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15257U - 一种墨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15257U
CN216915257U CN202122882827.8U CN202122882827U CN216915257U CN 216915257 U CN216915257 U CN 216915257U CN 202122882827 U CN202122882827 U CN 202122882827U CN 216915257 U CN216915257 U CN 216915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chip
conductive
ink cartridg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828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hipj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hip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hipj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hip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828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15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15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15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墨盒。所述墨盒能安装于打印机的墨车上,墨盒包括本体及芯片,本体包括安装部,安装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电桩,芯片上设置有端子组件和通孔,导电桩贯穿通孔,并和端子组件分别与对应设置于墨车上的触针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墨盒,通过将导电桩直接设置在本体上,当安装在墨车上后,能保证导电桩准确地与墨车上对应的触针接触并电连接,从而使墨盒被打印机识别;通过导电桩与芯片上的通孔的配合保证了芯片和本体的相对位置准确,进而保证芯片上的端子组件与墨盒上对应的触针能准确地接触并电连接,使芯片与墨车准确通讯。

Description

一种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打印机成为企业办公的必要设备。打印机包括墨车和墨盒,墨盒包括芯片和能够储存墨水的本体部,芯片上设置有分别用于信号传输、与高压电连接、用于安装检测的端子,当将墨盒安装在墨车上后,墨车上的对应的触针分别与芯片上的各个端子电连接,从而实现打印机对墨盒的识别、信息交互,并完成打印作业。
现有技术中,为了将芯片安装在墨盒的本体部上,芯片的边缘位置开设定位孔,本体部上对应设置定位凸起,定位凸起卡接在定位孔处,以对芯片进行定位,为了保证芯片的位置完全固定,需要多组定位凸起和定位孔的配合,且定位孔和定位凸起的配合方式定位精度差,若芯片位置安装出现偏差,墨车上的触针难以准确地与各个端子抵接,则导致墨盒无法被识别,打印机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墨盒,能更方便准确地实现与墨车上的触针电连接。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墨盒,能安装于打印机的墨车上,所述墨盒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电桩;
芯片,其上设置有端子组件和通孔,所述导电桩能贯穿所述通孔,并和所述端子组件分别与对应设置于所述墨车上的触针电连接。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安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墨盒还包括导电层,至少部分所述导电层覆盖所述凸起部,以与所述凸起部构成所述导电桩。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安装部设置有成对的所述凸起部,所述导电层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导电层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成对的所述凸起部的端面,至少部分所述导电层与成对的两个所述凸起部构成成对的所述导电桩,成对的两个所述导电桩之间电连接。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数据传输端子,所述芯片包括晶圆,所述晶圆内设置有存储电路,所述数据传输端子与所述存储电路电连接,所述导电桩构成检测端子和/或高压端子,所述检测端子和/或所述高压端子位于所述数据传输端子的两端,所述检测端子和/或高压端子能够与对应设置于所述墨车上的触针相抵接并电连接。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两端延伸至成对的两个所述凸起部的端面,所述导电层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芯片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时,所述导电桩贯穿所述通孔,且所述导电桩不高于所述端子组件远离所述芯片表面的一端。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导电桩构成为高压端子,所述导电层为碳油,所述碳油形成为所述高压端子之间的电阻。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安装部位于成对的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台阶,所述限位槽部分开设于所述台阶上,部分开设于所述凸起部上。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导电层包括:
延伸部,与所述安装部连接,并与所述芯片间隔设置;
