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30691U - 换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30691U CN216930691U CN202220634930.2U CN202220634930U CN216930691U CN 216930691 U CN216930691 U CN 216930691U CN 202220634930 U CN202220634930 U CN 202220634930U CN 216930691 U CN216930691 U CN 2169306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area
- heat exchanger
- air
- air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4—Free-coo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控控制柜和换热组件;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分为部分连通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电控控制柜集成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换热组件集成在第二区域内;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内。本申请通过隔板将电控控制柜设置在第一区域内,将换热组件设置在第二区域内,避免了换热组件水系统维修或者管路爆破时对电控控制柜部分的损坏;此外,本申请通过将进风口设置在第一区域内,将出风口设置在第二区域内,且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部分连通,气流运行方向为第一区域指向第二区域,能够提高箱体的散热效果和电控控制柜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房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间接蒸发冷却是指通过非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将直接蒸发冷却得到的二次介质的冷量传递给待处理介质实现空气、水等降温的过程,然而,间接蒸发冷却装置的换热装置的运行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而且,换热装置中换热组件通常和电控柜集合在一起且放置在室外,导致其更容易产生热量,从而不利于换热装置的使用。
换热装置由于环境温度和内部机房服务器设备等的运行产生一定的热量,使得箱内的温度较高,需要对其进行散热处理,现有的换热装置内部布置通常为将电控柜和换热组件直接设置在箱体内,当换热组件水系统需要维护或换热组件管路爆破时,其对于电控柜产生一定的损坏;对箱内设计散热风道,由于加装散热风道,散热风道结构复杂,导致施工成本大,同时也占用了箱体的空间。
因此,现在急需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提高安全性的换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换热装置,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控控制柜和换热组件;
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分为部分连通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电控控制柜集成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蒸发冷水机组集成在所述第二区域内;
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为集装箱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与所述箱体的底部和侧壁均密封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四角均布置有角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成对角设置,且出风口设置的高度大于进风口设置的高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口处设有第二百叶和第二防护网,所述出风口处还设有风机,所述风机通过风机固定件固定在出风口的内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口的内部设有风阀,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风机和风阀均连接控制器;所述进风口的外部设有第一百叶,所述第一百叶与所述风阀之间设有第一防护网。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阀、第一百叶和第一防护网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外界冷凝水经管路、第一循环泵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连接形成第一循环管路,外界冷凝水经管路、第二循环泵与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连接形成第二循环管路;
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液冷装置,所述液冷装置经管路连接于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形成第三液体循环回路,所述三液体循环回路上设置有第三循环泵及多个阀门,通过控制所述阀门使得液冷装置中的冷却液流经第一板式换热器和/或第二板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隔板的设置使得箱体内部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将电控控制柜设置在第一区域内,将换热组件设置在第二区域内,能够避免第二区域内的换热组件水系统维修或者管路爆破时,对电控控制柜部分的损坏;此外,换热组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蒸汽或水珠,本申请通过将进风口设置在第一区域内,将出风口设置在第二区域内,且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部分连通,使得箱体内的气流运行方向为第一区域指向第二区域,上述气流指向不仅有利于提高箱体的散热效果,而且能够保持电控控制柜的干燥,提高电控控制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出风口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进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进风口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
10-箱体;
101-进风口;
1011-风阀;
1012-第一百叶;
1013-第一防护网;
102-出风口;
1021-第二百叶;
1022-第二防护网;
1023-风机;
1024-风机固定件;
20-电控控制柜;
30-换热组件;
301-第一板式换热器;
302-第二板式换热器;
303-第一循环泵;
304-第二循环泵;
305-液冷装置;
306-第三循环泵;
307-阀门;
40-隔板;
50-第一区域50;
