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68557U - 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68557U
CN216968557U CN202122709850.7U CN202122709850U CN216968557U CN 216968557 U CN216968557 U CN 216968557U CN 202122709850 U CN202122709850 U CN 202122709850U CN 216968557 U CN216968557 U CN 2169685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hole
die
section
p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098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
丘桥连
丘永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Winon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Winon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Winon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Winone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098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685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685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685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压模;第二压模,第二压模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第二压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推板,具有靠近第二压模的顶推位置和远离第二压模的下降位置;弹性复位结构,设置于第二压模和推板之间以使推板保持在下降位置;第一推杆,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设置于第一通孔内,第二杆体设置在推板上并向上延伸至第一通孔内;调节件,设置于推板上并与第二压模连接,以使推板与第二压模之间保持预设距离,并使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接触。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注塑模具需要依靠辅助设备来完整组装的问题。

Description

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注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零件注塑领域常用的设备。相关技术中的模具一般包括相互压合的压模,压模内会设置有推杆,当注塑完成时,驱动推杆向上顶出能够起到将注塑成形的零件推顶出注塑腔的作用。推杆通过推板连接在压模上,推板和推杆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结构,弹性复位结构使推杆保持在下降位置。
相关技术中,有的推杆需要参与注塑零件的成形。例如,推杆的顶部可以设置成形凹槽,成形凹槽与注塑腔连通,当注塑零件时,注塑料液可以进入成形凹槽内,待料液凝固后,零件上能够形成与成形凹槽向对应的凸起结构。参与成形的推杆一般包括两段且推杆的顶端一般径向尺寸较大,因此在组装模具的过程中,推杆的第一杆段需要从上到下插在压模上,推杆的第二杆段设置在推板上且从下到上插入在压模内。由于弹性复位件的存在会导致推杆的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之间接触不上,进而使得推杆的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难以连接。现有技术中如果需要连接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需要借助其他顶推辅助工具,需要将注塑模具放置在特定的工位上才能完成组装,降低了模具组装的灵活性,延长了压模组装的时间,影响生产效率。而在产线停工需要拆卸模具收纳的过程中,弹性复位件在部件脱扣的过程中提供的复位力可能导致结构的损坏,增加了拆卸模具体的难度及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注塑模具需要依靠辅助设备来完整组装及拆卸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压模;第二压模,设置于第一压模的正下方,第二压模和第一压模具有相互抵接的合模位置和相互分离的脱模位置,第二压模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第二压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推板,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压模的下方,推板具有靠近第二压模的顶推位置和远离第二压模的下降位置;弹性复位结构,设置于第二压模和推板之间以使推板保持在下降位置;第一推杆,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设置于第一通孔内,第二杆体设置在推板上并向上延伸至第一通孔内,当推板位于顶推位置时,第一推杆向上凸出于第一通孔,当推板位于回复位置时,第一推杆的顶部位于第一通孔内;调节件,调节件适于在装配或拆卸注塑模具时,使得推板与第二压模之间保持预设距离,并在注塑模具使用时,释放推板与第二压模的距离。
进一步地,在装配注塑模具时,调节件调节推板与第二压模至预设距离以使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连接。
进一步地,调节件为多个调节螺钉,多个调节螺钉由下至上穿设在推板上并拧入第二压模内。
进一步地,调节件为多个调节螺钉,多个调节螺钉由下至上穿设在推板上并拧入第二压模内,调节螺钉包括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调节螺钉包括靠近设置于推板的第一端的两个,第二组调节螺钉包括靠近推板的第二端的两个。