两个弯折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延伸部的两端,并与所述凸起部的侧壁贴合;
两个覆盖部,每个所述覆盖部对应与一个所述弯折部连接,两个所述覆盖部分别覆盖成对的两个所述凸起部的端面。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所述芯片的边缘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卡接于所述定位孔内。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墨盒,通过将导电桩直接设置在本体上,故当将墨盒安装在墨车上后,能保证导电桩准确地与墨车上对应的触针接触并电连接,从而使墨盒被打印机识别;通过导电桩与芯片上的通孔的配合保证了芯片和本体的相对位置准确,进而保证芯片上的端子组件与墨车上对应的触针能准确地接触并电连接,使芯片与墨车准确通讯。本实用新型的墨盒,能更方便且准确地实现与墨车上的触针电连接,保证打印机准确识别并进行打印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墨盒与墨车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墨盒与墨车未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墨盒与墨车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墨盒;
11-本体;111-安装部;112-凸起部;113-限位槽;114-卡勾;115-台阶;116-定位凸起;117-出墨口;
12-导电层;121-延伸部;122-弯折部;123-覆盖部;
13-芯片;131-通孔;132-端子组件;1321、1322、1323、1324、1325-数据传输端子;133-定位孔;134、135-检测端子;136、137-高压端子;
14-导电桩;
2-墨车;21-壳体;211-卡接凸起;22-检测触针;23-传输触针;24-高压触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墨盒1,墨盒1能安装于打印机的墨车2上。墨盒1能容纳墨水,当墨盒1安装在墨车2上后,墨盒1上的各类端子能与墨车2上的对应的触针电连接,从而被打印机识别并进行信息交换,以进行打印工作。
优选地,如图1-图3所示,墨盒1包括本体11及芯片13,本体11为一个具有空腔的盒体结构,空腔内部能够容纳墨水,本体11的下端设置有出墨口117,出墨口117与空腔连通并用于在接收到打印机的打印指令时进行喷墨打印。本体11包括安装部111,安装部111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电桩14,芯片13上设置有端子组件132和通孔131,端子组件132设置在芯片13背离安装部111的一侧,导电桩14能贯穿通孔131,从而能够在芯片13背离安装部111的一侧露出,当将墨车2安装在墨盒1上后,导电桩14和端子组件132分别与对应设置于墨车2上的触针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墨盒1安装在墨车2上后,由于导电桩14直接设置在本体11上,故导电桩14与墨车2上对应的触针能准确地接触并电连接,从而使墨盒被打印机识别;通过导电桩14与芯片13上的通孔131的配合保证了芯片13和本体11的相对位置准确,进而保证芯片13上的端子组件132与墨车2上对应的触针能准确地接触并电连接,使芯片13与墨车2准确通讯。
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1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部112,墨盒1还包括导电层12,至少部分导电层12覆盖凸起部112,以与凸起部112构成导电桩14。导电桩14的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使凸起部112可以与本体11一体成型,从而保证了导电桩14的位置精度,且成型方便。需要说明的是,导电层12至少覆盖凸起部112远离安装部111一侧的端面,以便于与墨车2上对应的触针电连接。当然,不排除凸起部112的整个表面都覆盖有导电层12这样的实施例。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桩14也可以设置为金属导电块,金属导电块整体固定在本体11上。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部111设置有成对的凸起部112,导电层12设置在安装部111上,导电层1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成对的两个凸起部112的端面,导电层12的两端与成对的两个凸起部112构成成对的导电桩14,成对的两个导电桩14之间电连接。则当成对的两个导电桩14分别与墨车2上对应的触针电连接后形成闭合的回路,以便于墨盒1被打印机识别。
可以理解的是,其他实施例中,安装部111上可以只设置一个凸起部112并对应形成一个导电桩14,芯片13上设置一个与导电桩14电连接的端子,墨车2上对应的触针分别与该导电桩14和端子电连接后,形成闭合的回路。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墨盒1大致形状为长方体,安装部111为墨盒1的一个侧面,出墨口117设置在墨盒1的底面上。优选地,凸起部112呈柱状,凸起部112的轴向方向垂直于芯片13,凸起部112的端面与芯片13设置端子组件132的一侧平行,以便于方便导电桩14与墨车2上对应的触针配合。如图2所示,墨车2包括壳体21,壳体21用于与墨盒1进行配合,壳体21朝向墨盒1的一侧设置有检测触针22、传输触针23和高压触针24,其中检测触针22用于与墨盒1上的端子电连接后识别墨盒1是否安装到位,传输触针23用于与墨盒1上对应端子电连接后与墨盒1进行信息交互传输,高压触针24用于与墨盒1上对应端子电连接后检测墨盒1内的墨水量和/或识别墨盒1是否安装到位。
可选地,如图2所示,墨盒1的安装部111上设置有卡勾114,墨车2朝向墨盒1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凸起211,卡勾114与卡接凸起211卡合,墨车2与墨盒1的卡合连接方式操作简单且连接紧密,进而保证墨车2上的触针与墨盒1上对应端子的接触紧密可靠。本实施例中,墨盒1的安装部111上对称设置两个卡勾114,墨车2的壳体21上对应位置设置两个卡接凸起211。其他实施例中,墨盒1与墨车2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于上述的卡接方式,还可以通过插接连接、紧固件连接等方式,只要保证墨盒1与墨车2能实现可拆卸连接即可。
