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73718U -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73718U
CN216973718U CN202220500419.3U CN202220500419U CN216973718U CN 216973718 U CN216973718 U CN 216973718U CN 202220500419 U CN202220500419 U CN 202220500419U CN 216973718 U CN216973718 U CN 216973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ce transmission
reinforced concrete
box body
steel ba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004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兆广
肖汉川
陈家模
于忠义
王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PPR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PPR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PPR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PPR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004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73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73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737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第二节点连接结构,第一节点连接结构为水平设置在预制梁的连接端的第一连接箱体,第一连接箱体内的第一隔板将其隔为第一剪力传递槽和第一连接槽,第一连接槽内具有一对上下对称且呈台阶结构的第一钢筋传力件,两第一钢筋传力件的间距逐渐变小,第一钢筋传力件的台阶面具有与预制梁的一排预埋钢筋对应的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节点连接结构不仅能够传递剪力,还能够满足钢筋应力和混凝土压力的传递需求,且具有很好的受力性能,将其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可实现钢筋混凝土梁和柱的预制,还可实现钢筋混凝土梁和柱的快速安装,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减少工程投资。

Description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以工厂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好、可大量节省模板和支撑,还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特点,还能够实现大跨度,能够满足用户大开间的要求,是现代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装配式混凝土的连接节点通常采用现场浇注方式以实现柱与柱、柱和梁之间的连接,在施工时往往需要支设模板,现场浇注量依然较大,从而使得施工现场仍然有较多的湿加工作业,节点施工步骤繁琐,且施工周期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因而,将混凝土预制件快速组装呈一个抗侧力体系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领域的核心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连接装置,可实现钢筋混凝土梁和柱的预制,还可实现钢筋混凝土梁和柱的快速连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打下基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节点连接结构和第二节点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节点连接结构为水平设置在预制梁的连接端的第一连接箱体,所述第一连接箱体内的第一隔板将其隔为与第一剪力传递槽和用于传力、受力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内具有一对上下对称且呈台阶结构的第一钢筋传力件,两所述第一钢筋传力件的间距自外向所述第一隔板逐渐变小,第一钢筋传力件的台阶面具有与所述预制梁的其中一排预埋钢筋对应的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节点连接结构为竖向设置在预制柱连接端的第二连接箱体,所述第二连接箱体内的第二隔板将其分隔为与预制柱配合的第二剪力传递槽和用于传力、受力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内设置有一具有环形台面的第二钢筋传力件,所述环形台面具有多个与预制柱的预埋钢筋上下对应的第二通孔;
所述预制柱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柱,所述预制梁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梁。
有益效果是:第一节点连接结构和第二节点连接结构不仅能够实现剪力的传递,还能够满足钢筋应力和混凝土压力的传递需求,且二者均具有很好的受力性能,将其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可实现钢筋混凝土梁和柱的预制,还可实现钢筋混凝土梁和柱的快速安装,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减少工程投资;
钢筋混凝土梁或柱的端部卡装在剪力传递槽内,能够有效传递钢筋混凝土梁或柱的剪力;隔板靠近钢筋混凝土梁或柱的端部,能够有效传递混凝土的压力,并且隔板两侧的钢筋传力件可作为翼缘,相当于对箱体进行加厚处理,将钢筋穿设在加厚的翼缘处,实现钢筋应力的有效传递,有效保证传力效果和稳定性。
作为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槽具有第一受力段和第一应力传递段,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应力传递段;所述第二连接槽具有第二受力段和第二传力段,所述台面位于所述第二传力段。
作为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槽的槽口为矩形结构为H形结构,能够满足不同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需求。
