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12329U - 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12329U
CN217012329U CN202220069059.6U CN202220069059U CN217012329U CN 217012329 U CN217012329 U CN 217012329U CN 202220069059 U CN202220069059 U CN 202220069059U CN 217012329 U CN217012329 U CN 217012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lgal reef
netting
hexagonal frame
dimensional fl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690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林林
袁兴伟
刘尊雷
张翼
张辉
许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East China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200690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12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12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12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包括藻礁体,藻礁体包括框架,框架包括上六角形框架以及下六角形框架,上六角形框架与下六角形框架的角部与周向排布的加强杆的一端相连,上六角形框架内的所有加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下六角形框架内的所有加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上六角形框架以及下六角形框架的角部通过连接杆相连;藻礁体还包括网衣,网衣覆盖在连接杆的外围,且网衣的上端与上六角形框架相连,网衣的下端与下六角形框架相连;上六角形框架以及下六角形框架上沿着周向上固定有浮子。便于鱼群从藻礁框架的下端开口进入藻礁的内壁,提供了鱼群防敌害的躲避场所,提高了对鱼群的聚集性,提高观赏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藻礁。
背景技术
人工藻礁就是人为设置在水体中,为各种藻类提供附着、生长、繁育空间,从而吸引鱼虾贝类等水生动物到海藻场来索饵、避敌、繁育的作用,并同时达到水域环境优化和提升,保护、增殖渔业资源和提高渔获物质量为目的的构造物。当投放人工藻礁以后,不仅可以为各种藻类提供有效附着空间,形成种类多样、生物量密集的天然藻场,提升海区水域环境质量,增加自然海藻分布面积,还可以保护、增殖渔业资源等。
CN203608659U公开了一种人工藻礁,实现了在海底建立底栖藻场,然而该藻礁设计结构单一,仅仅适合藻类附着与生长,并不适用于与之相伴随的鱼群敌害躲避的功能,进而实现渔业资源保护与增殖之目的。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提高小鱼群体补充成功率和降低敌害捕食成功率的大空间、长网衣的浮式藻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以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包括藻礁体以及钢筋混凝土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礁体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上六角形框架以及下六角形框架,所述上六角形框架与所述下六角形框架内均连接有周向排布的加强杆,所述上六角形框架内的所有加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六角形框架内的所有加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六角形框架的角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六角形框架内的所有加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六角形框架内的所有加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六角形框架的角部固定连接;
所述上六角形框架以及下六角形框架的角部通过连接杆相连;
所述藻礁体还包括网衣,所述网衣覆盖在所述连接杆的外围,且所述网衣的上端与所述上六角形框架相连,所述网衣的下端与所述下六角形框架相连;
所述上六角形框架以及所述下六角形框架上沿着周向上固定有浮子;
所述下六角形框架的角部与链条的一端相连,所述链条的另一端连接锁扣,所述锁扣通过金属链与所述钢筋混凝土固定座相连。
本实用新型便于鱼群从藻礁框架的下端开口进入藻礁的内壁,提供了鱼群防敌害的躲避场所,提高了对鱼群的聚集性,提高观赏效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库以及淡水等少风浪的环境。本实用新型框架的设计使得中间空间利用最大化,同时尖锐角部分容易形成湍流,便于藻类生长和附着;通过浮子,进而整体漂浮在水面上,结合鱼群的吸引,大大的提高了观赏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六角形框架以及所述下六角形框架均包括六个等长的不锈钢杆焊接相连围成,所述不锈钢杆的长度为1200mm,所述上六角形框架以及所述下六角形框架的角部与中心的间距为1200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不锈钢杆上固定有两个浮子,两个浮子到不锈钢杆两端的距离均为100mm,两个浮子的间距为400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浮子的轴向长度为300mm,所述浮子的外径为200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框架的高度为10000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底部与所述锁扣之间的间距为5000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网衣的网孔大小为600mm×600mm或者,300mm×200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网衣包括从上至下交替设置的大网孔网衣以及小网孔网衣,所述大网孔网衣的网孔大小为600mm×600mm;
