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03497U - 线路板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路板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03497U
CN216903497U CN202220025739.8U CN202220025739U CN216903497U CN 216903497 U CN216903497 U CN 216903497U CN 202220025739 U CN202220025739 U CN 202220025739U CN 216903497 U CN216903497 U CN 216903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fixing plate
waterproof cover
boar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2573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卫锋
郑陈铃
王冲
高宇
陈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2573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03497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8470 priority patent/WO202313062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03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034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9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路板组件、电池以及用电装置。本申请的线路板组件,包括柔性线路板、连接器、固定板和防水罩。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和连接部,连接器主体通过连接部与柔性线路板电连接。固定板与柔性线路板连接。防水罩与固定板和连接器连接,并覆盖连接部和至少部分固定板。这样的设计有效防止了外部的水滴进入连接部,避免了线路板组件与连接器的通信异常。

Description

线路板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路板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车辆的蓬勃发展,为了满足电动汽车大功率的应用场合,动力电池通常由多个电池模块组成,电池模块由多个电池单体组成。动力电池采用线路板对电池模块中的电池单体进行采样,以实时监测电池单体的工作情况。线路板采集的电压信号和温度信号通过连接器传递至外部的监测机构。
目前,连接器与线路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电连接。为了有效实现两者连接部的防水,现有技术采用防水胶将连接部完全包裹。然而,上述方法点胶的区域面积大,使得制造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因此,如何降低连接器与线路板连接处的防水成本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路板组件、电池以及用电装置,能够有效实现连接器与线路板之间的防水,并且制造成本低。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路板组件,包括柔性线路板、连接器、固定板和防水罩。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和连接部,连接器主体通过连接部与柔性线路板电连接。固定板与柔性线路板连接。防水罩与固定板和连接器连接,并覆盖连接部和至少部分固定板。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线路板组件的连接部安装防水罩,并使防水罩完全覆盖连接部和至少部分固定板。这样的设计有效防止了外部的水汽进入连接部,避免了线路板组件与连接器的通信异常。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线路板包括柔性线路板主体和与柔性线路板主体连接的弯折部。弯折部包括第一臂、第二臂和弯折区,第一臂与柔性线路板主体连接,弯折区连接第一臂和第二臂。固定板的一部分设置于弯折部内并与第一臂和第二臂贴合。连接器设置在第二臂的远离固定板的一侧。防水罩设置在固定板的靠近第二臂的一侧。柔性线路板的弯折设计形成了容纳固定板的弯折部,使得固定板与柔性线路板的连接更加牢固。固定板的设置便于在柔性线路板上安装防水罩。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防水罩内的固定板的表面上设有排水槽,排水槽内设有至少一个贯通固定板的排水孔。通过设置排水槽能够汇集防水罩内部产生的冷凝水,排水孔能够将排水槽内的积水及时排出。此外,由于排水孔尺寸较小,因此外部的水汽不会通过排水孔进入到线路板组件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防水罩上设有插接部,插接部与安装孔可拆卸连接。通过安装孔与插接部的固定连接,实现了防水罩在第二方向上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主体的远离第二臂的侧面上设有凸棱,防水罩的内部形成有台阶部,台阶部与凸棱卡合连接,以限制防水罩在平行于固定板的第一方向朝离开连接器的方向移动。凸棱与台阶部之间的卡接使得防水罩与连接器主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限制了防水罩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台阶部与连接器主体的远离第二臂的侧面相抵接。台阶部与连接器主体的紧密贴合能够有效防止水汽从两者的连接界面处进入防水罩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棱与防水罩的内表面之间设有间隙。间隙的存在能够防止防水罩被凸棱顶起,进而有效提高了凸棱与台阶部之间的连接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水罩内还设有平行于固定板的抵接部,连接器主体的朝向防水罩内部的端面设有止挡部,止挡部与抵接部相抵接,以限制防水罩在垂直于固定板的第二方向朝离开固定板的方向移动。