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19131U - 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19131U
CN216919131U CN202123302240.1U CN202123302240U CN216919131U CN 216919131 U CN216919131 U CN 216919131U CN 202123302240 U CN202123302240 U CN 202123302240U CN 216919131 U CN216919131 U CN 216919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layer
sponge
adhesive
omni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0224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赟
邓昭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alongxi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alongxi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alongxi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alongxi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0224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19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19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19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所述胶带自上而下依次为上导电油墨层、导电海绵层、下导电油墨层、上导电胶层、导电基材层、下导电胶层及离型材料层,所述上导电油墨层为导电聚氨酯树脂、导电丙烯酸树脂、导电聚酯树脂型的油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导电海绵层为EVA导电海绵、TPU导电海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下导电油墨层为导电聚氨酯树脂、导电丙烯酸树脂、导电聚酯树脂型的油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上导电胶层为导电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导电聚氨酯类压敏胶、导电橡胶类压敏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既能增强导电海绵与压敏胶的粘结效果,又能便于生产防呆防错。

Description

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胶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
背景技术
海绵主要是以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PU(聚氨酯)等发泡而成,全方位导电海绵是海绵材料通过物理、化学等方式处理使其具有全方位导电功能,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为全方位导电海绵一侧或两侧涂有压敏胶,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手机、电脑、医疗器械,主要体现出粘结、防滑、缓冲、减震、屏蔽等功能。
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由于最外层为疏松多孔状,并且有金属镀层等原因,容易破裂,与粘结剂粘结不牢靠等因素,并且在电子产品加工过程中需要不同功能的海绵胶带,由于金属镀层的颜色比较单一不好区别,往往出现生产犯错返工现象,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产品的使用。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所述胶带自上而下依次为上导电油墨层、导电海绵层、下导电油墨层、上导电胶层、导电基材层、下导电胶层及离型材料层;
所述上导电油墨层为导电聚氨酯树脂、导电丙烯酸树脂、导电聚酯树脂型的油墨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导电海绵层为EVA导电海绵、TPU导电海绵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下导电油墨层为导电聚氨酯树脂、导电丙烯酸树脂、导电聚酯树脂型的油墨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上导电胶层为导电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导电聚氨酯类压敏胶、导电橡胶类压敏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导电基材层为导电布、导电无纺布、铜箔、铝箔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下导电胶层为导电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导电聚氨酯类压敏胶、导电橡胶类压敏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离型材料层为硅油离型膜、非硅离型膜、单塑单硅离型纸、双塑单硅离型纸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导电油墨层厚度为1-5μm;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海绵层厚度为500-1500μm;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导电油墨层厚度为1-5μm;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上导电胶层厚度为10-50μm;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基材层厚度为20-100μm;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导电胶层厚度为10-50μm;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离型材料层厚度为20-100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既能增强导电海绵与压敏胶的粘结效果,又能便于生产防呆防错。
附图说明
图1为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的材料构造结构示意图。
图中:L1、上导电油墨层;L2、导电海绵层;L3、下导电油墨层;L4、上导电胶层;L5、导电基材层;L6、下导电胶层;L7、离型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导电油墨层L1、导电海绵层L2、下导电油墨层L3、上导电胶层L4、导电基材层L5、下导电胶层L6、离型材料层L7。上导电油墨层L1为导电聚氨酯树脂、导电丙烯酸树脂、导电聚酯树脂型的油墨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电海绵层L2为EVA导电海绵、TPU导电海绵中的一种或多种,下导电油墨层L3为导电聚氨酯树脂、导电丙烯酸树脂、导电聚酯树脂型的油墨中的一种或多种,上导电胶层L4为导电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导电聚氨酯类压敏胶、导电橡胶类压敏胶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电基材层L5为导电布、导电无纺布、铜箔、铝箔中的一种或多种,下导电胶层L6为导电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导电聚氨酯类压敏胶、导电橡胶类压敏胶中的一种或多种,离型材料层L7为硅油离型膜、非硅离型膜、单塑单硅离型纸、双塑单硅离型纸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上导电油墨层L1优选为导电聚氨酯树脂,更优选为导电丙烯酸树脂,上导电油墨层L1厚度为1-5μm,优选厚度为2μm,更优选为1.5μm;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导电海绵层L2优选为EVA导电海绵,更优选为TPU导电海绵,导电海绵层L2厚度为500-1500μm,优选厚度为800μm,更优选为1200μm;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下导电油墨层L3优选为导电聚氨酯树脂,更优选为导电丙烯酸树脂,下导电油墨层L3厚度为1-5μm,优选厚度为2μm,更优选为1.5μm;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导电胶层L4优选为导电橡胶类压敏胶,更优选为导电丙烯酸酯类压敏胶,上导电胶层L4厚度为10-50μm,优选厚度为23μm,更优选为25μm;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导电基材层L5优选为铜箔,更优选为导电布,导电基材层L5厚度为20-100μm,优选厚度为25μm,更优选为35μm;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下导电胶层L6优选为导电橡胶类压敏胶,更优选为导电丙烯酸酯类压敏胶,下导电胶层L6厚度为10-50μm,优选厚度为23μm,更优选为25μm;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离型材料层L7优选为硅油离型膜,更优选为双塑单硅离型纸,离型材料层L7厚度为20-100μm,优选厚度为50μm,更优选为75μm;
