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2908U - 一种斜顶脱模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斜顶脱模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92908U CN216992908U CN202220597637.3U CN202220597637U CN216992908U CN 216992908 U CN216992908 U CN 216992908U CN 202220597637 U CN202220597637 U CN 202220597637U CN 216992908 U CN216992908 U CN 2169929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surface
- guide
- block
- plane
- supporting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斜顶脱模机构,其包括斜顶组件、斜顶杆、斜顶头和动模板,斜顶杆倾斜设置且沿垂直于斜顶杆中心线所在铅垂面方向铰接于斜顶组件内,斜顶头设置于斜顶杆上并延伸至动模板内,斜顶头包括导向座和滑动组件。该斜顶脱模机构,通过斜顶头采用导向座和滑动组件分体式结构设计,且通过滑动组件上的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沿导向座外壁方向与导向座滑动抵持并带动斜顶块对注塑件进行脱模,从而避免斜顶头脱模过程中严重磨损或阻力大而影响该脱模机构脱模精度的情况发,再通过导向座、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与动模板和斜顶块均采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从而便于对该脱模机构进行拆卸更换及维护,达到高精度脱模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顶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斜顶机构是模具重要构成,随着模具不断发展不断改进,斜顶所起作用越来越重要,斜顶兼容了镶拼机构和顶出机构双重作用,斜顶按结构分为两大类:分体式斜顶和整体式斜顶,分体式斜顶指的是将斜顶头与斜顶杆分开设计加工,其包含斜顶头、斜顶杆、斜顶导向块、斜顶T型块、斜顶T型块滑道和耐磨板等结构组成,斜顶头通常活动安装于动模板内,且动模板内开设有与斜顶头相适配的斜顶孔,通过斜顶杆带动斜顶头沿动斜顶孔的棱线方向运动,从而对含有倒钩结构的注塑件进行脱模。
传统的模具一般采用整体式斜顶头对注塑件进行脱模,由于斜顶头与动模板相对运动过程中易磨损且阻力大,导致注塑件脱模精度差而影响产品加工质量的情况发生,故而提出一种斜顶脱模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脱模精度高的斜顶脱模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斜顶脱模机构,其包括斜顶组件、斜顶杆、斜顶头和动模板,斜顶杆倾斜设置且沿垂直于斜顶杆中心线所在铅垂面方向铰接于斜顶组件内,斜顶头设置于斜顶杆上并延伸至动模板内,斜顶头包括导向座和滑动组件;
导向座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动模板上;
滑动组件设置于斜顶杆上并沿导向座的外壁方向与导向座滑动抵持;
滑动组件包括斜顶块、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斜顶块设置于斜顶杆远离斜顶组件的一端;
第一支撑件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斜顶块上并沿导向座的外壁方向与导向座滑动抵持;
第二支撑件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斜顶块上且位于第一支撑件的下方并可沿导向座的外壁方向与导向座滑动抵持。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导向座包括固定座、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向面、第三导向面、第四导向面、第五导向面和第六导向面;
固定座设置于动模板上;
第一导向面竖直设置于固定座上并沿竖直方向与第一支撑件滑动抵持;