通过设置抵接部和止挡部,实现了防水罩在第一方向上的固定,并且有效限制了防水罩在第二方向上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主体的端面上还设有卡块,抵接部上设有卡槽,卡块与卡槽卡接配合,以限制防水罩在平行于固定板的第三方向移动,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通过设置卡块和卡槽,有效限制了防水罩在第三方向上的移动,进而提高了防水罩安装牢固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线路板组件。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上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线路板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通过在柔性的线路板组件上安装防水罩,有效防止了外部的水汽进入连接部,避免了连接器与线路板组件因水汽引起的通信异常。同时在固定板上设有排水槽和排水孔能够及时将线路板组件内部因热扩散受阻产生的冷凝水排出。上述防水罩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不仅可以到达良好的防水密封效果,而且相较于现有的连接器防水方案,成本更低。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线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线作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线路板组件的爆炸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线路板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防水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线路板组件的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线路板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在附图中,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标记说明:
10-线路板组件;
1-柔性线路板;11-柔性线路板主体;12-弯折部;121-第一臂;122-第二臂;123-弯折区;
2-连接器;21-连接器主体;211-凸棱;212-止挡部;213-卡块;22-连接部;
3-固定板;31-排水槽;32-排水孔;33-安装孔;
4-防水罩;41-插接部;42-台阶部;43-间隙;44-抵接部;45-卡槽;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动力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随着动力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为了满足一些诸如电动车辆等的大功率应用场合的实际需求,多个电池单体通过串联和/或并联在一起组成电池模块,多个电池模块再组合成电池包,随后将电池包装入用电装置中。随着技术的发展,电池模块这个层次可以被省略,也即,直接由电池单体形成电池包。
电池模块和电池包中的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因此需要对电池单体的工作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测。通常,在电池模块和/或电池包中设置线路板组件,以此来实现对电池单体的电信号和/或温度信号的采集。在采样过程中,为了实现电池模块和/或电池包内部的线路板组件与外界(如电池管理控制系统,BMS)的信息交互,需要在线路板组件上设置连接器。一方面,连接器的主体安装在线路板组件上,并与线路板组件上的导线形成电连接。另一方面,连接器的输出端与外界设备对应连接器的输入端通过插接实现信息的交互。
本申请人注意到,连接器与柔性线路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而两者的连接部通常凸出于连接器的主体部分,即连接部裸露在外部环境中。这样一来,当环境潮湿时,外部的水滴可能滴落在连接部上,从而影响信号的传输。为此,现有技术通过防水胶包覆整个连接部以实现对外部环境的防水。但是,这种方式需要点胶、固化步骤来完成,增加了生产工序,降低了生产效率。此外,由于点胶区域的面积较大,因此成本较高。
为了解决连接器防水成本高的问题,申请人研究发现,可以在线路板组件上设置防水罩和固定板实现防水功能。具体为提供了一种弧形结构的防水罩,上述防水罩的一端安装在连接器上,另一端安装在线路板组件的固定板上,使得防水罩完全覆盖连接器与柔性线路板的连接部。这样的设计,将连接部与外部环境隔绝,防止水分滴入连接部。相较于现有包覆防水胶的方式,安装防水罩的成本更低。
申请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这样的线路板组件中,虽然通过防水罩实现了对外部的防水,但是防水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连接器内部的热量扩散。如此一来,当电池模块和/或电池包的温度较高时,连接器的温度随之升高,使得防水罩与连接器组成的密闭空间内的气体温度升高。若此时外部环境温度较低,则上述高温气体在防水罩的内壁上发生冷凝形成冷凝水,如果水滴不能及时从防水罩内部排出可能会滴落在连接部上,影响信号的传输。基于以上考虑,在固定板上设置至少一个排水槽,便于蓄积冷凝水。同时在排水槽上开设贯通固定板的排水孔,以将蓄积的冷凝水及时排出。
