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68235U - 搅拌筒及搅拌车 - Google Patents

搅拌筒及搅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68235U
CN216968235U CN202220013350.1U CN202220013350U CN216968235U CN 216968235 U CN216968235 U CN 216968235U CN 202220013350 U CN202220013350 U CN 202220013350U CN 216968235 U CN216968235 U CN 216968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mixing drum
stirring
spira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133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泽华
魏全明
高玉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133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68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68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68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和封头;所述本体内设有搅拌腔,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搅拌腔连通的料口,所述封头内设有与所述搅拌腔连通的容纳腔;至少一片螺旋叶片,全部所述螺旋叶片设于所述搅拌腔内,每片所述螺旋叶片自所述本体设有所述料口的一端向所述本体与所述封头连接的一端螺旋延伸;其中,至少一片所述螺旋叶片的部分经所述搅拌腔伸入所述容纳腔内。上述搅拌筒中的螺旋叶片的部分能够伸入到搅拌筒的封头中,以搅拌容纳腔内的物料,提高容纳腔内物料的流动性,从而有利于容纳腔内的物料向外卸出,以降低搅拌筒内物料的残余率。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搅拌车。

Description

搅拌筒及搅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搅拌筒及搅拌车。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广泛运用于桥梁、道路、楼房等建筑施工行业,其在运输过程中会始终保持搅拌筒转动,以保证所运载的混凝土不会凝固。运送完混凝土后,通常都会用水冲洗搅拌筒内部,防止残余物料硬化占用空间,避免搅拌筒的容积越来越少。
搅拌筒内通常都设有螺旋叶片,以使得混凝土在搅拌筒转动时沿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运动,进而使得混凝土在不断的提升和翻动过程中受到混合和搅拌。
然而现有的搅拌筒内无法使搅拌筒封头内的物料得到有效的搅拌,造成封头内容易积存一定量的物料,导致搅拌筒中的物料残余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搅拌筒内会积存一定量的残余物料的问题,提供一种有利于降低物料残余率的搅拌筒,以及一种设有该搅拌筒的搅拌车。
一种搅拌筒,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和封头;所述本体内设有搅拌腔,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搅拌腔连通的料口,所述封头内设有与所述搅拌腔连通的容纳腔;
至少一片螺旋叶片,全部所述螺旋叶片设于所述搅拌腔内,每片所述螺旋叶片自所述本体设有所述料口的一端向所述本体与所述封头连接的一端螺旋延伸;
其中,至少一片所述螺旋叶片的部分经所述搅拌腔伸入所述容纳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伸入所述容纳腔内的所述螺旋叶片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和前伸部;所述主体设于所述搅拌腔内,所述前伸部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自所述前伸部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到与所述主体连接的一端,所述前伸部的宽度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片所述螺旋叶片的部分经所述搅拌腔伸入所述容纳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片所述螺旋叶片至少部分的截面被构造为V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片所述螺旋叶片靠近所述料口的部分的截面被构造为V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叶片的V形开口面向所述料口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片所述螺旋叶片包括前锥叶片、中筒叶片和后锥叶片,所述中筒叶片一端与所述前锥叶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锥叶片连接,所述后锥叶片相对于所述前锥叶片靠近所述料口设置;