第二导向面倾斜设置于固定座上且相对于斜顶杆中心线所在铅垂面垂直,第二导向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斜顶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第三导向面倾斜设置于固定座上并与斜顶杆中心线平行且与斜顶杆中心线所在铅垂面垂直,并位于第一导向面远离斜顶组件的一侧且与第一导向面平滑连接;
第四导向面竖直设置于固定座上且位于第二导向面远离斜顶组件的一侧且与第二导向面平滑连接;
第五导向面倾斜设置于固定座上且位于第三导向面远离斜顶组件的一侧并与第三导向面平滑连接,其与第二导向面相互平行,沿垂直于第五导向面的方向第五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远离斜顶块一端之间的间距;
第六导向面倾斜设置于固定座上并位于第二导向面靠近斜顶组件的一侧且与第二导向面平滑连接,且其延伸面与第三导向面重合;
第一支撑件可沿第一导向面、第三导向面和第五导向面连续抵持滑动;第二支撑件可沿第六导向面、第二导向面和第四导向面连续抵持滑动;且当第一支撑件脱离第一导向面并滑入第三导向面时,第二支撑件与第六导向面靠近斜顶组件的一侧滑动抵持;当第一支撑件脱离第三导向面并滑入第五导向面上时,第二支撑件脱离第六导向面并与第二导向面靠近斜顶组件的一侧滑动抵持;当第二支撑件脱离第二导向面并滑入第四导向面时,第一支撑件脱离第五导向面。
更进一步优选的,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平面和第一弧形面;第一固定件设置于斜顶块上;第一平面竖直设置于第一固定件远离斜顶块的一端并与第一导向面相互平行且滑动抵持;第一弧形面设置于第一固定件远离斜顶块的一端并与第一平面靠近斜顶组件的一端平滑连接;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固定件、第二平面和第二弧形面;第二固定件设置于斜顶块上且位于第一固定件的下方;第二平面竖直设置于第二固定件远离斜顶块的一端并与第四导向面相互平行;第二弧形面设置于第二固定件远离斜顶块的一端且与第二平面靠近斜顶组件的一端平滑连接,第二弧形面与第一弧形面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五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之间的垂直间距。
更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固定件包括轴杆和定位组件;轴杆设置于斜顶块上,第一平面和第一弧形面设置于轴杆上;定位组件设置于斜顶块上并与轴杆相抵持。
更进一步优选的,定位组件包括定位环和螺栓;定位环设置于斜顶块上并与轴杆相抵持,定位环的外壁柱面开设有第一抵持面,轴杆的外壁柱面且沿轴向开设有与第一抵持面相抵持第二抵持面,轴杆的外壁柱面并沿其径向开设有与定位环靠近斜顶块一侧相抵持的第三抵持面;螺栓设置于定位环上并延伸至斜顶块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斜顶脱模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斜顶头采用导向座和滑动组件分体式结构设计,且通过滑动组件上的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沿导向座外壁方向与导向座滑动抵持并带动斜顶块对注塑件进行脱模,从而避免斜顶头脱模过程中严重磨损或阻力大而影响该脱模机构脱模精度的情况发生,再通过导向座、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与动模板和斜顶块均采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从而便于对该脱模机构进行拆卸更换及维护,达到高精度脱模的效果;
(2)通过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与第一导向面、第三导向面和第五导向面及第六导向面、第二导向面和第四导向面连续抵持滑动,从而改变斜顶块的脱模轨迹及脱模角度并实现分级脱模,避免注塑件脱模过程中滑动组件单向运动无法带动注塑件与动模板脱落造成注塑件变形而影响脱模精度情况发生;
(3)通过第一支撑件上的第一平面与固定座上的第一导向面相对滑动且面抵持,避免第一支撑件及斜顶块与固定座相对运动过程中发生晃动或偏转而影响该脱模机构脱模精度的情况发生,且通过第一支撑件上的第一弧形面与第二支撑件上的第二弧形面同时与固定座上的第三导向面和第五导向面及第二导向面和第四导向面相对滑动并线接触,且使得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与固定座上的第二导向面和第五导向面相对滑动时便于沿斜顶杆所在铅垂面自适应性偏转并减小其接触面积及滑动阻力,进一步提高了该脱模机构的脱模精度;
