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1588U - 一种倍力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倍力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91588U
CN216991588U CN202220630140.7U CN202220630140U CN216991588U CN 216991588 U CN216991588 U CN 216991588U CN 202220630140 U CN202220630140 U CN 202220630140U CN 216991588 U CN216991588 U CN 216991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rod
block
adjusting rod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3014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垚
刘俊威
邸继鹏
邓智鹏
卢环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ianma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ianma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ianma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3014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91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91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91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倍力机构,该倍力机构包括外壳、调整杆、导杆、推杆、顶块、侧顶块和第一弹性件,外壳具有内腔,调整杆设在内腔中且与外壳螺纹连接,导杆的一端设在内腔中,导杆与外壳可滑动连接;推杆设在导杆与调整杆之间,推杆的一端与调整杆连接,顶块套设在推杆上且其一端与调整杆相抵,侧顶块至少为两个且间隔分布在推杆的周侧,侧顶块的一端与导杆相抵,侧顶块的另一端同时与顶块和外壳相抵,第一弹性件设在顶块与导杆之间,第一弹性件可推动顶块朝向调整杆运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倍力机构有效地避免了顶块卡死的情况,从而保证了机构自身性能的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倍力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倍力机构。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夹持工件的设备是通过拧紧枪输入力(矩),且通过夹具将工件夹持住。在机器人上下料的过程中,需要将工件放在固定位置上并通过拧紧枪将工件夹紧,为了提高这个上下料过程的效率,也为了减少拧紧枪的损耗,同时稳定地将工件固定在特定位置上,在夹持机构上设计了倍力增压装置,这样夹紧枪产生一倍力的情况下,通过倍力增压装置可以变为两倍力夹紧,避免产生夹持力不够,让工件定位不准的情况产生,保证生产安全,提高生产工作效率。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倍力增压装置在使用时内部部件容易卡死,从而导致装置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倍力机构,该倍力机构能有效地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内部部件出现卡死的情况,性能稳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倍力机构包括外壳、调整杆、导杆、推杆、顶块、侧顶块和第一弹性件,所述外壳具有内腔;所述调整杆设在所述内腔中且与所述外壳螺纹连接;所述导杆的一端设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导杆与所述外壳可滑动连接;所述推杆设在所述导杆与所述调整杆之间,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调整杆连接;所述顶块套设在所述推杆上且其一端与所述调整杆相抵;所述侧顶块至少为两个且间隔分布在所述推杆的周侧,所述侧顶块的一端与所述导杆相抵,所述侧顶块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顶块和所述外壳相抵;所述第一弹性件设在所述顶块与所述导杆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可推动所述顶块朝向所述调整杆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倍力机构利用第一弹性件向顶块施加推力,辅助顶块快速回位,有效地避免了顶块卡死的情况,保证机构自身性能的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推杆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杆邻近所述侧顶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具有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推杆远离所述调整杆的一端伸至所述第一段内,所述第一弹性件远离所述顶块的一端嵌入所述第二段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块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之间构成至少两个开口朝向所述导杆的V形槽,所述侧顶块的一端设置在所述V形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第一腔室,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轴孔,所述外壳包括套管、封盖和固定盖;所述封盖设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封盖的外缘与所述套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杆的一部分贯穿所述封盖并且伸至所述套管的外侧;所述固定盖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第一腔室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调整杆贯穿所述固定盖并且与所述固定盖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包括顶持块,所述顶持块设置在所述套管内,所述轴孔开设在所述顶持块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杆包括杆体部和圆盘部,所述圆盘部设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杆体部贯穿所述封盖,所述圆盘部与所述封盖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