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1656U - 一种一开多热流道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开多热流道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1656U
CN216941656U CN202220699383.6U CN202220699383U CN216941656U CN 216941656 U CN216941656 U CN 216941656U CN 202220699383 U CN202220699383 U CN 202220699383U CN 216941656 U CN216941656 U CN 216941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ole
hot
upper plate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993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蒙兴财
梁振翰
蒙兴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ying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ying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ying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ying Mo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993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16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1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16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一开多热流道模具,包括分流板、热嘴、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板、连接架以及下板,分流板设有发热组件且上侧开有进料口,分流板下侧开有多个与进料口连通的出料口,多个热嘴与出料口一一对应连接并安装在下板,连接架包括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纵板以及两个前后相对设置的横板,横板左右两端均与纵板留有让位间隙,分流板置于纵板与横板所围合的空间内并与纵板、横板、上板以及下板均留有隔热间隙,上板于进料口的正上方开有入料口。本实用新型的一开多热流道模具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烫伤的概率,减缓分流板的热量散失,减少电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一开多热流道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一开多热流道模具。
背景技术
热流道是在注塑模具中使用的,将融化的塑料粒子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的加热组件系统。热流道是通过加热的办法来保证流道和浇口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由于在流道附近或中心设有加热棒和加热圈,从注塑机喷嘴出口到浇口的整个流道都处于高温状态,使流道中的塑料保持熔融。
大多数的一开多热流道模具均是通过分流板实现分流,具体地,分流板设有进料口以及多个与进料口连通的出料口,为了保证塑料在分流板保持熔融状态,就需要在分流板设在加热组件(如电热丝等),这样,分流板保持较高的温度,较难与其他部件连接,不慎触碰容易烫伤。因此需要额外增加承托板或者连接架与其他部件连接,但分流板无可避免地与承托板或者连接架接触,并将热量传递到承托板或者连接架,加速分流板的热量散失,浪费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一开多热流道模具,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烫伤的概率,减缓分流板的热量散失,减少电源的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开多热流道模具,包括分流板、热嘴、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板、连接架以及下板,所述分流板设有发热组件且上侧开有进料口,所述分流板下侧开有多个与进料口连通的出料口,多个所述热嘴与出料口一一对应连接并安装在下板,所述连接架包括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纵板以及两个前后相对设置的横板,所述横板左右两端均与纵板留有让位间隙,所述分流板置于纵板与横板所围合的空间内并与纵板、横板、上板以及下板均留有隔热间隙,所述上板于进料口的正上方开有入料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一开多热流道模具还包括安装在热嘴上部并用于控制热嘴开启或关闭的气缸,所述气缸与分流板底面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下板设有多个与出料口上下对应设置的第一让位通孔,所述热嘴穿过第一让位通孔并下部安装有与下板底面螺纹连接的第一安装套。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下板顶面于让位间隙出装有用于固定发热组件电线的第一固线块以及用于固定气缸管线的第二固线块。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一开多热流道模具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上板设有沉头孔,所述纵板设有与沉头孔上下对应设置的第二让位通孔,所述下板设有与第二让位通孔上下对应设置的螺纹孔,所述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沉头孔以及第二让位通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横板顶面以及底面分别与上板底面以及下板顶面相抵。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一开多热流道模具还包括定位插销,所述上板设有第一插销通孔,所述横板设有与第一插销通孔上下对应设置的第二插销通孔,所述下板设有与第二插销通孔上下对应设置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插销对应插入到第一插销通孔、第二插销通孔以及定位孔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入料口装有隔热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板螺纹连接有用于压紧隔热帽的第二安装套。