(4)通过第一支撑件上第一固定件的定位组件对轴杆进行限位,避免第一固定件与固定座滑动抵持过程中发生转动而导致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运行至第五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上时非线性接触而影响该脱模机构的脱模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斜顶脱模机构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斜顶脱模机构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座的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斜顶脱模机构的结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A-A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动组件的结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动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斜顶脱模机构,其包括斜顶组件10、斜顶杆11、斜顶头12和动模板13;
斜顶组件10,用于对斜顶杆11远离斜顶头12的一端进行限位并带动斜顶杆11驱动斜顶头12相对于动模板13运动,从而将动模板13内的注塑件顶出实现脱模;斜顶组件10包括导杆固定座、导杆、导杆活动座、导套、耐磨板、斜顶T型块滑道、斜顶T型块和斜顶导向块;导杆固定座,用于对导杆的远离斜顶头12一端进行铰接及固定;导杆,用于沿轴向对导套进行导向;导杆活动座,铰接于导杆远离导杆固定座的一端并与斜顶杆11滑动抵持;导套,套接于导杆上;斜顶导向块,一端铰接与导套上,另一端与斜顶杆11远离斜顶头12的一端固定连接;斜顶T型块,铰接于斜顶导向块的相背侧;耐磨板,设置于斜顶T型块的外围;斜顶T型块滑道,耐磨板的内部开设有斜顶T型块滑道,且斜顶T型块滑动设置于斜顶T型块滑道内;
斜顶杆11,一端与斜顶组件10上的斜顶导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斜顶头12固定连接;
斜顶头12,固定安装于斜顶杆11远离斜顶导向块的一端并延伸至动模板13内;
动模板13,相对于斜顶组件10间隔设置并用于对待注塑件进行注塑。
斜顶头12包括导向座2和滑动组件3;导向座2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动模板13上,导向座2通过螺栓与动模板13固定连接,滑动组件3固定安装于斜顶杆11远离斜顶导向块的一端并延伸至动模板13内且与导向座2滑动抵持,滑动组件3包括斜顶块31、第一支撑件32和第二支撑件33,斜顶块31固定安装于斜顶杆11远离斜顶导向块的一端,第一支撑件32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斜顶块31上并与导向座2滑动抵持,第二支撑件33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斜顶块31上且位于第一支撑件32的下方并可沿导向座2的外壁方向滑动抵持,导向座2与动模板13及斜顶块31与第一支撑件32和第二支撑件33之间的连接方式均可采用螺钉连接;通过斜顶头12采用导向座2和滑动组件3分体式结构设计,且通过滑动组件3上的第一支撑件32和第二支撑件33与导向座2滑动抵持并减小斜顶块31脱模过程中的阻力,再通过导向座2与动模板13、斜顶块31与第一支撑件32和第二支撑件33之间均采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从而便于对导向座2、第一支撑件32或第二支撑件33进行及时更换及维护,避免该脱模机构脱模过程中阻力过大或者磨损严重而影响该脱模机构脱模精度的情况发生,达到高精度脱模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该脱模机构的脱模精度;具体的,如图3-6所示,导向座2包括固定座21、第一导向面22、第二导向面23、第三导向面24、第四导向面25、第五导向面26和第六导向面27,固定座21固定安装于动模板13上,固定座21的外壁且位于其靠近第一支撑件32的一侧竖直开设有与第一支撑件32滑动抵持的第一导向面22,固定座21的外壁且位于其靠近第二支撑件33的一侧倾斜开设有第二导向面23,第二导向面2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倾斜杆