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69625U - 车辆气路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气路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69625U
CN216969625U CN202220625926.XU CN202220625926U CN216969625U CN 216969625 U CN216969625 U CN 216969625U CN 202220625926 U CN202220625926 U CN 202220625926U CN 216969625 U CN216969625 U CN 216969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ehicle
gas
gas circuit
air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2592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贞森
华承涛
张佳兴
管清龙
戴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AW Jiefang Qingdao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AW Jiefang Qingdao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AW Jiefang Qingdao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2592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69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69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69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气路系统,车辆气路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控制器和彼此独立的前桥制动气路及辅助气路,其特征在于,车辆气路系统还包括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第一气路包括第一连接端和远离第一连接端的第一取气端,第一连接端与前桥制动气路相连,第一气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控制器用于在车辆处于静止状态下时,控制第一控制阀打开,以自第一取气端取气,第二气路包括第二连接端和远离第二连接端的第二取气端,第二连接端与辅助气路相连,第二气路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控制器用在车辆处于非静止状态下,控制第二控制阀打开,以自第二取气端取气。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能够为用户提供额外气源,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取气需求。

Description

车辆气路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气路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车辆气路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由于商用车具有满载总重大、底盘空间足、泄露敏感度低等特点,往往采用气压制动系统,气压制动是以压缩空气为制动源,制动踏板控制压缩空气进入车轮制动器实现制动。
目前商用车的气压制动系统,气路在整车开发时预留设计完成。然而,在实际的使用中,用户往往有额外的取气需求,目前的车辆气路系统无法满足用户的在车辆行驶及停止状态下的个性化取气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车辆气路系统难以满足用户个性化取气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用户取气的车辆气路系统及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气路系统,车辆气路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控制器和彼此独立的前桥制动气路及辅助气路,车辆气路系统还包括:
第一气路,包括第一连接端和远离第一连接端的第一取气端,第一连接端与前桥制动气路相连,第一气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控制器用于在车辆处于静止状态下时,控制第一控制阀打开,以自第一取气端取气;
第二气路,包括第二连接端和远离第二连接端的第二取气端,第二连接端与辅助气路相连,第二气路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控制器用在车辆处于非静止状态下,控制第二控制阀打开,以自第二取气端取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气路上设有第一开关,第一开关设于第一取气端,第一开关用于将第一取气端打开或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取气端设有轮胎充气接头或清洗喷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气路上设有储气筒,储气筒用于存储气体,第二取气端设于储气筒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车辆气路系统包括淋水水路,第二气路与淋水水路连通,第二气路用于为淋水水路提供淋水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气路上设有检测器,检测器用于检测第二取气端的取气量,检测器与控制器通讯相连,检测器能够在检测到取气量大于空气压缩机的供气量时,控制辅助气路上的第二控制阀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车辆还包括上述的车辆气路系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车辆包括车架,第一取气端设于车架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取气端设于车架的后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车辆包括车架,第二取气端设于车架的中部。
上述车辆气路系统及车辆,通过设置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能够在保证整车制动安全性的同时,分别在车辆静止状态及非静止状态下,为用户提供额外气源,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取气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辆气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车辆气路系统;10、前桥制动气路;11、第三取气端;20、第一气路;21、第一连接端;22、第一取气端;23、第一开关;24、第一支架;25、第一管路;30、第二气路;31、第二连接端;32、储气筒;321、第二取气端;33、第二管路;40、多回路保护阀;41、第一控制阀;42、第二控制阀;50、空气干燥器;200、车架;210、后端;220、中部;230、第一固定件;240、第二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以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详细展开说明之前,首先对现有车辆气路系统进行阐述。
正如背景技术所言,目前的气路往往用于制动用气或是如离合助力、变速助力、气喇叭等的辅助用气。然而,除此之外,用户往往有个性化的取气需求。例如,在车辆静止状态时,用户在发现轮胎气量不足时,需要取气对轮胎进行充气,用户也可能需要对车辆进行吹气清洁,也需要取气。又如,在车辆需要频繁制动的实际工况下,为防止制动器过热而导致热衰退,用户往往自行改装淋水设备进行冷却,而淋水设备需要取气作为动力源。
故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车辆气路系统及车辆。
