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62325U - 清洁组件及清洁基部 - Google Patents

清洁组件及清洁基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62325U
CN216962325U CN202123094801.3U CN202123094801U CN216962325U CN 216962325 U CN216962325 U CN 216962325U CN 202123094801 U CN202123094801 U CN 202123094801U CN 216962325 U CN216962325 U CN 216962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ing
power part
cleaning assembly
power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948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成
段飞
钟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unz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un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unz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un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948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62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62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62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清洁组件,其包括:第一动力部,所述第一动力部被驱动而能够转动;第二动力部,所述第二动力部通过所述第一动力部驱动而转动;环形件,所述环形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部和第二动力部,所述第一动力部通过所述环形件驱动所述第二动力部;以及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动力部结合的第一滚动连接部,所述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动力部结合的第二滚动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滚动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动力部滚动配合,所述第二滚动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动力部滚动配合。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清洁基部。

Description

清洁组件及清洁基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基部。
背景技术
湿式表面清洁设备适用于清洁硬地板表面,如瓷砖、硬木地板和柔软的地毯表面等。
在湿式表面清洁设备清洁待清洁表面时,先将清洁液体输送至清洁模块,并通过清洁模块将清洁液体施加至待清洁表面,当清洁模块与待清洁表面产生相对运动时,实现待清洁表面的清洁。
履带式清洁装置能够有效地提高清洁模块与待清洁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湿式表面清洁设备具有较好的清洁效果。由于履带式清洁装置需要通过环形件传递运动,因此,需要使得环形件具有一定的张紧力,这样也有利于环形件的下表面与地面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但是,这种情况下,导致履带式清洁装置不容易从表面清洁设备拆除或者安装于表面清洁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基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清洁组件,其包括:
第一动力部,所述第一动力部被驱动而能够转动;
第二动力部,所述第二动力部通过所述第一动力部驱动而转动;
环形件,所述环形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部和第二动力部,所述第一动力部通过所述环形件驱动所述第二动力部;以及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动力部结合的第一滚动连接部,所述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动力部结合的第二滚动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滚动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动力部滚动配合,所述第二滚动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动力部滚动配合。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所述第一滚动连接部包括第一滚动体,所述第一滚动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件。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所述第一滚动体包括滚柱部,所述滚柱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动力部的转动轴线平行。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所述第一滚动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并且所述第一滚动体中的至少一个滚动体位于所述第一动力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动力部的转动轴线所形成的平面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滚动体中的至少一个滚动体位于所述平面的另一侧。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所述第一动力部包括第一凹槽部,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容纳在所述第一凹槽部,并使得所述第一滚动体与所述第一凹槽部的底壁面接触。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距离等于或者略大于所述第一凹槽部的底壁面所在圆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一凹槽部的底壁面被容纳于所述第一开口内。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所述第一滚动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口所形成的空间内。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所述第一凹槽部位于所述第一动力部的两端部之间的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所述第一凹槽部位于所述第一动力部的中间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所述第二滚动连接部包括第二滚动体,所述第二滚动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件。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所述第二滚动体包括滚柱部,所述滚柱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动力部的转动轴线平行。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所述第二滚动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并且所述第二滚动体中的至少一个滚动体位于所述第一动力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动力部的转动轴线所形成的平面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滚动体中的至少一个滚动体位于所述平面的另一侧。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所述第二动力部包括第二凹槽部,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端容纳在所述第二凹槽部,并使得所述第二滚动体与所述第二凹槽部的底壁面接触。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距离等于或者略大于所述第二凹槽部的底壁面所在的圆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二凹槽部的底壁面被容纳于所述第二开口内。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所述第二滚动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开口所形成的空间内。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所述第二凹槽部位于所述第二动力部的两端部之间的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所述第二凹槽部位于所述第二动力部的中间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所述环形件的内壁面与所述支撑件之间具有预设间隔。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清洁基部,其包括上述的清洁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基部,还包括:
支架部,所述第一动力部的一端和第二动力部的一端均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支架部。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基部,还包括:
壳体模块,所述壳体模块形成有容纳空间,当将支架部安装于所述壳体模块时,使得所述第一动力部、第二动力部和环形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并且,所述第一动力部的另一端和第二动力部的另一端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模块。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基部,还包括: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动力部转动,其中,所述驱动装置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动力部的内部。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去除环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去除环形件和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支撑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基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具体为:
10清洁基部
100清洁组件
110第一动力部
111第一凹槽部
120第二动力部
121第二凹槽部
130环形件
140支撑件
141第一开口
142第二开口
150第一滚动连接部
160第二滚动连接部
200支架部
300壳体模块
400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实施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各种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另外地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在附图中使用交叉影线和/或阴影通常用于使相邻部件之间的边界变得清晰。如此,除非说明,否则交叉影线或阴影的存在与否均不传达或表示对部件的具体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示出的部件之间的共性和/或部件的任何其它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者要求。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性的目的,可以夸大部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可以不同地实施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以不同于所描述的顺序来执行具体的工艺顺序。例如,可以基本同时执行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此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
当一个部件被称作“在”另一部件“上”或“之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部件时,该部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部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然而,当部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部件时,不存在中间部件。为此,术语“连接”可以指物理连接、电气连接等,并且具有或不具有中间部件。
为了描述性目的,本公开可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下”、“在……上方”、“上”、“在……之上”、“较高的”和“侧 (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从而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部件与另一(其它)部件的关系。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意图包含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部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部件将随后被定位为“在”所述其它部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处),如此,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这里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是限制性的。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 (种、者)”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以及它们的变型时,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还要注意的是,如这里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大约”和其它类似的术语被用作近似术语而不用作程度术语,如此,它们被用来解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测量值、计算值和/或提供的值的固有偏差。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 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去除环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去除环形件和支撑件) 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清洁组件100,其包括:第一动力部110、第二动力部120、环形件130以及支撑件140。
所述第一动力部110被驱动而能够转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动力部 110形成为所述清洁组件100的主动辊。
所述第二动力部120与所述第一动力部110平行设置;并由所述第一动力部110驱动转动;当然,所述第一动力部110也可以与所述第二动力部120不平行,只是当所述第二动力部120和第一动力部110平行时,会使得环形件130位于第一动力部110和第二动力部120下部的部分能够全部与待清洁表面接触。
本公开中,所述第一动力部110通过环形件130驱动所述第二动力部120,也就是说,此时,所述环形件130一方面起到清洁件的作用,当环形件130与待清洁表面接触时,通过环形件130清洁待清洁表面,另一方面,所述环形件130起到传送带的功能。
相应地,所述环形件130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部110和第二动力部 120,并包裹第一动力部110和第二动力部120,所述第一动力部110通过所述环形件130驱动所述第二动力部120。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动力部110的外径大于第二动力部120的外径,并且当清洁组件100用于表面清洁设备,并且表面清洁设备在清洁待清洁表面时,以表面清洁设备的运动方向为前方,所述第一动力部110位于所述第二动力部120的后方,相应地使得清洁组件100能够形成较尖的前部,由此使得表面清洁设备能够清洁墙角等死角区域。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支撑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本公开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支撑件14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动力部110结合的第一滚动连接部150,所述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动力部120结合的第二滚动连接部160;其中,所述第一滚动连接部150与所述第一动力部110滚动配合,所述第二滚动连接部160与所述第二动力部120滚动配合,以通过所述支撑件140使得第一动力部110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动力部120的转动轴线之间保持预设距离,换句话说,通过所述支撑件140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动力部110与第二动力部120保持在预设的位置,在将清洁组件100 安装至表面清洁设备时,即可以将第一动力部110和第二动力部120保持在平行状态,并使得环形件130处于张紧状态,以方便清洁组件100 的安装;当表面清洁设备在清洁待清洁表面时,能够阻止第一动力部110 和第二动力部120的中部产生变形,提高了清洁组件100的使用寿命,并且所述支撑件140还能够张紧环形件130,从而使得环形件130能够以平面方式紧贴待清洁表面。