进一步地,弹性复位结构包括多个弹簧,弹簧的顶端与第二压模抵接,弹簧的底端与推板抵接。
进一步地,弹性复位结构还包括多个导向杆,导向杆设置于第二压模与推板之间,弹簧套设于导向杆的周向外侧。
进一步地,导向杆为伸缩杆,或者,导向杆设置于推板上,第二压模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导向杆穿设于第二通孔内,当推板位于顶推位置时,导向杆凸出于第二通孔,当推板位于回复位置时,导向杆的顶部位于第二通孔内。
进一步地,第一杆体包括与工件配合的第一杆段和设置于第一杆段下方的第二杆段,第二杆段与第二杆体可拆卸连接,第一杆段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杆段的径向尺寸,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第一通孔包括与第一杆段对应设置的第一孔段和与第二杆段配合的第二孔段,当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第一台阶面与第二台阶面抵接。
进一步地,推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安装板和固定板,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第一推杆包括多个,多个第三通孔与第一推杆一一对应设置,第二杆体从下到上穿设于第三通孔内,固定板通过紧固件紧固在安装板上,第二杆体的下表面与固定板抵接。
进一步地,第三通孔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三孔段和位于第三孔段下方的第四孔段,第四孔段的直径大于第三孔段的直径,第四孔段和第三孔段之间形成第三台阶面,第二杆体包括与第一杆体连接的第三杆段和位于第三杆段下方的第四杆段,第四杆段的直径大于第三杆段的直径,第三杆段和第四杆段之间形成第四台阶面,第三台阶面与第四台阶面抵接。
进一步地,第二压模上还设置有多个第四通孔,第四通孔贯穿第二压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二推杆,所设置在推板上并伸入第四通孔内,第二推杆为一体成型结构,当推板位于顶推位置时,第二推杆凸出于第四通孔,当推板位于回复位置时,第二推杆的顶部位于第四通孔内。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一推杆设置在第二压模上,第一推杆由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连接组成。其中,第一推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设置在第二压模上且从第二压模的上方向下插入到第一通孔内。第二杆体设置在推板上并从下到上穿设在第一通孔内。当组装注塑模具时,可先将第一杆体从上到下插入到第一通孔内,再移动推板将第二杆体从下到上插入到第一通孔内,但由于弹性复位结构的作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仍然具有一段距离,不能实现连接,此时,可调节调节件使调节件带动推板朝向第二压模移动,逐渐缩短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的距离,直至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能够实现连接。另外,调节件还能够使推板与第二压模之间保持在预定距离,使得推板上的第二杆体既能够与第一杆体实现连接。在连接完成之后,调节件释放所述预设距离,使得推板与第二压模之间能够相对移动,使得连接好后的第一推杆仍具有向上顶出的功能,实现注塑件的顶出脱模。上述结构通过注塑模具自身即可实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组装,不必借助其他辅助工具,提升了注塑模具的组装效率。而在产线关闭后拆卸模具的过程中,能够利用所述调节件限定推板与第二压模板之间的距离,推板与第二压模板不会因为弹性件的弹力瞬间张开而致使模具损坏,也不需要将模具长期保持在拆装辅助设备上。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注塑模具的一个角度的剖视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1的注塑模具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压模;20、第二压模;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24、第四通孔;30、推板;31、安装板;311、第三通孔;32、固定板;40、弹性复位结构;41、弹簧;42、导向杆;50、第一推杆;51、第一杆体;511、第一杆段;512、第二杆段;52、第二杆体;521、第三杆段;522、第四杆段;60、调节件;61、第一组调节螺钉;62、第二组调节螺钉;70、第二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压模10、第二压模20、推板30、弹性复位结构40、第一推杆50以及调节件60。其中,第二压模20设置于第一压模10的正下方,第二压模20和第一压模10具有相互抵接的合模位置和相互分离的脱模位置,第二压模2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21,第一通孔21贯穿第二压模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推板30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压模20的下方,推板30具有靠近第二压模20的顶推位置和远离第二压模20的下降位置;弹性复位结构40设置于第二压模20和推板30之间以使推板30保持在下降位置;第一推杆5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杆体51和第二杆体52,第一杆体51从上到下设置于第一通孔21内,第二杆体52设置在推板30上并向上延伸至第一通孔21内,当推板30位于顶推位置时,第一推杆50向上凸出于第一通孔21,当推板30位于回复位置时,第一推杆50的顶部位于第一通孔21内;调节件60设置于推板30上并与第二压模20连接,以使推板30与第二压模20之间保持预设距离,并在注塑模具使用时,释放推板30与第二压模20的距离。从而方便第一杆体51和第二杆体52扣合或锁定。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推杆50设置在第二压模20上,第一推杆50由第一杆体51和第二杆体52连接组成。其中,第一推杆50包括第一杆体51和第二杆体52,第一杆体51设置在第二压模20上且从第二压模20的上方向下插入到第一通孔21内。第二杆体52设置在推板30上并从下到上穿设在第一通孔21内。