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芯片,其通常包括数据传输端子、检测端子和高压端子,常规芯片包括晶圆,晶圆内设置有存储电路,存储电路内存有墨盒内的墨水颜色、打印页数等各类信息,数据传输端子与存储电路电连接,而检测端子和高压端子分别成对设置且不与存储电路电连接。
导电桩14是设置于芯片13外部的结构,其不便于与芯片13的存储电路电连接,则成对设置的导电桩14既可以用于承担常规芯片中的检测端子的功能,也可以用于承担常规芯片13中的高压端子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部111设置有一对导电桩14,且成对的两个导电桩14分别构成墨盒1的检测端子134/135,即当将墨盒1安装在墨车2上后,该成对的导电桩14对应与墨车2上的两个检测触针22电连接并形成检测回路,从而打印机能够识别到墨盒1安装到位。相应地,如图4所示,芯片13上设置有端子组件132和高压端子136/137,端子组件132包括五个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1323/1324/1325,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1323/1324/1325均与存储电路电连接,高压端子136/137和作为检测端子134/135的一对导电桩14均不与存储电路电连接。在墨盒1安装在墨车2上后,五个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1323/1324/1325与墨车2上的五个传输触针23对应电连接,高压端子136/137对应与墨车2上的两个高压触针24电连接。
具体地,如图4所示,五个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1323/1324/1325排布成两排,其中两个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为一排,三个数据传输端子1323/1324/1325为一排,两个高压端子136/137分别设置在三个呈一排的数据传输端子1323/1324/1325的两端,两个通孔131分别设置在两个呈一排的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的两端,以使两个导电桩14分别设置在两个呈一排的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的两端。优选地,两排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1323/1324/1325错位设置,从而使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1323/1324/1325排布紧密,进而可以缩小芯片13的尺寸。相应地,如图2所示,墨车2上的传输触针23也为五个且对应排布成两排,五个传输触针23排出成两排,其中一排两个,另一排三个,从而保证每个传输触针23均对应与一个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1323/1324/1325电连接。两个高压触针24分别设置在三个呈一排的传输触针23的两端,两个检测触针22分别设置在三个呈一排的传输触针23的两端。
可选地,导电层12可以是直接涂布在安装部111上的导电物质构成,也可以是金属箔等能够实现导电的材料贴覆在安装部111上构成,导电层12的具体成型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如图5所示,安装部111上设置有限位槽113,限位槽113的两端延伸至成对的两个凸起部112的端面,导电层12设置在限位槽113内。限位槽113的设置能够对导电层12的边缘进行保护隔离,从而防止导电层12与其余具有导电能力的部分发生短路。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安装部111上位于成对的两个凸起部11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台阶115,限位槽113部分开设于台阶115上,部分开设于凸起部112上。通过将限位槽113部分设置在台阶115上,能缩短导电层12的总长度,减少导电材料消耗,且能防止本体11对应限位槽113的部分壁厚减薄而影响强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导电层12包括延伸部121、两个弯折部122和两个覆盖部123,限位槽113部分对应开设于台阶115上、部分对应开设于凸起部112的侧壁,部分对应开设于凸起部112的端面,延伸部121设置在限位槽113位于台阶115上的部分内,两个弯折部122分别与延伸部121的两端连接,并与延伸部121垂直设置,弯折部122设置在限位槽113位于凸起部112侧壁上的部分内,每个覆盖部123对应与一个弯折部122连接,并与弯折部122垂直设置,两个覆盖部123分别设置在限位槽113位于成对的两个凸起部112端面的部分内。优选地,延伸部121与芯片13间隔设置,从而避免导电层12与芯片13上的其余端子或具有导电能力的部分接触。可以理解的是,其他实施例中,导电层12的具体延伸轨迹不做限定,只要保证不与芯片13上具有导电能力的部分接触即可。
优选地,芯片13安装于安装部111时导电桩14贯穿通孔131,且导电桩14不高于端子组件132远离所述芯片13表面的一端。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1323/1324/1325中包含接地端子,将导电桩14设置为不高于端子组件132则可以保证墨车2上的传输触针23能优先且更紧密地与接地端子接触,进而保证打印机与墨盒可靠的电连接关系,避免出现因传输触针23无法与接地端子可靠连接而造成的芯片整体无法电连接的问题。
