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04507U - 一种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04507U
CN217004507U CN202220580895.0U CN202220580895U CN217004507U CN 217004507 U CN217004507 U CN 217004507U CN 202220580895 U CN202220580895 U CN 202220580895U CN 217004507 U CN217004507 U CN 217004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ste heat
heat recovery
recovery device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808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寅生
郑玉生
邵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uos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uos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uos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uosh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808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04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04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04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余热回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炉体、排热管、风机和排气管,所述排热管与所述排气管之间设置有余热回收箱,所述余热回收箱的表面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余热回收箱的内部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的表面开设有进水孔,内筒与进水孔配合,可将水流从不同位置输送到内筒内部,该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通过进水管和外腔与内筒和进水孔的配合使用,可使低温水流与导热管的不同位置接触,从而保证导热管不同位置的水流的热吸收效率,有利于提高余热回收的效率,导热管的螺旋形设计,有利于增加气体输送路径的长度,同时增加导热管与水流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余热回收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在使用时,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在对锅炉内部的气体进行排放时,气体会带走大量的热,可利用余热回收装置对气体中的热量进行回收,以免造成锅炉热量的大量浪费。
锅炉余热回收的方式之一是将锅炉排放的气体导入到低温水中,利用气体中的热量对低温水进行加热,从而实现锅炉管道余热的回收,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在利用水流进行余热回收时,余热回收的效率较低,锅炉管道内部会有大量热量无法有效吸收,同时当水流中的温度增加时,水流的吸热效率会下降,从而导致余热回收的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以上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炉体、排热管、风机和排气管,所述排热管与所述排气管之间设置有余热回收箱,所述余热回收箱的表面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余热回收箱的内部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的表面开设有进水孔,内筒与进水孔配合,可将水流从不同位置输送到内筒内部,便于低温水流与不同位置的导热管接触,所述内筒与所述余热回收箱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外腔,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外腔内部,所述出水管的进水口位于内筒的内部,所述内筒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热管和排气管连接,所述导热管采用螺旋管设计,用于增加气体输送路径的长度和导热管与水流接触的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余热回收箱靠近排热管一侧的上表面,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余热回收箱靠近排气管一侧的下表面,用于提高水流吸收导热管中热量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的侧表面开设有均匀的进水孔,用于将水流从不同位置输送到内筒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管的两端均通过连接盘与排热管和排气管连接,所述导热管有多个,均位于两个所述连接盘之间,用于增加气体与导热管接触的面积,同时增加导热管与水流接触的面积。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连接盘之间设有隔离筒,所述隔离筒位于所述导热管的内侧,用于提高水流与导热管接触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排热管的内部设有除尘组件,所述除尘组件包括过滤板和净化箱,用于对气体进行除尘净化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位于除尘组件内部的进气端一侧,所述净化箱位于除尘组件内部的出气端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呈人字形分布,所述过滤板有多组,多组所述过滤板之间设有排尘道,所述除尘组件与所述排尘道对应的侧表面开设有排尘口,用于对气体中的大颗粒灰尘杂质进行过滤处理,以提高气体除尘净化的效果,同时保证气体的正常输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通过进水管和外腔与内筒和进水孔的配合使用,可使低温水流与导热管的不同位置接触,从而保证导热管不同位置的水流的热吸收效率,有利于提高余热回收的效率,导热管的螺旋形设计,有利于增加气体输送路径的长度,同时增加导热管与水流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余热回收的效率。
2、该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通过除尘组件内部过滤板的设计可对气体中的大颗粒灰尘杂质进行过滤处理,同时借助气体的流动,便于将大颗粒灰尘杂质输送到排尘道中,气体中灰尘预处理效果好,可防止灰尘在净化箱中堆积,以提高气体除尘净化的效果,同时保证气体的正常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尘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余热回收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排热管;3、风机;4、除尘组件;41、过滤板;411、排尘道;412、排尘口;42、净化箱;5、余热回收箱;51、进水管;52、出水管;6、内筒;61、进水孔;62、外腔;7、连接盘;71、导热管;8、隔离筒;9、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的实施例如下:
请参阅图1-图4,一种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炉体1、排热管2、风机3和排气管9,排热管2的内部设有除尘组件4,除尘组件4包括过滤板 41和净化箱42,用于对气体进行除尘净化处理,过滤板41位于除尘组件4 内部的进气端一侧,净化箱42位于除尘组件4内部的出气端一侧,过滤板41 呈人字形分布,过滤板41有多组,多组过滤板41之间设有排尘道411,除尘组件4与排尘道411对应的侧表面开设有排尘口412,用于对气体中的大颗粒灰尘杂质进行过滤处理,以提高气体除尘净化的效果,同时保证气体的正常输送。
