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83770U - 一种背扣及具有背扣的内衣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扣及具有背扣的内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83770U
CN216983770U CN202220735907.2U CN202220735907U CN216983770U CN 216983770 U CN216983770 U CN 216983770U CN 202220735907 U CN202220735907 U CN 202220735907U CN 216983770 U CN216983770 U CN 216983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acent
interlayer
covering
opening
back c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3590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麦伟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i Yip Industrial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i Yip Industri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i Yip Industrial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i Yip Industrial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3590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83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83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83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rsets Or Brassier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女性内衣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背扣及具有背扣的内衣,背扣包括底带,设置有安装位和收纳位;扣圈,包括固定部和扣接部,固定部连接于安装位,扣接部与邻近收纳位之间具有重叠部分;遮盖件,盖设于收纳位,并与收纳位之间形成夹层,夹层能够供邻近的扣接部容纳,夹层接近邻近的扣接部的一侧设置有夹口。本申请具有可以降低扣圈对贴身衣物造成凸痕、损伤衣服的风险,并减少扣圈与人体之间直接接触时造成的不适刺激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背扣及具有背扣的内衣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女性内衣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背扣及具有背扣的内衣。
背景技术
女性内衣的背扣通常为可拆卸分离式背扣,背扣包括有圈位和勾位,圈位和勾位分别连接于内衣的两端肩带。通常,圈位设置有扣圈,勾部设置有扣勾,扣圈和扣勾通常利用扣接的方式配合,便于两端肩带之间的固定和分离,方便内衣的穿脱。
扣圈通常设置成多排,勾位扣接位于不同位置的扣圈可以用于对内衣穿戴时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但是,扣圈通常由金属制成,在内衣穿戴在身上时,只有配合于勾位的部分扣圈被遮挡,其余扣圈容易对贴身衣物造成凸痕或损伤衣服,或者触碰到人体时会造成不适的刺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可以降低扣圈对贴身衣物造成凸痕、损伤衣服的风险,并减少扣圈与人体之间直接接触时造成的不适刺激,本申请提供一种背扣及具有背扣的内衣。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背扣。
一种背扣,包括:
底带,设置有安装位和收纳位;
扣圈,包括固定部和扣接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安装位,所述扣接部与邻近所述收纳位之间具有重叠部分;
遮盖件,盖设于所述收纳位,并与所述收纳位之间形成夹层,所述夹层能够供邻近的所述扣接部容纳,所述夹层接近邻近的所述扣接部的一侧设置有夹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带的安装位供扣圈的固定部连接,底带的收纳位供第二遮盖件配合形成夹层,扣接部可以收纳于邻近的夹层中。在需要使用某一扣接部时,可将此扣接部从夹口中取出。在某一扣接部不需要进行使用时,可将此扣接部收纳于邻近的夹层内,使扣接部被包覆于第二遮盖件和底带之间,从而将扣接部进行隐藏,在内衣穿戴在身上时,可以降低扣圈对贴身衣物造成凸痕、损伤衣服的风险,并减少扣圈与人体之间直接接触时造成的不适刺激。
可选的,所述遮盖件包括第二遮盖件,所述第二遮盖件接近所述夹口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侧,所述第二遮盖件远离所述开口侧的一侧设置有车缝侧,所述车缝侧和邻近所述固定部均通过车缝方式固定于邻近的所述安装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缝侧与固定部通过车缝的方式固定于安装位上,可以同时实现第二遮盖件和扣圈两者与底带的固定,提高背扣的加工生产效率。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位于邻近所述第二遮盖件和所述底带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遮盖件会对固定部进行遮挡,配合夹层对扣接部的隐藏,第二遮盖件和底带可对扣圈进行大面积隐藏,进一步可以扣圈对贴身衣物造成凸痕、损伤衣服的风险,并减少扣圈与人体之间直接接触时造成的不适刺激。