可推动所述圆盘部朝向所述侧顶块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杆体部上开设有键槽,所述键槽的长度方向与杆体部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封盖上开设有销孔,所述销孔内设置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的一端插入所述键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管远离所述第一腔室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腔室,所述轴孔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固定盖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固定盖的外缘与所述套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一顶丝,所述第一顶丝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盖相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倍力机构还包括顶盖、顶片和第三弹性件;所述顶盖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并且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调整杆上,所述顶盖位于所述固定盖与所述轴孔之间,所述顶盖可随所述调整杆同步转动,所述顶盖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盖相抵并且在该端设置有凸起,所述固定盖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顶片设置在所述顶盖与所述轴孔之间并且与所述调整杆固定;所述第三弹性件设在所述顶片与所述顶盖之间,所述第三弹性件可推动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固定盖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杆与封盖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壳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盖上的凸起配合在固定盖上的凹槽内时的示意图。
图5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整杆的结构图。
图6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块与顶持块形成配合槽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套管;2、调整杆;201、旋柄;202、螺纹部;203、棱柱部;204、卡槽;205、第二沉孔;3、固定盖;301、凹槽;4、顶盖;401、凸起;5、第三弹性件;6、顶片;7、卡簧;8、顶持块;801、内斜面;802、轴孔;9、推杆;10、第一弹性件;11、侧顶块;12、顶块;1201、外斜面;13、导杆;1301、杆体部;1302、圆盘部;14、第二弹性件;15、封盖;16、第一顶丝;17、第二顶丝;18、限位销;19、键槽;20、第一沉孔;2001、第一段;2002、第二段;21、第一腔室;22、第二腔室;23、外壳;24、V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倍力机构包括外壳23、调整杆2、导杆13、推杆9、顶块12、侧顶块11和第一弹性件10。外壳23的一端设有第一腔室21,外壳23的内部设有与第一腔室21连通的轴孔802;调整杆2与外壳23螺纹连接并且一端伸至轴孔802内;导杆13的一端设在第一腔室21内,导杆13与外壳23可滑动连接;推杆9设在导杆13与调整杆2之间,推杆9的一端与调整杆2连接;顶块12套设在推杆9上且其一端与调整杆2相抵;侧顶块11至少为两个且间隔分布在推杆9的周侧,侧顶块11的一端与导杆13相抵,侧顶块11的另一端同时与顶块12和外壳23相抵;第一弹性件10设在顶块12与导杆13之间,第一弹性件10可推动顶块12朝向调整杆2运动。
如图3所示,在外壳23的左端开设圆柱形的第一腔室21,在外壳23的内部开设与第一腔室21连通的轴孔802。可选地,第一腔室21和轴孔802的截面均可以为圆形,此时第一腔室21的轴线与轴孔802的轴线共线。如图1所示,调整杆2的杆体与外壳23之间螺纹连接,调整杆2的左端伸入轴孔802内,调整杆2相对外壳23旋转时,调整杆2的左端在轴孔802内旋转并且沿着轴孔802的长度方向移动;导杆13的右端安装在第一腔室21内,导杆13的左端贯穿外壳23,导杆13可相对外壳23左右滑动;推杆9安装在导杆13与调整杆2之间,在调整杆2的左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沉孔205,推杆9的右端插入第二沉孔205内,推杆9的右端与第二沉孔205之间间隙配合以使推杆9可在第二沉孔205内转动。
如图1所示,顶块12套在推杆9上,顶块12与推杆9之间间隙配合,推杆9发生转动时顶块12不会随推杆9一起转动,顶块12的右端与调整杆2的左端面相抵;在推杆9的上下两侧各设置了一个侧顶块11,侧顶块11的左端与导杆13相抵,侧顶块11的右端同时与顶块12和外壳23相抵;第一弹性件10设在顶块12与导杆13之间,第一弹性件10的两端分别与顶块12和导杆13相抵,第一弹性件10在受压后自身长度缩短,第一弹性件10在卸压后伸长并且推动顶块12紧贴在调整杆2上。
如图1所示,在朝某一方向转动调整杆2时,调整杆2的左端向左推动顶块12,在顶块12的推动下,侧顶块11向左运动同时沿着外壳23的径向向外运动,侧顶块11推动导杆13沿着外壳23的长度方向滑动,在外壳23的长度方向上侧顶块11移动的距离小于调整杆2移动的距离,由此便形成倍力式推进,最终导杆13在顶紧力的作用下输出力到后续连接的机构。在朝另一方向转动调整杆2时,调整杆2相对外壳23向右运动,第一弹性件10的弹力将顶块12推向调整杆2以使顶块12快速回位,防止顶块12卡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倍力机构利用第一弹性件10向顶块12施加推力,辅助顶块12快速回位,有效地避免了顶块12卡死的情况,保证机构自身性能的稳定。此外,该倍力机构仅以极为简单的结构便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内部部件容易卡死的技术难题,具有实施成本低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0套设在推杆9上,此时第一弹性件10可以采用与推杆9直径相匹配的压簧,在安装时只需将压簧套在推杆9上即可,安装方式十分便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杆13邻近侧顶块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沉孔20,第一沉孔20具有第一段2001和第二段2002,推杆9远离调整杆2的一端伸至第一段2001内,第一弹性件10远离顶块12的一端嵌入第二段2002内。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段2002的直径大于第一段2001的直径,第一段2001的直径略大于推杆9的直径,推杆9的左端可以在第一段2001内滑动;第二段2002的长度不小于第一弹性件10收缩至最短时的长度,第一弹性件10在压缩后可以完全容纳在第一沉孔20的第二段2002内,保证第一弹性件10不会影响顶块12的活动行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块12的外周面与外壳23之间构成至少两个开口朝向导杆13的V形槽24,侧顶块11的一端设置在V形槽24内。