60-第二区域60;
70-角件;
80-温度传感器;
90-控制器;
11-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为了保证机房内各发热设备的正常工作,通常在机房内设置有液冷装置,通过液冷装置对机房内各发热设备进行冷却降温,使机房内各发热设备的温度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温度值之下,以避免机房内各发热设备的温度过高而影响其正常工作。
参照图1~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换热装置用于为液冷装置305提供动力源和冷源,其包括:
箱体10,箱体10内部布置有电控控制柜20和换热组件30,箱体10内设有隔板40,隔板40将箱体10分为部分连通的第一区域50和第二区域60,电控控制柜20集成在第一区域50内,蒸发冷水机组集成在所述第二区域60内,箱体10上设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进风口101设置在第一区域50内,出风口102设置于第二区域60内。
上述方案中,通过隔板40的设置使得箱体10内部划分为第一区域50和第二区域60,将电控控制柜20设置在第一区域50内,将换热组件30设置在第二区域60内,能够避免第二区域60内的换热组件30水系统维修或者管路爆破时,对电控控制柜20部分的损坏;此外,换热组件30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蒸汽或水珠,本申请通过将进风口101设置在第一区域50内,将出风口102设置在第二区域60内,且第一区域50和第二区域60之间部分连通,使得箱体10内的气流运行方向为第一区域50指向第二区域60,上述气流指向不仅有利于提高箱体10的散热效果,而且能够保持电控控制柜20的干燥,提高电控控制柜2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所示,隔板40设置有两个,两个隔板40分别设置在箱体10相对的两个侧壁,两个隔板4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确保空气的流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所示,隔板40与箱体10的底部和侧壁均密封连接,示例性的,可以采用胶密封的方式对隔板40和箱体10进行密封,使得使电控区域与水管路区域完全隔开形成单独的区域,避免了第二区域60内的水汽等对电控控制柜20设备运行和使用效率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所示,箱体10的顶部和底部四角均布置有角件70,角件70的设置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顶部吊装或底部吊装,角件70的设置能够有效的解决箱体10搬运和运输的难题;同时,角件70还可以起到固定和堆码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所示,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成对角设置,有利于冷空气的传输与交换,能够提高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热空气比冷空气的密度小,因而热空气向上升,冷空气像下降,本申请的进风口101的高度小于出风口102的高度,有利于箱体10内的热空气通过出风口102快速排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所示,为了进出风的气流顺利流通,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设置在箱体10的不同侧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4,出风口102处设有第二百叶1021和第二防护网1022,出风口102处还设有风机1023,风机1023通过风机固定件1024固定在出风口102的内侧。第二百叶1021可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多个,请参照图5,为设置第二百叶的剖视图,第二百叶1021一方面能够起到通风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雨水天气或大风天气等情况雨水或杂质等异物进入箱体10内,影响箱体10内的作业情况。示例性地,第二防护网1022为网状的防虫网,由于箱体10一般设置在室外,防虫网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阻止虫鼠的进入。本申请对于风机固定件1024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制,只需满足将风机1023固定在出风口102处即可,示例性地,风机固定件1024可以为半包围式结构,其将风机放置在半包围结构内并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在出风口102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6~图8所示,进风口101的内部设有风阀1011,箱体10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80,温度传感器80、风机1023和风阀1011均连接控制器90,进风口101的外部设有第一百叶1012,第一百叶1012与风阀1011之间设有第一防护网1013。控制器90根据温度传感器80检测的数值调节风阀1011和风机1023的开关及开度大小,保证箱体10内的温度在工作范围内。具体地,进风口101设置风阀1011调节进风量,出风口102的风机控制出风量,本申请通过控制器90控制风阀1011和风机1023的开关;同时还通过温度传感器80实时监测箱体10内的温度,控制器90根据温度传感器80监测的箱体10内部温度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后进行调节风阀1011和风机1023的开合大小,从而提高箱体10的散热效果,保证箱体10内部的温度在阈值温度范围内。
可以理解的,温度传感器80可以设置在第一区域50内,还可以设置第二区域60内,还可以第一区域50和第二区域60内均有设置。优选地,温度传感器80至少有两个,本申请的温度传感器80可以是配设热电偶且带有数字信号输出功能的温度传感器80,本申请的控制器90采用单片机,其与温度传感器80连接可以根据据温度传感器80不同的输出温度进行调控,实现精准调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90集成在电控控制柜20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所示,箱体10的底部设有排水口11,排水口11设置在第二区域60内,当换热组件30维修或出故障时,换热组件排水或漏水可通过排水口11排出箱体10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所示,换热组件30包括第一板式换热器301和第二板式换热器302,外界冷凝水经管路、第一循环泵303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01连接形成第一循环管路,外界冷凝水经管路、第二循环泵304与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302连接形成第二循环管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热组件30还包括液冷装置305,液冷装置305经管路连接于第一板式换热器301、第二板式换热器302,形成第三液体循环回路,第三液体循环回路上设置有第三循环泵306及多个阀门307,通过控制所述阀门307使得液冷装置305中的冷却液流经第一板式换热器301和/或第二板式换热器302。
