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34811U - 一种气液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液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34811U
CN216934811U CN202122596611.5U CN202122596611U CN216934811U CN 216934811 U CN216934811 U CN 216934811U CN 202122596611 U CN202122596611 U CN 202122596611U CN 216934811 U CN216934811 U CN 216934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liquid
shell
outlet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966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捍卫
刘红云
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Sinopec Guangzhou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Sinopec Guangzho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Sinopec Guangzhou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25966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34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34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34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物料入口、入口分配器、气包、分液包、气体出口、高密度液体出口、低密度液体出口及破沫网;所述物料入口开设于壳体前端上侧;所述入口分配器一端焊接在物料入口,另一端伸入壳体内,将卧式分液、立式分液和分气相结合的设施安装在压缩机或泵入口前,在实现气液分离的同时实现了对不同密度液体的分层分离,有效解决了因液体进入压缩机造成的振动结焦以及气泡进入泵引起的汽蚀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气液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化工、炼油等企业中,有很多饱和态气液混合流体(如分馏塔顶物流、反应产物等)需要进行气液分离,以便使分离出来的气体,经过压缩机升压后,进一步加工利用。压缩机对进料中的液滴含量有严格限制,如果进料气中液滴过多会导致压缩机振动、结焦。液体在进泵前也需要分离气体,避免泵汽蚀。此外有些需要水洗的介质,在上游注水后,希望在分液罐中将水从油中分离出来,循环使用或送酸性水汽提装置处理。为减少气体中的液滴,现有技术多设置气液分离器,使液滴从气体中沉降出来。
CN201921593429.0公开了一种除气器汽液分离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有箱体和支脚,所述支脚设置于箱体底端,所述箱体右侧壁中部设置有进气管。该实用新型使用时,蒸汽经过进气管进入箱体内,经过滤网时,蒸汽中颗粒杂质被拦截,大部分颗粒直径经过下料斗进入污水盒中,残留的颗粒杂质则可以通过刷杆刷毛清扫脱离滤网,避免了网孔堵塞,净化掉颗粒杂质的蒸汽再经过折流板的气液分离作用后得到较为干燥的气体排入后续设备中。该实用新型对于仅含少量液体和杂质的蒸汽有一定作用。但如果液量和气量相当时,则会使压降过大。
CN201510008198.2公开了一种汽液分离器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筒体、上封头和下封头,上封头上设置有出汽管,下封头上设置有排水器和进汽管,筒体内设置有n级旋风汽液分离装置和m级汽体旋风集散装置。旋风汽液分离装置用于将筒体内的汽体以旋风方式向筒体内壁四周排放,n级旋风汽液分离装置从下向上依次间隔排列,m级汽体旋风集散装置分布在n级旋风汽液分离装置之间,其中n≥2且为整数,m≥2且为整数;该实用新型中旋风汽液分离装置和汽体旋风集散装置使得设备造价增加,且立式筒体结构无法满足在气液分离的同时对液体进行分层分离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有效消除气体中的微量液滴,并将不同密度的液体进行分离,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物料入口、入口分配器、气包、分液包、气体出口、高密度液体出口、低密度液体出口及破沫网;所述物料入口开设于壳体前端上侧;所述入口分配器一端焊接在物料入口,另一端伸入壳体内;所述气包为立式空腔结构,位于壳体后端上侧,与壳体相连通,气包腔体上部安装破沫网;所述分液包为立式空腔结构,位于壳体后端下侧,与壳体相连通;所述气体出口开设于气包顶端;所述高密度液体出口开设于分液包底端;所述低密度液体出口开设于壳体后端下侧,位于分液包之后。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分离器,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卧式空腔结构,长径比为1.5~10.0。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分离器,其进一步特征在于:破沫网为可拆卸的同径丝网,或可拆卸的外圈盲板加中心丝网。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分离器,其进一步特征在于:入口分配器为管状,其侧面或底部开口。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分离器,其进一步特征在于:入口分配器为直管,或向壳体前端顶封头方向弯曲的弯管。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分离器,其进一步特征在于:高密度液体出口及低密度液体出口均设有单板片防涡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分离器,其进一步特征在于:高密度液体出口及低密度液体出口均设有多板片防涡器,防涡器板片互相平行或交叉。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分离器,其进一步特征在于:壳体上还设置有指示温度、压力、液位和界位的就地仪表和远传仪表。
本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器壳体内卧式空间提供足够的液体停留时间,使进料中的大量液体沉积下来,集中到卧式空间的底部。两种密度的液体顺流而下,并逐渐分层。在壳体的后部,高密度的液体聚集到设备下部的立式空间,从低点排出。低密度的液体从远离入口的另一端底部出口流出。设备上部的立式空间和破沫网,可为气体提供上升空间,降低气体流速,除去微小液滴,达到气液分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设置于上游设备(如换热器、空冷器等)气液混合物料出口和压缩机及泵之间。本实用新型设备采用卧式安装,可安装在构架上,也可安装在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将卧式分液、立式分液和分气相结合的设施安装在压缩机或泵入口前,对饱和态气液混合流体进行气液分离,有效解决了因液体进入压缩机造成的振动结焦以及气泡进入泵引起的汽蚀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立式分液的分液包及不同的液体出口,在实现气液分离的同时实现了对不同密度液体的分层分离。