本申请的线路板组件在连接器上安装防水罩,有效防止了外部的水滴进入连接部,同时设有排水槽和排水孔能够及时排出连接器内部产生的冷凝水。防水罩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可以降低连接器与柔性线路板连接处的防水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线路板组件可以但不限用于电池模块和电池包中。还可以用于使用本申请公开的电池模块和电池包作为动力源的用电装置中。其中,用电装置可以为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电动玩具、电动工具、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等等。电动玩具可以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航天器可以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并请进一步参照图2至图8,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线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线作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线路板组件的爆炸图,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线路板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防水罩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线路板组件的部门结构的俯视图,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线路板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图中X方向为第一方向,Y方向为第二方向,Z方向为第三方向。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路板组件10,包括柔性线路板1,连接器2,固定板3和防水罩4。连接器2包括连接器主体21和连接部22,连接器主体21通过连接部22与柔性线路板1电连接。固定板3与柔性线路板1连接。防水罩4与固定板3和连接器2连接,并覆盖连接部22和至少部分固定板3。
线路板组件10是用于传输电池模块或电池包中电池单体电信号和/或温度信号的部件。线路板组件10由于高速度、多功能、大容量、小体积、薄型化等优势而逐步取代传统的线束隔离板的上线束。
柔性线路板1或称作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柔性线路板1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柔性线路板1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和可挠性的线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柔性线路板1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绝缘材料隔离开表面铜箔导电层,使得电流沿着预先设计好的线路上在各种元器件中流动实现例如做功、放大、衰减、调制、解调、编码等功能。柔性线路板1有单面、双面和多层板之分。双面、多层柔性线路板1的表层和内层导体通过金属化实现内外层电路的电气连接。柔性线路板1的功能可区分为四种,分别为引线路、印刷电路、连接器以及多功能整合系统。
进一步地,在电池技术领域,柔性线路板1上的导线一端与电池单体上的汇流部件电连接,用于采集汇流部件上的电信号和/或温度信号。导线的另一端于连接器2焊接,将采集到的信号传输给连接器2。上述连接器2的输出端与连接在电池模块或电池包外部(如电池管理控制系统,BMS)的另一连接器插接配合,进而将采集的信号传输到外部。
连接器2也称作接插件,是指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部件,并在两个有源器件之间传输电流和/或信号。具体地,在一个有源器件上安装具有插针的连接器公头,在另一个有源器件上安装具有插孔的连接器母头。连接器的公头和母头对插即可实现两个有源器件的连接。在本申请中,连接器2可以是公头也可以是母头。示例性地,参见图1,连接器2是具有插孔的母头。连接器2的尺寸根据柔性线路板1的尺寸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连接器2包括连接器主体部21和连接部22,连接器主体21由绝缘材料制成,如尼龙、聚酯塑料、聚碳酸酯塑料等。
连接部22是连接器2与柔性线路板1电连接的部件。示例性地,参见图2、图4和图5,连接部22呈Z字型,一端深入到连接器主体21内,并与外界设备连接;连接部22的另一端与柔性线路板1的末端焊接在一起,实现了柔性线路板1与连接器2之间的信号传输。连接部22可采用金属合金制成,例如黄铜、磷青铜、铍青铜等。
固定板3又称加强板,在电子产品的柔性线路板1中被广泛使用。固定板3主要解决柔性线路板1的柔韧度性,提高接插部位的强度,方便产品的整体组装。固定板3可由有不锈钢、铝箔、聚酯、聚酰亚胺、玻璃纤维、聚四氟乙烯、聚碳酸酯等材料制成。
防水罩4是能够防止外部水滴进入连接部22的部件。防水罩4可由聚酯、聚酰亚胺、聚碳酸酯等材料制成。防水罩4的形状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只要能够完全覆盖连接部22即可。示例性地,参见图6,防水罩4为弧形。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线路板组10件的连接部22安装防水罩4,并使防水罩4完全覆盖连接部22和至少部分固定板3。这样的设计有效防止了外部的水滴进入连接部22,避免了线路板组10与连接器2的通信异常。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柔性线路板1包括柔性线路板主体11和与柔性线路板主体11连接的弯折部12。弯折部12包括第一臂121、第二臂122和弯折区123,第一臂121与柔性线路板主体11连接,弯折区123连接第一臂121和第二臂122。固定板3的一部分设置于弯折部12内并与第一臂121和第二臂122贴合。连接器2设置在第二臂122的远离固定板3一侧。防水罩4设置在固定板3的靠近第二臂122的一侧。
柔性线路板主体11是指与电池模块连接的部分,主要包括引线路(如导线)和印刷电路两个部分。
弯折部12是指柔性线路板1的末端弯折并向水平方向(即X方向)反向延伸形成的具有容纳空间的部位。第一臂121是指弯折部12与柔性线路板主体11连接的部分,第二臂122是指弯折部12与连接器2接触的部分,弯折区123是连接第一臂121和第二臂122的部分。
进一步地,固定板3的上表面与第二臂122的下表面连接。连接器2的下表面与第二臂122的上表面连接。上述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粘接、焊接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防水罩4通过固定板3的上表面的安装孔33实现固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柔性线路板1的弯折设计形成了容纳固定板3的弯折部12使得固定板3与柔性线路板1的连接更加牢固。固定板3的设置便于在柔性线路板1上安装防水罩4。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见图4、图5和图7,位于所述防水罩4内的固定板3的表面上设有排水槽31,排水槽31内设有至少一个贯通固定板3的排水孔32。