优选地,如图5所示,芯片13的边缘设置有定位孔133,安装部111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16,定位凸起116卡接于定位孔133内。通过定位孔133定位凸起116的配合,使定位凸起116能够对芯片13进行稳定的支撑,避免芯片13发生位置晃动,影响到墨盒1与墨盒1之间的电连接。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芯片13的四个边缘处均设置有定位孔133,对应的,本体11上设置有四个定位凸起116,每个定位凸起116对应卡接于一个定位孔133内,从而全面对芯片13进行定位支撑。可选地,定位孔133的形状呈U型,且定位凸起116与对应的定位孔133的形状相同、大小一致,U形的形状圆润便于芯片13的进行安装,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孔133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墨盒,其发明构思与大致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导电桩14的布置方式和芯片13上端子的布置方式,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1也仅设置一对导电桩14,成对的两个导电桩14构成高压端子136/137,即当墨盒1安装在墨车2上后,该成对的导电桩14与墨车2上的高压触针24电连接并形成回路,以获得墨盒1中的墨水量信息、检测墨盒1是否安装到位。相应的,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芯片13上设置有端子组件132和检测端子134/135,端子组件132包括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1323/1324/1325,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1323/1324/1325与存储电路电连接,检测端子134/135和作为高压端子136/137的两个导电桩14均不与存储电路电连接。在墨盒1安装在墨车2上后,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1323/1324/1325与墨车2上的传输触针23电连接,检测端子134/135对应与墨车2上的检测触针22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五个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1323/1324/1325在芯片13上的排布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两个检测端子134/135分别设置在两个呈一排的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的两端。芯片13上设置一对通孔131,该一对通孔131设置在三个呈一排的数据传输端子1323/1324/1325的两端,以使两个作为高压端子136/137的导电桩14分别位于三个呈一排的数据传输端子1323/1324/1325的两端。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构成高压端子136/137的两个导电桩14的导电层12为碳油,碳油形成为高压端子136/137之间的电阻,从而避免额外在两个高压端子136/137之间设置电阻,简化墨盒1结构。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墨盒,其发明构思与大致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导电桩14的布置方式和芯片13上端子的布置方式,具体如下:
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1设置有两对导电桩14,其中一对导电桩14构成墨盒1的两个检测端子134/135,当墨盒1安装在墨车2上后,该对导电桩14与墨车2上的两个检测触针22电连接并形成检测回路,从而使打印机能够识别到墨盒1安装到位。另一对导电桩14构成墨盒1的两个高压端子136/137,当墨盒1安装在墨车2上后,该对导电桩14与墨车2上的两个高压触针24电连接并形成回路,获得墨盒1中的墨水量信息、检测墨盒1是否安装到位。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芯片13上设置端子组件132,端子组件132包括五个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1323/1324/1325,当墨盒1安装在墨车2上后,五个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1323/1324/1325对应与墨车2上的五个传输触针23接触并电连接。五个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1323/1324/1325在芯片13上的排布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地,芯片13上设置有两对通孔131,其中一对通孔131设置在两个呈一排的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的两端,以使两个作为检测端子134/135的两个导电桩14分别位于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的两端。另一对通孔131设置在三个呈一排的数据传输端子1323/1324/1325的两端,以使作为高压端子136/137的两个导电桩14分别位于三个呈一排的数据传输端子1323/1324/1325的两端。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构成高压端子136/137的两个导电桩14的导电层12为碳油,碳油形成为高压端子136/137之间的电阻,从而避免额外在两个高压端子之间设置电阻,简化墨盒1结构。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墨盒,其特征在于,能安装于打印机的墨车(2)上,所述墨盒包括:
本体(11),所述本体(11)包括安装部(111),所述安装部(111)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电桩(14);