作为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二连接槽的槽口延伸设置有灌浆段,且所述灌浆段焊接有具有灌注孔和排气孔的肋板。有益效果是:不仅可将第一节点连接结构通过钢结构连接在灌浆段,还可通过灌注孔向第二连接槽内灌注混凝土,提高梁柱连接节点处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第一节点连接结构可固定在预制梁的两端,第二节点连接结构固定在预制柱的顶端和底端,不仅能够剪力的传递,还能满足钢筋应力和混凝土压力的传递需求,进而将预制柱和预制梁的连接转化为钢结构的连接,可按照现有钢结构框架的连接方式实现快速装配,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节点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节点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节点连接结构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节点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安装在预制柱底端)。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节点连接结构的另一种示意图(安装在预制柱顶端)。
图10是图9中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连接装置连接的钢筋混凝框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预制柱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预制梁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梁。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节点连接结构1和第二节点连接结构2,第一节点连接结构1水平设置在预制梁3的端部,而第二节点连接结构2设置在预制柱4的端部;
如图2-4所示,第一节点连接结构1为由锻钢工艺或铸钢工艺制成的第一连接箱体(为一体成型),第一连接箱体内的第一隔板1.1将其分为与第一剪力传递槽1.2和用于传力、受力的第一连接槽1.3,第一剪力传递槽1.2包裹在预制梁3的一端,实现预制柱4剪力的有效传递,第一隔板1.1可传递混凝土的压力;
第一连接槽1.3的上、下壁上对称设置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钢筋传力件(即第一钢筋传力块1.4),第一钢筋传力块1.4将第一连接槽1.3分为两段,与第一钢筋传力块1.4对应的一段为第一应力传递段1.31而另一段为第一受力段1.32;
两第一钢筋传力块1.4上下对称设置,第一钢筋传力块1.4为具有三阶台阶面的台阶结构,两第一钢筋传力块1.4的间距自外向第一隔板1.1逐渐变小,第一钢筋传力块1.4的每个台阶面具有与预制梁3的一排预埋钢筋3.1对应的第一通孔1.5,预制梁3的预埋钢筋3.1穿过第一通孔1.5固定在第一钢筋传力块1.4上,实现了预埋钢筋3.1应力的有效传递;第一钢筋传力块1.4实现了第一应力传递段1.31的局部加厚处理,有效保证第一应力传递段1.31的结构强度;
在实际加工时,第一钢筋传力块与第一隔板可以是分体式结构,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另外,第二连接槽的端口也可以是如图5-6所述的H型结构,以满足不同预制梁的设计需求。
如图7-8所示,第二节点连接结构2为竖向设置在预制柱4连接端的第二连接箱体,第二连接箱体是由铸钢工艺或锻钢工艺加工而成的一体式结构,第二连接箱体内部水平设置有第二隔板2.1,第二隔板2.1将第二连接箱体分为与预制柱4配合的第二剪力传递槽2.2和用于传力、受力的第二连接槽2.3,第二剪力传递槽2.2包裹在预制柱4的顶端或底端,实现预制柱4剪力的有效传递;第二连接槽2.3内设置有一具有环形台面的第二钢筋传力件(第二钢筋传递块2.4),第二钢筋传递块2.4的环形台面具有与预制柱4的预埋钢筋上下对应的第二通孔2.5,以将预制柱4的预埋钢筋4.1的应力传递在第二连接箱体上,实现钢筋应力的传递;
如图7-8所示,第二钢筋传递块2.4为环状结构,与第二钢筋传递块2.4对应处的第二连接槽2.3为第二应力传递段2.31,第二钢筋传递块2.4实现了第二应力传递段2.31的局部加厚处理,进而实现了预制柱4的预埋钢筋的有效传递;位于第二钢筋传递块2.4一侧的第二连接槽2.3为第二受力段2.32,有效保证连接节点处的稳定性,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快速施工。
在实际施工时,预制柱4的轴向压力较大,通常将预制柱4顶端的第二连接箱体的高度加工成如图9所示的高度(即第二受力段的长度大于预制柱底端的第二节点连接结构的第二受力段),并在第二连接箱体内部焊接一块具有排气孔、灌注孔的肋板2.6(具体如10所示),在梁、柱连接完成后通过灌注孔向第二连接槽2.3内灌注混凝土,以提高梁柱连接节点处的结构强度。
在实际加工时,为进一步实现节点的快速安装,第一连接箱体和第二连接箱体上均设置有螺栓孔和/或过焊孔,可实现第一连接箱体和第二连接箱体的快速装配,进而将预制件的连接转化为钢结构的连接,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
采用本实用新型第一节点连接结构1和第二节点结构能够实现钢筋混凝土梁和柱的预制,还可在保证连接节点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钢筋混凝土梁和柱的快速装配,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S1,将预制柱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套设一个第二连接箱体,在连接时预制柱4端部的预埋钢筋分别穿过与其对应的第二通孔2.5,当预埋钢筋穿过第二通孔2.5后用螺栓紧固(其中,位于最下方的预制柱4只需在其顶端安装第二连接箱体);
同理,在预制梁3的两端分别穿设一个第一节点连接结构1,并确保预制梁3的预埋钢筋穿过与其对应的第一通孔1.5,将预埋钢筋用螺母固定;
S2,将预制柱4吊装到位后安装预制梁3,采用现有的钢结构连接方式,将预制梁3端部的第一连接箱体通过连接板固连在与其对应的第二连接箱体上;然后通过第二连接箱体顶部的肋板2.6向其第二连接槽2.3内灌注混凝土;
待梁柱装配完成后,吊装另一个预制柱4,采用现有钢结构柱与柱连接方式将其底端的第二节点连接结构2与其下方预制柱4的第二节点连接结构2固连在一起,然后向上方的第二节点连接结构2的第二连接槽2.3灌注混凝土;
当然,在实际施工时也可以先在设计位置处安装预制柱4,待完成预制柱4和预制柱4之间再安装预制梁3;