作为一种实现形式,所述第一滚动连接部150包括第一滚动体,所述第一滚动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件140。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滚动体包括滚柱部,所述滚柱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动力部110的转动轴线平行,以此使得所述第一滚动连接部150 能够与第一动力部110保持线接触。
当然,所述第一滚动体也可以形成为滚珠等部件,这些实现方案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所述第一滚动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并且所述第一滚动体中的至少一个滚动体位于所述第一动力部110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动力部120 的转动轴线所形成的平面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滚动体中的至少一个滚动体位于所述平面的另一侧,此时第一动力部110向支撑件140所施加的力的方向可以认为位于该平面内,当两个第一滚动体分别位于该平面的两侧时,能够通过形成在该平面两侧的两个第一滚动体,稳定地支撑所述第一动力部110。
其中,第一滚动体位于该平面一侧的意思是该第一滚动体与第一动力部110的接触处位于该平面的一侧。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动力部110包括第一凹槽部111,所述支撑件 140的第一端容纳在所述第一凹槽部111,并使得所述第一滚动体与所述第一凹槽部111的底壁面接触。
其中,当采用不同的第一滚动体时,可以形成不同的第一凹槽部111,例如当第一滚动体为滚柱部时,所述第一凹槽部111的底壁面可以形成为圆柱面,以使得所述滚柱部能够在所述圆柱面上滚动,相应地,当所述第一滚动体为滚珠时,所述第一凹槽部111的底壁面的截面可以为弧形,例如半圆形,以使得所述滚珠能够在所述第一凹槽部的底壁面上滚动。
所述支撑件140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一开口141,所述第一开口141的距离等于或者略大于所述第一凹槽部111的底壁面所在圆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一凹槽部111的底壁面被容纳于所述第一开口141内。
例如,当所述第一凹槽部111的底壁面形成为圆柱面时,所述第一开口141的距离等于或者略大于所述圆柱面的直径;当所述第一凹槽部 111的底壁面的截面为弧形时,所述第一开口141的直径等于或者略大于所述底壁面的最大直径处的直径,以使得所述第一动力部110能够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141内。
所述第一滚动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口141所形成的空间内,由此,所述第一滚动体能够与所述第一凹槽部111的底壁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部111位于所述第一动力部110的两端部之间的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部111位于所述第一动力部110的中间位置。
以下结合对本公开的第二滚动连接部160进行说明,本公开中,第二滚动连接部160与第一滚动连接部150的结构比较类似,基于此,关于第二滚动连接部160的结构将进行简要说明。
相应地,所述第二滚动连接部160包括第二滚动体,所述第二滚动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件140;优选地,所述第二滚动体包括滚柱部,所述滚柱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动力部120的转动轴线平行。
当然,所述第二滚动体也可以形成为滚珠部。
相应地,所述第二滚动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并且所述第二滚动体中的至少一个滚动体位于所述第一动力部110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动力部120的转动轴线所形成的平面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滚动体中的至少一个滚动体位于所述平面的另一侧。
其中,第二滚动体位于该平面一侧的意思是该第二滚动体与第二动力部120的接触处位于该平面的一侧。
所述第二动力部120包括第二凹槽部121,所述支撑件140的第二端容纳在所述第二凹槽部121,并使得所述第二滚动体与所述第二凹槽部 121的底壁面接触。
而且,所述第二凹槽部121的形状也与第二滚动体的形状相关,例如,第二滚动体为滚柱部时,所述第二凹槽部121的底壁面可以形成为圆柱面;相应地,当第二滚动体为滚珠时,所述第二凹槽部121的底壁面的截面为弧形,例如为半圆形。
所述支撑件140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开口142,所述第二开口142的距离等于或者略大于所述第二凹槽部121的底壁面所在的圆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二凹槽部121的底壁面被容纳于所述第二开口142内。
例如,当所述第二凹槽部121的底壁面形成为圆柱面时,所述第二开口142的距离等于或者略大于所述圆柱面的直径;当所述第二凹槽部 121的底壁面的截面为弧形时,所述第二开口142的直径等于或者略大于所述底壁面的最大直径处的直径,以使得所述第二动力部120能够被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142内。
而且,所述第二滚动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开口142所形成的空间内,由此可以通过第二滚动体可以与所述第二凹槽部121接触。
本公开中,所述第二凹槽部121位于所述第二动力部120的两端部之间的位置,例如所述第二凹槽部121位于所述第二动力部的中间位置。
所述环形件130的内壁面与所述支撑件140之间具有预设间隔,也就是说,所述支撑件140不会影响所述环形件130的转动。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清洁基部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提供一种清洁基部10,所述清洁基部10所述的清洁组件100。
而且,所述清洁基部10还包括:支架部200、壳体模块300和驱动装置400。
所述第一动力部110的一端和第二动力部120的一端均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支架部200。
更优选地,所述壳体模块300形成有容纳空间,当将支架部200安装于所述壳体模块300时,使得所述第一动力部110、第二动力部120和环形件130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并且,所述第一动力部110的另一端和第二动力部120的另一端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模块300。
所述驱动装置40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动力部110转动,其中,所述驱动装置40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动力部110的内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 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 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动力部,所述第一动力部被驱动而能够转动;
第二动力部,所述第二动力部通过所述第一动力部驱动而转动;
