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52061U - 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52061U
CN216952061U CN202220080643.1U CN202220080643U CN216952061U CN 216952061 U CN216952061 U CN 216952061U CN 202220080643 U CN202220080643 U CN 202220080643U CN 216952061 U CN216952061 U CN 216952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hose
threaded pipe
threade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806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恩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da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nda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da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nda Petro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52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520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包括复合软管,复合软管的两端分别固设接头,接头具体包括螺纹管,螺纹管的外侧套设有外筒,螺纹管与外筒之间具有间隙,螺纹管远离接头的一端固设管道连接件;复合软管具体包括内圈螺旋弹簧,内圈螺旋弹簧的外周包覆有复合层,复合层的外周包覆有外覆层,外覆层的外周绕设有外圈螺旋弹簧,内圈螺旋弹簧由钢丝盘绕设置而成;复合软管的开口端处插接于螺纹管以及外筒之间,螺纹管、外筒以及复合软管之间注设环氧胶,内圈螺旋弹簧与螺纹管的螺纹适配,接头以及复合软管拼接后内壁涂敷设置聚脲涂料涂层。可以有效的延长用于运输含有大量固体颗粒浆体的管道的使用寿命,且不影响管道本身的弯曲、拉伸回弹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
背景技术
两相流的管道输送是现代工矿企业普遍采用的物流技术之一,例如火力发电厂的粉煤灰浆体输送、铁矿厂的铁精矿浆和尾矿浆输送、煤矿洗煤厂的水煤浆和选煤重介质输送等。此类用于浆体输送的管道通常面临管道内壁磨蚀严重的情况,而现有的抗磨管道通常采用内壁复合高硬度刚性材料或是内壁复合低硬度弹性材料来实现对含有大量固体颗粒物质的流体的运输。
然而,这类传统的抗磨管道的弯曲性能较弱,管道本身重量较大且与法兰接头之间的连接性较差,使用寿命并未得到有效的提升。或是在加工管径较小、长度较长的管道时具有极大的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包括复合软管,所述复合软管的两端分别固设接头,所述接头具体包括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外侧套设有外筒,所述螺纹管与所述外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螺纹管远离所述接头的一端固设管道连接件;所述复合软管具体包括内圈螺旋弹簧,所述内圈螺旋弹簧的外周包覆有复合层,所述复合层的外周包覆有外覆层,所述外覆层的外周绕设有外圈螺旋弹簧,所述内圈螺旋弹簧由钢丝盘绕设置而成;所述复合软管的开口端处插接于所述螺纹管以及所述外筒之间,所述螺纹管、所述外筒以及所述复合软管之间注设环氧胶,所述内圈螺旋弹簧与所述螺纹管的螺纹相适配,所述接头以及所述复合软管拼接后内壁涂敷设置聚脲涂料涂层。
优选的,所述复合层包括交互叠加设置的10~15层膜密封层以及5~10 层抗拉层,所述膜密封层的厚度为0.03~0.1mm,所述抗拉层的厚度为 0.45~0.9mm,所述聚脲涂料涂层的厚度为1~2mm,所述外覆层的厚度为 0.6~0.75mm。
优选的,所述膜密封层为PI聚酰亚胺材料制成,所述抗拉层为芳纶材质制成,所述外覆层为PVC材料制成。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抗拉层还可以是PET或玻纤材料制成。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螺纹管具体包括管体部,所述管体部靠近所述复合软管的一侧外周设置螺纹部,所述管体部远离所述复合软管的一侧设置台阶部,所述台阶部远离所述螺纹部的一侧管径逐渐增大形成圆台部,所述圆台部远离所述螺纹部的一侧沿轴向延伸形成连接件安装部,所述管道连接件固接于所述连接件安装部的外周;
所述外筒包括固接于所述台阶部且朝靠近所述螺纹部的方向管径逐渐增大的筒底部,所述筒底部靠近所述螺纹部的一侧沿轴向延伸形成筒体部;
