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28811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28811U
CN216928811U CN202123153002.9U CN202123153002U CN216928811U CN 216928811 U CN216928811 U CN 216928811U CN 202123153002 U CN202123153002 U CN 202123153002U CN 216928811 U CN216928811 U CN 216928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plate
new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ab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5300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Yanq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Yanq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Yanq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Yanq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5300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28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28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28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属于机械技术,包括装置板,所述装置板的下方两端均设置有壳体,两个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电池组,所述分隔板和电池组之间设置有抵紧组件;所述抵紧组件包括固定杆、抵紧板、凹槽、螺杆、螺纹孔和弹簧,所述分隔板的侧壁上且位于电池组的两端均连接有固定杆;本实用新型设置固定杆、抵紧板、凹槽、螺杆、螺纹孔、弹簧等结构,在这些结构的相互配合下,可以实现抵紧电池组的功能,便于将电池组限位固定在抵紧板与分隔板之间,避免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电池组受到外力作用发生晃动,与壳体及分隔板之间发生碰撞,造成电池组受损。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22505254.2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其装置中直接将电池组放置在左右两个壳体及分隔板之间,在使用过程中,电池组受到外力作用发生晃动时,容易与左右两个壳体的侧壁及分隔板之间发生碰撞,进而容易造成电池组受损;另外、电池组固定在左右两个壳体内部,电池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聚集在左右两个壳体内部,容易造成左右两个壳体内部温度过高,进而造成电池组工作环境温度过高,容易造成电池组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具有保护电池组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包括装置板,所述装置板的下方两端均设置有壳体,两个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电池组,所述分隔板和电池组之间设置有抵紧组件;
所述抵紧组件包括固定杆、抵紧板、凹槽、螺杆、螺纹孔和弹簧,所述分隔板的侧壁上且位于电池组的两端均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设置有抵紧板,所述固定杆的侧壁上且对应抵紧板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杆和抵紧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
优选的,所述抵紧板靠近固定杆的一端连接有滑块,所述凹槽的侧壁上且对应滑块的位置处设置有滑槽。
优选的,所述抵紧板的侧壁上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抵紧板和橡胶垫之间通过胶水黏合。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导热片和通风孔,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连接有导热片,所述壳体靠近导热片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
优选的,所述通风组件还包括U形框、防尘网和安装框,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且位于通风孔的外围连接有U形框,所述U形框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侧壁上连接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通风组件还包括限位板和插接槽,所述U形框的内侧壁上且对应安装框的位置处设置有插接槽,所述安装框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U形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固定杆、抵紧板、凹槽、螺杆、螺纹孔、弹簧等结构,在这些结构的相互配合下,可以实现抵紧电池组的功能,便于将电池组限位固定在抵紧板与分隔板之间,避免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电池组受到外力作用发生晃动,与壳体及分隔板之间发生碰撞,造成电池组受损。
2、本实用新型设置U形框、防尘网、导热片、通风孔、安装框、限位板、插接槽等结构,在这些结构的相互配合下,可以实现通风散热的功能,保证壳体内部环境温度处于正常状态,进而可以保证电池组工作环境温度处于正常状态,进而可以避免电池组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U形框与防尘网连接状态的剖视图。
图中:1、装置板;2、通风组件;21、U形框;22、防尘网;23、导热片;24、通风孔;25、安装框;26、限位板;27、插接槽;3、壳体;4、抵紧组件;41、固定杆;42、抵紧板;43、凹槽;44、螺杆;45、螺纹孔;46、弹簧;5、分隔板;6、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包括装置板1,装置板1的下方两端均设置有壳体3,两个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5,分隔板5的两侧均设置有电池组6,分隔板5和电池组6之间设置有抵紧组件4;
抵紧组件4包括固定杆41、抵紧板42、凹槽43、螺杆44、螺纹孔45和弹簧46,分隔板5的侧壁上且位于电池组6的两端均连接有固定杆41,两个固定杆41之间设置有抵紧板42,固定杆41的侧壁上且对应抵紧板42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43,固定杆41和抵紧板42之间通过弹簧46连接,固定杆41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孔45,螺纹孔4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44。
具体的,抵紧板42靠近固定杆41的一端连接有滑块,凹槽43的侧壁上且对应滑块的位置处设置有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给抵紧板42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进而可以提高抵紧板42移动的稳定性。
具体的,抵紧板42的侧壁上设置有橡胶垫,抵紧板42和橡胶垫之间通过胶水黏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抵紧板42与电池组6之间发生摩擦,造成电池组6发生磨损。
本实施例使用时,将电池组6放置到壳体3内部贴合分隔板5侧壁的位置处后,转动螺杆44,螺杆44在螺纹孔45内部移动,进而抵接到抵紧板42的侧壁,并带动抵紧板42在凹槽43内部移动,进而带动弹簧46拉伸,当抵紧板42紧密贴合电池组6的侧壁后,停止转动螺杆44,在螺杆44的作用下,可以将抵紧板42的位置固定,在抵紧板42的作用下,可以将电池组6限位固定在抵紧板42与分隔板5之间,避免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电池组6受到外力作用发生晃动,与壳体3及分隔板5之间发生碰撞,造成电池组6受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壳体3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风组件2,通风组件2包括导热片23和通风孔24,壳体3的内侧壁上连接有导热片23,壳体3靠近导热片23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24,
