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5772U - 曳引机及其防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曳引机及其防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5772U
CN216945772U CN202220373849.3U CN202220373849U CN216945772U CN 216945772 U CN216945772 U CN 216945772U CN 202220373849 U CN202220373849 U CN 202220373849U CN 216945772 U CN216945772 U CN 216945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vibration
plate
traction machine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738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龙图
洪水
唐电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738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5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5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5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曳引机及其防振装置。曳引机的防振装置包括防振部件、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分体设置。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的板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振部件,防振部件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与第二连接板的板面固定连接。安装前,采用压力测试机分别作用于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的板面,或者作用于第二连接板板面对应至少两个防振部件的位置,至少两个防振部件在测试的过程中不会相互干扰,确保准确可靠地测出防振部件的弹性模量,如此可根据曳引机本体的受力位置在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分别设置具有适当弹性模量或体积的防振部件,有利于调整曳引机本体的切斜度,使得曳引机本体保持平衡。

Description

曳引机及其防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曳引机及其防振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电梯曳引机与建筑物之间配置有防振装置,防振装置能够抑制从曳引机传递到建筑物的振动。常见的防振装置包括多个橡胶块及两块钢板,多个橡胶块设于两块钢板之间。然而,采用该防振装置无法准确调整曳引机的切斜度,不利于曳引机平衡地安装于防振装置上。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曳引机及其防振装置,便于准确地调整曳引机本体的切斜度,有利于曳引机本体保持平衡。
一种曳引机的防振装置,包括防振部件、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分体设置,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板面相对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板面均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防振部件,所述防振部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板面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振部件包括弹性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均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底座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板面与所述防振部件连接的位置均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远离头部的一端自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防振部件的一侧穿出至另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板面还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防振部件连接位置的侧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板面设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曳引机本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板面设有嵌入孔,所述固定螺母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嵌入孔内;所述固定螺母低于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防振部件的一侧,或者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防振部件的一侧齐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螺母包括螺母本体、及环设于所述螺母本体一端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防振部件的一侧抵触配合,所述螺母本体的外周面与所述嵌入孔的孔壁接触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板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自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部延伸设置,所述限位部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孔。
一种曳引机,包括曳引机本体、底座梁及所述的曳引机的防振装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底座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曳引机本体固定连接。
上述的曳引机及其防振装置,安装前,采用压力测试机分别作用于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的板面,或者作用于第二连接板板面对应至少两个防振部件的位置,可得出防振部件的弹性模量。由于第一连接板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分体设置,防振部件设于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这样至少两个防振部件在测试的过程中不会相互干扰,确保准确可靠地测出防振部件的弹性模量,如此可根据曳引机本体的受力位置在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分别设置具有适当弹性模量或体积的防振部件,有利于调整曳引机本体的切斜度,使得曳引机本体保持平衡。此外,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分体设置还能够节省材料,降低重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第二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第二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第二,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曳引机的防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曳引机的防振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曳引机的防振装置的螺母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曳引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0、防振部件;20、第一连接板;21、第二固定孔;30、第二连接板;31、嵌入孔;32、限位部;321、限位孔;40、固定件;41、固定螺栓;411、头部;50、固定螺母;51、螺母本体;52、凸台;60、曳引机本体;61、机座;70、底座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第二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第二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第二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第二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曳引机的防振装置,包括防振部件10、第一连接板20及第二连接板30。第一连接板20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20分体设置,且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20的板面均与第二连接板30的板面相对设置。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20的板面均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防振部件10,防振部件10的远离第一连接板20的一侧与第二连接板30的板面固定连接。
