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68536U - 浇口喷痕改善结构及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浇口喷痕改善结构及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68536U CN216968536U CN202123370330.4U CN202123370330U CN216968536U CN 216968536 U CN216968536 U CN 216968536U CN 202123370330 U CN202123370330 U CN 202123370330U CN 216968536 U CN216968536 U CN 2169685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ning end
- gate
- buffer
- product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包括缓冲件和浇口,缓冲件内部设有流通腔,缓冲件包括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一开口端通过流通腔与第二开口端连通,第一开口端与产品相连通,第二开口端与浇口相连接。浇口一端与流道连接,浇口另一端与缓冲件的第二开口端连接。在进胶时,料流从第二开口端流入,流经流通腔,通过第一开口端流出缓冲件,进而注入注塑模具型腔。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件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经由浇口射出的料流直接冲击产品外观面,通过缓冲件的缓冲作用,降低了料流的流速,进而减缓了浇口充填时对产品的冲击,从而极大的改善了浇口喷痕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浇口喷痕改善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日益繁荣,人们对各种电子产品的品质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外观品质,为满足人们对电子产品各项功能的需求,产品结构设计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小型化、轻量化、轻薄化,由此对模具的制造技术需求就越来越高。
其中浇口喷痕改善是外观类产品面临的一大课题,外观件的浇口喷痕是一种常见的产品问题点,当浇口直冲产品侧壁时浇口喷痕最为明显。为了解决此问题,模具开发前期通常会做诸多优化改善,如增加3D打印,提高产品局部模温,甚至最终采用人工擦拭等方式,但是前述方式不仅降低了产品的外观品质,也大大降低了大货生产效率,产品整体的开发成本也会相应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浇口喷痕改善结构,极大的改善了外观产品浇口喷痕问题,保证了注塑产品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浇口喷痕改善结构,所述浇口喷痕改善结构包括:产品;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内部设有流通腔,所述缓冲件侧面设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通过所述流通腔与所述第二开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产品连通;浇口,所述浇口一端与流道连接,所述浇口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端连接,其中,浇口进胶时,料流从所述第二开口端进入,流经所述流通腔,通过所述第一端流出所述缓冲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开口端相对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开口端相对于所述流通腔侧壁设置,进胶时,所述料流经所述流通腔侧壁改变进胶方向,流至所述第一开口端。
可选的,所述缓冲件的侧面包括设置所述第一开口端的连通面和除连通面以外的包围面,所述缓冲件的第二开口端可设置在任一所述包围面。
可选的,所述浇口为圆弧曲线形状,所述浇口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直径大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流道连接,所述第二端形成点浇口与所述缓冲件的第二开口端连接。
可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的第一端与所述流道连接处为圆角过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浇口喷痕改善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浇口喷痕改善结构,包括缓冲件和浇口,缓冲件为中空结构,即内部设有流通腔,缓冲件侧面设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第一开口端与产品连接,第一开口端通过流通腔与第二开口端连通。浇口一端与流道连接,另一端与缓冲件的第二开口端连接。在浇口进胶时,料流从第二开口端进入,流经流通腔,通过第一开口端流出缓冲件,进而对产品进行注塑。如此设置,有效的避免了经由浇口射出的料流直接冲击产品外观面,通过缓冲件的缓冲作用,降低了料流的流速,进而减缓了浇口充填时对产品的冲击,从而极大的改善了浇口喷痕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4为另一种实施例缓冲件和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缓冲件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 | 缓冲件 | 2 | 浇口 |
3 | 流道 | 4 | 产品 |
11 | 第一开口端 | 12 | 第二开口端 |
13 | 流通腔侧壁 | 21 | 第一端 |