排水槽31是固定板3上表面上向下凹陷形成的凹槽,排水槽31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排水槽31凹陷深度本申请也不作限定,但排水槽31不能贯通固定板3。示例性地,参见图7,排水槽31的数量为三个,并且设置于固定板3与柔性线路板1末端接触面靠近柔性线路板1的三条边上。间隔设置的排水槽31能够蓄积防水罩4内部不同位置产生的冷凝水。
排水孔32是排水槽31内设置的通孔,排水孔32的位置、尺寸、数量本申请不作限制,只要能够排出排水槽31内蓄积的水即可。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排水槽31能够汇集防水罩4内部产生的冷凝水,排水孔32能够将排水槽31内的积水及时排出。此外,由于排水孔32尺寸较小,因此外部的水汽不会通过排水孔32进入到线路板组件10内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见图4、图5、图6、图7和图8,固定板3上设有安装孔33,防水罩4上设有插接部41,插接部41与安装孔33可拆卸连接。
安装孔33是设置于固定板3上的通孔或盲孔,安装孔33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示例性地,请继续参见图5,安装孔33为两个。安装孔33设置在靠近连接部22的一端。
插接部41是使防水罩4在Y方向上固定的部件,插接部41的数量、尺寸、形状与安装孔33相适应,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示例性地,参见图6,插接部41为柱状,数量为两个。插接部41可由聚酯、聚酰亚胺、聚碳酸酯等材料制成。插接部41与安装孔33之间的连接可以是过盈配合、间隙配合等。为了提高防水罩4的密封效果,可在Z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插接部41,相应地,在固定板3上设置多个安装孔33,一个插接部41与一个安装孔33可拆卸连接。插接部41与防水罩4一体成型。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安装孔33与插接部41的固定连接,实现了防水罩4在第二方向上的固定。
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见图2和图3,连接器主体21的远离第二臂122的侧面上设有凸棱211,防水罩4的内部形成有台阶部42,台阶部42与凸棱211卡合连接,以限制防水罩4在平行于固定板3的第一方向朝离开连接器2的方向移动。
如图中所示,图中X方向为第一方向,Y方向为第二方向,Z方向为第三方向。
凸棱211是指连接器主体21上表面的一部分整体向上凸起形成的凸部。台阶部42是防水罩4内壁的一部分区域向上凹陷并与未凹陷部位构成的台阶状结构。
进一步地,台阶部42的凹陷区域与凸棱211的凸部相对接,台阶部42的未凹陷部位与连接器主体21未凸起的区域相对接,进而实现了台阶部42与凸棱211的卡合连接。当防水罩4在第一方向(即图中X方向)上向远离连接器2的方向上移动时,由于凸棱211的存在,防水罩4的移动受到限制,进而提高了防水罩4的安装牢固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凸棱211与台阶部42之间的卡接使得防水罩4与连接器主体21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限制了防水罩4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
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见图2和图3,台阶部42与连接器主体21的远离第二臂122的侧面相抵接。
“台阶部42与连接器主体21的远离第二臂122的侧面相抵接”是指,防水罩4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得台阶部42压紧在连接器主体21的上表面上,且两者接触处不存在间隙。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台阶部42与连接器主体21的紧密贴合能够有效防止水滴从连接界面处进入防水罩4内部。
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见图2和图3,凸棱211与防水罩4的内表面之间设有间隙43。
由于凸棱211向上凸起的高度小于防水罩4内表面向上凹陷的深度,因此两者之间存在间隙43。这样一来,防水罩4的内表面不会受到连接器2的作用力,故而防水罩4不会在第二方向上(即Y方向)朝远离连接器2的方向上移动,因此不会影响防水罩4安装的牢固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间隙43的存在能够防止防水罩4被凸棱211顶起,进而有效提高了凸棱211与台阶部42之间的连接密封性。
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见图2、图5和图6,防水罩4内还设有平行于固定板3的抵接部44,连接器主体21的朝向防水罩4内部的端面设有止挡部212,止挡部212与抵接部44相抵接,以限制防水罩4在垂直于固定板3的第二方向朝离开固定板3的方向移动。
如图中所示,图中X方向为第一方向,Y方向为第二方向,Z方向为第三方向。
抵接部44是使防水罩4在X方向上固定的部件,抵接部44的的尺寸、形状和数量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抵接部44可由聚酯、聚酰亚胺、聚碳酸酯等材料制成。抵接部44与防水罩4一体成型。
止挡部212是连接器主体21在X方向上向内凹陷形成的容纳部。止挡部212的尺寸、形状和数量与抵接部44相适应,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示例性地,参见图5,止挡部212为长方形,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止挡部212间隔设置。抵接部44与止挡部212之间的连接可以是过盈配合、间隙配合等。
进一步地,当抵接部44与止挡部212装配完成后,当防水罩4沿Y方向朝远离连接器2的方向移动时,抵接部44的移动受到止挡部212的阻碍,进而限制了防水罩4的进一步移动,从而提高了防止罩4在Y方向上的安装牢固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抵接部44和止挡部212,实现了防水罩4在第一方向上的固定,并且有效限制了防水罩4在第二方向上的移动。