其中,所述螺纹部位于所述筒体部的内侧且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筒体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复合软管的开口端处固设有金属制的插接块。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插接块具体包括环状的基体,所述基体的与所述管体部过渡配合,所述基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筒体部的内径,所述基体远离所述复合软管的一侧逐渐收缩形成导流部,所述基体靠近所述复合软管的一端表面开设有插接槽,所述复合软管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筒体部的开口端向内收缩并压紧所述复合软管。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内圈螺旋弹簧与所述外圈螺旋弹簧的螺距相同,且所述内圈螺旋弹簧与所述外圈螺旋弹簧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接头以及复合软管拼接后在内壁涂敷设置聚脲涂料涂层,相比传统的陶瓷、铸石、耐磨合金或者橡胶等传统内壁材料,聚脲涂料具有更高的耐磨性且有更好的弯曲性能,在满足抗磨蚀要求的前提下保证了管道自身的柔软性。
2.通过在接头上设置螺纹管,并且复合软管的内圈设置有内圈螺旋弹簧,内圈螺旋弹簧与螺纹管的螺纹相适配,提高了管道与接头的连接紧密度。
3.通过在螺纹管的外侧间隙套设外筒,且符合软管的开口端插接于螺纹管以及外筒之间,并用环氧胶填满螺纹管、外筒以及复合软管之间的间隙,进一步的提高了接头与复合软管之间的连接紧密度。
4.传统的改变接触层抗磨性能的管道,内圈螺旋弹簧将暴露在混合相的浆体前,在经历长时间的冲刷后,会出现金属断裂或是内圈螺旋弹簧移位的现象,内圈螺旋弹簧移位后复合软管的支撑结构被破坏导致管道的实际寿命低于管壁的寿命。而通过聚脲涂料涂敷,稳固了内圈螺旋弹簧于复合软管之间的支撑关系,同时对内圈螺旋弹簧涂敷上聚脲涂料也避免了出现金属丝断裂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接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接块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接块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包括复合软管1,所述复合软管1的两端分别固设接头2,所述接头2具体包括螺纹管21,所述螺纹管21的外侧套设有外筒22,所述螺纹管21与所述外筒2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螺纹管21远离所述接头2的一端固设管道连接件23;所述复合软管1具体包括内圈螺旋弹簧11,所述内圈螺旋弹簧11的外周包覆有复合层12,所述复合层12的外周包覆有外覆层13,所述外覆层13的外周绕设有外圈螺旋弹簧14,所述内圈螺旋弹簧11由钢丝盘绕设置而成;所述复合软管1的开口端处插接于所述螺纹管21以及所述外筒22之间,所述螺纹管21、所述外筒22以及所述复合软管1之间注设环氧胶4,所述内圈螺旋弹簧11与所述螺纹管21 的螺纹相适配,所述接头2以及所述复合软管1拼接后内壁涂敷设置聚脲涂料涂层3。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聚脲涂料涂层3所实用的聚脲涂料为Line-X公司所生产的XS-155型号的聚脲材料。
优选的,所述复合层12包括交互叠加设置的10~15层膜密封层以及 5~10层抗拉层,所述膜密封层的厚度为0.03~0.1mm,所述抗拉层的厚度为 0.45~0.9mm,所述聚脲涂料涂层3的厚度为1~2mm,所述外覆层13的厚度为0.6~0.75mm。由于管道的设置有聚脲涂料涂层3,利用聚脲材料的高耐磨性以及高抗冲击性能,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合材料抗磨软管的膜密封层以及抗拉层的层数相比传统的抗磨软管所需层数大大降低,增大了管道的输送内径,降低了管道整体的重量。
除此之外,传统的抗磨软管的复合层12靠近内壁的一侧需要设置为膜密封层,以避免运输浆体的过程中液体渗透,导致复合层12之间出现分离或是腐蚀,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的内壁涂敷有 1~2mm厚度的聚脲涂料层,聚脲材料凝固后同样还具备较高的防渗透性能,因此复合层12之间膜密封层以及抗拉层交互叠加设置的顺序无需如传统抗磨软管一样严格排布,在制造过程中工序更为简单。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内圈螺旋弹簧11与所述外圈螺旋弹簧14的螺距相同,且所述内圈螺旋弹簧11与所述外圈螺旋弹簧14交错设置,通过所述内圈螺旋弹簧11与所述外圈螺旋弹簧14夹紧并压实所述复合层12,使得所述膜密封层与所述抗拉层之间不需要涂敷粘合剂,进一步的降低管壁厚度,也减少了加工所需的工时和工序,生产效能更高。