其中,所述中筒叶片被构造为等角对数螺旋线结构,所述前锥叶片和所述后锥叶片均被构造为变角对数螺旋线结构;在所述螺旋叶片向所述料口延伸的方向上,所述前锥叶片的螺旋角逐渐减小,所述后锥叶片的螺旋角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片所述螺旋叶片上设有流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筒包括两片所述螺旋叶片,两片所述螺旋叶片结构相同,并呈镜像设置形成双螺旋结构。
一种搅拌车,包括车体以及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筒,所述搅拌筒设于所述车体上。
上述搅拌筒及搅拌车中,至少一片螺旋叶片的部分能够伸入到搅拌筒的封头中,以搅拌容纳腔内的物料,使得搅拌的均匀性以及容纳腔内物料的流动性提高,从而有利于容纳腔内的物料向外卸出,以降低搅拌筒内物料的残余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搅拌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搅拌筒的前锥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搅拌筒的后锥叶片的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搅拌筒10,该搅拌筒10设于搅拌车上,用于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搅拌车所运载的混凝土不会凝固。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搅拌筒10还能设于其他需要搅拌混凝土的设备上,在此不作限定。
搅拌车包括车体以及搅拌筒10,搅拌筒10设于车体上用于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搅拌车所运载的混凝土不会凝固。
搅拌筒10包括筒体100以及至少一片螺旋叶片200。筒体100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120和封头140,本体120内设有搅拌腔122,本体120上设有与搅拌腔122连通的料口124,封头140内形成与搅拌腔122连通的容纳腔142。全部螺旋叶片200设于搅拌腔122内,每片螺旋叶片200自本体120设有料口124的一端向本体120与封头140连接的一端螺旋延伸。其中,至少一片螺旋叶片200的部分经搅拌腔122伸入容纳腔142内。
具体地,封头140为球冠体状结构,以使封头140内形成于搅拌腔122连通的容纳腔142。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封头140的形状不作限定。
上述搅拌筒10中,螺旋叶片200的部分能够伸入到搅拌筒10的封头140中,以搅拌容纳腔142内的物料,使得搅拌的均匀性以及容纳腔142内物料的流动性提高,从而有利于容纳腔142内的物料向外卸出,以降低搅拌筒10内物料的残余率。
具体地,搅拌筒10包括两片螺旋叶片200,叶片材料采用高强度耐磨钢,材料厚度小于4mm,保证叶片的强度的同时避免叶片质量过大。两片螺旋叶片200结构相同,并呈镜像设置形成双螺旋结构,以保证搅拌筒10内的物料能够得到充分搅拌,提升搅拌筒10的搅拌性能和搅拌速度,从而降低物料的残余率。
进一步地,每片螺旋叶片200的部分经搅拌腔122伸入容纳腔142内,以充分搅拌容纳腔142内的物料,提高容纳腔142内物料的流动性,从而有利于容纳腔142内的物料向外卸出,以降低搅拌筒10内物料的残余率。
请参阅图2,一实施例中,每片螺旋叶片200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和前伸部221。主体设于搅拌腔122内,前伸部221设于容纳腔142内。自前伸部221远离主体的一端到与主体连接的一端,前伸部221的宽度逐渐增大,有利于容纳腔142内物料的搅拌和出料,从而提高搅拌的均匀性的同时降低物料残余率。
请继续参阅图1,进一步地,每片螺旋叶片200包括前锥叶片220、中筒叶片240和后锥叶片260,中筒叶片240一端与前锥叶片220连接,另一端与后锥叶片260连接,后锥叶片260相对于前锥叶片220靠近料口124设置。前锥叶片220远离后锥叶片260的一端形成前伸部221,前锥叶片220位于搅拌腔122内的部分、中筒叶片240和后锥叶片260共同形成主体。前锥叶片220与中筒叶片240之间、中筒叶片240与后锥叶片260之间均通过曲面拟合过渡,使得每组叶片均形成曲率连续的螺旋叶片200。
其中,螺旋叶片200的螺旋线通过以下螺旋线公式实现:
Figure BDA0003454750750000061
式中ρ为螺旋线的极半径,θ为螺旋转角,α为圆锥的半锥角,β为螺旋角(变化范围70°~80°)。
由于螺旋叶片200螺旋线的螺旋角越大,搅拌性能越差,而出料性能越好,所以前锥叶片220被构造为等变角对数螺旋线结构。在前锥叶片220延伸至后锥叶片260的方向上,前锥叶片220的螺旋角线性减小,使得前锥叶片220靠近封头140的部分的出料速度快于前锥叶片220远离封头140的部分,有利于容纳腔142内的物料向外卸出,并保证前锥叶片220远离封头140的部分的搅拌性能。
