管(10)下端与过滤箱(1)连通;
所述过滤箱(1)的净水区(27)内部设置自吸泵(24),所述自吸泵(24)通过主回流管(19)与第一回流管(17)和第二回流管(18)连通,所述第一回流管(17)和第二回流管(18)分别与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连通,所述自吸泵(24)与外置电源连接;
且各鱼类饲养单元之间的主水管(6)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内部均设置曝气管(22),所述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内部的曝气管(22)分别通过支气管与主气管(4)连通,所述主气管(4)与注氧机(5)连通,所述注氧机(5)与外置电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内部通过两块隔板依次分为一级过滤区(25)、二级过滤区(26)和净水区(27),所述一级过滤区(25)和二级过滤区(26)的下端连通,所述二级过滤区(26)和净水区(27)的上端连通,且一级过滤区(25)和净水区(27)底部分别设置排污口,所述净水区(27)侧壁上端设置溢流孔,所述溢流孔通过管道与主水管(6)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区(25)内部从上之下依次填充生化棉和海绵,所述二级过滤区(26)内部从上之下依次填充陶瓷环过滤袋和细菌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养殖箱(2)、第二养殖箱(3)和净水区(27)内部分别固定设置加热棒(23),所述加热棒(23)通过导线与外置电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上端分别设置补水管(20),所述补水管(20)与外置供水装置连通,且补水管(20)与外置供水装置之间加装手动阀门(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流管(11)和第二溢流管(12)处于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内部的一端分别设置溢流装置(14),所述溢流装置(14)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上端两个接口分别与溢流孔和出气口(16)连通,所述三通阀的下端接口处设置滤网(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养殖箱(2)和第二养殖箱(3)上端表面两侧设置滑轨(21),所述滑轨(21)内部配合安装盖板(28)。
CN202020033238.5U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 Active CN2115324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33238.5U CN211532402U (zh)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33238.5U CN211532402U (zh)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32402U true CN211532402U (zh) 2020-09-22

Family

ID=72490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33238.5U Active CN211532402U (zh) 2020-01-08 2020-01-08 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3240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9188A (zh) * 2020-01-08 2020-05-0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
CN113519437A (zh) * 2021-07-26 2021-10-22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室内富硒鱼养殖养分循环调控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9188A (zh) * 2020-01-08 2020-05-08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
CN113519437A (zh) * 2021-07-26 2021-10-22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一种室内富硒鱼养殖养分循环调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14070U (zh) 高效节能环保的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03947591B (zh) 日本囊对虾循环水多层养殖方法
CN108739617B (zh) 一种鲟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供水系统
CN101767919B (zh) 池塘精养系统水质的微生物净化设施和方法
CN206909457U (zh) 一种双循环亲虾培育的水处理系统
CN111406685A (zh) 一种虾类养殖场
CN211532402U (zh) 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
CN212937416U (zh) 一种集装箱式鱼菜共生系统
CN111109188A (zh) 一种循环水鱼类养殖系统
CN205250135U (zh) 水产养殖装置
CN205284647U (zh) 一种自带净化处理装置的泥鳅养殖系统
CN111357703A (zh) 一种水体养殖与种植的循环生态系统
CN215957836U (zh) 一种大刺鳅仿生态式水循环养殖池
CN109479807A (zh) 一种利用集装箱养鱼水的内外循环系统
CN205409132U (zh) 养虾装置
CN212184723U (zh) 一种虾类养殖场
CN211020566U (zh) 一种集装箱式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CN213549118U (zh) 一种日本囊对虾智能化绿色养殖系统
CN205320865U (zh) 一种减少养猪场污水量的装置
CN213127653U (zh) 一种室内小龙虾高密度养殖设备
CN212488004U (zh) 一种水体养殖与种植的循环生态系统
CN211910170U (zh) 一种虾蟹养殖装置及其系统
CN105409849A (zh) 养虾装置
CN217487314U (zh) 一种文昌鱼养殖系统
CN218389387U (zh)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淡水养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