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且第二导向面23相对于倾斜杆11中心线所在铅垂面相互垂直,固定座21的外壁且位于第一导向面22的上方倾斜开设有与第一导向面22平滑连接的第三导向面24,第三导向面2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等于倾斜杆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第三导向面24与倾斜杆11中心线相互平行且与倾斜杆11中心线所在铅垂面相互垂直,固定座21的外壁且位于第二导向面23的上方竖直开设有与第二导向面23平滑连接的第四导向面25,固定座21的外壁且位于第三导向面24的上方倾斜开设有与第三导向面24平滑连接的第五导向面26,第五导向面26与第二导向面23相互平行,沿垂直于第五导向面26的方向第五导向面26与第二导向面23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一支撑件32和第二支撑件33远离斜顶块31一端之间的间距,固定座21的外壁且位于第二导向面23靠近斜顶杆11的一侧倾斜开设有与第二导向面23平滑连接的第六导向面27,第六导向面27与第三导向面24的延伸面相互重合,第一支撑件32可沿第一导向面22、第三导向面24和第五导向面26连续滑动抵持,第二支撑件33可沿第六导向面27、第二导向面23和第四导向面25连续抵持滑动,且当第一支撑件32脱离第一导向面22时,第二支撑件33与第六导向面27靠近倾斜杆11的一侧滑动抵持,当第一支撑件32脱离第三导向面24并滑入第五导向面26时,第二支撑件33脱离第六导向面27并滑入第二导向面23,当第二支撑件33脱离第二导向面23并滑入第四导向面25时,第一支撑件32脱离第五导向面26;通过动模板13带动固定座21下降,第一支撑件32相对于固定座21上的第一导向面22竖直滑动且斜顶块31沿竖直方向将动模板13上的注塑件顶起,实现一级脱模,当第一支撑件32脱离第一导向面22时,第二支撑件33与第六导向面27靠近倾斜杆11的一侧滑动抵持,并通过斜顶组件10上的耐磨板带动斜顶T型块竖直上升,斜顶T型块通过斜顶导向块和斜顶杆11带动斜顶块31沿导杆轴向运动,进而使得斜顶块31沿导杆轴向将注塑件从动模板13内顶出,实现二级脱模,当第一支撑件32脱离第三导向面24并滑入第五导向面26时,第二支撑件33脱离第六导向面27并滑入第二导向面23,通过斜顶组件10上的耐磨板继续带动斜顶T型块、斜顶导向块、斜顶杆11和斜顶块31上升,此时由于第二导向面2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斜顶杆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且导杆活动座与斜顶杆11滑动抵持,从而使得斜顶块31上的第一支撑件32和第二支撑件33相对于第五导向面26和第二导向面23滑动过程中沿斜顶杆11中心线所在铅锤面自适应偏转,进而使得斜顶块31对注塑件顶出时并改变其与注塑件之间的角度,实现三级脱模,当第二支撑件33脱离第二导向面23并滑入第四导向面25时,第一支撑件32脱离第五导向面26,通过动模板13带动固定座21下降,第二支撑件33相对于固定座21上的第四导向面25竖直滑动且斜顶块31沿竖直方向将动模板13上的注塑件顶起,实现四级脱模,避免注塑件脱模过程中滑动组件3单向运动无法带动注塑件与动模板脱落造成注塑件变形而影响脱模精度情况发生。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该脱模机构的脱模精度;具体的,如图7所示,第一支撑件32包括第一固定件321、第一平面322和第一弧形面323,第一固定件321固定安装斜顶块31上,第一固定件321远离斜顶块31的一端竖直开设有与第一导向面22相互平行且相抵持的第一平面322,第一固定件321远离斜顶块31的一端且位于第一平面322靠近斜顶组件10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平面322平滑连接的第一弧形面323,第二支撑件33包括第二固定件331、第二平面332和第二弧形面333,第二固定件331固定安装于斜顶块31上且位于第一固定件321的下方,第二固定件331远离斜顶块31的一端竖直开设有第二平面332,第二固定件331远离斜顶块31的一端且位于第二平面332靠近斜顶组件10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二平面332平滑连接的第二弧形面333,第二弧形面333与第一弧形面323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五导向面26与第二导向面23之间的垂直间距;通过第一支撑件32上的第一平面322与第一导向面22面接触滑动,避免动模板13带动固定座21相对第一固定件321滑动时导致斜顶块31晃动或偏转而影响该脱模机构脱模精度的情况发生,再通过第一支撑件32和第二支撑件33上的第一弧形面323和第二弧形面333同时与第三导向面24和第六导向面27或者第五导向面26和第二导向面23滑动接触时线接触,进一步减小该脱模机构第一支撑件32和第二支撑件33与固定座21之间的滑动阻力,同时使得第一支撑件32和第二支撑件33在第五导向面26和第二导向面23内滑动时便于沿斜顶杆11中心线所在铅锤面自适应偏转且其始终以线接触滑动,进而避免该脱模机构脱模过程中阻力过大而影响脱模精度的情况发生。