22 | 第二端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浇口喷痕改善结构包括与产品连接的缓冲件1及与缓冲件连接的浇口2。在注塑时,通过缓冲件1的作用,避免了浇口直接冲击产品外观侧壁,解决浇口喷痕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浇口形式,可有效解决因产品外观位置限制浇口难以放置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浇口喷痕改善结构包括缓冲件1和浇口2。缓冲件1内部设置有流通腔,即缓冲件1内部为中空结构,浇口2与流道 3相连接。缓冲件1设置为与产品4相连通,可以理解的,缓冲件1与产品4的连接位置可以设置在产品4非外观面上或不影响产品4外观面的相应位置。缓冲件1包括第一开口端11和第二开口端12,第一开口端11通过流通腔与第二开口端12连通。第一开口端11与产品4相连通,第二开口端12与浇口2相连接。在产品注塑过程中,流道3中的料流通过浇口2流出,由于浇口2与缓冲件1的第二开口端12连接,缓冲件1内部设有流通腔,料流将从缓冲件1的第二开口端12流入缓冲件1内部流通腔,进而通过第一开口端11流入注塑模具型腔,完成产品4的注塑成型。
可以理解的,通常,在未设置缓冲件2的情况下,从流道3流出的料流将直接冲击在产品4上,由于料流速度过快,将在产品4上形成浇口喷痕。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缓冲件1,可以降低料流喷出速度,在缓冲件1内部实现扇形进胶,减少料流对产品4的冲击,进而可以减少或消除产品4上的浇口喷痕。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件1的形状可作多种不同选择,只要保证缓冲件1内部设置的流通腔具有足够的空间,既能保障料流顺利通过,又能保障有效缓冲料流射速,实现扇形进胶即可。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缓冲件1的为类矩形结构。缓冲件1的第一侧面与产品4的侧壁相连接,在该与产品4连接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端11。第二开口端12设置于第一开口端11所在缓冲件1第一侧面的相对面上,第一开口端11和第二开口端12相对设置。在此,称图1至图3所示中缓冲件1与产品4连接的第一侧面的相对面为第二侧面。即在注塑过程中,料流从第二开口端12流入流通腔,经由流通腔腔底,从相对侧的第一开口端11流入型腔。从而达到缓冲注胶流速,改善浇口喷痕的目的。
如图4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缓冲件1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缓冲件1相比于类矩形结构,在第二侧面为侧凸块设计,由此在第二侧面所在一侧,形成与第二侧面呈一定角度的第三侧面。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三侧面开设第二开口端12,浇口2与第二开口端12连接,如图5所示,由于第三侧面与第二侧面呈一定的角度设计,此时,第二开口端12相对于流通腔侧壁13设置。在进胶时,料流由第二开口端12流入型腔,因第二开口端12与流通腔侧壁13 相对设置,料流先冲击流通腔侧壁13,经由流通腔侧壁改变进胶方向,进而流至第一开口端11,流入型腔。可以理解的,相比于图1所示的类矩形结构的缓冲件1,在图4所示的缓冲件1中,料流在流入型腔前多了一次经流通腔侧壁13 改变方向的过程,进一步的缓冲了注胶流速,因而,可更有效的减少产品4的浇口喷痕。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件1形状不限于上述两种实施例,其他能保障料流由第二开口端12流入流动腔,缓冲注胶流速,进而从第一开口端11 流入型腔的结构设计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浇口2与缓冲件1的连接位置可有多种选择,其连接位置的不同选择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浇口喷痕改善的效果。
具体的,缓冲件1的侧面包括设置第一开口端11的连通面和除连通面以外的包围面,缓冲件1的第二开口端12,即浇口2与缓冲件1的连接位置,可设置于任一包围面。第二开口端12设置于任一包围面均可以起到缓冲注胶流速的作用。因此,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中浇口2和缓冲件1的连接位置不限于附图中所示,对于浇口2和缓冲件1的连接位置的选择在此不作限制。
为了进一步缓冲注胶流速,减少浇口喷痕,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件1的第二开口端12所在的侧面与竖直方向呈一定角度设置。由此,使得料流通过第二开口端12注入流通腔时,首先冲击流通腔底部,而后再流至第一开口端11,达到进一步减缓注胶流速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缓冲件1的第二开口端12所在的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18-20度,浇口2与第二开口端12所在的侧面贴合,在注胶时,料流首先冲击流通腔底部,减缓注胶流速,而后再流至第一开口端11。考虑浇口2与缓冲件 1连接设置的难易程度和改善浇口喷痕的效果,本实施例优选第二开口端12所在侧面与竖直方向夹角为18-20度。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改善浇口喷痕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浇口形式。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潜浇口与点浇口相结合的浇口形式,此种浇口可以很好解决浇口放置问题。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浇口2为圆弧曲线形锥体形状,浇口2包括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第二端22与流道3连接,第二端22与缓冲件1的第二开口端12连接。浇口2主体为一端大、一端小的潜浇口,即第一端21直径大于第二端22。由第一端21至第二端22,截面尺寸逐渐缩小且呈弯曲形状。第二端22形成点浇口与缓冲件1的第二开口端12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浇口2与缓冲件1配合,可更有效的改善浇口喷痕,同时优化后的浇口2可以有效的解决异形复杂产品浇口方式设计问题。
此外,为了进一步减缓料流进胶速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浇口2与流道3的连接处设置了过渡结构。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浇口2的第一端21与流道3 的连接处为圆角结构,即在第一端21与流道3的连接过渡处为弧形结构,如此设置,料流流经此处,通过圆角过渡,可便于料流运动,缓和注胶速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该注塑模具包含上述改善浇口喷痕结构,该注塑模具的改善浇口喷痕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前述实施例。由于本注塑模具采用了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前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浇口喷痕改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产品;