优选的,所述膜密封层为PI聚酰亚胺材料制成,所述抗拉层为芳纶材质制成,所述外覆层13为PVC材料制成。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当管道的承压需求在16Kg以下时,为节省制造成本,所述抗拉层还可以是PET或玻纤材料制成。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螺纹管21具体包括管体部211,所述管体部 211靠近所述复合软管1的一侧外周设置螺纹部212,所述管体部211远离所述复合软管1的一侧设置台阶部213,所述台阶部213远离所述螺纹部 212的一侧管径逐渐增大形成圆台部214,所述圆台部214远离所述螺纹部 212的一侧沿轴向延伸形成连接件安装部215,所述管道连接件23固接于所述连接件安装部215的外周;
所述外筒22包括固接于所述台阶部213且朝靠近所述螺纹部212的方向管径逐渐增大的筒底部221,所述筒底部221靠近所述螺纹部212的一侧沿轴向延伸形成筒体部222。
在拼接所述接头2以及所述复合软管1时,是先于所述螺纹管21以及所述外筒22之间的间隙内注入环氧胶4,再将所述复合软管1插入所述接头2内。为提高环氧胶4,所述螺纹部212位于所述筒体部222的内侧且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筒体部222。所述螺纹部212伸出所述筒体部222的部分可以在拼接所述接头2以及所述复合软管1的过程中起到导向以及预连接的作用,同时,若所述螺纹部212没有伸出所述筒体部222,则会导致在拼接过程中环氧胶4流入内壁,导致内壁出现凸块等不平整缺陷。
相比传统的抗磨软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的复合层12之间由于不需要粘合剂来粘结,因此在开口端未设置有内圈螺旋弹簧11或外圈螺旋弹簧14的部位所述复合层12之间相互分离,整体处于较软状态,不利于所述接头2与所述复合软管1的连接。因此,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复合软管1的开口端处固设有金属制的插接块5。
若所述插接块5与所述管体部211以及所述筒体部222紧密配合,则会导致环氧胶4无法排出,复合软管1无法顺利插接于所述接头2内。因此,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插接块5具体包括环状的基体,所述基体的与所述管体部211过渡配合,所述基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筒体部222的内径,所述基体远离所述复合软管1的一侧逐渐收缩形成导流部,所述基体靠近所述复合软管1的一端表面开设有插接槽,所述复合软管1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其中,所述基体与所述管体部211之间相互过渡配合,并通过内圈螺旋弹簧11与螺纹部212螺接,避免所述接头2与所述复合软管1之间仅通过环氧胶4相互连接而导致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脱落。若所述插接块5 远离所述复合软管1的一端设置为与轴线垂直的平面,则在安装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阻力,不利于安装,通过设置导流部可以快速的将环氧胶4挤出,安装过程中所承受的阻力大大降低。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筒体部222的开口端向内收缩并压紧所述复合软管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包括复合软管,所述复合软管的两端分别固设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具体包括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外侧套设有外筒,所述螺纹管与所述外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螺纹管远离所述接头的一端固设管道连接件;
所述复合软管具体包括内圈螺旋弹簧,所述内圈螺旋弹簧的外周包覆有复合层,所述复合层的外周包覆有外覆层,所述外覆层的外周绕设有外圈螺旋弹簧,所述内圈螺旋弹簧由钢丝盘绕设置而成;
所述复合软管的开口端处插接于所述螺纹管以及所述外筒之间,所述螺纹管、所述外筒以及所述复合软管之间注设环氧胶,所述内圈螺旋弹簧与所述螺纹管的螺纹相适配,所述接头以及所述复合软管拼接后内壁涂敷设置聚脲涂料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层包括交互叠加设置的10~15层膜密封层以及5~10层抗拉层,所述膜密封层的厚度为0.03~0.1mm,所述抗拉层的厚度为0.45~0.9mm,所述聚脲涂料涂层的厚度为1~2mm,所述外覆层的厚度为0.6~0.75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密封层为PI聚酰亚胺材料制成,所述抗拉层为芳纶材质制成,所述外覆层为PVC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拉层还可以是PET材料或玻纤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纹管具体包括管体部,所述管体部靠近所述复合软管的一侧外周设置螺纹部,所述管体部远离所述复合软管的一侧设置台阶部,所述台阶部远离所述螺纹部的一侧管径逐渐增大形成圆台部,所述圆台部远离所述螺纹部的一侧沿轴向延伸形成连接件安装部,所述管道连接件固接于所述连接件安装部的外周;