当组装注塑模具时,可先将第一杆体51从上到下插入到第一通孔21内,再移动推板30将第二杆体52从下到上插入到第一通孔21内,但由于弹性复位结构40的作用,第一杆体51和第二杆体52之间仍然具有一段距离,不能实现连接,此时,可调节调节件60使调节件60带动推板30朝向第二压模20移动,逐渐缩短第一杆体51和第二杆体52之间的距离,直至第一杆体51和第二杆体52能够实现扣合连接。另外,调节件60还能够使推板30与第二压模20之间保持在预定距离,使得推板30上的第二杆体52既能够与第一杆体51实现连接,在连接好所述第一杆体51和第二杆体52后,拆卸调节件60,使得连接好后的第一推杆50具有向上顶出的功能,实现注塑件的顶出脱模。上述结构通过注塑模具自身即可实现第一杆体51和第二杆体52的组装,不必借助大型的辅助设备,提升了注塑模具的组装效率。而在产线关闭后拆卸模具的过程中,能够利用所述调节件限定推板与第二压模板之间的距离,推板与第二压模板不会因为弹性件的弹力瞬间张开而致使模具损坏,也不需要将模具长期保持在拆装辅助设备上。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调节件60为多个调节螺钉,多个调节螺钉由下至上穿设在推板30上并拧入第二压模20内。在组装模具的过程中,转动调节螺钉能够调节推板30与第二压模20之间的距离,并使推板30与第二压模20之间保持在预定距离。预定距离实质上是注塑完成后,第一推杆50的向上顶出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当弹性复位结构40处于正常的状态时,第一杆体51和第二杆体52之间具有距离,第一杆体51和第二杆体52不能实现连接。调节调节件60,使推板30朝向第二压模20移动,并使推板30与第二压模20之间保持预定距离,此时第一杆体51和第二杆体52刚好能连接,且第一杆体51不会向上移动脱离原有位置,保证注塑模具的注塑精度。当注塑完成时,顶推结构向上推顶推板30,推板30推动第二杆体52,第二杆体52将顶推力传递给第一杆体51,实现对注塑件的顶出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调节螺钉包括第一组调节螺钉61和第二组调节螺钉62,第一组调节螺钉包括靠近设置于推板30的第一端的两个,第二组调节螺钉包括靠近推板30的第二端的两个。上述结构能够提升推板30调节的稳定性,提升推板30的调节精度,降低推板30发生偏斜的概率,进而提升注塑模具安装精度,从而提高了注塑精度。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结构40包括多个弹簧41,弹簧41的顶端与第二压模20抵接,弹簧41的底端与推板30抵接。上述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结构40还包括多个导向杆42,导向杆42设置于第二压模20与推板30之间,弹簧41套设于导向杆42的周向外侧。上述结构中,导向杆42能够为弹簧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挡板能够沿着预定的路径靠近或者远离第二压模20,防止挡板在移动的过程与第二压模20发生错位,提升了注塑模具的组装效率。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杆42设置于推板30上,第二压模20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22,导向杆42穿设于第二通孔22内,当推板30位于顶推位置时,导向杆42凸出于第二通孔22,当推板30位于回复位置时,导向杆42的顶部位于第二通孔22内。上述结构中,当推板30与第二压模20之间的距离保持在预定距离时,导向杆42的上表面不会穿出于第二通孔22。只有当注塑完成后,推动推板30顶出注塑件时,导向杆42会跟随推板30一起向上移动向上顶起第一压模10,从而便于注塑模具的开模。上述结构中,导向杆42除了能够起到对弹簧的导向作用之外,还能够起到推顶第一压模10的作用。
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导向杆42也可以为伸缩杆。上述结构也能够起到对弹簧的导向作用,避免推板30在移动时发生错位。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杆体51包括与工件配合的第一杆段511和设置于第一杆段511下方的第二杆段512,第二杆段512与第二杆体52可拆卸连接,第一杆段511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杆段512的径向尺寸,第一杆段511和第二杆段512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第一通孔21包括与第一杆段511对应设置的第一孔段和与第二杆段512配合的第二孔段,当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第一台阶面与第二台阶面抵接。上述结构中,当第一杆体51装入第一通孔21内后,第一杆体51上的第一台阶面能够与第一通孔21内的第二台阶面抵接,从而使得第一杆体51的安装位置被固定,这种设置方式能够提升注塑模具的注塑精度。但由于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抵接,第一杆体51装入第一通孔21内后不能再向下移动,因此需要通过第二杆体52向上移动缩小与第一杆体51之间的距离,最终实现第一杆体51和第二杆体52之间的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推板30包括相对设置的安装板31和固定板32,安装板31上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311,第一推杆50包括多个,多个第三通孔311与第一推杆50一一对应设置,第二杆体52从下到上穿设于第三通孔311内,固定板32通过紧固件紧固在安装板31上,第二杆体52的下表面与固定板32抵接。上述结构中,在安装第二杆体52时,可将多个第二杆体52从下到上均穿入第三通孔311内,再通过紧固件将固定板32安装在安装板31下方,锁紧多个第二杆体52。上述方式能够提升第二杆体52的组装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注塑模具的组装效率。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通孔311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三孔段和位于第三孔段下方的第四孔段,第四孔段的直径大于第三孔段的直径,第四孔段和第三孔段之间形成第三台阶面,第二杆体52包括与第一杆体51连接的第三杆段521和位于第三杆段521下方的第四杆段522,第四杆段522的直径大于第三杆段521的直径,第三杆段521和第四杆段522之间形成第四台阶面,第三台阶面与第四台阶面抵接。