芯片(13),其上设置有端子组件(132)和通孔(131),所述导电桩(14)能贯穿所述通孔(131),并和所述端子组件(132)分别与对应设置于所述墨车(2)上的触针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11)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部(112),所述墨盒还包括导电层(12),至少部分所述导电层(12)覆盖所述凸起部(112),以与所述凸起部(112)构成所述导电桩(1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11)设置有成对的所述凸起部(112),所述导电层(12)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11)上,所述导电层(1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成对的所述凸起部(112)的端面,至少部分所述导电层(12)与成对的两个所述凸起部(112)构成成对的所述导电桩(14),成对的两个所述导电桩(14)之间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件(132)包括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1323/1324/1325),所述芯片(13)包括晶圆,所述晶圆内设置有存储电路,所述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1323/1324/1325)与所述存储电路电连接,所述导电桩(14)构成检测端子(134/135)和/或高压端子(136/137),所述检测端子(134/135)和/或所述高压端子(136/137)位于所述数据传输端子(1321/1322/1323/1324/1325)的两端,所述检测端子(134/135)和/或所述高压端子(136/137)能够与对应设置于所述墨车(2)上的触针相抵接并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11)上设置有限位槽(113),所述限位槽(113)的两端延伸至成对的两个所述凸起部(112)的端面,所述导电层(12)设置在所述限位槽(113)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13)安装于所述安装部(111)时,所述导电桩(14)贯穿所述通孔(131),且所述导电桩(14)不高于所述端子组件(132)远离所述芯片(13)表面的一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桩(14)构成为高压端子(136/137),所述导电层(12)为碳油,所述碳油形成为所述高压端子(136/137)之间的电阻。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11)位于成对的两个所述凸起部(11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台阶(115),所述限位槽(113)部分开设于所述台阶(115)上,部分开设于所述凸起部(112)上。
9.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12)包括:
延伸部(121),与所述安装部(111)连接,并与所述芯片(13)间隔设置;
两个弯折部(122),分别连接于所述延伸部(121)的两端,并与所述凸起部(112)的侧壁贴合;
两个覆盖部(123),每个所述覆盖部(123)对应与一个所述弯折部(122)连接,两个所述覆盖部(123)分别覆盖成对的两个所述凸起部(112)的端面。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13)的边缘设置有定位孔(133),所述安装部(111)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16),所述定位凸起(116)卡接于所述定位孔(133)内。
CN202122882827.8U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墨盒 Active CN216915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82827.8U CN216915257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82827.8U CN216915257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15257U true CN216915257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51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82827.8U Active CN216915257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15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138259U (zh) 一种成像盒芯片及成像盒
CN101712238B (zh) 打印材料容器和安装在打印材料容器上的电路板
JP2020021595A (ja) コネクタ付き回路体、及び、バスバモジュール
JP7164845B2 (ja) イメージング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メージングカートリッジに適用されるチップ
EP2940801B1 (en) Plug
CN216915257U (zh) 一种墨盒
CN107962873B (zh) 墨盒芯片、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CN211684116U (zh) 一种安装在墨盒上的芯片及使用该芯片的墨盒
JP2001291070A (ja) コネクタ装置
CN215451827U (zh) 一种欧式母连接器
CN211641446U (zh) 墨水容器的芯片及墨水容器
CN214280155U (zh) 数据采集装置及电池模组
CN212796256U (zh) 芯片及墨盒
CN219667761U (zh) 芯片及打印耗材
CN220009213U (zh) 打印耗材
CN217803953U (zh) 一种芯片及打印耗材
CN220374133U (zh) 一种芯片及打印耗材
CN218917926U (zh) 一种芯片、耗材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15119315U (zh) 连接件、芯片模块、盒体、墨盒及墨囊
CN219927291U (zh) 芯片及打印耗材
CN219883538U (zh) 一种芯片和处理盒
CN219838345U (zh) 一种芯片及其打印耗材
EP3991974A1 (en) Chip of ink container and ink container
CN211684194U (zh) 耗材芯片及耗材
CN220856960U (zh) 一种电连接组件和墨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