所述小网孔网衣的网孔大小为300mm×200mm。
设定为300mm×200mm的小网孔网衣处,偏重于藻类附着。设定为600mm×600mm大网孔网衣处偏重于聚鱼。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外壁上可拆卸连接有辅助框架;
所述辅助框架上局部覆盖有辅助网衣,所述辅助网衣与所述网衣围成独立的空间,所述网衣上开设有与所述空间导通的孔洞;
所述辅助框架上安装有辅助浮子。
便于根据不同的场所需求,增设浮礁的空间。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用于水下森林建造,藻场新建与修复,改善水体水质,提高水域环境质量;亦可以设置为浮式鱼礁,聚集表层、近表层、中层鱼群,供科普科研、休闲旅游、渔业开发之用。该浮式藻礁系统设计独特,外观新颖,结构稳定,空间利用最优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吸引鱼群进入藻礁内部保护鱼群防敌害适用于遮风遮浪区域的藻礁。
本实用新型专利适用于设置在风浪平静区域(如水库、湖泊、水深较大的河流等),超长网衣设计适合形态各异、种类相异的藻类附着,同时上下底均用六角形框架固定,这样设计是为了构建容易造成微型生态环境稳定的物理结构,同时下方较为开阔口型设计,有利于小型鱼类特别是一些经济鱼类早期生活史群体躲入藻体内部寻求庇护,适度开口设计可以防止体型较大食鱼性鱼类进入藻礁内部,同时超长网衣附着成超大藻场,容易形成躲避物和迷宫结构,这样进一步降低了敌害鱼类索饵成功率,从而达到保护重要经济价值的小型鱼类的目的。
同时,人工藻礁设立后,还能起到优化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和提高渔获物质量的目的。浮式藻礁设计结构,有利于藻类吸收光照和避免水体颗粒悬浮物影响其附着和生长,从而更有利于形成一种稳态结构的浮式海藻场。此外,还可以明显地净化了海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隐藏网衣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前视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辅助框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框架,2为网衣,3为浮子,4为链条,5为金属链,6为钢筋混凝土固定座,7为辅助框架,11为上六角形框架,12为下六角形框架,13为连接杆,71为辅助浮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4,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包括藻礁体以及钢筋混凝土固定座,藻礁体包括框架1,框架1均为不锈钢框架。
框架1包括上六角形框架11以及下六角形框架12,上六角形框架11与下六角形框架12内连接有周向排布的加强杆,上六角形框架11内的所有加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有加强杆的另一端与上六角形框架11的角部连接。下六角形框架内的所有加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下六角形框架内的所有加强杆的另一端与下六角形框架12的角部连接。上六角形框架11以及下六角形框架12的角部通过连接杆13相连。
藻礁体还包括网衣2,网衣2覆盖在连接杆13的外围,且网衣的上端与上六角形框架11相连,网衣的下端与下六角形框架12相连;
上六角形框架11以及下六角形框架12均包括六个等长的不锈钢杆焊接相连围成,不锈钢杆的长度为1200mm,上六角形框架11以及下六角形框架12的角部与中心的间距为1200mm。上六角形框架11以及下六角形框架12的相对的角部之间的距离为2400mm。不锈钢杆上固定有两个浮子3,两个浮子3到不锈钢杆两端的距离均为100mm,两个浮子的间距为400mm。浮子的轴向长度为300mm,浮子的外径为200mm。
下六角形框架12的角部与链条4的一端相连,链条4的另一端连接锁扣,锁扣通过金属链5与钢筋混凝土固定座6相连。框架的高度为10000mm。框架的底部与锁扣之间的间距为5000mm。
本实用新型便于鱼群从藻礁框架的下端开口进入藻礁的内壁,提供了鱼群防敌害的躲避场所,提高了对鱼群的聚集性,提高观赏效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库以及淡水等少风浪的环境。本实用新型框架的设计使得中间空间利用最大化,同时尖锐角部分容易形成湍流,便于藻类生长和附着;通过浮子,进而整体漂浮在水面上,结合鱼群的吸引,大大的提高了观赏性。
网衣2的网孔大小为600mm×600mm或者,300mm×200mm。(网孔的尺寸为长度×宽度)。或者,网衣包括从上至下交替设置的大网孔网衣以及小网孔网衣,大网孔网衣的网孔大小为600mm×600mm;小网孔网衣的网孔大小为300mm×200mm。设定为300mm×200mm的小网孔网衣处,偏重于藻类附着。设定为600mm×600mm大网孔网衣处偏重于聚鱼。
链条4以及金属链5的链环的外径为50mm。
锁扣材质为高强度钛合金。锁扣采用外径为800mm的环状体。用以连接锁链和锚。
钢筋混凝土固定座6,重为2t,起到固定鱼礁作用。亦可以作为底层人工藻礁或鱼礁。