上述结构中,第二杆体52能够被稳定地装夹在安装板31和固定板32之间,安装结构简单,提升了提升注塑模具的组装效率。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模20上还设置有多个第四通孔24,第四通孔24贯穿第二压模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二推杆70,第二推杆70设置在推板30上并伸入第四通孔24内,第二推杆70为一体成型结构,当推板30位于顶推位置时,第二推杆70凸出于第四通孔24,当推板30位于回复位置时,第二推杆70的顶部位于第四通孔24内。上述结构中,第二推杆70仅起到对注塑件的顶推效果。第一推杆除了起到对注塑件的顶推效果外还起到辅助注塑件成型的作用。具体地,第一推杆上的第一杆段511上开设有成形凹槽,成形凹槽与注塑腔连通,当注塑零件时,注塑料液可以进入成形凹槽内,待料液凝固后,零件上能够形成与成形凹槽向对应的凸起结构。当推板30位于回复位置时,第二推杆70的顶部不凸出于第二压模20,当推板30移动至顶推位置时第二推杆70能够从第二压模20内顶出,从而起到对注塑件的顶推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压模(10);
第二压模(20),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模(10)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压模(20)和所述第一压模(10)具有相互抵接的合模位置和相互分离的脱模位置,所述第二压模(2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21)贯穿所述第二压模(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推板(3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压模(20)的下方,所述推板(30)具有靠近所述第二压模(20)的顶推位置和远离所述第二压模(20)的下降位置;
弹性复位结构(40),设置于所述第二压模(20)和所述推板(30)之间以使所述推板(30)保持在所述下降位置;
第一推杆(5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杆体(51)和第二杆体(52),所述第一杆体(51)从上到下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21)内,所述第二杆体(52)设置在所述推板(30)上并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一通孔(21)内,当所述推板(30)位于所述顶推位置时,所述第一推杆(50)向上凸出于所述第一通孔(21),当所述推板(30)位于回复位置时,所述第一推杆(50)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1)内;
调节件(60),所述调节件(60)适于在装配或拆卸所述注塑模具时,使得所述推板(30)与所述第二压模(20)之间保持预设距离,并在所述注塑模具使用时,释放推板(30)与所述第二压模(20)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装配所述注塑模具时,所述调节件(60)调节所述推板(30)与所述第二压模(20)至预设距离以使所述第一杆体(51)和第二杆体(5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60)为多个调节螺钉,多个所述调节螺钉由下至上穿设在所述推板(30)上并拧入所述第二压模(20)内,所述调节螺钉包括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所述调节螺钉包括靠近设置于所述推板(30)的第一端的两个,第二组所述调节螺钉包括靠近所述推板(30)的第二端的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结构(40)包括多个弹簧(41),所述弹簧(41)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压模(20)抵接,所述弹簧(41)的底端与所述推板(30)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结构(40)还包括多个导向杆(42),所述导向杆(42)设置于所述第二压模(20)与所述推板(30)之间,所述弹簧(41)套设于所述导向杆(42)的周向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杆(42)为伸缩杆,或者,
所述导向杆(42)设置于所述推板(30)上,所述第二压模(20)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22),所述导向杆(42)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22)内,当所述推板(30)位于所述顶推位置时,所述导向杆(42)凸出于所述第二通孔(22),当所述推板(30)位于回复位置时,所述导向杆(42)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2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51)包括与工件配合的第一杆段(51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杆段(511)下方的第二杆段(512),所述第二杆段(512)与所述第二杆体(5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杆段(511)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杆段(512)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杆段(511)和所述第二杆段(512)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通孔(21)包括与所述第一杆段(511)对应设置的第一孔段和与所述第二杆段(512)配合的第二孔段,当所述第一孔段和所述第二孔段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与所述第二台阶面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30)包括相对设置的安装板(31)和固定板(32),所述安装板(31)上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311),所述第一推杆(50)