具体的,通风组件2还包括U形框21、防尘网22和安装框25,壳体3的外侧壁上且位于通风孔24的外围连接有U形框21,U形框2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框25,安装框25的内侧壁上连接有防尘网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外界环境中的灰尘等杂质通过通风孔24进入到壳体3内部。
具体的,通风组件2还包括限位板26和插接槽27,U形框21的内侧壁上且对应安装框25的位置处设置有插接槽27,安装框25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板26,限位板26和U形框2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防尘网22可拆卸连接到U形框21上,进而便于后续对防尘网22进行清理操作。
本实施例使用时,先将安装框25插接到插接槽27内部,当安装框25完全进入到插接槽27内部后,利用螺栓将限位板26与U形框21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将防尘网22固定连接到U形框21上,防尘网22可以避免外界环境中的灰尘等杂质进入到通风孔24内部,进而进入到壳体3内部,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导热片23可以聚集电池组6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然后通过通风孔24扩散到外围环境中,保证壳体3内部温度处于正常状态,进而可以保证电池组6工作环境温度处于正常状态,进而可以避免电池组6受损。
本实用新型中壳体3的结构、装置板1与壳体3的连接结构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的工作原理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22505254.2公开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中已经公开。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包括装置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板(1)的下方两端均设置有壳体(3),两个所述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5),所述分隔板(5)的两侧均设置有电池组(6),所述分隔板(5)和电池组(6)之间设置有抵紧组件(4);
所述抵紧组件(4)包括固定杆(41)、抵紧板(42)、凹槽(43)、螺杆(44)、螺纹孔(45)和弹簧(46),所述分隔板(5)的侧壁上且位于电池组(6)的两端均连接有固定杆(41),两个所述固定杆(41)之间设置有抵紧板(42),所述固定杆(41)的侧壁上且对应抵紧板(42)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43),所述固定杆(41)和抵紧板(42)之间通过弹簧(46)连接,所述固定杆(41)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孔(45),所述螺纹孔(4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板(42)靠近固定杆(41)的一端连接有滑块,所述凹槽(43)的侧壁上且对应滑块的位置处设置有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板(42)的侧壁上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抵紧板(42)和橡胶垫之间通过胶水黏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风组件(2),所述通风组件(2)包括导热片(23)和通风孔(24),所述壳体(3)的内侧壁上连接有导热片(23),所述壳体(3)靠近导热片(23)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2)还包括U形框(21)、防尘网(22)和安装框(25),所述壳体(3)的外侧壁上且位于通风孔(24)的外围连接有U形框(21),所述U形框(2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框(25),所述安装框(25)的内侧壁上连接有防尘网(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2)还包括限位板(26)和插接槽(27),所述U形框(21)的内侧壁上且对应安装框(25)的位置处设置有插接槽(27),所述安装框(25)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板(26),所述限位板(26)和U形框(2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CN202123153002.9U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 Active CN216928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3002.9U CN216928811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3002.9U CN216928811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28811U true CN216928811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52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53002.9U Active CN216928811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288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03413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模块化箱变外壳
CN21692881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支架
CN212933429U (zh) 一种显示器的防水防尘密封结构
CN212992836U (zh) 一种防短路的汽车电子调节器
CN217361720U (zh) 一种光伏发电储能装置
CN113676784B (zh) 一种外接式5g通信模块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CN210630097U (zh) 一种充电芯片模块在电瓶内的安装结构
CN207505290U (zh) 一种空气传感器防护装置
CN21507023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盖减震结构
CN219800126U (zh) 一种防爆触控操作终端
CN215599650U (zh) 一种计算机技术开发硬件专用散热设备
CN220604854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新能源电池组
CN217214991U (zh) 一种电池储能装置
CN211878519U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用可散热高效固定装置
CN220368037U (zh) 一种防护型电芯散热板
CN21591151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固定装置
CN219437457U (zh) 一种5g网络通讯设备机箱
CN214429875U (zh) 一种无纸化会议主机
CN218770733U (zh) 一种立式控制柜
CN220476092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的物联网装置保护盒
CN218122584U (zh) 一种散热的计算机主板结构
CN218770666U (zh) 一种信息工程低压电器柜
CN216721837U (zh) 一种生产制造mes系统数据采集器
CN219697678U (zh) 一种矿用本安型万兆环网交换机
CN217214971U (zh) 一种耐高温效果好的低速车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