所述外筒包括固接于所述台阶部且朝靠近所述螺纹部的方向管径逐渐增大的筒底部,所述筒底部靠近所述螺纹部的一侧沿轴向延伸形成筒体部;
其中,所述螺纹部位于所述筒体部的内侧且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筒体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软管的开口端处固设有金属制的插接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接块具体包括环状的基体,所述基体的与所述管体部过渡配合,所述基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筒体部的内径,所述基体远离所述复合软管的一侧逐渐收缩形成导流部,所述基体靠近所述复合软管的一端表面开设有插接槽,所述复合软管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
8.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部的开口端向内收缩并压紧所述复合软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圈螺旋弹簧与所述外圈螺旋弹簧的螺距相同,且所述内圈螺旋弹簧与所述外圈螺旋弹簧交错设置。
CN202220080643.1U 2021-12-28 2022-01-13 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 Active CN21695206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596355 2021-12-28
CN202123359635 2021-12-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52061U true CN216952061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17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80643.1U Active CN216952061U (zh) 2021-12-28 2022-01-13 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520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972980A2 (en) High-pressure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pipe joint
CN104676141A (zh) 复合材料管道
CN101619779B (zh) 防护井连接地埋管道的密封装置
CN107477281B (zh) 一种海洋纤维增强复合管用双限制连接系统
CN216952061U (zh) 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
CN212839848U (zh) 一种抗热胀冷缩耐高压型复合管
CN114370537A (zh) 一种复合材料抗磨软管
CN202274208U (zh) 高压柔性橡胶软管总成
CN2317377Y (zh) 复合型耐腐蚀工业管道
CN208331536U (zh) 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连续管的连接接头
CN214466723U (zh) 一种具有内衬防腐框架结构的玻璃钢夹砂管
CN114688383A (zh) 一种油气水混输管道内衬耐温耐压复合管的防腐修复方法
RU200465U1 (ru) Фланец
CN211525840U (zh) 撸管式柔性复合输送管中间防腐接头
CN210240805U (zh) 一种玻璃钢夹砂环保管
CN209990999U (zh) 一种非开挖钻机旋接器
US20230392729A1 (en) End Fitting for a Pip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11022794A (zh) 一种适用于竹复合管的束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212407928U (zh) 一种变径防扁角抗渗漏限定滑动承口结构件
CN218063740U (zh) 一种便于对接连接的纤维增强柔性复合管
CN212377486U (zh) 一种异型压力铠装海洋柔性软管
CN115355370A (zh) 一种大直径高承压海洋输油软管
CN204785125U (zh) 复合材料管道
CN220523609U (zh) 一种耐磨损双层ptfe管材
CN213299124U (zh) 一种塑钢缠绕管的承接口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