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参见图5和图6,连接器主体21的端面上还设有卡块213,抵接部44上设有卡槽45,卡块213与卡槽45卡接配合,以限制防水罩4沿平行于固定板3的第三方向移动,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如图中所示,图中X方向为第一方向,Y方向为第二方向,Z方向为第三方向。
卡块213是设置于止挡部212中间的块状结构。卡槽45是形成于抵接部44中间的槽部。卡块213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与卡槽45相适应,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当防水罩4装配到连接器2上时,卡块213与卡槽45相对接。当防水罩4沿Z方向上移动时,卡槽45的移动受到卡块213的阻碍,进而限制了防水罩4的进一步移动,从而提高了防止罩4在Z方向上的安装牢固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卡块213和卡槽45,有效限制了防水罩4在第三方向上的移动,进而提高了防水罩4安装牢固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8,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路板组件10,请继续参见图8,可理解地,该图为线路板组件10中防水罩4装配后的剖面图,因此能够体现出防水罩4的装配细节。弧形的防水罩4完全覆盖连接部22,有效地防止外部水汽的进入。连接器2远离连接部22的一端设有插孔,能够与电池管理系统上具有对应插针的连机器对插,从而将线路板组件10采集到的信号传递到外部。一方面,防水罩4的插接部41与固定板3对应位置处的安装孔33连接、以及连接器2的凸棱211与台阶部42的卡接,实现了防水罩4在Y方向上的固定。另一方面,抵接部44与止挡部212的连接,实现了防水罩4在X方向上的固定以及Y方向上的限位。此外,防水罩4上的卡槽45与连接器2上的卡块213插接,实现对防水罩4在Z方向上的限位。综上,防水罩4能够牢固地装配在固定板3和连接器2上。由于防水罩4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连接器2内部的热量扩散,因此防水罩4内部空间的气体可能会发生冷凝形成水滴,进而导致连接部22的信号传递失效。为此,在固定板3上设置蓄积冷凝水的排水槽31以及排出冷凝水的排水孔32。由于排水孔32的尺寸较小,因此外部的水汽并不会通过排水孔32进入到防水罩4的内部。相比于现有的在连接部22涂胶防水的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水罩4结构简单,便于制造,降低连接器2与柔性线路板1连接处的防水成本。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线路板组件10。在本实施例的电池中,线路板组件10与电池中的电池单体电连接,并将电池单体的电信号和/或温度信号传输给电池管理系统。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线路板组件10的连接部22安装防水罩4,并使防水罩4完全覆盖连接部22。这样的设计有效防止了外部的水滴进入连接部22,避免了柔性线路板1与连接器2的通信异常。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上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1)

1.一种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线路板;
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器主体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电连接;
固定板,与所述柔性线路板连接;
防水罩,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连接器连接,并覆盖所述连接部和至少部分所述固定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柔性线路板主体和与柔性线路板主体连接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包括第一臂、第二臂和弯折区,所述第一臂与柔性线路板主体连接,所述弯折区连接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所述固定板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弯折部内并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贴合;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臂的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防水罩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靠近所述第二臂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防水罩内的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上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内设有至少一个贯通所述固定板的排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防水罩上设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安装孔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远离所述第二臂的侧面上设有凸棱,所述防水罩的内部形成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与所述凸棱卡合连接,以限制所述防水罩在平行于所述固定板的第一方向朝离开所述连接器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远离所述第二臂的侧面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与所述防水罩的内表面之间设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罩内还设有平行于所述固定板的抵接部,所述连接器主体的朝向所述防水罩内部的端面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抵接部相抵接,以限制所述防水罩在垂直于所述固定板的第二方向朝离开所述固定板的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所述端面上还设有卡块,所述抵接部上设有卡槽,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以限制所述防水罩在平行于所述固定板的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线路板组件。