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开多热流道模具通过分流板、热嘴、上板、连接架、下板、发热组件、进料口、出料口、纵板、横板以及入料口相互配合,能够降低工作人员误触分流板、纵板、横板、上板以及下板导致烫伤的概率,减缓分流板的热量散失,减少电源的浪费;此外,采用两个纵板与两个横板组合成连接架,相对与一体成型的连接架,无需加工出让位槽供分流板上的发热组件走线,结构更为优化,连接架的加工更为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开多热流道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分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分流板、连接架、下板、第一固线块以及第二固线块的布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板、纵板以及下板的连接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板、横板以及下板的连接原理图。
图中:1、分流板;2、热嘴;3、上板;4、连接架;5、下板;6、发热组件;7、进料口;8、出料口;9、纵板;10、横板;11、入料口;12、气缸;13、第一让位通孔;14、第一安装套;15、第一固线块;16、第二固线块;17、连接螺栓;18、沉头孔;19、第二让位通孔;20、螺纹孔;21、定位插销;22、第一插销通孔;23、第二插销通孔;24、定位孔;25、隔热帽;26、第二安装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一开多热流道模具,包括分流板1、热嘴2、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板3、连接架4以及下板5,所述分流板1设有发热组件6且上侧开有进料口7,所述分流板1下侧开有多个与进料口7连通的出料口8,多个所述热嘴2与出料口8一一对应连接并安装在下板5,熔融状态的塑料从进料口7进入分流板1,为了保证分流板1内的塑料保证熔融状态,所述发热组件6对分流板1加热,塑料从多个出料口8流出,并通过热嘴2注射到外部成型模具中。实际上,所述发热组件6 可以是电热丝,实现对分流板1的加热功能;此外,所述热嘴2内也绕设有电热丝和温度传感器,保证热嘴2内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这里不再对热嘴 2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一一赘述。
所述连接架4包括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纵板9以及两个前后相对设置的横板10,所述横板10左右两端均与纵板9留有让位间隙,为了分流板1上发热组件6合热嘴2留出走线空隙;所述分流板1置于纵板9与横板10所围合的空间内并与纵板9、横板10、上板3以及下板5均留有隔热间隙,避免分流板1分别与纵板9、横板10、上板3以及下板5接触,由于空气的传热效率远低于金属的传热效率,大大减少分流板1传递到纵板9、横板10、上板3以及下板5上的热量,降低工作人员误触分流板1、纵板9、横板 10、上板3以及下板5导致烫伤的概率,减缓分流板1的热量散失,减少电源的浪费;所述上板3于进料口7的正上方开有入料口11,使得外部塑料注射嘴能够穿过入料口11与分流板1的进料口7连接,使塑料进入到分流板1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开多热流道模具通过分流板1、热嘴2、上板3、连接架 4、下板5、发热组件6、进料口7、出料口8、纵板9、横板10以及入料口 11相互配合,能够降低工作人员误触分流板1、纵板9、横板10、上板3以及下板5导致烫伤的概率,减缓分流板1的热量散失,减少电源的浪费;此外,采用两个纵板9与两个横板10组合成连接架4,相对与一体成型的连接架4,无需加工出让位槽供分流板1上的发热组件6走线,结构更为优化,连接架4的加工更为容易。
实际上,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开多热流道模具还优选包括安装在热嘴2上部并用于控制热嘴2开启或关闭的气缸12,所述气缸12与分流板1底面螺纹连接,起到增加分流板1与下板5之间的间隙的作用,同时,气缸12的管路可以从让位间隙引入,进步优化一开多热流道模具的结构。
实际上,如图1所示,所述下板5优选设有多个与出料口8上下对应设置的第一让位通孔13,所述热嘴2穿过第一让位通孔13并下部安装有与下板5底面螺纹连接的第一安装套14,使得热嘴2安装在下板5上,并实现承托分流板1的作用;同时,所述热嘴2外壁与第一让位通孔13内壁优选留有间隙,减少热嘴2与下板5的接触面积,并减少热嘴2传递到下板5上的热量,减少电源的浪费。进一步地,如图1以及图3所示,所述下板5顶面优选于让位间隙出装有用于固定发热组件6电线的第一固线块15以及用于固定气缸12管线的第二固线块16,防止发热组件6的电线以及气缸12的管线松散。
具体地,如图1以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开多热流道模具还优选包括连接螺栓17,所述上板3设有沉头孔18,所述纵板9设有与沉头孔18 上下对应设置的第二让位通孔19,所述下板5设有与第二让位通孔19上下对应设置的螺纹孔20,所述连接螺栓17依次穿过沉头孔18以及第二让位通孔19与螺纹孔20螺纹连接,所述横板10顶面以及底面分别与上板3底面以及下板5顶面相抵。通过连接螺栓17、沉头孔18、第二让位孔以及螺纹孔20相互配合,使得上板3、纵板9以及下板5相互固定,并将横板10夹在上板3与下板5之间,实现连接板安装在上板3与下板5之间。