可选的,所述第二遮盖件设置有折叠设置的折对部,所述第二遮盖件接近所述夹口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侧,所述开口侧和所述车缝侧分别位于所述折对部的两侧,所述车缝侧位于所述夹层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折对部的折叠设置,第二遮盖件本身可以对车缝侧进行遮挡和隐藏,减少车缝侧与人体接触带来的不适刺激。
可选的,其中一所述第二遮盖件的所述开口侧与邻近其他所述第二遮盖件的所述折对部之间具有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口侧与折对部之间留有距离,增大夹口与折对部之间的空间,方便使用者需要使用扣接部时将扣接部从对应的夹口取出。
可选的,所述遮盖件包括第二遮盖件,所述第二遮盖件相邻所述开口侧的侧边设置有贴合侧,所述贴合侧通过热贴合方式固定于所述收纳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热切工艺封口,减少第二遮盖件两侧边缘的尖锐度,更加贴合人体,增加穿戴舒适度。
可选的,所述夹口与邻近所述安装位之间设置有让位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夹口与邻近安装位之间的空间,方便使用者需要使用扣接部时将扣接部从对应的夹口取出。
可选的,所述底带设置有柔性的易弯区,所述易弯区位于所述夹口与邻近所述安装位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扣圈的固定部设置于安装位,扣圈的扣接部容纳于夹层内,当易弯区被掰弯时,固定部可带动扣接部与夹口发生相对移动,使扣接部从夹口中脱离,方便使用者需要使用扣接部时将扣接部从对应的夹口取出。
可选的,所述安装位的数量至少为二,所述收纳位的数量与所述安装位的数量一致,且各个所述收纳位与各个所述安装位交错设置,每一个所述安装位均连接有所述扣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不同安装位上的扣圈与对应的扣勾进行配合,可以改变背扣对应的内衣的松紧程度,且任意一个安装位上的扣圈与对应的扣勾进行配合后,剩余的各个扣圈均可以容纳于邻近的夹层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内衣。
一种内衣,包括采用上述任一种技术方案的背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背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遮盖件和底带之间的爆炸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指示的是车缝的位置。
图3是底带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底带和扣圈的示意图。
图5是图1沿A-A的剖面图。
图6是第二遮盖件、扣圈和底带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具有背扣的内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带;11、支撑层;12、柔面层;13、开口端;14、勾位端;15、安装位;16、收纳位;17、夹层;18、夹口;19、易弯区;2、扣圈;21、固定部;22、扣接部;3、遮盖件;31、开口侧;32、车缝侧;33、贴合侧;34、折对部;35、让位间距;4、扣勾;5、第一遮盖件;6、第二遮盖件;7、肩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7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背扣。
参照图1和图2,背扣包括有底带1、扣圈2、遮盖件3和扣勾4。其中,扣圈2用于与扣勾4配合,扣圈2设置有多组,各组扣圈2沿底带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遮盖件3设置有多个,各个遮盖件3的位置与各组扣圈2的位置相对应,遮盖件3用于遮挡隐藏对应的扣圈2。扣圈2的组数可以为2,也可以为3等,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调节需求而定,在本实施例中,以扣圈2的组数为4作为较佳示例。每一组扣圈2的数量可以为1,也可以为2,也可以为3等,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扣接稳定性需求而定,在本实施例中,以每一组扣圈2的数量为2作为较佳示例。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各组扣圈2可隐藏于邻近的遮盖件3中,当需要利用某一组扣圈2与扣勾4进行配合时,使用者可将此扣圈2从邻近的遮盖件3取出;同理,在不需要使用某一组扣圈2时,使用者可将此扣圈2隐藏于邻近的遮盖件3。
参照图1和图3,底带1整体呈长条状,底带1的层结构包括支撑层11和柔面层12,支撑层11位于底带1的中间,起到定型加硬支撑作用,柔面层12设置于支撑层11的两面,用于增加底带1表面的舒适度。具体的,支撑层11采用无纺布,柔面层12采用面布,面布包裹无纺布,无纺布和面布采用无缝贴合工艺固定,得到完整的底带1。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带1的各层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材质,具体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而定。底带1的一端形成开口端13,开口端13用于与内衣的带状结构连接,底带1远离开口端13的一端形成勾位端14,勾位端14的端面圆角设置。