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该脱模机构的脱模精度;具体的,如图8所示,第一固定件321包括轴杆3211和定位组件3212,轴杆3211通过螺钉与斜顶块31固定连接,轴杆3211的内部开设有与螺钉相适配的安装孔,轴杆3211远离斜顶块3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平面322和第一弧形面323,定位组件3212活动安装于斜顶块31上并与轴杆3211相抵持;通过螺钉对轴杆3211与斜顶块31进行初步定位及固定,再通过定位组件3212对轴杆3211进行二次限位,避免轴杆3211上的第一弧形面323与第三导向面24或者第五导向面26抵持滑动时发生偏转而导致第一弧形面323与第三导向面24或者第五导向面26非线性抵持滑动而影响该脱模机构脱模精度的情况发生。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该脱模机构的脱模精度;具体的,定位组件3212包括定位环a和螺栓b,定位环a活动安装于斜顶块31上并与轴杆3211相抵持,定位环a的外壁柱面开设有第一抵持面c,轴杆3211的外壁柱面且沿其轴向开设有与第一抵持面c相抵持的第二抵持面,轴杆3211的外壁柱面并沿其径向开设有与定位环a靠近斜顶块31一侧相抵持的第三抵持面,螺栓b贯穿定位环a并延伸至斜顶块31内;通过定位组件3212上螺栓b对定位环a与斜顶块31进行固定,定位环a上的第一抵持面c与轴杆3211上的第二抵持面抵持并对轴杆3211的轴向进行初步限位,同时定位环a靠近斜顶块31的一侧与轴杆3211上的第三抵持面径向相抵持并对轴杆3211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加固,避免轴杆3211安装稳定性差而导致第一弧形面323与第三导向面24或者第五导向面26非线性抵持滑动而影响该脱模机构脱模精度的情况发生。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
当注塑件注塑完成时:
首先,通过动模板13带动固定座21竖直下降,固定座21上的第一导向面22与斜顶块31上第一支撑件32的第一平面322相对竖直抵持滑动,斜顶块31并沿竖直方向将动模板13上的注塑件顶出,实现一级脱模;
当第一支撑件32上的第一平面322脱离固定座21上的第一导向面22时,并通过斜顶组件10上的耐磨板带动斜顶T型块竖直上升,斜顶T型块通过斜顶导向块和斜顶杆11带动斜顶块31沿导杆轴向运动,同时斜顶块31上第一支撑件32的第一弧形面323与固定座21上的第三导向面24滑动抵持,第二支撑件33上的第二弧形面333与第六导向面27滑动抵持且线接触,进而使得斜顶块31沿导杆轴向将注塑件从动模板13内顶出,实现二级脱模;
当第一支撑件32上的第一弧形面323脱离第三导向面24并滑入第五导向面26时,第二支撑件33上的第二弧形面333脱离第六导向面27并滑入第二导向面23,通过斜顶组件10上的耐磨板继续带动斜顶T型块竖直上升,斜顶T型块通过斜顶导向块和斜顶杆11带动斜顶块31上升,此时由于第二导向面2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斜顶杆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且导杆活动座与斜顶杆11滑动抵持,从而使得斜顶块31上的第一支撑件32上的第一弧形面323和第二支撑件33上的第二弧形面333相对于第五导向面26和第二导向面23滑动过程中沿斜顶杆11轴心线所在平面自适应偏转,进而使得斜顶块31对注塑件顶出时改变其与注塑件之间的角度,实现三级脱模;
当第二支撑件33脱离第二导向面23并滑入第四导向面25时,第一支撑件32脱离第五导向面26,通过动模板13带动固定座21下降,第二支撑件33上的第二平面332与第四导向面25沿竖直方向滑动抵持且面接触,同时斜顶块31沿竖直方向将动模板13上的注塑件顶起,实现四级脱模,从而便于高精度脱模并将注塑件从动模板13中取出;