为便于描述,附图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结构。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车辆气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的一种车辆气路系统100,车辆气路系统100包括空气压缩机、控制器和彼此独立的前桥制动气路10及辅助气路,车辆气路系统100还包括第一气路20和第二气路30,第一气路20包括第一连接端21和远离第一连接端21的第一取气端22,第一连接端21与前桥制动气路10相连,第一气路20上设有第一控制阀41,控制器用于在车辆处于静止状态下时,控制第一控制阀41打开,以自第一取气端22取气,第二气路30包括第二连接端31和远离第二连接端31的第二取气端321,第二连接端31与辅助气路相连,第二气路30上设有第二控制阀42,控制器用在车辆处于非静止状态下,控制第二控制阀42打开,以自第二取气端321取气。
本申请的车辆气路系统100,通过设置第一气路20和第二气路30,能够在保证整车制动安全性的同时,分别在车辆静止状态及非静止状态下,为用户提供额外气源,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取气需求。
具体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车辆气路系统100包括多回路保护阀40,多回路保护阀40包括第一控制阀41和第二控制阀42,第一气路20和第二气路30分别通过多回路保护阀40与前桥制动气路10及辅助气路相连,多回路保护阀40用于在某一气路发生故障时,保护其他气路不受影响。优选地,多回路保护阀40为四回路保护阀。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车辆气路系统100还包括空气干燥器50,空气干燥器50连接于多回路保护阀40和空气压缩机之间,以对空气压缩机压缩的空气进行干燥过滤。
需要说明的是,前桥制动气路10的气量能够满足第一气路20的取气需求,而且在车辆静止状态下,车辆没有制动需求,因此也没有制动取气的需求,不会影响整车的行车制动及驻车制动性能。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气路20也可以与辅助气路相连,在此不作限制。
辅助气路不参与整车制动系统,通过第二连接端31与辅助气路相连能够在车辆处于非静止状态时,不影响整车的行车制动及驻车制动性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端31不能与前桥制动气路10相连。如此,能够避免在取气时对制动安全性造成影响。
具体地,第一连接端21设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分别与空气干燥器50、前桥制动气路10的第三取气端11以及第一连接端21相连。如此,能够将前桥制动气路10分支出第一气路20,而且通过三通接头能够避免气体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气路20上设有第一开关23,第一开关23设于第一取气端22,第一开关23用于将第一取气端22打开或关闭。如此,通过第一开关23能够易于用户控制第一气路20打开或关闭,从而更为精准地满足用户的取气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取气端22设有轮胎充气接头或清洗喷头。如此,第一气路20能够用于对轮胎进行充气,避免用户需随车带有额外的充气设备,第一气路20也能够用于对车辆进行吹气清洁。当然,第一气路20也能够用于其他的用户需求,在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气路30上设有储气筒32,储气筒32用于存储气体,第二取气端321设于储气筒32上。如此,由于第二气路30用于车辆处于非静止状态时的连续取气,需要的用气量较大,因此需要储气筒32储存空气压缩机压缩的气体,将第二取气端321预留在储气筒32上,无需为第二取气端321匹配额外的管路或零件进行取气,制造工艺简单且节省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气路系统100包括淋水水路,第二气路30与淋水水路连通,第二气路30用于为淋水水路提供淋水动力。如此,通过第二气路30能够为用户改装的淋水设备提供动力。当然,第二气路30也能够用于其他的用户需求,在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路30上设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取气端321的取气量,所述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讯相连,所述检测器能够在检测到所述取气量大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供气量时,控制所述辅助气路上的所述第二控制阀42关闭。如此,当取气量大于供气量时,系统压力低于额定压力,检测器能够控制第二控制阀42将辅助气路关闭,从而保证有足够的压缩空气供行车制动或驻车制动使用。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车辆还包括上述的车辆气路系统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包括车架200,第一取气端22设于车架200的外侧。由于第一气路20用于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的临时取气,需要频繁拆装,如此,将第一取气端22设在车架200的外侧能够便于取气。
具体到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取气端22设于车架200的后端210。车辆一般配有货箱,而货箱往往需要占用较大的底盘空间,如此,将第一取气端22设于车架200的后端210能够为用户预留尽可能多的操作空间。更具体地,第一取气端22设于后簧后横梁的后端210。优选地,第一取气端22设于后簧后横梁的右侧后悬处。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取气端22也可以设于车架200的前端或中部220,还可以设于左后端210,在此不作限制。
需要指出的是,车架200的前端、中部220及后端210是在车辆行进方向上的前端、中部220及后端21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气路20上还设有第一支架24,第一开关23安装于第一支架24上。如此,通过第一支架24能够使第一开关23可靠固定,避免第一开关23松脱滑落。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24一端与车架200固定相连,另一端支撑于第一开关23,第一支架24的外部轮廓与车辆上的外部部件的外部轮廓相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架200与第一取气端22之间设有保护件。如此,通过保护件能够避免车架200对第一取气端22造成损伤,甚至导致气体泄漏。优选地,保护件为塑料护套。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架200上设有第一固定件230,以将第一管路25固定在车架200上。如此,能够通过第一固定件230将第一管路25可靠地固定。优选地,第一固定件230为管夹。
具体到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件230包括多个,多个第一固定件230在车架200上彼此间隔设置。如此,能够从多个位置对第一管路25进行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包括车架200,第二取气端321设于车架200的中部220。由于第二气路30用于车辆处于非静止状态时的连续取气,不需要频繁拆装,如此,将第二取气端321设于车架200的中部220能够便于改装。
具体到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气路30上设有储气筒32,第二取气端321开设于储气筒32上。如此,由于第二气路30用于车辆处于非静止状态时的连续取气,需要的用气量较大,因此需要储气筒32储存空气压缩机压缩的气体,将第二取气端321预留在储气筒32上,无需为第二取气端321匹配额外的管路或零件进行取气,制造工艺简单且节省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架200上设有第二固定件240,以将第二管路33固定在车架200上。如此,能够通过第二固定件240将第二管路33可靠地固定。优选地,第二固定件240为管夹。