为了便于前锥叶片220曲面拟合过渡至中筒叶片240以及保证搅拌筒10的搅拌性能,中筒叶片240的螺旋角最小,并使得中筒叶片240被构造为等角对数螺旋线结构,以保证物料被中筒叶片240持续不变的均匀搅拌。
后锥叶片260被构造为等变角对数螺旋线结构,且在前锥叶片220延伸至后锥叶片260的方向上,后锥叶片260的螺旋角线性增大,使得后锥叶片260靠近料口124的部分的出料速度大于后锥叶片260远离料口124的部分,从而使得后锥叶片260在靠近料口124的方向上的出料速度不断加快,有利于出料的顺畅。
一实施例中,两片螺旋叶片200上均设有流通孔300,以减少物料在叶片上的附着面积,提高搅拌筒10内物料的流动性,有利于降低物料的残余率。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流通孔300可以只开设于一片螺旋叶片200上,以保证螺旋叶片200的搅拌性能,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在前锥叶片220延伸至后锥叶片260的方向上,流通孔300间隔一定转角(转角小于45°)开设于前锥叶片220和中筒叶片240上,以降低物料的残余率的同时,避免影响后锥叶片260的出料性能。流通孔300与叶片边缘的距离大于50mm,流通孔300圆形部分的直径大于100mm。
一实施例中,至少一片螺旋叶片200至少部分的截面被构造为V形,使得V形截面的叶片的面积增大,从而使得螺旋叶片200每转动一圈时的物料输送量增大,有利于提升物料的输送速度的同时,便于物料得到充分搅拌。
请参阅图3,具体地,两片螺旋叶片200的后锥叶片260的截面被构造为V形,并使得螺旋叶片200的V形开口面向料口124设置。其中,后锥叶片260与筒壁的夹角在70°~100°之间,后锥叶片260的V形开口的夹角在90°~180°之间,V形截面的后锥叶片260的上半部分的边长与下半部分的边长的比值在1~1.5之间。如此,后锥叶片260每转一圈时的物料输送量得到增加,提高了出料速度。同时,V形截面的后锥叶片260的上半部分相较直线型叶片的倾斜程度更大,使得物料下落更快并冲击后锥叶片260下半部分,从而加速了物料在叶片上的滑移,降低了物料的残余率。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螺旋叶片200的其他部分的截面也可以被构造为开口面向料口124设置的V形,以提升出料速度和螺旋叶片200的搅拌效率,进而降低搅拌筒10内物料的残余率,在此不作限定。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螺旋叶片200的V形开口还能够面向封头140设置,以提升进料速度,进而有效提升螺旋叶片200的搅拌效率,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搅拌筒10,前伸部221能够搅拌容纳腔142内的物料,而且在前锥叶片220延伸至后锥叶片260的方向上,前锥叶片220的螺旋角线性减小,提高了容纳腔142内的物料向外卸出的速度。中筒叶片240的螺旋角最小,保证了叶片的搅拌性能。后锥叶片260的螺旋角线性增大,使得后锥叶片260在靠近料口124的方向上的出料速度不断加快。同时,后锥叶片260的截面被构造为开口面向料口124设置的V形,提升了后锥叶片260的出料性能。
因此,上述搅拌筒10在保证搅拌均匀性和进料速度的前提下,提高了出料速度,有效降低了搅拌筒10内物料的残余率,提高了物料的有效利用率,减少了物料的浪费。同时出料速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工地施工效率,缩短车辆运载周期,降低油耗,减少工作成本。
基于上述的搅拌筒10,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搅拌车。搅拌车包括车体以及搅拌筒10,搅拌筒10设于车体上用于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搅拌车所运载的混凝土不会凝固。螺旋叶片200在搅拌筒10内随搅拌筒10整体顺时针旋转(从封头140向后看)时,混凝土被螺旋叶片200不断向前锥叶片220的方向进行输送并得到搅拌。螺旋叶片200逆时针旋转时,混凝土被螺旋叶片200不断向后锥叶片260的方向进行输送完成出料。搅拌筒10的具体应用与连接情况上述实施例中已进行说明,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搅拌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和封头;所述本体内设有搅拌腔,所述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搅拌腔连通的料口,所述封头内设有与所述搅拌腔连通的容纳腔;
至少一片螺旋叶片,全部所述螺旋叶片设于所述搅拌腔内,每片所述螺旋叶片自所述本体设有所述料口的一端向所述本体与所述封头连接的一端螺旋延伸;