S3,重复上述操作,完成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快速装配,具体如图11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普通预制梁的安装,还适用于具有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梁。当待装配的预制梁为预应力梁时,在第一节点连接结构的第一隔板上预留一个穿孔,确保预应力梁内的预应力筋从第一隔板穿出,将第一节点连接结构固定在预应力梁端部后进行预应力筋张拉、灌浆即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还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不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因而,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节点连接结构和第二节点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节点连接结构为水平设置在预制梁的连接端的第一连接箱体,所述第一连接箱体内的第一隔板将其隔为第一剪力传递槽和用于传力、受力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内具有一对上下对称且呈台阶结构的第一钢筋传力件,两所述第一钢筋传力件的间距自外向所述第一隔板逐渐变小,第一钢筋传力件的台阶面具有与所述预制梁的其中一排预埋钢筋对应的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节点连接结构为竖向设置在预制柱连接端的第二连接箱体,所述第二连接箱体内的第二隔板将其分隔为与预制柱配合的第二剪力传递槽和用于传力、受力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内设置有一具有环形台面的第二钢筋传力件,所述环形台面具有多个与预制柱的预埋钢筋上下对应的第二通孔;
所述预制柱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柱,所述预制梁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具有第一受力段和第一应力传递段,所述第一钢筋传力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应力传递段;所述第二连接槽具有第二受力段和第二传力段,所述第二钢筋传力件位于所述第二传力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的槽口为矩形结构为H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槽的槽口处延伸设置有灌浆段,所述灌浆段焊接有具有灌注孔和排气孔的肋板。
CN202220500419.3U 2022-03-09 2022-03-09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连接装置 Active CN216973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00419.3U CN216973718U (zh) 2022-03-09 2022-03-09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00419.3U CN216973718U (zh) 2022-03-09 2022-03-09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73718U true CN216973718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56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00419.3U Active CN216973718U (zh) 2022-03-09 2022-03-09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737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37273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主次梁连接钢节点
CN2390933Y (zh) 穿筋式方钢管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
CN110792164A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横向拼装装置和拼装方法
CN111075015A (zh) 套接式预制钢-混凝土节点
CN210421448U (zh) 一种装配式主梁与双侧次梁的连接节点
CN109057009B (zh)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干式节点
CN210529936U (zh) 钢管混凝土柱-工字钢梁连接节点
CN210685008U (zh) 一种主次梁连接结构
CN216973718U (zh)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连接装置
CN114575451B (zh)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施工方法
CN209907570U (zh) 一种钢板与钢筋绑扎连接的装配式框架梁柱节点
CN116752631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蜂窝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14753489B (zh) 一种预制梁柱节点及其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
CN111021553A (zh) 一种带内隔板的预制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
CN210857609U (zh) 一种钢板混凝土框剪结构
CN113737966A (zh) 一种装配式rcs莲藕梁柱连接节点及其应用
CN106088398A (zh) 一种复合墙板
CN217840299U (zh) 一种装配式可更换耗能混合连接节点
CN113431187A (zh) 一种分层装配式梁柱节点
CN217580551U (zh)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部分装配式自复位摩擦耗能节点
CN216587160U (zh) 一种钢板组合剪力墙与混凝土梁的节点结构
CN216340131U (zh) 装配式rcs莲藕梁柱连接节点及装配式rcs莲藕柱
CN214461779U (zh) 一种装配式双侧板全螺栓钢连梁
CN218861833U (zh) 一种新型钢-现浇钢筋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CN220247177U (zh) 一种预制钢管型钢混凝土柱与型钢混凝土梁连接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