环形件,所述环形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力部和第二动力部,所述第一动力部通过所述环形件驱动所述第二动力部;以及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动力部结合的第一滚动连接部,所述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动力部结合的第二滚动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滚动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动力部滚动配合,所述第二滚动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动力部滚动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连接部包括第一滚动体,所述第一滚动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体包括滚柱部,所述滚柱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动力部的转动轴线平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并且所述第一滚动体中的至少一个滚动体位于所述第一动力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动力部的转动轴线所形成的平面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滚动体中的至少一个滚动体位于所述平面的另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部包括第一凹槽部,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容纳在所述第一凹槽部,并使得所述第一滚动体与所述第一凹槽部的底壁面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距离等于或者略大于所述第一凹槽部的底壁面所在圆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一凹槽部的底壁面被容纳于所述第一开口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动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开口所形成的空间内。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部位于所述第一动力部的两端部之间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部位于所述第一动力部的中间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动连接部包括第二滚动体,所述第二滚动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动体包括滚柱部,所述滚柱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动力部的转动轴线平行。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动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并且所述第二滚动体中的至少一个滚动体位于所述第一动力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动力部的转动轴线所形成的平面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滚动体中的至少一个滚动体位于所述平面的另一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部包括第二凹槽部,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端容纳在所述第二凹槽部,并使得所述第二滚动体与所述第二凹槽部的底壁面接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端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距离等于或者略大于所述第二凹槽部的底壁面所在的圆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二凹槽部的底壁面被容纳于所述第二开口内。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动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开口所形成的空间内。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部位于所述第二动力部的两端部之间的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部位于所述第二动力部的中间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件的内壁面与所述支撑件之间具有预设间隔。
19.一种清洁基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8之一所述的清洁组件。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清洁基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架部,所述第一动力部的一端和第二动力部的一端均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支架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清洁基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模块,所述壳体模块形成有容纳空间,当将支架部安装于所述壳体模块时,使得所述第一动力部、第二动力部和环形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并且,所述第一动力部的另一端和第二动力部的另一端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模块。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清洁基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动力部转动,其中,所述驱动装置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动力部的内部。
CN202123094801.3U 2021-12-10 2021-12-10 清洁组件及清洁基部 Active CN216962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94801.3U CN216962325U (zh) 2021-12-10 2021-12-10 清洁组件及清洁基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94801.3U CN216962325U (zh) 2021-12-10 2021-12-10 清洁组件及清洁基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62325U true CN216962325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45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94801.3U Active CN216962325U (zh) 2021-12-10 2021-12-10 清洁组件及清洁基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623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1429B2 (en) Robot cleaner
KR20150060030A (ko) 로봇 청소기
US11805952B2 (en) Cleaner
CN217471865U (zh) 清洁组件及清洁基部
CN216962325U (zh) 清洁组件及清洁基部
CN113633230B (zh) 清洁装置、表面清洁设备及表面清洁系统
US11937751B2 (en) Movable electric device
CN217471866U (zh) 表面清洁用柔性环形带存储装置
CN112244700A (zh) 一种双轮盘拖地机
CN216876207U (zh) 履带式清洁组件及清洁基部
CN216907834U (zh) 清洁基部
CN218606399U (zh) 用于干式表面清洁设备的清洁头及干式表面清洁设备
CN114376472A (zh) 清洁基部及表面清洁设备
CN114886347A (zh) 清洁组件、清洁基部以及拆卸环形带清洁件的方法
CN217390633U (zh) 清洁组件及自移清洁设备
CN218528650U (zh) 用于表面清洁设备的清洁头及表面清洁设备
JP2004153968A (ja) 駆動装置、これを用いた走行体および搬送装置
CN214595738U (zh) 充电座及设有其的清洁系统
CN220423846U (zh) 清洁基部及表面清洁设备
CN114747988A (zh) 表面清洁用柔性环形带存储方法及存储装置
CN217510405U (zh) 清洁设备
CN217792921U (zh) 清洁头组件及表面清洁装置
CN216907847U (zh) 清洁基部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6876258U (zh) 清洁基部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8484497U (zh) 用于清洁头的可旋转搅拌器、清洁头及表面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