组装时,第一板式换热器301和第二板式换热器302均设置于箱体10内,且第一板式换热器301和第二板式换热器302分别与液冷装置305连接。
本申请换热组件30,经第一循环管路、第二循环管路和第三液体循环回路将外界冷凝水与板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被冷却后的冷却液可以带走机房内发热设备的热量,使机房内的发热设备的温度下降。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所述箱体(10)的内部设置有电控控制柜(20)和换热组件(30);
隔板(40),所述隔板(40)将所述箱体(10)分为部分连通的第一区域(50)和第二区域(60),所述电控控制柜(20)集成在所述第一区域(50)内,所述换热组件(30)集成在所述第二区域(60)内;
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所述进风口(101)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50)内,所述出风口(102)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6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为集装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0)与所述箱体(10)的底部和侧壁均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的顶部和底部四角均布置有角件(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01)与所述出风口(102)成对角设置,且所述出风口(102)的高度大于所述进风口(101)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02)处设有第二百叶(1021)和第二防护网(1022),所述出风口(102)处还设有风机(1023),所述风机(1023)通过风机固定件(1024)固定在出风口(102)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01)的内部设有风阀(1011),所述箱体(10)的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80),所述温度传感器(80)、风机(1023)和风阀(1011)均连接控制器(90);所述进风口(101)的外部设有第一百叶(1012),所述第一百叶(1012)与所述风阀(1011)之间设有第一防护网(10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阀(1011)、第一百叶(1012)和第一防护网(1013)为一体成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的底部设有排水口(11)。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30)包括第一板式换热器(301)和第二板式换热器(302),外界冷凝水经管路、第一循环泵(303)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301)连接形成第一循环管路,外界冷凝水经管路、第二循环泵(304)与所述第二板式换热器(302)连接形成第二循环管路;
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液冷装置(305),所述液冷装置(305)经管路连接于第一板式换热器(301)、第二板式换热器(302)形成第三液体循环回路,所述第三液体循环回路上设置有第三循环泵(306)及多个阀门(307),通过控制所述阀门(307)使得所述液冷装置(305)中的冷却液流经第一板式换热器(301)和/或第二板式换热器(30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34930.2U CN216930691U (zh) | 2022-03-22 | 2022-03-22 | 换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634930.2U CN216930691U (zh) | 2022-03-22 | 2022-03-22 | 换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30691U true CN216930691U (zh) | 2022-07-08 |
Family
ID=82229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634930.2U Active CN216930691U (zh) | 2022-03-22 | 2022-03-22 | 换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30691U (zh) |
-
2022
- 2022-03-22 CN CN202220634930.2U patent/CN2169306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95538B (zh) | 一种大功率户外散热机柜 | |
CN208739497U (zh) |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自动化控制柜 | |
CN210808085U (zh) | 电控柜和空调器 | |
CN210179812U (zh) | 一种计算机机房降温装置 | |
CN204616254U (zh) | 一种散热机柜 | |
CN106659063A (zh) | 一种内置风道式密封机箱 | |
CN220156945U (zh) | 散热组件、电控盒及空调器 | |
CN216930691U (zh) | 换热装置 | |
CN209623036U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18006860U (zh) | 一种液冷设备、集成机柜以及集装箱 | |
JP2004044962A (ja) | 冷却装置 | |
CN215929866U (zh) | 一种除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5929918U (zh) | 一种调湿机 | |
KR20240028977A (ko) | 전기 제어 박스, 공기조화기 실외기 및 공기조화기 | |
CN215412220U (zh) |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8955047U (zh) |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 |
CN221975362U (zh) | 一种空调外机、电控盒及其散热结构 | |
JPH05118672A (ja) | 空気調和装置の電気品箱 | |
CN114144029A (zh) | 一种电力系统机房大规模存储器机组高效节能散热系统 | |
CN219016886U (zh) | 一种流媒体管理服务主机 | |
CN219876615U (zh) | 一种散热装置及数据中心冷却系统 | |
CN220156064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力柜 | |
CN220652644U (zh) | 一种散热防潮的电容补偿柜 | |
CN218920254U (zh) | 变频器、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 |
CN219913267U (zh) | 窗式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