更具体地,如图1以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开多热流道模具还优选包括定位插销21,所述上板3设有第一插销通孔22,所述横板10设有与第一插销通孔22上下对应设置的第二插销通孔23,所述下板5设有与第二插销通孔23上下对应设置的定位孔24,所述定位插销21对应插入到第一插销通孔22、第二插销通孔23以及定位孔24内。在安装连接螺栓17前,通过定位插销21、第一插销通孔22、第二插销通孔23以及定位孔24的定位作用,限制横板10与上板3以及下板5的相互位置,确保横板10与纵板9 之间的让位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所述入料口11安装有装有隔热帽25,所述隔热帽25可以采用聚酰亚胺等隔热材料制成,与外部塑料注射嘴接触,起到加强上板3与外部塑料注射嘴的连接强度并减少,减少外部塑料注射嘴传递到上板3上的热量。进一步,所述上板3优选螺纹连接有用于压紧隔热帽25的第二安装套26,方便隔热套的装拆。具体地,所述第二安装套26的内径大于隔热套内径的,避免与外部塑料注射嘴接触,进一步减少外部塑料注射嘴传递到上板3上的热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一开多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板、热嘴、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板、连接架以及下板,所述分流板设有发热组件且上侧开有进料口,所述分流板下侧开有多个与进料口连通的出料口,多个所述热嘴与出料口一一对应连接并安装在下板,所述连接架包括两个左右相对设置的纵板以及两个前后相对设置的横板,所述横板左右两端均与纵板留有让位间隙,所述分流板置于纵板与横板所围合的空间内并与纵板、横板、上板以及下板均留有隔热间隙,所述上板于进料口的正上方开有入料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开多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热嘴上部并用于控制热嘴开启或关闭的气缸,所述气缸与分流板底面螺纹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开多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设有多个与出料口上下对应设置的第一让位通孔,所述热嘴穿过第一让位通孔并下部安装有与下板底面螺纹连接的第一安装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开多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顶面于让位间隙出装有用于固定发热组件电线的第一固线块以及用于固定气缸管线的第二固线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开多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上板设有沉头孔,所述纵板设有与沉头孔上下对应设置的第二让位通孔,所述下板设有与第二让位通孔上下对应设置的螺纹孔,所述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沉头孔以及第二让位通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横板顶面以及底面分别与上板底面以及下板顶面相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开多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插销,所述上板设有第一插销通孔,所述横板设有与第一插销通孔上下对应设置的第二插销通孔,所述下板设有与第二插销通孔上下对应设置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插销对应插入到第一插销通孔、第二插销通孔以及定位孔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开多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口装有隔热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一开多热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螺纹连接有用于压紧隔热帽的第二安装套。
CN202220699383.6U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一开多热流道模具 Active CN2169416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9383.6U CN216941656U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一开多热流道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9383.6U CN216941656U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一开多热流道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1656U true CN216941656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98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99383.6U Active CN216941656U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一开多热流道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16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1338A (zh) 一种可实现急冷急热的模具
CN2882970Y (zh) 注塑模具用热喷嘴
CN112406004A (zh) 一种提高注射模具加工精度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N216941656U (zh) 一种一开多热流道模具
CN201525114U (zh) 一种模具急冷急热结构
CN210590360U (zh) 12ah蓄电池壳热流道一出四进胶系统
CN203472066U (zh) 改进的热流道模具
CN215242565U (zh) 一种热流道喷嘴的调温分流装置
CN207224489U (zh) 一种多嘴芯侧浇口型热嘴
CN102950720B (zh) 一种塑封定子无流道模
CN206406376U (zh) 热流道系统
KR100980490B1 (ko) 밸브를 구비한 사출 노즐 장치
CN106965382B (zh) 用于半热流道注塑模具的转换镶件
CN218857583U (zh) 一种多流道成型模具
CN219133087U (zh) 加热式热流道装置
CN215320313U (zh) 一种紧凑型热流道系统及包含其的注塑模具
CN210590286U (zh) 32ah蓄电池壳热流道一出四模具结构
CN219563992U (zh) 一种笔记本模具热塑流道
CN217803058U (zh) 一种整体式多点热流道系统
CN220864646U (zh) 一种冷流道分流板
CN218985583U (zh) 一种鞋底模具专用热流道装置
CN109262977A (zh) 一种塑料注射成型设备及工艺
KR200317467Y1 (ko) 멀티실린더형 싱글밸브시스템
CN218366250U (zh) 一种新型热流道系统
CN217258053U (zh) 一种流量分布均衡的塑料容器成型模具浇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