上述曳引机的防振装置,安装前,采用压力测试机分别作用于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20的板面,或者作用于第二连接板30板面对应至少两个防振部件10的位置,可得出防振部件10的弹性模量。由于第一连接板20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20分体设置,防振部件10设于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20与第二连接板30之间,这样至少两个防振部件10在测试的过程中不会相互干扰,确保准确可靠地测出防振部件10的弹性模量,如此可根据曳引机本体60的受力位置在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20与第二连接板30之间分别设置具有合适弹性模量或体积的防振部件10,有利于调整曳引机本体60的切斜度,使得曳引机本体60保持平衡。此外,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20分体设置还能够节省材料,降低重量。
可选地,防振部件10采用粘接的方式分别与第一连接板20的板面及第二连接板30的板面固定连接。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安装件将第一连接板20、防振部件10及第二连接板30固定连接在一起;其中,安装件为螺栓、卡扣等。
可选地,第一连接板20与第二连接板30均为钢板。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20与第二连接板30也可为其它材质的板材,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20设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接板20分体设置。防振部件10设有两个,两个防振部件10分别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连接板20的板面,两个防振部件10远离第一连接板20的一侧均与第二连接板30的板面固定连接。其中,两个防振部件10分别为方形体和圆柱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防振部件10包括弹性体。弹性体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弹性体分别设于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20与第二连接板30之间。可选地,防振部件10为橡胶块。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防振部件10也可为弹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2和图4,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20均设有固定件40,固定件40用于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20与底座梁70。如此,安装时,可通过固定件40将第一连接板20固定在底座梁70上,防止该防振装置移动,提高使用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件4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连接板20均设有一个固定件40。
进一步地,参阅图1和图2,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20的板面均设有第一固定孔。固定件40包括固定螺栓41,固定螺栓41远离头部411的一端自第一连接板20靠近防振部件10的一侧穿出至另一侧。如此,通过固定螺栓41可将第一连接板20固定在底座梁70上,安装方便。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螺栓41采用焊接的方式与第一连接板20固定连接。
具体地,参阅图1和图2,第一固定孔设于第一连接板20与防振部件10固定连接的位置,固定螺栓41的头部411位于第一连接板20与防振部件10之间。其中,固定螺栓41的头部411为薄型,这样能够保证防振部件10具有足够的压缩量,同时还能够减小该防振装置的高度。
进一步地,参阅图1,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20的板面还设有第二固定孔21,第二固定孔21设于第一连接板20与防振部件10连接位置的侧部。安装时,在第二固定孔21内插设螺栓等,通过螺栓等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20与底座梁70,这样能够防止防振部件10在安装时旋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图3和图4,第二连接板30的板面设有固定螺母50,固定螺母50用于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30与曳引机本体60。可选地,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固定螺母50固定于第二连接板30。安装时,将曳引机本体60上的螺栓螺纹连接于固定螺母50,实现曳引机本体60与第二连接板30的固定连接,避免曳引机本体60移动,提高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参阅图2、图3和图4,第二连接板30的板面设有嵌入孔31,固定螺母50至少部分设于嵌入孔31内。固定螺母50低于第二连接板30远离防振部件10的一侧,或者固定螺母50与第二连接板30远离防振部件10的一侧齐平。如此,曳引机本体60的机座61能够与第二连接板30的板面相贴合,提高曳引机本体60与第二连接板30连接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减小曳引机的防振装置的高度。
具体地,参阅图3,固定螺母50包括螺母本体51及凸台52,凸台52环设于螺母本体51的一端。具体地,安装时,固定螺母50远离凸台52的一端自第二连接板30靠近防振部件10的一侧插设于嵌入孔31内,凸台52与第二连接板30靠近防振部件10的一侧抵触配合,螺母本体51的外周面与嵌入孔31的孔壁接触配合。如此,将固定螺母50牢固可靠地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板30,有效防止固定螺母50松脱。
更进一步地,参阅图1和图2,嵌入孔31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嵌入孔31分别设于第二连接板30分别与至少两个防振部件10连接的位置。固定螺母50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固定螺母50一一对应设于至少两个嵌入孔31内。如此,可增加曳引机本体60与第二连接板30连接的牢固性,防止曳引机本体60与第二连接板30松脱。
在本实施例中,嵌入孔31设有两个,两个嵌入孔31分别设于第二连接板30分别与两个防振部件10连接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第二连接板30设有限位部32,限位部32自第二连接板30的侧部延伸设置,限位部32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孔321。安装时,在限位孔321内插设限位件,通过限位件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30与底座梁70,防止防振部件10失效,避免曳引机本体60倾斜掉落。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孔32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孔321设有两个,两个限位孔321间隔设置。
参阅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曳引机,包括曳引机本体60、底座梁70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曳引机的防振装置。第一连接板20与底座梁7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30与曳引机本体60固定连接。
上述的曳引机,安装前,采用压力测试机分别作用于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20的板面,或者作用于第二连接板30板面对应至少两个防振部件10的位置,可得出防振部件10的弹性模量。由于第一连接板20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20分体设置,防振部件10设于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20与第二连接板30之间,这样至少两个防振部件10在测试的过程中不会相互干扰,确保准确可靠地测出防振部件10的弹性模量,如此可根据曳引机本体60的受力位置在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20与第二连接板30之间分别设置具有合适弹性模量或体积的防振部件10,有利于调整曳引机本体60的切斜度,使得曳引机本体60保持平衡。此外,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板20分体设置还能够节省材料,降低重量。