3、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新建和改造装置,尤其适用于改造装置,可以不增加占地,通过改造原有的卧式分液罐,达到更好的气液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分离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1、物料入口,2、气体出口,3、低密度液体出口,4、壳体,5、气包,6、入口分配器,7、破沫网,8、分液包,9、高密度液体出口,10、防涡器。11、压缩机,12、泵,13、泵入口阀门,14、泵入口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采用卧式安装,设备安装位置如图2所示。物料入口1与上游设备(如换热器、空冷器等)的气液混合物出口相接。气体出口2与压缩机11的入口相接。低密度液体依次通过低密度液体出口3、泵入口阀门13、泵入口过滤器14后进入泵12。
如图1所示,物料入口1设置于壳体4前端上侧;气包5为立式空腔结构,位于壳体4后端上侧,与壳体4相连通;分液包8为立式空腔结构,位于壳体4后端下侧,与壳体4相连通;气体出口2开设于气包5顶端,高密度液体出口9开设于分液包8底端;低密度液体出口3开设于壳体4后端下侧,位于分液包8之后。入口分配器6焊接在物料入口1,另一端不需固定。入口分配器6用直管形式,底部密封,侧面向入口侧封头方向开长条形开口,条形开口面积为直管的内截面积的2倍。气液混相的物流从物料入口1进入入口分配器6,并沿着卧式壳体4内空间向后端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大量液体沉降到壳体4底部。气体则沿卧式壳体4上部空间进入气包5中,气体流速降低,向上流动经过破沫网7消除气体中的微小液滴后,经气体出口2流出设备。壳体4底部高密度液体沉集在低密度液体的下部,液体依次流经分液包8及低密度液体出口3。高密度液体流入分液包8中,经高密度液体出口9流出设备,低密度液体经低密度液体出口3流出设备。破沫网7采用可拆卸的同径丝网结构,安装在气包内腔上侧。防涡器10采用十字交叉板片式,分别焊接在高密度液体出口9及低密度液体出口3处。壳体4上按需要设置有指示温度、压力、液位和界位的就地仪表和远传仪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其基础上做适当的修饰及改进,但是与本实用新型实质性相同,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物料入口、入口分配器、气包、分液包、气体出口、高密度液体出口、低密度液体出口及破沫网;所述物料入口开设于壳体前端上侧;所述入口分配器一端焊接在物料入口,另一端伸入壳体内;所述气包为立式空腔结构,位于壳体后端上侧,与壳体相连通,气包腔体上部安装破沫网;所述分液包为立式空腔结构,位于壳体后端下侧,与壳体相连通;所述气体出口开设于气包顶端;所述高密度液体出口开设于分液包底端;所述低密度液体出口开设于壳体后端下侧,位于分液包之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卧式空腔结构,长径比为1.5~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破沫网为可拆卸的同径丝网,或可拆卸的外圈盲板加中心丝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分配器为管状,其侧面或底部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分配器为直管,或向壳体前端顶封头方向弯曲的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高密度液体出口及低密度液体出口均设有单板片防涡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高密度液体出口及低密度液体出口均设有多板片防涡器,防涡器板片互相平行或交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还设置有指示温度、压力、液位和界位的就地仪表和远传仪表。
CN202122596611.5U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气液分离器 Active CN216934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96611.5U CN216934811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气液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96611.5U CN216934811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气液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34811U true CN216934811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03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96611.5U Active CN216934811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气液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34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554365B2 (zh)
RU2475294C2 (ru) Способ удаления капель загрязняющей жидкости из потока газа и промывочный лоток
RU80768U1 (ru) Центробежный газожидкостный сепаратор
CN216934811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RU2306966C1 (ru) Газожидкостный сепаратор
CN204380328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CN104043291A (zh) 导流式气液分离单元、气液分离装置及多相流反应器
CN204552725U (zh) 一种油气田用高效油气水砂四相分离器
CN113893619B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CN110585796A (zh) 一种脱模剂废水再回收前处理装置
RU57627U1 (ru) Газожидкостной сепаратор
CN104874206B (zh) 分离器管束旋流入口装置
RU56208U1 (ru) Газожидкостной сепаратор
RU48277U1 (ru) Сепаратор
RU54529U1 (ru) Газожидкостный сепаратор
US2896740A (en) Gas washing apparatus
RU116487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тделения воздуха и паров из жидкости
CN218221687U (zh) 气液分离塔和电解水制氢设备
CN214597405U (zh)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及分离塔
RU59435U1 (ru) Центробежный газожидкостный сепаратор
CN105056639A (zh) 一种螺旋管气液分离方法
CN218306236U (zh) 一种具有组合式液体分布器的高效精馏塔
CN212941597U (zh) 一种进料脱气系统
CN208574467U (zh) 硅烷生产用回收装置
CN220918459U (zh)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