如图7所示,在顶块1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内斜面801,在外壳23的内部设置有外斜面1201,内斜面801与外斜面1201之间构成上述的V形槽24,外斜面1201与水平面之间呈45°夹角。参见图1所示,侧顶块11的右端与V形槽24的形状匹配,侧顶块11的左端同时与内斜面801和外斜面1201接触,在旋转调整杆2时顶块12可推动侧顶块11向左移动,在此过程中侧顶块11的右端沿着内斜面801向远离推杆9的方向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23包括套管1、封盖15和固定盖3;封盖15设在第一腔室21内,封盖15的外缘与套管1可拆卸连接,导杆13的一部分贯穿封盖15并且伸至套管1的外侧;固定盖3与套管1远离第一腔室2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调整杆2贯穿固定盖3并且与固定盖3螺纹连接。如图1和图3所示,在封盖15的中心开设通孔,导杆13的一部分穿过封盖15中心的通孔并且露在外壳23的外侧,固定盖3的中心开设有用于与调整杆2配合的螺纹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23还包括顶持块8,顶持块8设置在套管1内,轴孔802开设在顶持块8上,上述的外斜面1201设置在顶持块8上,顶块12的外周面与顶持块8之间构成V形槽24。如图1和图3所示,顶持块8设置在第一腔室21的底部并且与套管1之间可拆卸连接。在具体实施时,该顶持块8的外周面与套管1的内壁之间螺纹配合,或者顶持块8与套管1之间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杆13包括杆体部1301和圆盘部1302,圆盘部1302设在第一腔室21内,杆体部1301贯穿封盖15,圆盘部1302与封盖15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14,第二弹性件14可推动圆盘部1302朝向侧顶块11运动。如图1和图2所示,杆体部1301和圆盘部1302均为圆柱状,杆体部1301的直径与封盖15中心的通孔直径相匹配,杆体部1301穿过封盖15中心的通孔;圆盘部1302的直径大于杆体部1301的直径且略小于第一腔室21的直径(例如圆盘部1302与第一腔室21间隙配合),由此可以防止导杆13整体从第一腔室21内滑出。其中,第二弹性件14可以选用碟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杆体部1301上开设有键槽19,键槽19的长度方向与杆体部1301的长度方向一致;封盖15上开设有销孔,销孔(其位置与限位销重合,图中未示出)内设置有限位销18,限位销18的一端插入键槽19内。如图2所示,封盖15的外缘与套管1内壁之间螺纹连接,键槽19开设在杆体部1301的外周面上,键槽19的长度大于限位销18的直径,通过限位销18与键槽19之间的配合来限制导杆13的活动范围。在套管1的端部设置有两个第二顶丝17,两个第二顶丝17的末端均顶在封盖15的外缘上以防止封盖15松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套管1远离第一腔室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腔室22,轴孔802连通第一腔室21与第二腔室22,固定盖3位于第二腔室22内,固定盖3的外缘与套管1的内壁螺纹连接,套管1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一顶丝16,第一顶丝16的一端与固定盖3相抵,设置的第一顶丝16可以防止固定盖3松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倍力机构还包括顶盖4、顶片6和第三弹性件5;顶盖4位于第二腔室22内并且可滑动的套设在调整杆2上,顶盖4位于固定盖3与轴孔802之间,顶盖4可随调整杆2同步转动,顶盖4的一端与固定盖3相抵并且在该端设置有凸起401,固定盖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凸起401配合的凹槽301;顶片6设置在顶盖4与轴孔802之间并且与调整杆2固定;第三弹性件5设在顶片6与顶盖4之间,第三弹性件5可推动顶盖4朝向固定盖3运动。
如图1和图5所示,调整杆2包括一体的旋柄201、螺纹部202和棱柱部203,螺纹布与固定盖3螺纹配合,棱柱部203的左端插入轴孔802内并且与顶块12接触,旋柄201用于与拧紧枪配合,通过拧紧枪来驱动调整杆2转动;在棱柱部203上还开设有一个卡槽204,上述的第三弹性件5可以选用压簧,第三弹性件5套在棱柱部203上,第三弹性件5的两端分别与顶片6和顶盖4接触,在上述的卡槽204内设置有卡簧7,通过卡簧7限制顶片6的轴向移动。
如图6所示,调整杆2的棱柱部203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顶盖4的中心开设有与棱柱部203横截面形状大小相同的通孔,顶盖4套在棱柱部203上,因此顶盖4仅可以沿着棱柱部203的长度方向滑动,当调整杆2转动时顶盖4随着调整杆2同步转动。如图4所示,凸起401以及凹槽301的一端为相互配合的斜面。
参见图1,在拆卸调整杆2时,首先旋出套管1上的第一顶丝16,然后扭动调整杆2使凸起401与凹槽301相互扣合,继续扭动调整杆2,顶盖4随调整杆2同步转动并且带动固定盖3转动(在此过程中调整杆2与固定盖3相对静止),固定盖3逐渐从第二腔室22内旋出。而朝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调整杆2从外壳23内旋出的方向)扭动调整杆2时,在凸起401和凹槽301之间相互配合的斜面的作用下,第三弹性件5被压缩,在调整杆2转动的过程中凸起401会从凹槽301内滑出,因此顶盖4与固定盖3之间无法实现锁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内腔;
调整杆,所述调整杆设在所述内腔中且与所述外壳螺纹连接;
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设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导杆与所述外壳可滑动连接;
推杆,所述推杆设在所述导杆与所述调整杆之间,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调整杆连接;
顶块,所述顶块套设在所述推杆上且其一端与所述调整杆相抵;
侧顶块,所述侧顶块至少为两个且间隔分布在所述推杆的周侧,所述侧顶块的一端与所述导杆相抵,所述侧顶块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顶块和所述外壳相抵;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在所述顶块与所述导杆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可推动所述顶块朝向所述调整杆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推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邻近所述侧顶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具有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推杆远离所述调整杆的一端伸至所述第一段内,所述第一弹性件远离所述顶块的一端嵌入所述第二段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的外周面与所述外壳之间构成至少两个开口朝向所述导杆的V形槽,所述侧顶块的一端设置在所述V形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一端设有第一腔室,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轴孔,所述外壳包括:
套管;
封盖,所述封盖设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封盖的外缘与所述套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杆的一部分贯穿所述封盖并且伸至所述套管的外侧;
固定盖,所述固定盖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第一腔室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调整杆贯穿所述固定盖并且与所述固定盖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顶持块,所述顶持块设置在所述套管内,所述轴孔开设在所述顶持块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包括杆体部和圆盘部,所述圆盘部设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杆体部贯穿所述封盖,所述圆盘部与所述封盖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可推动所述圆盘部朝向所述侧顶块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部上开设有键槽,所述键槽的长度方向与杆体部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封盖上开设有销孔,所述销孔内设置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的一端插入所述键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第一腔室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腔室,所述轴孔连通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所述固定盖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固定盖的外缘与所述套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一顶丝,所述第一顶丝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盖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倍力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顶盖,所述顶盖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并且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调整杆上,所述顶盖位于所述固定盖与所述轴孔之间,所述顶盖可随所述调整杆同步转动,所述顶盖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盖相抵并且在该端设置有凸起,所述固定盖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
顶片,所述顶片设置在所述顶盖与所述轴孔之间并且与所述调整杆固定;
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设在所述顶片与所述顶盖之间,所述第三弹性件可推动所述顶盖朝向所述固定盖运动。
CN202220630140.7U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倍力机构 Active CN216991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30140.7U CN216991588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倍力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30140.7U CN216991588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倍力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91588U true CN216991588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70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30140.7U Active CN216991588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倍力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915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60542A1 (zh) 一种快速连接机构
KR102168530B1 (ko) 조작기용 커플링 장치
CN216991588U (zh) 一种倍力机构
US10985500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TW201446439A (zh) 具有可互換作業頭的作業工具及液壓系統
CN107608463B (zh) 一种计算机硬盘固定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0976887U (zh) 一种电子锁的外把手锁装置
CN212239232U (zh) 一种拉紧夹具
TWI727691B (zh) 用於車載裝置之組接結構
JP2000065009A (ja) 直線駆動装置
CN209858130U (zh) 一种压力表
CN209891825U (zh) 一种安装于型材的隐藏式基座安装结构和执手装置
CN110224263B (zh) 连接器及其插头、插座
CN216773704U (zh) 一种直插式连接器插座
CN114148258A (zh) 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的可倾机构
CN215553513U (zh) 预加载系统和转向管柱
CN217632845U (zh) 充气装置及其通用气嘴连接器
CN117188626B (zh) 一种冷库库板自紧式连接锁
CN213899495U (zh) 夹板锁紧装置
CN213124975U (zh) 一种旋钮锁紧式电连接器
JP2008290481A (ja) ロックボディ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CN213501662U (zh) 转接组件及移动机构
TW202106449A (zh) 軟爪鉗口
CN218780733U (zh) 间距调节装置
CN217890114U (zh) 一种发动机点火圈压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