进一步地,曳引机的防振装置设有两个,两个曳引机的防振装置分别设于曳引机本体60两侧的机座61与底座梁70之间。如此,两个曳引机的防振装置能够稳定地支撑曳引机本体60,防振隔振效果更好。在本实施例中,曳引机的防振装置设有两个,两个曳引机的防振装置对称设于曳引机本体60两侧的机座61与底座梁70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第一”、“第二”、“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第一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第一”或“第二”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第一”、“第一方”和“第一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第一方或斜第一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第二”、“第二方”和“第二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第二方或斜第二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第一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第一”、“第二”、“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第一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第一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第一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第二,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曳引机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振部件、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分体设置,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板面相对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板面均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防振部件,所述防振部件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板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部件包括弹性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均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底座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曳引机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板面与所述防振部件连接的位置均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远离头部的一端自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防振部件的一侧穿出至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板面还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防振部件连接位置的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板面设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曳引机本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曳引机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板面设有嵌入孔,所述固定螺母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嵌入孔内;所述固定螺母的端面低于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防振部件的一侧,或者所述固定螺母的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防振部件的一侧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曳引机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母包括螺母本体、及环设于所述螺母本体一端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防振部件的一侧抵触配合,所述螺母本体的外周面与所述嵌入孔的孔壁接触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自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部延伸设置,所述限位部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孔。
10.一种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曳引机本体、底座梁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曳引机的防振装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底座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曳引机本体固定连接。
CN202220373849.3U 2022-02-23 2022-02-23 曳引机及其防振装置 Active CN216945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3849.3U CN216945772U (zh) 2022-02-23 2022-02-23 曳引机及其防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3849.3U CN216945772U (zh) 2022-02-23 2022-02-23 曳引机及其防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5772U true CN216945772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91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73849.3U Active CN216945772U (zh) 2022-02-23 2022-02-23 曳引机及其防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57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11327A (en)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 load to a strain gage transducer beam
US20170009425A1 (en) Cab Protection Device for Working Machine
CN107498478B (zh) 一种电池系统振动测试固定工装
CN216945772U (zh) 曳引机及其防振装置
US7011187B2 (en) Device for controlled bearing support of a component on a vibration damper with visual indication of position adjustment
JP4028871B2 (ja) ロードセル
KR200413295Y1 (ko) 다중 스프링-라버 패드 방진마운트
WO2000075617A1 (fr) Capteur de force
US4783986A (en) Anti-vibration mounting for shock-or vibration-producing machinery
JP2507332B2 (ja) 横振動減衰マツト装置
JPH11211543A (ja) ロードセルの過負荷防止装置
JPH0441385A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の耐震装置
JPS5813155Y2 (ja) 防振装置
CN219777089U (zh) 动力总成载荷测试工装
JP6823835B2 (ja) エレベータにおける巻上機の支持装置
CN221100021U (zh) 一种电池包振动工装结构
CN217360236U (zh) 电池总成固定工装及电池测试装置
CN215865599U (zh) 三分力测量装置
CN214702490U (zh) 一种防转防倾覆的测力称重模块
CN112502305B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消隙式阻尼器节点约束连接装置
CN212206315U (zh) 一种汽车衡秤体连接结构
CN211661838U (zh) 研磨机齿轮箱传动架减震结构
CN210418834U (zh) 电梯的荷重检测器的固定结构及电梯的荷重检测单元
JP4230211B2 (ja) 荷重検出装置の設置方法および間隙調節治具
CN216010068U (zh) 一种电阻式应力位移传感器无线传输中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