当需要再次注塑时,同理反之,使得该脱模机构复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斜顶脱模机构,其包括斜顶组件(10)、斜顶杆(11)、斜顶头(12)和动模板(13),斜顶杆(11)倾斜设置且沿垂直于斜顶杆(11)中心线所在铅垂面方向铰接于斜顶组件(10)内,斜顶头(12)设置于斜顶杆(11)上并延伸至动模板(13)内,其特征在于:斜顶头(12)包括导向座(2)和滑动组件(3);
导向座(2)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动模板(13)上;
滑动组件(3)设置于斜顶杆(11)上并沿导向座(2)的外壁方向与导向座(2)滑动抵持;
滑动组件(3)包括斜顶块(31)、第一支撑件(32)和第二支撑件(33);
斜顶块(31)设置于斜顶杆(11)远离斜顶组件(10)的一端;
第一支撑件(32)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斜顶块(31)上并沿导向座(2)的外壁方向与导向座(2)滑动抵持;
第二支撑件(33)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斜顶块(31)上且位于第一支撑件(32)的下方并可沿导向座(2)的外壁方向与导向座(2)滑动抵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导向座(2)包括固定座(21)、第一导向面(22)、第二导向面(23)、第三导向面(24)、第四导向面(25)、第五导向面(26)和第六导向面(27);
固定座(21)设置于动模板(13)上;
第一导向面(22)竖直设置于固定座(21)上并沿竖直方向与第一支撑件(32)滑动抵持;
第二导向面(23)倾斜设置于固定座(21)上且相对于斜顶杆(11)中心线所在铅垂面垂直,第二导向面(2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斜顶杆(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第三导向面(24)倾斜设置于固定座(21)上并与斜顶杆(11)中心线平行且与斜顶杆(11)中心线所在铅垂面垂直,并位于第一导向面(22)远离斜顶组件(10)的一侧且与第一导向面(22)平滑连接;
第四导向面(25)竖直设置于固定座(21)上且位于第二导向面(23)远离斜顶组件(10)的一侧且与第二导向面(23)平滑连接;
第五导向面(26)倾斜设置于固定座(21)上且位于第三导向面(24)远离斜顶组件(10)的一侧并与第三导向面(24)平滑连接,其与第二导向面(23)相互平行,沿垂直于第五导向面(26)的方向第五导向面(26)与第二导向面(23)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一支撑件(32)和第二支撑件(33)远离斜顶块(31)一端之间的间距;
第六导向面(27)倾斜设置于固定座(21)上并位于第二导向面(23)靠近斜顶组件(10)的一侧且与第二导向面(23)平滑连接,且其延伸面与第三导向面(24)重合;
第一支撑件(32)可沿第一导向面(22)、第三导向面(24)和第五导向面(26)连续抵持滑动;
第二支撑件(33)可沿第六导向面(27)、第二导向面(23)和第四导向面(25)连续抵持滑动;
且当第一支撑件(32)脱离第一导向面(22)并滑入第三导向面(24)时,第二支撑件(33)与第六导向面(27)靠近斜顶组件(10)的一侧滑动抵持;
当第一支撑件(32)脱离第三导向面(24)并滑入第五导向面(26)上时,第二支撑件(33)脱离第六导向面(27)并与第二导向面(23)靠近斜顶组件(10)的一侧滑动抵持;
当第二支撑件(33)脱离第二导向面(23)并滑入第四导向面(25)时,第一支撑件(32)脱离第五导向面(2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件(32)包括第一固定件(321)、第一平面(322)和第一弧形面(323);
第一固定件(321)设置于斜顶块(31)上;
第一平面(322)竖直设置于第一固定件(321)远离斜顶块(31)的一端并与第一导向面(22)相互平行且滑动抵持;
第一弧形面(323)设置于第一固定件(321)远离斜顶块(31)的一端并与第一平面(322)靠近斜顶组件(10)的一端平滑连接;
第二支撑件(33)包括第二固定件(331)、第二平面(332)和第二弧形面(333);
第二固定件(331)设置于斜顶块(31)上且位于第一固定件(321)的下方;
第二平面(332)竖直设置于第二固定件(331)远离斜顶块(31)的一端并与第四导向面(25)相互平行;