参见图5以及图6,具体实施例2,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框架的外壁上可拆卸连接有辅助框架7;辅助框架上局部覆盖有辅助网衣,辅助网衣与网衣围成独立的空间,网衣上开设有与空间导通的孔洞;辅助框架7上安装有辅助浮子71。便于根据不同的场所需求,增设浮礁的空间。框架的外围周向上均匀排布有至少三个辅助框架。辅助框架的一个侧面上不覆盖有辅助网衣。辅助框架不覆盖有辅助网衣侧与框架对接相连。辅助框架也包括不锈钢杆顺序连接围成的上框架与下框架。不锈钢杆的长度为1200mm。上框架与下框架可以是三角形框架或者多边形框架。不锈钢杆上固定有两个浮子,两个浮子的间距为400mm。浮子的轴向长度为300mm,浮子的外径为200mm。辅助框架与框架的高度一致。或者,框架的同侧连接有至少两个从上至下排布的辅助框架,相邻的辅助框架之间存有间隙。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包括藻礁体以及钢筋混凝土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礁体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上六角形框架以及下六角形框架,所述上六角形框架与所述下六角形框架内均连接有周向排布的加强杆,所述上六角形框架内的所有加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六角形框架内的所有加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六角形框架的角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六角形框架内的所有加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六角形框架内的所有加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六角形框架的角部固定连接;
所述上六角形框架以及下六角形框架的角部通过连接杆相连;
所述藻礁体还包括网衣,所述网衣覆盖在所述连接杆的外围,且所述网衣的上端与所述上六角形框架相连,所述网衣的下端与所述下六角形框架相连;
所述上六角形框架以及所述下六角形框架上沿着周向上固定有浮子;
所述下六角形框架的角部与链条的一端相连,所述链条的另一端连接锁扣,所述锁扣通过金属链与所述钢筋混凝土固定座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六角形框架以及所述下六角形框架均为不锈钢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六角形框架以及所述下六角形框架均包括六个等长的不锈钢杆焊接相连围成,所述不锈钢杆的长度为1200mm,所述上六角形框架以及所述下六角形框架的角部与中心的间距为1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杆上固定有两个浮子,两个浮子到不锈钢杆两端的距离均为100mm,两个浮子的间距为4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的轴向长度为300mm,所述浮子的外径为2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高度为100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底部与所述锁扣之间的间距为50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衣的网孔大小为600mm×600mm或者300mm×2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衣包括从上至下交替设置的大网孔网衣以及小网孔网衣,所述大网孔网衣的网孔大小为600mm×600mm;
所述小网孔网衣的网孔大小为300mm×2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外壁上可拆卸连接有辅助框架;
所述辅助框架上局部覆盖有辅助网衣,所述辅助网衣与所述网衣围成独立的空间,所述网衣上开设有与所述空间导通的孔洞;
所述辅助框架上安装有辅助浮子。
CN202220069059.6U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 Active CN217012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9059.6U CN217012329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9059.6U CN217012329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12329U true CN217012329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45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69059.6U Active CN217012329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12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13808B1 (ko) 삼각 패조류 인공어초
KR101213624B1 (ko) 콘크리트 인공어초
CN204317262U (zh) 一种适合游钓休闲渔业开发的贝壳礁
KR101489428B1 (ko) 전복 가두리 양식장
KR200251140Y1 (ko) 인공어초
CN217012329U (zh) 一种适用于鱼群避敌的立体浮式藻礁
CN109006613B (zh) 鱼类全生活史型海洋牧场
CN207948603U (zh) 一种六面体型保护增殖型人工鱼礁
KR200477518Y1 (ko) 바다숲 조성용 십자형 해중림초
JP2007159483A (ja) 稚魚(天然・放流)の成長と魚類の産卵を育む魚礁パート2
CN207151625U (zh) 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
KR100734466B1 (ko) 해중림 조성용 하우스형 인공어초
KR20120108100A (ko) 콘크리트 인공어초
CN109220890A (zh) 一种带有鸟栖架的湖泊浮动式人工鱼礁
CN217428995U (zh) 适用于近海区域的抗风浪型双层八角形浮式藻礁
CN114747522A (zh) 六边形沉底式海参养殖装置
KR200442652Y1 (ko) 친환경 중층 부유식 파야오형 해양 구조물
KR102325097B1 (ko) 전복양식용 반고정 다중 쉘터
KR200392536Y1 (ko) 해중림 조성용 하우스형 인공어초
KR20090000182U (ko) 굴 패각 투석식 강제어초
JP4125221B2 (ja) サンゴの海上養殖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KR200278181Y1 (ko) 하우스형 인공어초
CN220308132U (zh) 内部中空的镂空形塔式诱集礁
CN217389698U (zh) 一种组合式柔性人工鱼礁
JP3742992B1 (ja) 稚魚(天然・放流)の成長と魚類の産卵を育む魚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