至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既能增强导电海绵与压敏胶的粘结效果,又能便于生产防呆防错。
本实用新型对所有原料的来源并没有特殊限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
基于上述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的制备流程如下:
调配好所需颜色的导电油墨,用浸涂方式涂于全方位导电海绵上,压合后挤出多余油墨,烘干后得到带颜色的全方位导电海绵。在导电基材上涂已配好的导电压敏胶胶水,烘干后复合离型膜。在另外的离型膜离型面涂已配好的导电压敏胶胶水,烘干后复合导电基材的另一面,得到导电双面胶带。剥离导电双面胶带的一层离型膜,复合带颜色的全方位导电海绵,熟化后得到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
下面以实际的制备流程为例对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的制备过程具体说明:
实施例1
调配好所需的黑色导电油墨,用浸涂方式涂于厚度为1200μm的全方位导电聚氨酯海绵上,压合后挤出多余油墨,110℃1min烘干,上下导电油墨层厚度均为1.5μm,得到黑色全方位导电海绵,在35μm的导电布上涂已配好的导电压敏胶胶水,120℃2min烘干,胶层厚度25μm,复合75μm离型膜,在另外的75μm离型膜离型面涂已配好的导电压敏胶胶水,120℃2min烘干,胶层厚度25μm,复合导电布的另一面,剥离上下任意一层离型膜,复合带上述黑色全方位导电海绵,在40℃烘箱中熟化48h后得到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
实施例2
调配好所需的玫瑰红色导电油墨,用浸涂方式涂于厚度为800μm的全方位导电聚氨酯海绵上,压合后挤出多余油墨,110℃1min烘干,上下导电油墨层厚度均为2μm,得到玫瑰红色全方位导电海绵。在25μm铜箔上涂已配好的导电压敏胶胶水,120℃2min烘干,胶层厚度23μm,复合50μm单塑单硅离型纸。在50μm离型膜离型面涂已配好的导电压敏胶胶水,120℃2min烘干,胶层厚度23μm,复合导电布的另一面,剥离离型膜,复合上述玫瑰红色全方位导电海绵,在40℃烘箱中熟化48h后得到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
对比例1
在50μmPET硅油离型膜上涂已配好的导热丙烯酸酯压敏胶胶水,120℃2min烘干,胶层厚度25μm,复合800μm 导电EVA泡棉上,在40℃烘箱中熟化48h后得到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
对比例2
在25μm铜箔上涂已配好的导电压敏胶胶水,120℃2min烘干,胶层厚度23μm,复合50μm单塑单硅离型纸,在50μm离型膜离型面涂已配好的导电压敏胶胶水,120℃2min烘干,胶层厚度23μm,复合导电布的另一面,剥离离型膜,复合1200μm的全方位导电聚氨酯海绵,在40℃烘箱中熟化48h后得到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
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的不同海绵胶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Figure 680442DEST_PATH_IMAGE001
从列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中的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外观颜色可调,压敏胶与海绵附着牢靠,既能增强导电海绵与压敏胶的粘结效果,丰富产品的种类,又能便于生产防呆防错。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自上而下依次为上导电油墨层(L1)、导电海绵层(L2)、下导电油墨层(L3)、上导电胶层(L4)、导电基材层(L5)、下导电胶层(L6)及离型材料层(L7);
所述上导电油墨层(L1)为导电聚氨酯树脂、导电丙烯酸树脂、导电聚酯树脂型的油墨中的一种;
所述导电海绵层(L2)为EVA导电海绵、TPU导电海绵中的一种;
所述下导电油墨层(L3)为导电聚氨酯树脂、导电丙烯酸树脂、导电聚酯树脂型的油墨中的一种;
所述上导电胶层(L4)为导电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导电聚氨酯类压敏胶、导电橡胶类压敏胶中的一种;
所述导电基材层(L5)为导电布、导电无纺布、铜箔、铝箔中的一种;
所述下导电胶层(L6)为导电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导电聚氨酯类压敏胶、导电橡胶类压敏胶中的一种;
所述离型材料层(L7)为硅油离型膜、非硅离型膜、单塑单硅离型纸、双塑单硅离型纸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油墨层(L1)的厚度为1-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海绵层(L2)的厚度为500-15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电油墨层(L3)的厚度为1-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电胶层(L4)的厚度为10-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材层(L5)的厚度为20-1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电胶层(L6)的厚度为10-5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材料层(L7)的厚度为20-100μm。
CN202123302240.1U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 Active CN216919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2240.1U CN216919131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2240.1U CN216919131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19131U true CN216919131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53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02240.1U Active CN216919131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19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3958A (zh) 导电性薄片
CN108239489B (zh) 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和pet排气胶膜
CN106853704A (zh) 用于多曲面触控显示模组的内防爆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40316A (zh) 导电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6644395U (zh) 一种面板保护膜组及含有保护膜组的面板
CN216919131U (zh) 一种全方位导电海绵胶带
CN108300353B (zh) 一种tpu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26643B (zh) 一种多层结构的热封盖带及制备方法
CN211664989U (zh) 一种新型ab胶膜
CN206475518U (zh) 用于多曲面触控显示模组的内防爆膜
CN208791537U (zh) 一种电池包边接头胶带
CN107220688A (zh) 柔性水洗标签及其制作工艺
CN103412660A (zh) 保护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7567159U (zh) 一种耐反射高粘着力遮光胶带
CN106281079B (zh) 一种超薄复合型单面胶带及其制备工艺
CN114015370B (zh) 一种超薄印刷网格胶带及其生产方法
CN209563129U (zh) 一种匹配于电磁屏蔽膜的硅油离型膜
CN209259997U (zh) 一种超薄半透黑pet双面胶带
CN209276434U (zh) 一种玻璃纤维胶带
CN208843987U (zh) 一种防静电双面离型纸
CN202652692U (zh)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消光补强板
CN210528845U (zh) 一种导电单面胶带
CN207291154U (zh) 一种彩色渐变特效vcm面板
CN110591597A (zh) 一种导电双面胶带
CN106221599B (zh) 一种带保护膜单面胶带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