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内部设有流通腔,所述缓冲件侧面设有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通过所述流通腔与所述第二开口端连通,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产品连通;
浇口,所述浇口一端与流道连接,所述浇口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端连接,其中,浇口进胶时,料流从所述第二开口端进入,流经所述流通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端流出所述缓冲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口喷痕改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开口端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口喷痕改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端相对于所述流通腔侧壁设置,进胶时,所述料流经所述流通腔侧壁改变进胶方向,流至所述第一开口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口喷痕改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的侧面包括设置所述第一开口端的连通面和除所述连通面以外的包围面,所述缓冲件的第二开口端可设置在任一所述包围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口喷痕改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为圆弧曲线形状,所述浇口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直径大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流道连接,所述第二端形成点浇口与所述缓冲件的第二开口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浇口喷痕改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的第一端与所述流道连接处为圆角过渡。
7.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浇口喷痕改善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70330.4U CN216968536U (zh) | 2021-12-29 | 2021-12-29 | 浇口喷痕改善结构及注塑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70330.4U CN216968536U (zh) | 2021-12-29 | 2021-12-29 | 浇口喷痕改善结构及注塑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68536U true CN216968536U (zh) | 2022-07-15 |
Family
ID=82350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370330.4U Active CN216968536U (zh) | 2021-12-29 | 2021-12-29 | 浇口喷痕改善结构及注塑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68536U (zh) |
-
2021
- 2021-12-29 CN CN202123370330.4U patent/CN2169685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682011U (zh) | 一种牛角进胶结构及模具 | |
CN101774258A (zh) | 模具及其注塑流道结构 | |
CN104084558B (zh) | 一种金属超薄壳体的浇注系统 | |
CN110341130A (zh) | 一种缓冲l型片的注塑模具 | |
CN216968536U (zh) | 浇口喷痕改善结构及注塑模具 | |
JP4679203B2 (ja) | 樹脂製リング形状品の射出成形型 | |
CN105946184A (zh) | 一种注塑模具的浇注系统 | |
CN102476435A (zh) | 轿车保险杠气辅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 | |
CN201761025U (zh) | 注塑模具及其热流道结构 | |
CN103909624B (zh) | 模具的进胶结构 | |
CN206030429U (zh) | 注塑模具 | |
CN106113410A (zh) | 注塑模具 | |
CN209738185U (zh) | 注塑模具 | |
CN212400208U (zh) |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浇口结构和注塑模具 | |
CN205255418U (zh) | 一种新型注塑模具 | |
CN213440891U (zh) | 一种多穴注塑模的流道结构 | |
CN101746028A (zh) | 一种针阀式顺序热流道气体辅助注射成型装置 | |
CN112297362B (zh) | 注塑模具 | |
CN204018691U (zh) | 一种金属超薄壳体的浇注系统 | |
CN209222913U (zh) | 导流模与型材挤压模具组 | |
CN209440694U (zh) | 一种成型车用音箱盖板的模腔组件 | |
CN217226492U (zh) | 一种分叉水口结构 | |
CN217226478U (zh) | 一种镜架成型注塑模具 | |
CN205416226U (zh) | 能缩短冷却时间的机壳注塑模具 | |
CN217803069U (zh) | 注塑模具的热流道转细水口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