参照图4和图5,底带1沿其长度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位15和多个收纳位16,收纳位16的数量与安装位15的数量一致,各个安装位15和各个收纳位16交错设置。其中,安装位15用于供扣圈2和遮盖件3进行固定;收纳位16与遮盖件3一一对应的,遮盖件3盖设于对应的收纳位16,收纳位16与遮盖件3之间形成可供扣圈2容纳的夹层17,并且,夹层17接近开口端13的一侧并不封闭以形成夹口18。
参照图4,具体的,安装位15的数量与扣圈2的组数一致,位于同一组扣圈2均设置于同一安装位15。在本实施例中,扣圈2共有4组,每一组具有2个扣圈2,对应地,安装位15的数量也为4,每一个安装位15设置有2个扣圈2,收纳位16的数量为4,遮盖件3的数量也为4。
参照图4,扣圈2由硬质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扣圈2具体为由金属材料一体成型。扣圈2包括有固定部21和扣接部22,其中,扣接部22整体弯曲形成一个扣状结构并具有开口部分,用于与扣勾4进行配合;固定部21整体呈环状,固定部21的数量为2,两个固定部21分别固定于扣接部22开口部分的两侧,用于与底带1连接。
参照图4和图5,具体的,扣接部22位于扣圈2远离开口端13的一端,固定部21连接于安装位15上,而扣接部22与邻近的收纳位16之间具有重叠部分,以使扣接部22能够穿过邻近的夹口18,并容纳于邻近的夹层17中。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安装位15和收纳位16均为虚体,并不是实际结构,安装位15由固定部21的实际安装位置形成,收纳位16由遮盖件3的实际覆盖位置形成。
参照图5,遮盖件3由柔性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遮盖件3为布质材料。遮盖件3整体呈矩形,遮盖件3接近开口端13的一侧形成开口侧31,遮盖件3处开口侧31以外的各个侧边均与底带1连接,以使遮盖件3能够固定于底带1,维持夹层17的稳定性,并留出夹口18的空间。
参照图5,具体的,遮盖件3分为第一遮盖件5和第二遮盖件6,其中,第一遮盖件5为底带1上距离勾位端14最近的遮盖件3,剩余的遮盖件3均为第二遮盖件6。第一遮盖件5除开口侧31以外的所有侧边均通过热切工艺与底带1连接封口。
参照图5和图6,第二遮盖件6远离开口侧31的一侧形成车缝侧32,第二遮盖件6相邻于开口侧31的两侧形成贴合侧33,第二遮盖件6还设置有折对部34,折对部34由第二遮盖件6折叠形成,在第二遮盖件6展开时,折对部34位于车缝侧32和开口侧31之间,则折对部34到车缝侧32的距离小于折对部34到开口侧31的距离。
参照图5和图6,关于第二遮盖件6、扣圈2和底带1之间的固定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遮盖件6的车缝侧32与对应于同一安装位15的各个固定部21均通过车缝的方式固定在此安装位15上,而两侧贴合侧33分别通过热切工艺焊接在对应的收纳位16的两侧。
参照图5和图6,上述固定方式的具体实施过程为:将处于展开状态的第二遮盖件6的车缝部和对应的固定部21均车缝到对应的安装位15上,然后使第二遮盖件6的开口侧31翻转,令第二遮盖件6弯折成折叠状态形成折对部34,使第二遮盖件6两侧的贴合侧33分别与收纳位16的两侧贴合,然后再采用热切工艺焊接封口。
参照图5和图6,利用折对部34的折叠设置,令固定部21夹于邻近第二遮盖件6和安装位15之间,以对固定部21进行遮挡,加上夹层17对扣接部22的隐藏,第二遮盖件6和底带1可对扣圈2进行较大面积的隐藏,并且,折对部34形成的折叠部分垫在固定部21的表面,可减少固定部21与贴身衣服或人体的直接接触。
参照图2和图5,在背扣的具体使用场景中,使用者可以通过使用不同安装位15上的扣圈2与对应的扣勾4进行配合,可以改变背扣对应的内衣的松紧程度。当任意一个安装位15上的扣圈2与对应的扣勾4进行配合后,剩余的各个扣圈2均可以容纳于邻近的第二遮盖件6中,使整体外观更加精美,减少显示出的金属异物感,并且不容易接触碰到皮肤,给予内衣穿戴者更好的穿着体验。当使用者需要将某个扣圈2从对应的第二遮盖件6中取出时,可通过将对应的第二遮盖件6朝远离开口端13的方向进行压搓,使扣圈2的扣接部22外露于夹层17,或者,可将底带1弯折一定的角度,同样可以使扣圈2的扣接部22外露于夹层17。
参照图4和图5,在一较佳示例中,遮盖件3的开口侧31与邻近其他遮盖件3的折对部34之间具有间距,使得夹口18与邻近安装位15之间形成让位间距35,让位间距35可以增加夹口18与邻近安装位15之间的空间,方便使用者需要使用扣接部22时将扣接部22从对应的夹口18取出。
参照图4和图5,底带1上重叠于让位间距35的部分靠近于安装位15车缝的位置,虽然底带1本身具有柔性,但是,底带1经车缝的部分硬度会增加,因此,底带1上重叠于让位间距35的部分较为容易受力弯折,此部分形成易弯区19。使用者需要使用扣接部22时,可将对应的易弯区19对折一定角度,将扣接部22从对应的夹口18露出。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背扣的实施原理为:底带1的安装位15供扣圈2的固定部21连接,底带1的收纳位16供遮盖件3配合形成夹层17,扣接部22可以收纳于邻近的夹层17中。在需要使用某一扣接部22时,可将此扣接部22从夹口18中取出。在某一扣接部22不需要进行使用时,可将此扣接部22收纳于邻近的夹层17内,使扣接部22被包覆于遮盖件3和底带1之间,从而将扣接部22进行隐藏,在内衣穿戴在身上时,可以降低扣圈2对贴身衣物造成凸痕、损伤衣服的风险,并减少扣圈2与人体之间直接接触时造成的不适刺激。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内衣。
参照图7,内衣包括有背扣和两条肩带7,背扣的底带1固定于其中一条肩带7的端部,背扣的扣勾4固定于另外一条肩带7的端部,具体固定方式可以采用车缝或热贴合无缝工艺。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内衣的实施原理与上述背扣的实施原理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扣,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带(1),设置有安装位(15)和收纳位(16);
扣圈(2),包括固定部(21)和扣接部(22),所述固定部(21)连接于所述安装位(15),所述扣接部(22)与邻近所述收纳位(16)之间具有重叠部分;