排热管2与排气管9之间设置有余热回收箱5,余热回收箱5的表面设置有进水管51和出水管52,进水管51位于余热回收箱5靠近排热管2一侧的上表面,出水管52位于余热回收箱5靠近排气管9一侧的下表面,用于提高水流吸收导热管71中热量的效率。
余热回收箱5的内部设置有内筒6,内筒6的表面开设有进水孔61,内筒6与进水孔61配合,可将水流从不同位置输送到内筒6内部,便于低温水流与不同位置的导热管71接触,内筒6的侧表面开设有均匀的进水孔61,用于将水流从不同位置输送到内筒6内部,内筒6与余热回收箱5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外腔62,进水管51的出水口位于外腔62内部,出水管52的进水口位于内筒6的内部。
内筒6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管71,导热管71的两端分别与排热管2和排气管9连接,导热管71采用螺旋管设计,用于增加气体输送路径的长度和导热管71与水流接触的面积,导热管71的两端均通过连接盘7与排热管2和排气管9连接,导热管71有多个,均位于两个连接盘7之间,用于增加气体与导热管71接触的面积,同时增加导热管71与水流接触的面积,两个连接盘7 之间设有隔离筒8,隔离筒8位于导热管71的内侧,用于提高水流与导热管 71接触的效果。
工作原理:在使用锅炉时,启动风机3,锅炉产生的热气会通过风机3进入到排热管2中,并通过排热管2进入到除尘组件4中,热气进入到除尘组件4中时,会先与过滤板41接触,过滤板41会对热气中的大颗粒灰尘进行过滤处理,过滤板41表面过滤的大颗粒灰尘会通过过滤板41进入到排尘道 411中,可通过排尘口412对排尘道411内部的灰尘进行清理,过滤之后的气体会进入到净化箱42中,净化箱42会对热气进行进一步净化处理。
经除尘组件4除尘之后的热气会进入到余热回收箱5内部,并通过连接盘7进入到导热管71中,通过进水管51将水输送到外腔62中,水会通过进水孔61从不同位置进入到内筒6中,水进入到内筒6中后,会与导热管71 接触,导热管71内部的热气会通过导热管71将热量传递到内筒6中的水中。
内筒6中的水吸收热量之后,会通过出水管52排出,水从内筒6表面的不同位置进入内筒6中,可保证导热管71不同位置的水的吸热效率,以提高余热回收的效率,同时导热管71采用螺旋形设计,可增加水与导热管71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余热回收的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炉体(1)、排热管(2)、风机(3)和排气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管(2)与所述排气管(9)之间设置有余热回收箱(5),所述余热回收箱(5)的表面设置有进水管(51)和出水管(52),所述余热回收箱(5)的内部设置有内筒(6),所述内筒(6)的表面开设有进水孔(61),所述内筒(6)与所述余热回收箱(5)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外腔(62),所述进水管(51)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外腔(62)内部,所述出水管(52)的进水口位于内筒(6)的内部,所述内筒(6)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管(71),所述导热管(7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热管(2)和排气管(9)连接,所述导热管(71)采用螺旋管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1)位于所述余热回收箱(5)靠近排热管(2)一侧的上表面,所述出水管(52)位于所述余热回收箱(5)靠近排气管(9)一侧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6)的侧表面开设有均匀的进水孔(6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71)的两端均通过连接盘(7)与排热管(2)和排气管(9)连接,所述导热管(71)有多个,均位于两个所述连接盘(7)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盘(7)之间设有隔离筒(8),所述隔离筒(8)位于所述导热管(71)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热管(2)的内部设有除尘组件(4),所述除尘组件(4)包括过滤板(41)和净化箱(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41)位于除尘组件(4)内部的进气端一侧,所述净化箱(42)位于除尘组件(4)内部的出气端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41)呈人字形分布,所述过滤板(41)有多组,多组所述过滤板(41)之间设有排尘道(411),所述除尘组件(4)与所述排尘道(411)对应的侧表面开设有排尘口(412)。
CN202220580895.0U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17004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80895.0U CN217004507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80895.0U CN217004507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04507U true CN217004507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70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80895.0U Active CN217004507U (zh) 2022-03-16 2022-03-16 一种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045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5260A (zh) 一种转炉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系统及布袋除尘工艺
CN113680179B (zh) 一种烟气净化系统及其冷量综合利用工艺
CN110925775A (zh)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综合处理箱
CN217004507U (zh) 一种锅炉管道余热回收装置
CN211204943U (zh) 一种电炉烟气净化及余热利用系统
CN212300022U (zh) 燃煤锅炉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210934319U (zh) 烟气除尘装置及烟气污染物处理系统
CN205537236U (zh) 除尘换热一体式节能器
CN201059772Y (zh) 锅炉余热回收及除尘装置
CN211232888U (zh)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综合处理箱
CN213515214U (zh) 一种气体换热器
CN207169372U (zh) 一种烟气净化系统
CN203625414U (zh) 一种全过程回收余热的碳钢转炉干法布袋除尘装置
CN107191956B (zh) 一种烟气净化系统
CN110894954A (zh) 一种高温尾气净化和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6814805U (zh) 一种对转炉一次烟气超净除尘的工艺系统
CN216644250U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110354916A (zh) 一种炭基催化剂再生系统
CN211650305U (zh) 一种高温尾气净化和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19252089U (zh) 一种锅炉烟气分离装置
CN213019718U (zh)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CN217057966U (zh) 一种铋炼铜反射炉烟气余热回收锅炉
CN218962204U (zh) 一种耐火材料窑炉废气的净化塔
CN217188861U (zh) 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及scr脱硝装置
CN212430920U (zh) 一种生物质锅炉蓄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