其中,至少一片所述螺旋叶片的部分经所述搅拌腔伸入所述容纳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筒,其特征在于,伸入所述容纳腔内的所述螺旋叶片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和前伸部;所述主体设于所述搅拌腔内,所述前伸部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自所述前伸部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到与所述主体连接的一端,所述前伸部的宽度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搅拌筒,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螺旋叶片的部分经所述搅拌腔伸入所述容纳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筒,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片所述螺旋叶片至少部分的截面被构造为V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筒,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片所述螺旋叶片靠近所述料口的部分的截面被构造为V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的V形开口面向所述料口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筒,其特征在于,每片所述螺旋叶片包括前锥叶片、中筒叶片和后锥叶片,所述中筒叶片一端与所述前锥叶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锥叶片连接,所述后锥叶片相对于所述前锥叶片靠近所述料口设置;
其中,所述中筒叶片被构造为等角对数螺旋线结构,所述前锥叶片和所述后锥叶片均被构造为变角对数螺旋线结构;在所述螺旋叶片向所述料口延伸的方向上,所述前锥叶片的螺旋角逐渐减小,所述后锥叶片的螺旋角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筒,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片所述螺旋叶片上设有流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包括两片所述螺旋叶片,两片所述螺旋叶片结构相同,并呈镜像设置形成双螺旋结构。
10.一种搅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筒,所述搅拌筒设于所述车体上。
CN202220013350.1U 2022-01-04 2022-01-04 搅拌筒及搅拌车 Active CN216968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13350.1U CN216968235U (zh) 2022-01-04 2022-01-04 搅拌筒及搅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13350.1U CN216968235U (zh) 2022-01-04 2022-01-04 搅拌筒及搅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68235U true CN216968235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49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13350.1U Active CN216968235U (zh) 2022-01-04 2022-01-04 搅拌筒及搅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68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50794U (zh) 混凝土搅拌器
EP2782729B1 (en) Truck-mounted concrete mixer, mixing drum and mixing drum blade structure of the same
CN105498584A (zh) 车用尿素溶液搅拌装置及具有其的生产装置
CN216968235U (zh) 搅拌筒及搅拌车
CN206230688U (zh) 搅拌罐
CN204622317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
JP2007083157A (ja) 撹拌装置
CN215619039U (zh) 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
CN211988303U (zh) 一种防沉底的高分子涂料搅拌机
CN204566393U (zh) 发泡门芯板生产原料的双螺旋式搅拌器
CN213556612U (zh) 用于锶铁氧体预烧料生产的混料搅拌装置
CN213314705U (zh) 一种新型的电解液密封投料操作装置
CN211936471U (zh) 一种处理电镀污泥的双轴搅拌机
CN210752194U (zh) 一种卧式搅拌机
CN210282759U (zh) 搅拌车用搅拌筒及搅拌车
CN115400639B (zh) 中心排料桨及洗涤过滤设备
CN214973801U (zh) 一种变螺距造粒搅拌器
CN218249621U (zh) 一种卧式双轴搅拌机
CN210905755U (zh) 卧式双轴无重力混合机
CN218688270U (zh) 一种环氧砂浆搅拌用搅拌器
CN217698883U (zh) 一种水泥制备配料用助磨剂掺加装置
CN215429579U (zh) 用于磷酸铁的水洗釜
CN111391064B (zh) 3d打印喷头和3d打印机
CN211988216U (zh) 一种用于腻子粉的循环式搅拌罐
CN214862855U (zh) 一种多叶片旋转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