11.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
CN202220025739.8U 2022-01-06 2022-01-06 线路板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Active CN216903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5739.8U CN216903497U (zh) 2022-01-06 2022-01-06 线路板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PCT/CN2022/088470 WO2023130621A1 (zh) 2022-01-06 2022-04-22 线路板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25739.8U CN216903497U (zh) 2022-01-06 2022-01-06 线路板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03497U true CN216903497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213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25739.8U Active CN216903497U (zh) 2022-01-06 2022-01-06 线路板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03497U (zh)
WO (1) WO202313062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4942A1 (ja) * 2022-10-19 2024-04-2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用電子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6675B (zh) * 2023-09-28 2024-02-20 广东扬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插接式线对板连接器结构及连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03556Y2 (ja) * 1993-08-31 2000-03-15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Fpc板接続装置
JP3087271B2 (ja) * 1995-07-31 2000-09-11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Fpc板接続装置
CN201590463U (zh) * 2009-12-29 2010-09-22 有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4942A1 (ja) * 2022-10-19 2024-04-2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用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30621A1 (zh) 2023-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03497U (zh) 线路板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EP3063804B1 (en) Power battery moudle
CN102044693B (zh) 汇流条保持器和包括这种汇流条保持器的电池组
US9941614B2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connector capable of managing a large electric current
CN101777664A (zh) 电池组
KR101543041B1 (ko) Fpcb를 이용한 연료전지 스택의 셀전압 모니터링 장치
CN112272470A (zh) 信号数字处理器
CN2749074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14678225B (zh) 超级电容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储能电源及机车
CN217305474U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检测模组
CN214204113U (zh) 接口连接器
CN215220623U (zh) 断路器
CN216490914U (zh) 防水音响电池及音响设备
CN218343271U (zh) 电池包的电气集成模块、电池包和动力装置
CN218448156U (zh) 电池及电池装置
CN217656026U (zh) 电池包和动力装置
CN220963996U (zh) 转接装置和bms组件
CN219181761U (zh) 电子设备
CN209963439U (zh) 一种用于汽车变速箱的双层导电片注塑结构
CN219626931U (zh) 一种电路板连接器及终端设备
CN218896751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6903439U (zh) 连接装置、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5734991U (zh) 柔性电路板、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CN220106836U (zh) 一种低压采集组件和电池装置
US20240063497A1 (en) Wiring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