遮盖件(3),盖设于所述收纳位(16),并与所述收纳位(16)之间形成夹层(17),所述夹层(17)能够供邻近的所述扣接部(22)容纳,所述夹层(17)接近邻近的所述扣接部(22)的一侧设置有夹口(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件(3)包括第二遮盖件(6),所述第二遮盖件(6)接近所述夹口(18)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侧(31),所述第二遮盖件(6)远离所述开口侧(31)的一侧设置有车缝侧(32),所述车缝侧(32)和邻近所述固定部(21)均通过车缝方式固定于邻近的所述安装位(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1)位于邻近所述第二遮盖件(6)和所述底带(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盖件(6)设置有折叠设置的折对部(34),所述开口侧(31)和所述车缝侧(32)分别位于所述折对部(34)的两侧,所述车缝侧(32)位于所述夹层(17)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扣,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所述第二遮盖件(6)的所述开口侧(31)与邻近其他所述第二遮盖件(6)的所述折对部(34)之间具有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件(3)包括第二遮盖件(6),所述第二遮盖件(6)接近所述夹口(18)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侧(31),所述第二遮盖件(6)相邻所述开口侧(31)的侧边设置有贴合侧(33),所述贴合侧(33)通过热贴合方式固定于所述收纳位(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口(18)与邻近所述安装位(15)之间设置有让位间距(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带(1)设置有柔性的易弯区(19),所述易弯区(19)位于所述夹口(18)与邻近所述安装位(1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15)的数量至少为二,所述收纳位(16)的数量与所述安装位(15)的数量一致,且各个所述收纳位(16)与各个所述安装位(15)交错设置,每一个所述安装位(15)均连接有所述扣圈(2)。
10.一种内衣,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背扣。
CN202220735907.2U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背扣及具有背扣的内衣 Active CN216983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5907.2U CN216983770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背扣及具有背扣的内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5907.2U CN216983770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背扣及具有背扣的内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83770U true CN216983770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75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35907.2U Active CN216983770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背扣及具有背扣的内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83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69978B2 (ja) 体型補正機能を持つズボン
US7722433B2 (en) Clothes with back part such as brassiere
US6688943B2 (en) Girdle
TWI686146B (zh) 具有罩杯部的女性內衣
US20080313790A1 (en) Inside Belt
CN112040800A (zh) 胸罩的侧带用卡扣的固定结构
JP2018076628A (ja) 腰用サポーター
CN216983770U (zh) 一种背扣及具有背扣的内衣
KR101391585B1 (ko) 개선된 외관을 갖는 밴드가 구비된 하의
JP3119508U (ja) 骨盤矯正エプロン
CN113226227A (zh) 姿势矫正器具
JP3207099B2 (ja) 体形補整機能を有する被服
US2783471A (en) Lady's foundation garment
JP2005330628A (ja) ヒップアップ用スラックス
JP3001966U (ja) 腰部サポータ
CN216821941U (zh) 内衣背扣
US11950641B1 (en) Bra cover and an adjustable and removable bra using it
CN212308152U (zh) 肩背矫正衣
KR200471045Y1 (ko) 여성용 보정속옷
CN215124419U (zh) 塑身马甲
CN216875081U (zh) 防皱禅服
JPH0435375Y2 (zh)
JPH0343209Y2 (zh)
JP2002345867A (ja) 下腹部用サポータ
JP2017209264A (ja) 骨盤ベル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