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三通孔(311)与所述第一推杆(50)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杆体(52)从下到上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311)内,所述固定板(32)通过紧固件紧固在所述安装板(31)上,所述第二杆体(52)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板(32)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311)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三孔段和位于所述第三孔段下方的第四孔段,所述第四孔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孔段的直径,所述第四孔段和所述第三孔段之间形成第三台阶面,所述第二杆体(52)包括与所述第一杆体(51)连接的第三杆段(521)和位于所述第三杆段(521)下方的第四杆段(522),所述第四杆段(52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杆段(521)的直径,所述第三杆段(521)和所述第四杆段(522)之间形成第四台阶面,所述第三台阶面与所述第四台阶面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模(20)上还设置有多个第四通孔(24),所述第四通孔(24)贯穿所述第二压模(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
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设置在所述推板(30)上并伸入所述第四通孔(24)内,所述第二推杆为一体成型结构,当所述推板(30)位于所述顶推位置时,所述第二推杆凸出于所述第四通孔(24),当所述推板(30)位于下降位置时,所述第二推杆的顶部位于所述第四通孔(24)内。
CN202122709850.7U 2021-11-05 2021-11-05 注塑模具 Active CN2169685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9850.7U CN216968557U (zh) 2021-11-05 2021-11-05 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9850.7U CN216968557U (zh) 2021-11-05 2021-11-05 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68557U true CN216968557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44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09850.7U Active CN216968557U (zh) 2021-11-05 2021-11-05 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685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76904B1 (ko) 노즐 교체형 3d프린터용 헤드 결합체
CN207415890U (zh) 双色模抽芯机构及模具
CN213198601U (zh) 一种四穴位简易换模芯镜片注塑模具
CN100471647C (zh) 塑料注塑模具的顶针强制复位器
CN216968557U (zh) 注塑模具
US20110256258A1 (en) Lens molding die and injection molding device having same
CN114474609A (zh) 一种滤座注塑模
CN107901360B (zh) 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自动顶出装置及具有其的模具
CN211467322U (zh) 注胶均匀的插座外壳注塑模具
CN21168328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抽芯机构
CN211763130U (zh) 一种注射模具组件
CN210389932U (zh) 一种接线端子注塑模具
CN206106298U (zh) 模具顶针板强回结构
CN210590375U (zh) 一种行位上斜顶扣位的模具结构
CN217346463U (zh) 防止开模时推板拉伤产品的注塑模具
CN220280379U (zh) 一种防止模具行位件卡死结构
CN215472734U (zh) 一种模架
KR950009196Y1 (ko) 인서트금형의 인서트베어링부시 고정핀
CN111571941B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5320208U (zh) 一种回复反射器注塑模具
CN216683154U (zh) 一出多组合配件成型模具
CN214266420U (zh) 注塑机机架
CN219381458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CN219522922U (zh) 二次顶出模具结构
CN103737809A (zh) 一种靠定模推出产品的塑料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6000 Floor 1-4, Factory No. 7, Factory No. 10, Factory No. 12, Floor 1-6, Factory No. 19, Dongpo Avenue, Dongpo Avenue, Yuanzhou Town, Boluo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1-5 floors

Patentee after: Huizhou Yingw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123 building 1-4, building 10, building 16, building 1-6, building 19,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Yuanzhou Town, BOLUO County,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Yingw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