具体到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件240包括多个,多个第二固定件240在车架200上彼此间隔设置。如此,能够从多个位置对第二管路33进行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气路系统100及车辆,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车辆气路系统100,通过设置第一气路20和第二气路30,能够在保证整车制动安全性的同时,分别在车辆静止状态及非静止状态下,为用户提供额外气源,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取气需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辆气路系统,所述车辆气路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控制器和彼此独立的前桥制动气路及辅助气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气路系统还包括:
第一气路,包括第一连接端和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第一取气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前桥制动气路相连,所述第一气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车辆处于静止状态下时,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以自所述第一取气端取气;
第二气路,包括第二连接端和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第二取气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辅助气路相连,所述第二气路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控制器用在所述车辆处于非静止状态下,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打开,以自所述第二取气端取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路上设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设于所述第一取气端,所述第一开关用于将所述第一取气端打开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气端设有轮胎充气接头或清洗喷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路上设有储气筒,所述储气筒用于存储气体,所述第二取气端设于所述储气筒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气路系统包括淋水水路,所述第二气路与所述淋水水路连通,所述第二气路用于为所述淋水水路提供淋水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路上设有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取气端的取气量,所述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讯相连,所述检测器能够在检测到所述取气量大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供气量时,控制所述辅助气路上的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气路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车架,所述第一取气端设于所述车架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气端设于所述车架的后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车架,所述第二取气端设于所述车架的中部。
CN202220625926.XU 2022-03-22 2022-03-22 车辆气路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216969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25926.XU CN216969625U (zh) 2022-03-22 2022-03-22 车辆气路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25926.XU CN216969625U (zh) 2022-03-22 2022-03-22 车辆气路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69625U true CN216969625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39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25926.XU Active CN216969625U (zh) 2022-03-22 2022-03-22 车辆气路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696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3074B (zh) 恒定压力气动平衡轮胎充气系统
EP2399793B1 (en) Compressed air supply system, compressed air supply device for vehicl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ir compressor
US20120325327A1 (en) Compressed Air Recovery Device, Compressed Air Supply System Comprising a Compressed Air Recovery Device and Corresponding Recovery Module, As Well As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mpressed Air Recovery Device, Control Module and Vehicle Comprising a Compressed Air Recovery Device
CN101801747B (zh) 用于组合车辆中挂车的电动气动驻车制动调节器
CN101801745B (zh) 驻车制动调节器及制动调节器作为驻车制动调节器的应用
US20170165605A1 (en) Compressed-air drying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pressed-air drying device, and vehicle
JP2002508278A (ja) エアドライアタンクモジュール
US7717680B2 (en) Charging system
CN100423975C (zh) 电子压缩空气系统
US7637985B2 (en) Dry compressed air supply module
CN216969625U (zh) 车辆气路系统及车辆
BR112012028243B1 (pt) dispositivo para o controle de um dispositivo de freio eletropneumático
CN210760703U (zh) 一种便捷式轮胎充气装置
CN201201491Y (zh) 轮式战车及轮式越野车辆轮胎充放气智能中央控制装置
CN113799759A (zh) 制动辅助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7124762U (zh) 用于车辆的空气处理单元的控制模块
CN210310369U (zh) 一种无轨电车制动系统及无轨电车
US20030183077A1 (en) Continuous flow dryer reservoir module dryer system
BRPI0719127A2 (pt) Sistema de freio de estacionamento com linhas de abastecimento de ar comprimido para um freio de estacionamento
CN209051245U (zh) 一种外挂式轮胎自动充气系统
CN214355958U (zh) 气压制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KR100862458B1 (ko) 차량용 에어펌프유니트 유입공기 냉각구조
CN215435869U (zh) 轮胎充放气系统和车辆
CN218463642U (zh) 用于车辆的空气处理单元的控制模块
CN217145954U (zh) 双通道线控桥阀、电子控制制动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