第二弧形面(333)设置于第二固定件(331)远离斜顶块(31)的一端且与第二平面(332)靠近斜顶组件(10)的一端平滑连接,第二弧形面(333)与第一弧形面(323)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五导向面(26)与第二导向面(23)之间的垂直间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件(321)包括轴杆(3211)和定位组件(3212);
轴杆(3211)设置于斜顶块(31)上,第一平面(322)和第一弧形面(323)设置于轴杆(3211)上;
定位组件(3212)设置于斜顶块(31)上并与轴杆(3211)相抵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定位组件(3212)包括定位环(a)和螺栓(b);
定位环(a)设置于斜顶块(31)上并与轴杆(3211)相抵持,定位环(a)的外壁柱面开设有第一抵持面(c),轴杆(3211)的外壁柱面且沿轴向开设有与第一抵持面(c)相抵持第二抵持面,轴杆(3211)的外壁柱面并沿其径向开设有与定位环(a)靠近斜顶块(31)一侧相抵持的第三抵持面;
螺栓(b)设置于定位环(a)上并延伸至斜顶块(31)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97637.3U CN216992908U (zh) | 2022-03-18 | 2022-03-18 | 一种斜顶脱模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97637.3U CN216992908U (zh) | 2022-03-18 | 2022-03-18 | 一种斜顶脱模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92908U true CN216992908U (zh) | 2022-07-19 |
Family
ID=82370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597637.3U Active CN216992908U (zh) | 2022-03-18 | 2022-03-18 | 一种斜顶脱模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92908U (zh) |
-
2022
- 2022-03-18 CN CN202220597637.3U patent/CN2169929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66773Y (zh) | 内分型保险杠塑料模具 | |
CN110549564B (zh) | 一种组合式抽芯机构和组合式抽芯模具 | |
CN216992908U (zh) | 一种斜顶脱模机构 | |
CN220409512U (zh) | 一种便于装配的模具 | |
CN209007918U (zh) | 注塑模具及其脱模机构 | |
CN217803133U (zh) | 注塑模具的旋转顶出机构 | |
CN215550602U (zh) | 一种模具成型塑料壳体内侧boss柱的结构 | |
CN208100857U (zh) | 一种用于塑料模具中的大落差斜顶拉块定位机构 | |
CN113459352A (zh) | 一种自动脱落的内螺纹产品模具 | |
CN203141785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的双斜导柱开模机构 | |
CN217670547U (zh) | 一种具有方销机构的模具 | |
CN201089210Y (zh) | 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机构 | |
CN218615201U (zh) | 一种光导顶出机构 | |
CN217196738U (zh) | 一种模具二次顶出机构 | |
CN211279531U (zh) | 一种前模滑块用后模斜导柱驱动结构 | |
CN114789539B (zh) | 公模斜顶块脱模机构 | |
CN221022073U (zh) | 一种料道余料自动顶出的注塑模具 | |
CN115847741B (zh) | 一种注塑模具的抽芯机构 | |
CN221392075U (zh) | 一种可更换顶针的注塑模具 | |
CN214773350U (zh) | 深腔零件模具 | |
CN204977317U (zh) | 高精度注塑件的脱模装置 | |
CN216609918U (zh) | 一种出水嘴生产用模具顶出组件 | |
CN213353403U (zh) | 一种导光条车灯模具潜伏式自动断浇结构 | |
CN219213962U (zh) | 齿形壳体的注塑模具 | |
CN220331882U (zh) | 电动车座桶大斜顶脱模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